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讲讲什么是“非主流”的学习能力强好了。
大学毕业五六年,我同学里许多当年专业上很“二把刀”的人,都感觉好像找对了自己的路,搞出了名堂。
尤其是刚哥和彪哥。
我们大学的专业是中文,刚哥和彪哥都属于高考专业没填好,被调剂过来的,对中文毫无兴趣,专业课烂的一塌糊涂。
刚哥大二开始,就去了另一所大学辅修会计双学位,每天没事儿就在宿舍里抱着几本经济学的书自己啃。
大学毕业后,刚哥把毕业证仍在宿舍,用双学位的证书去找工作。
一个985中文系的学生拿着另一所普通高校会计学的辅修证书,执着地要找一个财务类的工作,这阵势把许多公司的HR都震惊到了。
或许被刚哥这股“中二”的精神所感动,他最后被一家汽车企业招进了财务部门。
我们原本以为刚哥到这里就差不多该消停了,再过几年可能也要存钱买房、结婚,成为那个企业里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
没想到,刚哥却一发不可收拾。
他考过了CPA。
然后考过了CFA,一级,二级,三级。
我当时听说,CFA三级的人在市场上的年薪不会低于40万。
我们都觉得他差不多了,一个中文系的学生做到了多少经管学院的学生都做不到的事儿啊。
但刚哥不这么想。
今年,他辞职了,用工作几年的积蓄去复旦读MBA去了。
我们都觉得,这娃是想要逆天啊。
彪哥更神奇。
和刚哥一样,彪哥对文学、诗歌类的东西也没有兴趣,但和刚哥不同的是,他大学里对别的东西也没啥兴趣。
为了打发时间,只好锻炼和保养自己。
每天都在楼道里做广播体操。
他会做好几套不同的广播体操,每天上下午各做一遍,每顿饭后都要坚持用洗面奶清洗脸上每一个毛孔,每天晚上九点钟就上床睡觉。
因为他的行为太奇葩,我们一直都把他当成《挪威的森林》里的“敢死队”来看待。
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彪哥因为专业课一般、又不搞学生活动,成功地在校园招聘环节,没有找到工作。
这也容易理解,毕竟一身白白嫩嫩的肉也不能当饭吃。
等到大家都离开了学校,彪哥没办法只好决定待业一年,好好考个研。
然而,因为专业课太差,他再一次成功地没有考上。
这时候的彪哥已经不得不出去找工作了,但待业了一年,他更没有什么找工作的本钱了。
找来找去,去了一家很小的中学生培训机构应聘,准备当个培训老师。
老板亲自招人,看了看他XX大学中文专业的简历,问他:你是来应聘语文老师吗?
彪哥一脸痛苦:不是,我不想教语文。
老板笑了:你一个学中文的不当语文老师,那你想教什么?
彪哥想了想说:要不数学吧,我高中时还挺喜欢的。
老板随手抽出一张高三数学试卷对彪哥说:你现在做,就在这儿做,能拿140分以上,我们就要你。
于是在时隔五年后,彪哥再一次打开了一张高中数学试卷,然后,闻到了一股初恋的味道。
最后的结果,121分。
麻痹啊,鸡汤果然都是骗人的。
彪哥都准备收拾东西走人了,老板反而笑着叫住他:虽然没上140,但你一个学中文的还能上120,已经比我想象的好多了,我们最近正在招新老师培训,你来试试,培训结束能通过就留下,不行就算了。
培训时间是一周,彪哥每天都要做近十张高考数学试卷,等到培训结束的时候,他基本上每次都能做到满分了。
于是,彪哥去了这家小小的培训机构做了数学培训老师,专攻高三数学。
然后,跳了几次槽,他现在已经是一家知名培训机构的高中数学培训名师了。
这两人都是我的同学,真人真事儿,只有名字是我瞎取的。
从专业课的角度来讲,这两人的学习乏善可陈,整个大学期间我都没见过这两人有什么“强大”的学习能力;但在找到他们真正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后,在我们所没有关注的角落,他们却默默地爆发出了惊人的学习潜力。
你们很难想象,当我第一次听说刚哥考过了CFA三级,辞职去读MBA;彪哥完全放弃了中文专业,成了中学培训圈里很有名的数学老师时,有多震惊。
直觉告诉我,他们俩的故事很可能揭示了一个真相:我们长久以来关于学习的许多看法和观点,即使不是错的,也至少是不准确的。
这才是关于这个问题,我最想说的东西。
————私货的分界线————
这两年,我的同学和朋友圈里有一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那些从小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毕业跟风进了大国企/知名外企/考上大部委的人,越来越感到后继乏力。
他们从来也不乏学习的能力,学什么都学得很快,做什么都能做的还不错,所以在毕业的前五年,无论是社会认可度还是收入,他们一路领跑。
但在毕业五年后,不少在学生阶段表现并不突出的人,却越来越后来居上,弯道超越。
这些后来居上的人,大部分都拥有两个特质:要么就是有一技之长,要么就是在自己感兴趣并且擅长的领域里全身心地耕耘。
受限于我们的家庭和教育,从小到大我们一直都这样:不管喜不喜欢,擅不擅长,都得要以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为标杆,你考不过他,就是不行;但社会并不是这样,你完全不用管另一个领域里别人有多能学,有多能考试,有多传奇。
你只要专注于把自己所在的领域做好,你的成就未见得就比他们小。
这些人里面,除了刚哥和彪哥,还有个女生也很典型。
她从小虽然成绩很好,却喜欢追星和八卦,大学里保持专业成绩年级前三的同时,还是多个明星后援会会的会长。
研究生毕业后,她并没有选择她完全够得着、看起来更高大上的工作,而是执着地去了一家娱乐周刊。
在那里,她把自己八卦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工作之余还在给多家杂志写稿子,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八卦。
一点一点的做起。
现在,她的公众号关注数应该已经大几十万,很多文章一出来就被各种媒体抄。
我现在看到她写的这些文章和文章下动辄十万+的阅读量,简直一脸懵逼。
这就是专注的结果。
所以,别太相信这个问题下诸多吹逼的答案。
那些金光闪闪的考试成绩、证书、学习经历,也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了不起。
所谓的学习能力强,不是要做到学什么都强。
而是,把自己强的那一部分学的更好。
——————
更多的干货、经验和故事,欢迎去我的微信公众号“栩先生”瞅瞅。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