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 如何看待2017高考考纲修订?

说实话,我对新考纲的发布并不吃惊(每年都会新考纲对旧考纲进行微调),反而是一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学生和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家长出来跳脚,反而让我吃惊不已。

先说结论:
新考纲发布对很多教学研发能力非常强的高中,冲击非常有限。

对于其他教学研发体系相对僵化和死板的高中,冲击比较明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创知路教育帮(czljyb)-----------------------------------
以下是正文:

2017年高考的新考纲当中,看似好像多个学科的考纲发生变化,但是ban掉没有变化的英语和删除部分考点的数学、历史、地理,事实上(也本应当)引起大家较大反响的就是语文和物理两个学科。

语文学科将原本二选一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物理学科则将物理选修3-5(动量)设为必考。

大家的问题往往集中在:考纲变了,是不是得重新学习新的知识?原来的复习计划是不是不适用了?明年的高考难度会不会又出现波动。在高三上学期大家成绩普遍不好看的这个阶段,这些不确定性都会变成各种各样的牢骚和焦虑。


------------------------------------

先说考纲为什么会变?

事实上,高考考纲年年都在发生调整,而今年的考纲变化,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格外牵动考生和家长的神经。要理解考纲为什么会变,就需要理解考纲的作用是什么?

考纲的作用非常明确,即指导高考命题,进而影响高考备考和复习方向。高考的考纲会详细地阐明考查的知识点、题型和范围。某种意义上,考纲相当于一次考前“划重点”,考纲越是明确,备考和复习的方向越是确定。


在高考作为“指挥棒”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考纲还承担着影响高中教学的职能。例如2015年开始新增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就让很多高中在此后的教学中往“这类作文”上押宝。

简单来说,考纲指导着命题,高考题目又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考纲。在这个过程中,千万别忘了应试套路和技巧,考纲和考题共同影响着应试套路和技巧,但是应试套路和技巧一定能反作用于考纲。

当考纲确定之后,特别是考纲长期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考生就能够摸索出更有针对性的套路和技巧,当这套应试技巧足够成熟和体系化之后,考纲借助考题来考查知识点的作用就会被削弱。因此,我们回到提出的问题,考纲为什么会变?


使得考纲发生变化的原因,大致有如下三点:

第一,不合理。

即考纲考查的知识点或范围不合理。比如原来物理选修3-5(动量)不是必考考点,直至今年的新考纲方才增加。这是因为动量作为牛顿经典力学的重要知识点,不应该被排除在高中物理的体系当中。在以往全国卷、地方卷当中的物理大题中常常出现用动量知识解决更加容易的题目,例如“木板对搓”、“磁悬浮”等模型。因此,很多高中采取的应对方式是选修必选物理3-5。

第二,僵化。

即考查方式过于僵化。比如原来语文的现代文阅读采取“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和“文学类文本”(小说)二选一的模式。而人物传记,由于更容易套路化,失分更少,难度明显低于小说,使得绝大多数考生将“实用类文本”作为“必选”,一些高中在高考复习时不进行“文学类文本”的备考。这也是这次考纲变化修改的一个表层原因。

第三,套路化。即应试有太强的套路。

在2015年前,各地高考作文充斥着大量“华而不实”的套作,“一个直切主题的开头+三段并列的辞藻堆砌+一个首尾呼应的结尾+一个有意思的标题”成为一种固定的套路,作文变成纯粹的文字游戏。因此,所谓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才应运而生。这里还要说,当很多学校大力准备任务驱动型作文时,又被2016年高考作文杀了个措手不及。究其本质,就是只停留在了表面的套路化,任务驱动型作文考查的本质在于议论文的论证部分。


一旦高考出现上述三种问题之一,考查内容、考查方式、考查效果出现问题,一些本应考查的知识和能力渐渐被固化的体系架空,每年发布的考纲对其作出调整就势在必行。变化从来都是蕴藏在封闭的茧之中。


这次考纲变化也离不开多省高考回归全国卷的大背景。


全国卷优点在于稳定、平衡、变化不大因而容易把握,但另一个方面,这也是缺点,这导致题型和题目相对老旧,套路形成后考查的难度不足。相比之下,原来的地方卷相对更加灵活、题型和题目更加新颖,但试题的难度波动较大。


