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种“落后的感觉”,成为“自我觉醒”的第一步,成为自己的驱动力吧。在终身学习、自我教育中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安全感,能够在那个时刻有底气说一句,我已经做了我能够做的。
—————可供思考的七个问题—————
问题一:你以为的浪费时间就真的是浪费时间吗?
问题二:你眼中优秀的人定义是什么,他们是否真如你想象般“优秀”?
问题三:“弱势”和“弱势思维”一样么,身处“弱势思维”怎么办?
问题四:真正的“优秀”是什么样的?
问题五:人生是一场被打了分数的比赛吗,为什么需要时时刻刻进行比较?为什么不发展自己的人生哲学,做一个信念坚定的终身学习者?
问题六:优秀的人是怎样变得优秀的?
问题七:是否大学四年没有浪费,就可以获得安全感,之后的生活便可一劳永逸?
—————3.0修正版—————
有种人生四层次的说法,讲人生就是不断自我觉醒的过程,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开始,逐次递进,到“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知道”,每个人醒悟的时间点不同。但是任何时候醒悟都不晚,别那么快放弃自己:)经历有限,只能分享些浅显的思考。
其实首先想恭喜你,在自我探索的旅途上迈入了第二个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要知道,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站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从不自我反思,也压根就不会有你这样的想法嘞。
《搏击俱乐部》有句经典的台词,“在一个平庸的时代里,没有动荡与变革来证明自己的出众才智,缺乏精神领袖而丧失灵魂皈依的源动力,我们都在麻木地饰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忠诚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自己所为之奋斗的目标究竟是什么。上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生老病死,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你跟其他生物同样都是有机物,我们只是来世界走一遭罢了,和其他生物没有两样。在你的世界你不自觉地被限制住,你衣着被外界所定型,为了生存遗忘本身的才能,当往下看着密密麻麻的小生物,高速公路只是空荡荡的。”
这恐怕是大部分人一生的写照吧,虽然也没什么不好。但如果你不满足仅限于此,“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是通往心灵下一个层次的开端,就是意识到自己不想麻木生活的开端,实在是一件好事情,总比人进入中年才发现浪费了时间感到空虚要好太多了。想针对你不符合现实的几个想法提出问题,希望能够使你不再压抑绝望。
问题一:你以为的浪费时间就真的是浪费时间吗?
有几位答主从这个角度善意地回答了你的问题,他们认为一切的经历都是值得的,不存在浪费的说法。仔细想一想,“你以为的浪费时间”实际上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当时“浪费的时间”是我们在有限条件下,做出的最符合当时利益的选择。残酷地说,如果心智没有成长,那么重新度过一次大学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好消息是,虽然过去的选择造就了今天的我们,但是过去并不等于未来。今天的我们也可以决定未来的我们。也正因为当时是那样度过的,现在才会有紧迫感吧。如果能把这份紧迫感当做动力,难道不是有很多年可以继续努力吗?李笑来老师说,七年是一生。如果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情况,坦然面对自己“暂时的落后”,不妨着眼下个七年,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等七年之后再来看看这个帖子,看看那个时候“理想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这两个圆有没有慢慢开始重合?
首先在心里上得确信,“最终我们都会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
问题二:你眼中优秀的人定义是什么,他们是否真如你想象般“优秀”?
王路老师在《躁进·狂进·乱进·精进》一文中将渴求进步的人分为四类:躁进,狂进,乱进和精进。他认为前三类人并非是真正的进取,因为躁进的人没有勇气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比如文章中想成为博士却依旧在银行做职员的小R;狂进的人兴趣广泛却不知道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比如很多事情上比他人厉害却对缺乏对某一项事业使命感的小T;乱进的人只是不“虚度”时光却没有真正的过人之处,比如做事情没有目的性的小F。
不知道自认为“虚度了时光”的你是否羡慕这样的三类人?换个角度,他们用“战术上的勤奋,战略上的懒惰”蒙蔽了自己。王路老师这样评价到,“他们必须把自己的时间表安排满,把自己变成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给自己造成充实的感觉,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完美的,光阴才没有虚度。进取对于他们,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前三类人也许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优秀,他们大学里丰富的经历并不能保证人生的丰富,如果人生之后的阶段不努力,他们依旧无法一生都“优秀”下去。
而真正优秀的第四类人,能够在二十几岁之前就意识到自己使命的,是人群中凤毛麟角的一批人。他们在极其年轻时候就进行了你现在这样的思考。当然有许多客观因素能够促使他们更早地向自己发问,比如家庭的潜移默化、周围人的影响、个人的探索等等,这就是人生中我们无法强求的机缘呀。比如马友友4岁就在家人的潜移默化下开始练习小提琴了,林毅夫深受家人报国信念影响青年时横渡台湾海峡……在BBC的记录片“Up Series”中,有的孩子7岁就开始读《金融时报》,知道自己将来要就读剑桥大学,而另一些孩子却懵懵懂懂不知道大学是什么。
考虑到许多客观因素与条件,为什么因为别人的优秀而责备自己呢?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成名or优秀要趁早这种思想影响,拉长时间的维度来看,人其实有一生都可以用来努力。别太早放弃自己呀,更多的人都是不断摸索着前行的呢。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你的同路中人。
问题三:“弱势”和“弱势思维”一样么,身处“弱势思维”怎么办?
