2016高考文综全国卷1 高考全国卷如何提高文综成绩?

答主高三文科狗 坐标广东
考好了就来分享一下经验
考砸了乖乖删掉答案
-------------------------分割线-------------------------

2016全国I 文综 249 (别看了别的都没了)

-------------------------分割线-------------------------
要提成绩吗?
那么你就要有知识和答题技巧。


1 知识
1.1 课内
不好好上课就去考试无异于作死
尽管看起来全国卷要考的东西跟课本貌似没有什么直接关系
但是当你完全抛开课本知识 你就会寸步难行
无论是选择题里的基础知识排除
(比如说地理的原理性错误 历史的性质和时间 政治的定义和固定搭配)
还是答大题时形似扯淡的语言组织的碎片化语言来源
都是如此

1.1.1 地理相关
地理的话上课的时候别闲着 多思考 把老师讲的材料当范例记着 日后能当套路用
另外要对世界各大地理单元有一定的了解(这是你在初中就应该做的)
共性的东西可以触类旁通 比如中国东南部 东南亚 和 南亚次大陆的水稻种植
蒙古国 委内瑞拉 中东和非洲某些国家的单一产品经济
热带大城市海拔一般相对较高(如墨西哥城 亚的斯亚贝巴等)的原因
个性的东西一定要更加注意
总结一定要有 可以在纸上 可以在地图上 也可以在心里
另外就是 对于典型的文科生而言 最蛋疼的自然地理知识(地球运动以及前后那一片)一定要啃下来
最好一次过 一次透 甚至不妨高二就学到竞赛水平
这样的话高三一轮二轮的时候你就可以省下不少功夫
这些理科性质的东西 不像死记的东西
一旦掌握 加以少量而不断的联系 三五年是忘不了的


1.1.2 历史相关
要掌握好历史知识 在做好笔记(积累背书之素材)的基础上
最关键的其实就是反复
而且最好是看起来有意义的反复
比如说 在课本or老师提供的结构之余 自行构造一个看似完备的知识结构
新结构的idea不一定要原创
但是填好框架的过程一定要自己老老实实去做
以中国近代史部分为例
岳麓版教材(就是答主用的版本)把经济政治文化部分拆开来讲
这时答主就搬出了经典的侵略-反抗模型 重新整合了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
说来其实就是把笔记变着法儿抄了一遍 但是这一遍抄下来 对知识的印象真的深了不少
同理 我们还可以把西方侵略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联系起来 组成一个新的结构
另外我们还可以巧用对比手法
例如将明内阁和英国内阁对比
将近代英美法德日的政治制度和大致形成过程对比
将经济空前繁荣的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欧进行对比
总之通过拆分和重组
复习活动至少看起来不会那么枯燥了
需要注意的是
①造结构时切记扫清死角 哪怕不纳入到结构中而单独回顾一遍都行
②繁简得当 说白了就是在结构之余 补充自己相对薄弱方面的细节 把时间背景经过原因结果影响什么的全部扫一遍真的很费时间
③你说造结构的灵感吗...等你开始刷各种模拟题的时候 大题和某些选择题的材料问题和答案都是我们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的思路来源
④最好做完之后给你的老师以及班上的某些大神交流分享一下...真的...尤其是老师...没坏处的...


1.1.3 政治相关
答主表示 ta高三一年的美好光阴(pei 美好个头啊)中用于非受迫性学习(即完成固定学习任务之外)的那一部分中的绝大部分用在了反反复复背四本政治书上
然并卵
记不住就是记不住
课本最好还是要滚熟
然而怎么滚 答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1.2 课外
我们说句不客气的
把课内的东西学完 嚼透 虽说看似需要不懈努力
但是...在高考体制之下...肯努力的高中生...还是有相当多的
况且 在相对成熟的套路的引领下
学透滚熟这些东西的难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那么 当相当多有竞争力的同学的课内知识水平都不相上下时
与其耗费精力去换取从99%→99.1%的低效的"更上一层楼"
不如找点别的路子
比如说 从课外下手

如果你已经光荣地成为了一直高三狗
那么 接下来的内容 你看看就好 想效仿的话慎重
毕竟 这是你应该在一年前 两年前 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应该抽时间开始做的事情


1.2.1 中文素养
没错 明明在说文综应考 我却先把语文扯了出来
毕竟 你需要一些阅读和写作能力
我们的材料有文言文 有文白夹杂 有毛风味的直爽话 有党八股 还有西方汉化材料
有的又臭又长有如迷魂汤 有的藏掖重点
有的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有所侧重 有的看似客观实则带有鲜明情感倾向
你要是没有看出来?
那么恭喜你了 全国卷的题八成没材料是做不了的
你有八道大题要写 各具特色 个人见解稍后给出
但可以认定的是 要贯彻我的 或者说他人的见解时
是需要一定的写作能力
唔...具体怎么做 平时多读多写便是(感觉我什么都没说2333)
详情请咨询你的语文老师或者身边的语文大神们
(我才不会告诉你我语文只考了100+的不幸事实)