从2016年回到全国卷的第一次高考来看,河北应试水平高,面对全国I卷高分段密集,福建为代表的一些省份显然不是很适应,陕西突然换全国丙卷,显然试卷难度太低。考纲变化,虽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可以预见到,一旦高考的又面临着考查内容不合理、考查方式僵化、答题方式套路化的问题,高考考纲仍然会继续发生变化。但是,可以说,今年这种变化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今年变化的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也好,物理动量变必修也好,都是纠正了不合理,纠正了僵化的变化。我们不用再纠结动量到底能不能在高考中使用,我们也会在语文学习中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学习。

-----------------------------------

学习的本质

有人可能会问,考纲变化了,套路是不是就没了?显然不是,没了的套路只是表面的套路。其实我们有时候一听到套路,就会妖魔化套路,感觉这就是解决考试的一大神器,但是实际上,掌握套路也是帮助理解学科本质的一个过程,这是更重要的。

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 如何看待2017高考考纲修订?

我们更需要把握的是学科的本质,再拿任务驱动型作文说事,任务驱动型的文章,更强调了议论文的论证过程,因为国内学生长期以来,都在素材积累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论证过程很弱,论证练习的缺乏,也使得学生的立意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即使有了好的立意,也很难有好的论证支撑丰满。这就使得,任务驱动型作文出现,非常合理。但是有学校在第二年高考中,疯狂突击任务型驱动的文章,但是却忽略了论证能力的本质提升,这是不可取的。


考纲不变是暂时的,变化才是常态。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变的仍然是考纲试图不断去靠近的,学科的本质。


以苏教版的语文体系为例。完整的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一共有21本,包含5本必修,和16本选修。但是即使是江苏的学生,由于高考题型和知识的考查使得学校更多关注其中有限的几本,甚至很多学校并不会组织学生购买全套的苏教版教材。因此,要知道一套完整的语文体系,就必须将这16本选修统筹来看。

在这16本选修当中,包括:写作、语言规范与创新、当代语言生活、实用阅读、新闻阅读与写作、中外戏剧名著选读、鲁迅作品选读、现代诗歌选读、现代散文选读、传记选读、短篇小说选读、《红楼梦》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论语》《孟子》选读。

从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纵向脉络来看,春秋战国的诸子散文,到唐宋诗词文,到宋元戏曲,再到明清小说,再到近现代作品一应俱全。从文学分类的横向脉络来看,诗歌,戏曲,小说和散文,还包含新闻,传记等应有尽有。另外,语文试卷中的题型也得到全面展示,包含写作、语言规范与创新、当代语言生活、实用阅读等。


看着这里,应该已经非常清晰了,无论考纲怎么变,出题的具体形式怎么变,一个学科的实质是一以贯之的,这是一个学科存在的价值,说的再深层一些,是一个学科的历史使命。

----------------------------------

研发是常新的

考纲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研发也是常新的。


在有考纲的高考如此,在没有考纲的自主招生也是如此。刻舟求剑,是一定会被淘汰的。一些老师,凭着自己的经验,不做题不思考不研究,一旦考纲、试卷有一些变化,就跟不上脚步。这个问题,在一些研发弱的学校,体现得淋漓尽致。再看自主招生,年试题已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是一些培训机构,5年培训内容从未变过,能够长期有受众也是莫名其妙。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以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创知路教育帮(czljyb)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30103/7557.html

更多阅读

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的故事

有志不在年高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题记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古代的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中华

新课标 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全国1卷)详解 2016新课标2文综

(新课标)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全国1卷:陕宁黑吉辽湘)详解(高清WORD地图重绘)统观2010年课标版全国文综卷,试题设计新颖,取材更切近“以地为生”(存、产、活),体现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我省(陕西)使用新课改教材后第一年全国高考,与往年相

上市公司2013年高管薪酬数据 2015上市公司高管薪酬

A股市场目前已有147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3年高管薪酬数据,年薪超过1000万的达到7位,薪酬超过500万元的有46位,薪酬超过百万元多达575位。575位高管领百万薪酬年龄最小仅27周岁。最小的王晓松,年仅27周岁,身为新城B股总裁,去年领取报酬高

如何看待《网络营销工程师》资格证书 弱电工程师资格证书

如何看待《网络营销工程师》资格证书和大家讲一下目前出现的含金量比较高的一个资格证书《网络营销工程师》资格证书的产生背景,报名、学习、拿证的流程以及它在现在职场中的含金量。首先,讲一下《网络营销工程师》的产生背景。(一)高

声明:《2017年高考考纲修订 如何看待2017高考考纲修订?》为网友第一帅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