虽然我在其他文章中多次提到以下观点,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弱势”本身与“弱势思维”是不一样的。
“弱势”本身与“弱势思维”是不一样的。
“弱势”本身与“弱势思维”是不一样的。
“弱势条件”是一种相对的事实,但并不是这样的事实对人直接造成了伤害,而是对于过去的事实会影响未来题主主观能动性的看法给题主造成的损害。这就是许多答主回答不存在浪费的时光的原因。
根据心理学家的观点,我们的许多负面想法是来源于对现实的错误解读。将自己暂时的落后当做是人生永远的落后,是一种典型的“灾难化”思维误区,夸大了困难的持续时间以及程度。欢迎查阅,看看是不是自己对自己进行了人为的思想束缚?推荐答主阅读一些积极心理学的书籍,改变这类思维误区。
例如,霍金的身体条件是一种“弱势”,但他展现的是一种强者思维与姿态。褚时健的遭遇是一种“弱势”,但是他展现的是一种强者的行动力。问一问遇到挫折而后克服困难的人们,都是改变了“弱势思维”,接受现实的人们。甚至,在强者思维下,“弱势”的条件让他们焕发出一股强大且崭新的生命力。
“弱势”的情况本身并不可怕,不要小瞧了人类这种具有现实扭曲力的强大物种,可怕的是“弱势思维”,认为自己完蛋了,那就是真的end of the story了。
首先,是人自己的思维束缚了自己,找到束缚自己的思维源头,自己解开它。“弱势条件”不可怕,怕的是“弱势思维”。
其二,人的主观能动性完全可以去改变某些“弱势条件”,很多厉害的人们都有着很传奇的经历,许多人物传记中主人公的“弱势条件”都可能是促使他们进步的催化剂。就有许多改变“弱势条件”人们的故事,的答案“直播”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可以去找找小牛电动车创始人胡依林的故事,看看他怎么从一个初中生成为了创业公司的CEO;找找纽约老李的故事,看看他怎么从30岁后发现自己职场失败后开始新的事业;还在读到过一个初中生文案的故事,他最后在找到了工作(等我看到他的故事就补在这里)。
其三,改变所谓的“弱势条件”是需要时间积累的,每日坚持不懈地行动需要以较长的时间单位为跨度才能显现结果,例如:减肥,背单词。而人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及时反馈,当欠缺及时反馈与精神动力时就容易放弃。此时不断地自我激励与不懈的行动就是人们之间的分水岭。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每天学习一小时?
我很喜欢思考一类问题是“身处弱势条件”的人怎样幸福地生活。大家都喜爱财富、美貌、高智商、顺境,那么暂时没有拥有这些条件,甚至永远也不能满足某些社会标准的人,残疾的人、生病的人、拥有各种不幸遭遇的人怎么办呢?
我把这些情景当做是一种思维训练,发现所谓的“身处弱势条件”是一种思维定势,当人认清现实,改变思维误区,就能够改变“身处弱势条件”的心态,积极面对所处的情况。
问题四:真正的“优秀”是什么样的?有位知友在评论里留言,“不用鸡汤,事实上就是不可能赶上了,更何况智商差距,更何况还是荒废的时间。”
实际上,人生赢家们往往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观念和行为。即便是在“弱势条件”下,生活的强者们也不是使用线性的方式去“追赶他人”的,他们只考虑自己要做什么,不在乎是否比谁落后。如果曾经的“盲流”罗永浩老师抱着这样的心态,我想他压根都不会迈出第一步,成为新东方的英语老师,更何况建立牛博网,成立锤子手机。
这些生活中的强者有个很鲜明的特点:他们都是终身学习者,拥有学习型思维而非固定型思维。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从未间断学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处于某种劣势的条件下, 因此格外努力,去学习升级自己的心智系统,像海绵一样吸收信息,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他们的观念与行动使得他们迈上了“快车道”,远远抛下了那些一开始走在前面的人。他们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也不一定就没荒废时间,可是他们不追赶别人,只走自己的路。这是我眼中真正优秀的人。
来点儿鸡汤:
插图画家Anastasia Borko和“Funders and Founders”团队的股东Anna Vital联手打造了“比大多数人成名晚的大器晚成者的信息图”,他们想鼓励那些认为自己的年龄太大,无法改变生活现状的人,和那些到目前为止意志消沉,心生颓废,不知道自己梦在何方的人。J.K.罗琳,梵高,朱莉娅·查尔德,还有无数让人为之振奋的例子证明了: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停止“过一年少一年”的想法,停止虚度光阴,停止颓废,去追求你的梦想,去追求你的目标,即使你现在仍不清楚你的梦想是什么,但是请记住这个团队努力向你表达的满满正能量,相信只要你肯努力,一定能找到并实现它!