1.2.2 地理相关
在地理学科中
你的课外知识带来的经验迁移经常可以取代繁琐的原理推导以及其他逻辑推理过程
例如 2016全国I卷 37(3)中关于科考队员为何在该地拍熊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 我们会开始直接对着材料想
但是笔者在考场上做的时候首先想到了《中国国家地理》近期刊登的两篇文章:
《广东英德石门台寻找“非著名”毒蛇》(2016.05)
《终点是“故乡” 的生命旅行 太平洋鲑鱼“归”游记》(2016.04)
第一篇与动物摄影高度相关 第二篇里面...直接出现了熊吃鱼的精彩照片
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回材料去找
我们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快速得出
①有河流→鲑鱼洄游→食物充足熊出没
②气候+地形→植被→隐蔽物→方便躲藏
两条答案
至于在网上看到的第三条天气晴朗的答案...
老实说笔者做的时候也没想到
不过...仔细看看...还是看得出来的吧hhhhh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给你投机取巧
我们还是要以地理逻辑思维推导为基点来做题
所谓地理逻辑思维推导
即为从既定套路(你学过的种种典例)
或从既定思维方式(按照刘真答案中对虎纠神贴总结出的 水气生土地资灾 技燃原交政劳技 宗土军旅癖人市)
抑或从材料中获得答案大致思路
需要注意的是 全国卷文综注重对材料的解读运用
推荐从材料出发为主 辅之以过往经验

拓展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月刊 科普向读物 个人期期必买
《地理学报》月刊 核心期刊 据说高考题的素材多来自于此 没买过

各种纪录片 eg:《冰冻星球》《南太平洋》

旅游杂志攻略以及你个人的旅游经历


1.2.3 历史相关
在这里我们不妨先谈谈史实、史论和史观
史实即为客观的历史事实
史论是由一个或多个史实得出的带有一定主观性的推论
而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观点

这些概念作为考生我们内心最好还是有数
不论是史实、史论还是史观 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都有所涉及 但是老实说真的只触及了历史的皮毛
当然我在这里说的也没深到哪里去 大概...只是另一个方面的皮毛
不过自己在课外做一点努力去了解多一点东西 总是好的

史实方面 看看史书典籍影视文学作品都能对所学知识有所添补
只不过看正经的也好不正经也好的历史作品大概会系统一些
而其他作品在历史学科方面的知识分布就会呈现碎片化趋势
以被课本刻意漠视的民国史为例
《剑桥中华民国史》这类的大部头看起来自然是无聊一些
但是一本读下来 你对民国历史就会形成一个大致成型的概念
认真看一看的话 哪怕是那些命题者自认为是陌生的命题背景
(包括但不仅限于保路运动、新生活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统制经济、民族工业兴衰、民国城市化、中国远征军)
你都会相当熟悉
当然 看看纪录片和小说 效果是会差一点 但是...毕竟娱乐性更强也更容易接受对吧

史论方面 对于一些经典史论 只要稍微多读读看看 我们应该都能有所了解
比如最经典的适用于我国近代史的挑战-迎战模式 或者说 对日战争中常凯申的抗战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
当然更多的就要看造化了
比如说看过《国史大纲》的话对于钱穆先生民族自豪感过于浓重的各种历史观点就会有所了解
看过《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话见到马克思韦伯的著作节选就可以快速和他的主要论点(以及某些有力论据)对上号
看过《剑桥中华民国史》的话大概就能理解西方对"殖民侵略客观上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作用"观点的推导过程
然而还是要认识到我们在考试的时候要本着民族主义态度理性地坚决反对侵略
(这句话好拗口并且看上去好像有语病...不管了...)
考文综的时间很宝贵 能省就得省 就是这样
虽然其实对背景熟悉跟能答出正确答案之间并没有什么绝对关联
但是炒冷饭总比从头摸起要好很多对吧

史观方面 我们姑且认为有唯物史观、民族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唯心史观这些主要史观
当然据说内地有些专家认为只有唯物史观才是正确的史观
我们不在这里讨论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不然...我心疼我家水表hhhhh
当然 认识这些史观有助于我们在读材料的时候给材料先扣上史观的帽子 再去答题 (做选择题尤其适用)
(其实我是反对观点先于材料、戴有色眼镜看人的行为的 但是...我们要考试 要省时间 所以没办法啊...)
以及在答主观题的时候...起码有话可讲啊...

