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习惯让生活更简洁高效?

谢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回答的好问题。能让生活变得简洁高效的习惯其实有很多,我这里仅列出几条自认为比较关键的习惯,来抛砖引玉一下——

【0】在开始做任何一件不少于半小时的复杂事情之前,先留出大约 2% 的时间做计划。这条建议的精髓是什么?2% 吗?不,是 【任何】。因为我们常常因为贪图方便而忽视它。
它真的适用于任何场景:
——写一篇作文,在构思完内容后,应该花上 2 分钟左右列提纲,预估一下每一段的字数;
——参加一次 2 小时的考试,在拿到考卷后,不要立刻开始做,应该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去阅读一下整张卷子,看看自己会将面对什么样的困难;
——和客户谈一个项目。不要马上开始谈,而是花上几分钟和他说一下今天要说的内容梗概;
——来到单位,即将开始一天 8 小时的工作。先别马上投入进去,而是应该花 10 分钟整理一下今天要做的事情;
——制定年度计划,应该用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制定月度计划,差不多半天时间足够;
——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不要担心,用一年的时间来试错和彷徨都是毫无问题的。
……

有时候,制定计划会让我们觉得繁琐而不去实行,然而实际上,这 2% 的时间常常有不亚于 10% 的效果,它不仅帮助我们节约了做任务时 “衔接环节” 的边际时间,还会带给我们一种踏实感。同样去做一件事情,“先做了再说” 和 “胸有成竹地做” 效率是截然不同的。

P.S. 为什么这一条的序号是 “0”? 因为这一条建议,同样适用于我写的这个回答以及其他回答,如果本回答中的所有建议能构成一个数据结构,那么本条建议就是“元建议”(meta-suggestion)。

【1】面对“攻略”,在 “多而简略” 和 “少而详细” 中,尽可能选择后者。我把这条建议放在编号 1,因为它是对本问题下很多其他回答的含蓄批评。而本回答,则是贯彻该条的一个示范:建议不多,但每一条都有详细的说明。

在本问题下,很多回答都写了二三十条,而每条建议都只有一两行甚至几个字,然后它们获得了上千赞同。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确实喜欢这种模式,否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中那些《》、《》不可能那么火。

然而,实际上,“多而简略” 的东西,我们从来都记不住。 一共才 12 个常见词 24 个字,比七言绝句还短,但记住它们比背古诗费劲多了吧?这是因为,人长期记忆一样东西,是需要较多的记忆成本的,单个维度的反复记忆,记忆效果远不如在多个维度上强化。正是因为如此,只有把一个问题说清楚,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看到各种 “精简的” 整理贴,不要急着点赞和转发,实际上,一般你是很难记住它们的(甚至都不一定会去看它),而对于把一个问题说透彻的帖子,点赞和转发就行,其实一般无需收藏了,因为它已经给你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当然,如果一定要收藏——

【2】尽量用一个统一的平台来整理各处的碎片化知识。

感谢信息时代,碎片化的内容在今天越来越容易得到保留。

然而当下信息时代发展地并不完整,所以跨平台的内容不太容易统一处理。

在电脑上,当我们看到网上好的文章或内容,复制黏贴到剪贴板上,直接存到 word 中还算容易,但在手机上,在不同平台上看到好的“碎片”,整理起来多有不便,好在现在有很多像有道云笔记这类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些。

干货比较多的主流平台,像、微信一些订阅号,都可以直接将内容收藏进云笔记中进行整合。

会自动生成按收藏来源分类的tag,如下




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我们未来寻找这些碎片化内容的时间了。与此同时,当我们在工作中使用这些碎片化内容时,也不会受到内容来源的社交平台的干扰,可以专心做事。

当然,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碎片化知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所以我们要——

【3】定期整理暂时不用的东西,顺手的马上做,不顺手的,延迟尽量不要超过使用周期的 20 %。顺手的马上做:加个微信好友,马上写备注;下载个文件,马上放到归类文件夹……