1.约瑟夫·康纳德:英语作家,20岁之前他只懂6个英语单词。
2.保罗·塞尚:画家,天赋不高,长得不好,20岁才开始学画画。
3.史泰龙:演员,24岁前只演过爱情动作片(-.-||)
4.J.K.罗琳:作家,23岁时还在学校诲人不倦。
5. 洛基·马西安诺:拳王(生涯战绩49胜0败0平),20岁前从没打过拳。
6.梵高:画家,27岁前只会素描而已。
7.艾伦·里克曼:演员,28岁还在跑跑龙套,接点兼职。
8.瑞.哈夫曼:付费平台PayPald的创办核心成员,30岁才开始开公司。
9.王薇薇:婚纱设计师,39岁才开始进行婚纱设计。(她居然65岁了~一直以为还很年轻)
10.玛莎·斯图沃特:美国著名的“家政女王”,35岁才开始她的事业
11.朱莉娅·查尔德:著名法国菜厨师,主持人,30岁才开始学做法国菜。
12.Dave McClure:天使投资人,40岁才开始对投资进行研究。
13.安藤百福:方便面之父,之前是卖盐的,48岁出狱之后从零开始创业。
14.摩斯奶奶:画家,78岁退休之后从临摹明信片开始画画。
15.百岁老人福杰·辛格:89岁开始第一次参加马拉松,100岁时跑完了26英里,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些人物都有许多年籍籍无名的时光,我猜测他们的目的并非是追赶他人。个人坚定的信念支撑他们默默无闻地积累了许多年,才迎来了公众的曝光与个人知名度。如果没有成名,相信他们也在自己的事业中找到了足够的乐趣,根本不会在乎是否会出名。
而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就意味着自己为自己负责,摆脱自己的“弱势思维”,为自己的生活发现意义与使命感,去学习掌握那些重要的技能,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成为了终身学习者,就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暂时落后了,反正也不打算赶上谁,反正也有智商差距,反正也荒废了时间,再也没有什么可输的嘞。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忘记要不要赶上谁,是不是之前荒废了时间,把注意力转向向外探索去实践、去行万里路、向他人学习,向内探索去阅读思考,想想眼下的自己能够做什么,创造些什么?
有一辈子都可以用来学习啊,谁说学校结束了学习生涯就结束了呢?在职场中想成为某一方面大牛的人,也都需要经历
从“Nobody”到“Somebody”再到“The one”的过程呀。请参考
所以为什么觉得自己盲目地生活了几年就要放弃自己呢?
问题五:人生是一场被打了分数的比赛吗,为什么需要时时刻刻进行比较,为什么不发展自己的人生哲学,做一个信念坚定的终身学习者?
杨绛先生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心灵完善、拥有精神财富的人类并不会认为人生是一场时时被打上分数的比赛,而是醉心于自己热爱的事情。“与他人比较”这种思维模式正是人们抑郁不幸福的一大因素,也正是题主觉得自己在比赛中输了的想法使得自己痛苦不堪。
王小波说,“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在参加一种游戏,按照游戏的规则得到高分者为胜,别的目的是没有的。但是这个游戏的总规则是什么,根本就没人知道。有关这个总规则的想法,就是哲学。”
在我们应试教育的体系下(或者说世界各地的大部分公立教育中),教人如何思考就不是学校的目的。因而应试教育带来的第一大问题是,如果我们没有从家庭或者学校获得过任何关于“批判性思维”与如何思考的训练,那么很大程度上我们会受制于“社会评分规则”,追求那些大家认为“好”的东西,听父母的话,以他人的评价作为自己是否幸福的标准。但是,社会有许多林林总总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以什么立场被制定出来的呢?别人的看法真的有那么重要么?
大部分人是无法决定历史进程的,这是不能够改变的事情。但是也有许多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为什么不关注于一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在有限的时间中不断的学习,发展出自己的人生哲学,做些真正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再受制于他人的评价?