拓展推荐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国史大纲》钱穆or《中国人史纲》柏杨 后者语调相对轻松 有条件的都看了吧
《人类 我们的故事》纪录片
二十五史酌情看几篇 起码熟悉一下语境
有条件的话没事看看维基百科 英文或者翻墙中文都行

以上为强烈推荐 以下...我自己都觉得推荐出来不合适...

《剑桥中国晚清史》 《剑桥中华民国史》这两本...好厚...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

《明朝那些事儿》系列 《万历十五年》
《古拉格群岛》《失落的一代》《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日瓦戈医生》《静静的顿河》《飘》《战争与和平》

真的没主意了呢...这堆全当我没说

1.2.4 政治相关
这个很简单嘛 就是关注一下时政咯
全国卷的时事材料很全国化(而非地方化) 而且从来不回避时事热点
所以就按着常规热点走就好了
什么领导人讲话啦 各种天灾人祸会议活动等等重大事件啦
政府工作报告啦 还有其他会议的成果啦
包子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啦 都可以看一看
当然你们还可以将目光投向永远政治正确的集大成者
新闻联播和常人眼中各种党报的最枯燥的哪个部分
多看看 无意识地记一些经常出现的词组 提法和套话形式
真的有用的
话说答主在高考之前四十天还傻乎乎地到学校旁边的新华书店入了一本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什么什么的东西(花了我将近四十个大洋!都够我去隔壁M记饱餐1.5顿的了...)
在高考之前硬是撸完了除了军改方面的所有内容
虽然现在想一想感觉真是好笑 而且为此被我搁在一旁的语文英语后来用分数对我进行了报复
但是就做政治这点 这么搞还真有用
还有就是看到素材就往四本必修强行靠拢的能力咯
尤其是哲学和文化
这样的话考试的时候对着材料强行解释的时候不就轻车熟路了吗啊



2 答题
2.1 总述
35道选择题 一道4分 多丢一个都要命
实靠过全国卷文综类试题的同志们大概都能感觉到
最后一些时间在RUSH答题一般都捞不到什么分(除非你特别牛逼)
答案逻辑混乱 知识结构暂时性断层 书写龙飞凤舞等问题接踵而至
然而要是用5min对一对你的选择题 碰巧还改对了那么一两个 那你就赚大发了
就算放弃一个小问答主都觉得无妨
(虽然在实操中答主一般都是会选择去RUSH的...)
然后说说答主的答题策略吧
先选择再大题
选择基本按题号顺着做
到临考前 基本能把选择题时间稳定在35min之内 (做fi心了的话25min也试过...)
大题顺序为 地理(先必做再选做)→历史(先必做再选做)→政治
具体时间分配不稳定
理想状态为
地理35min(每题10min+5min机动时间)
历史40min(20min+15min+10min 什么?多出来了5min?我也没办法 在每题里挤一挤咯)
政治 剩下的(hhhhh) 表示几乎从来没消消停停做完政治大题过
要真想要的话 大概每个小问平均需要10min(分值低的时间会适度减少)
再拿2-3min糊弄第三问
然而几乎每次都超时hhhhh
我知道一般情况下因为选择题没可能做这么快 留给大题的时间会更短
但是答主是个话唠 答地理的时候思维还特别发散
所以...有心无力...在大题上压时间的力度就没那么大了...
这也算是...答主的遗憾之一吧...

然而答题
一定要充实!
一定要充实!
一定要充实!
(来自答主的肺腑之言)


2.2 审题
看起来答主做选择题算快的。
答主审题有个癖好,到处乱画。
看到问题里什么不啦否啦这种限定词划一下。
看到什么经济生活文化生活这种学科限定划一下。
看到体现了原因措施这种问题指向划一下。
看材料与题目的相关内容划一下。
看到各个选项里面对的划一下。错的也会划。错的特别搞笑的划得就特别多。
划完还会趴着笑一会。
还经常要写写对题目的吐槽。
总之虽然划得乱七八糟但是大概还是能在短时间内抓住题目所有要点。

需要注意的是 有的时候即使材料很长很臭
我们还是要忍着把它们看完 而且是快快看完
毕竟全国卷文综 真的真的很重视材料
而且其实材料这些东西 读起来
意思懂个七八成 做题大概就没问题了

快速准确审题的能力 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出来的



2.3 答题
2.3.1 选择题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就是注意一下标记清晰 然后记得填卡就好
至于怎么标记 每个人有每个人自己的办法
我们不做强求

遇到了没见过的表述怎么办
看别的对不对然后排除一下咯
当然历史政治题做多了 题感自然就出来了


2.3.2 地理大题
先扣材料
然后注意在逻辑清晰完整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简洁
答主高中地理老师最喜欢训练我们的地理学科逻辑
打个比方 说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到汉江长江
但是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江河和钢铁工业之间的具体联系
单单说 城市临江 四个字显然是不行的
答 (交通上) 濒临长江 有京广铁路经过 水陆交通便利
和 (原料上) 临江 冷却用水来源充足
显然更佳