不顺手的,延迟尽量不要超过使用周期的 20%:
——花了 10 分钟喝了一瓶水,那空瓶就尽可能在 2 分钟内清理掉;
——办公桌在使用一周后有点乱了,下周一又是整整齐齐;
——花了 20 天写了一篇论文,那相关的资料就尽可能在未来几天内整理到电脑的相关文件夹里;
——过冬的衣服们不穿了,半个月后就不应该放在醒目的位置了;
——花了一学期学了一门课,一个月后这门课的资料什么的就应该整整齐齐地放在该放的地方;
……

当然,整理东西的周期并不总是是越短越好的。因为整理会打断一些正在做的事情。每天整理办公桌很好,每小时整理一次就很浪费时间了。

当然,说道看浪费时间,我也有个建议——

【4】在经济承受范围内,多用钱换时间,而不是用时间来换钱。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愿意用时间换钱的人了,容易让我们忽视时间的价值,而总去选择去做低效的事情。实际上,很多时候,选择“贵” 的东西来省下时间往往是很值得做的。

举个例子:

如果坐挤公交 2 元钱但要 1 个小时;而打的 15 元但是只要 10 分钟,我肯定选择后者。这不是因为我有钱,而是用 50 分钟和糟糕的体验来换 13 元钱是不值得的。

咱们来算一笔账:
50 分钟 13 元,8 小时 125 元, 一个月 21 工作日,就是 2620 元,我非常肯定,自己未来的平均工资远远不止这个数,所以我不会去省这 13 元钱,哪怕多出来的 50 分钟我没做什么正事。

类似地,
有些人喜欢走几里路去另一个菜场买菜,就是为了便宜几块钱;
有些人为了等打折,明明应该八月份就需要买的手机,偏偏等到“双十一” 才买;这些行为,从经济上来说,其实都是得不偿失的。

当然了,评论区或许会有一些人不同意我上面的观点,所以我给出的第 5 条建议是:

【5】和利益无关的非熟人辩论,不要超过 3 句。一句话用于说明自己的立场,一句话用于解释自己立场的理由,最后一句话用于阐述对方立场的错误原因。三句话足矣。

为什么不要多说?因为大家的背景差异往往很大,很难相互理解,并且成年人的观点往往根深蒂固,本来就很难被说服,所以,多辩论其实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以上就是我针对让生活变得简洁高效的一些建议。

概括起来,在做一件事的整个环节中:
准备阶段:永远先列提纲;
攻略选择:选择少而详细;
收集方法:统一碎片知识;
事务处理:及时整理垃圾;
价值取舍:用金钱换时间;
规避浪费:减少无端争论。
仅仅做了一点微小的整理,谢谢大家!

【完】

**********

* 本回答已同步更新到微信公众号“普拉思在敲门”(PlusZeng)上,欢迎围观!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60103/3812.html

更多阅读

城市让生活更糟糕 越计较 失去越多

大家好!我很少来这样的场合,我比较习惯回答问题,我觉得在上面讲总有一种想要说服人的感觉。这样的活动,我只参加过一次。当时,区里面请一些在外面混得比较好的人回来,我有幸是“比较好”的人。当时,讲主题是“高速公路”。轮到我的时候,还是

城市让生活更糟糕——社会分析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现代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城市贫困、房价高企、卫生状况恶化等问题,以及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城市人群易患的身心疾病,这些问题和矛盾不但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而且令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苦不堪言却又无

孕期12个好习惯 让胎儿更聪明_准备怀孕_论坛_太平洋亲子网

孕期12个好习惯 让胎儿更聪明想要孕育健康的宝贝,有没有什么诀窍呢?答案是肯定的。父母生活上的小习惯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做到以下12个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就能安心度过怀胎十月,生下可爱的小宝宝。1、不减肥、不超重怀孕

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这是我需要的那个城市吗?导语“雨后水洗的清冷,喧闹的街道寂静,来来往往人潮里,擦肩而过的陌生……夜幕降临,我行走在城市高楼深林,找不到方向……”歌曲里,唱出的是你我对中国城市的印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曾几何时,我们怀着对美好生

商机:影像、让生活更美好

二零壹零年七月二日消息,作为亚太及中国地区最具规模和影响的摄影和影像行业展览会之一,第十二届中国(上海)国际摄影器材和数码影像展览会于二零壹零年七月一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开幕。本次展览会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

声明:《哪些习惯让生活更简洁高效?》为网友指尖上的风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