至于怎么想思路这个事情...
首先要提炼材料(图+文)提供的信息
然后回忆一下以前的套路能不能用
必要的时候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构造新套路
(比如16年新课标I拍熊的那题)
而且没猜错的话 绝大多数同学最不擅长的
便是构造新套路了
所以平时最好还是多开开脑洞
想想问题
至于开脑洞的素材嘛...再安利一发中国国家地理hhhhh
真的 哪怕是顺着上面某些文章的思路多走一走
在这方面 都能算是积累经验的

然后简洁的话
很简单 在不损害文意的情况下
能四到六个字表达出来的就不要用一句话
能一个短句表达出来的就不要用带逗号的一堆话
据说改卷老师最喜欢字迹清晰 分点明确 重点突出 短小精悍的答案了
(除了分店明确之外很遗憾答主都没有占上)

还有就是切忌堆砌答案
这会让你看起来很low-bee 很愚蠢
写得充实和写得多还真不完全是一回事
当然对于广东的朋友们来说
两分一点的好日子也是一去不复返了


2.3.3 历史大题
还是要好好审题跟着材料走 不要自己想当然搬以前的套路
据说全国卷的历史大题是三科里面最看得出考生技术含量和综合素养的
(关于这点我保留意见)
不过历史大题需要一定技术含量这个我还是相当认同的

40题和选做题我们的历史老师最喜欢向我们安利他喜欢的答法
分点 每点一句话 前面提炼材料信息 后面小小的升华一下(多是搬积累的笔记)
我觉得...很有道理
分点的话按照基本套路要不然就是按主体分 要不然就是按主题分
当然套路归套路 我们不能全靠套路
书写的话 有条件的一点一行 没条件写缩一点也罢
但是点与点之间一定要隔开 分点标记务必清晰可见

41题
看你历史素养吧
别想着能速成41题了
它看起来更像是一篇要你戴着镣铐跳舞的历史小论文
镣铐就是你的所学知识和材料题干要求
打个比方 如果你通篇拿课本必修选修都没讲过的史实来说事
就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
至于脱离了材料自己讲自己的 那就自求多福吧
而跳舞 对不起 我们的日常教学从来就没教过你怎么跳舞
有条件的话自己多去看看以历史为主的有点分量的人文社科书籍
退一步讲 我们的课本后面给你的思考题平常也可以多看看多想想 打打腹稿
都是有帮助的
而小论文显然会在格式上有所区别
比如说没事不要蠢到去分①②③
要你写主题题目什么的就醒目点写一下
论述的时候可以采用 总-分-总 的方式
论述要史论结合 不要堆砌观点或者事例 而要有有力的分析
还有就是 观点不要太偏激 更不要刺痛某些老师的爱国心(当然也别太小粉红)

还有总体上其实有的东西写模糊一点也没关系
比如说非关键的事例 时间什么的不记得了 不妨扩大一下范围
譬如说 我们说 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而不论南宋北宋 完全没有问题
一些时间具体年份不记得了直接说XX世纪也是可以的


2.3.4 政治大题
套路 满满的套路
先老老实实滚去背书
然后老老实实滚去看时政材料
准备各种预制板
就是一些短句啦语段啦什么的
然后扎扎实实看材料
内心里分一下点
然后想办法套上自己之前准备好的各种预制板 强行解释一下
如果在设问的知识限定是在学科范围上的话
不妨广撒网 快速的把改学科知识从头到尾过一遍
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个局部

譬如说答政治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忘记第四单元的国际政治
答文化的时候一二单元的普遍原理和三四单元的具体原理都要兼顾
经济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哲学是一个特殊的例子

也许全国卷对用语要求并不是那么严格
具体写法的话大胆的同学甚至完全可以在合适的题目里试着把原理时政和材料揉在一起
还可以把课本前后知识打通
但是其实答题对思路要求还是很高的

4分的送分题注意一下
要你答具体措施的时候 答出来的东西必须要贴近生活实际 要有可操作性
而别净照搬课本语录 说一些假大空的事情

据说现在 政治和经济 文化和哲学 的大题相互融合得很厉害
那么我们不妨在相关题目的结合材料分析过程中
适当打破学科界限 用一些跨学科语言来充实我们的答案



3 最后再说一句
好像暂时也没什么好说的了hhhhh
大家好好努力 到时候看造化吧

答主其实是常年窥屏党
诸位看官老爷们若是有什么问题意见建议
欢迎评论or私戳

如果居然能坚持看到这里
感谢您的耐心
也许以后还会不定期更新吧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30103/749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2016高考文综全国卷1 高考全国卷如何提高文综成绩?》为网友繁华落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