安雅老师有一个回答:,她指出在婚姻与爱情中遇到的问题都源自于各人需求和条件。用作类比,每个人心灵层次都是不同的。由于不可控制的因素,你不一定能达到某种社会层级,你无法保证自己的社会评价,但是你却可以决定自己的心灵层级,这在你的能力控制之中。
在心灵不同的层次中,人遇到不同的困难。通过阅读、交流、实践等活动,人们不断地解决着困难,也不断地进行着自我升级。这种升级与旁人无关,是对自己心智模式的升级、能力边界的拓展与心灵层级的攀岩。
如果有一天,我们都不再拿外界的标准去束缚自己,不再因为“优秀的同龄人”这个标签而感到压抑,在短暂的人生中,只与过去的自己做比较,只向自己认定的目标努力,我们都会轻松很多。
问题六:优秀的人是怎样变得优秀的?李笑来老师说,“到最后,一个人的总价值基本上相当于他能够有效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的时间长度再乘以那些被解决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我们通过解决不同的问题创造价值。
而应试教育体系的第二大问题是,它本身提供给了我们碎片化的知识用来考试,这些零散的知识本身不足以来解决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得逐渐成为有心人,培育自己在某一领域的兴趣,在实践中建立起知识体系。而这浩大的工程量不就需要终身不断学习积累吗?
第三,应试教育给人一种唯一性的思维定势,使得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能力对生活做出改进的。
在那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看来,学习是有目的。他们强大的驱动力促使他们不断完善技能,达成理想。创办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可以在对火箭所知甚少的情况下,花几个月的时间学习枯燥的苏联教材,同时向各类人求教;老罗可以从一个英语老师开始,成为不搭边的手机企业创始人;……这些具有强大现实扭曲力的人物依靠的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解决问题的。
自我教育是一件漫长的事情,真正优秀的人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的。查理芒格说,“我经常见到一些并不聪明的人成功,他们甚至也并不十分勤奋。但是他们都是一些热爱学习的‘学习机器’;他们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比那天早上起床的时候稍微多了那么一点点智慧。伙计,如果你前面有很长的路要走的话,这可是大有裨益的啊。”
所以,优秀的人是怎样变得优秀的?
问题七:是否大学四年没有浪费,就可以获得安全感,之后的生活便可一劳永逸?处理不安全感是每个年纪的功课吧。大学毕业会觉得四年时间浪费了,而进入中年也有可能会遇到疾病、行业变化等等诸如此类的无常变化。法语有句C'est la vie(这就是生活呀),老子也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没有好恶的意识,也不怜悯万物,任其生长,自生自灭)”。每个人人生际遇都不相同,谁能保证过上一劳永逸的生活?而我们能够把握的不多的控制感与自由,不就是自己的情绪、思维、行为么?
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这代人太过安逸,遇到了一些困难就慌了神(不能代表大家,只是我自己是这样)。我很欣赏褚时健老人在遇到挫折时的表现。老人一辈子经历了大风大浪,在他的人生中每一次遭遇挫折的时候,都有遇到类似挫折的人放弃了信念,向生活妥协。只有他,在每一次挫折中挺过来了。
老人家从来都没有放弃他的“控制感”,无论是在下放的农场、文革时期的工厂、被投入的监狱,还是儿时的烤酒坊、中年时的糖厂、老年的红塔山集团、晚年种橙的牢哀山,颇有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的气势。
在做褚橙的时候已经老人刚刚度过牢狱生活,已经75岁了。在这个新领域中,老人所知不多,积累不够。因此需要“每天晚上翻阅柑橘种植书籍,做各种笔记。确保自己对作业长和农户们开口前心里有数。不仅要从书籍里学习,还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2007年,由于挂果量少,“78岁的褚时健再次拿出学习的能力和勇气,研究农业科学书籍,把各级柑橘种植研究所的专家请到果园, 开会、现场研究。”后来,褚橙获得了市场认可。
终身学习与思考,就是获得控制感与自由的主动方式。
Juan姐在关于安全感的回答中写道,“安全感来自于与复杂、流转、变化的友好相处与适应。也许明天疾病就会从天而降,也许明天行业就会一夜蒸发,也许明天他突然就不爱我。没关系,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而所有的付出必定对世界有价值;此外,我也准备好一切困难发生的心理建设。”
让这种“落后的感觉”,成为“自我觉醒”的第一步,成为自己的驱动力吧。在终身学习、自我教育中逐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安全感,能够在那个时刻有底气说一句,我已经做了我能够做的。
来,干了这碗理想主义心灵鸡汤,自己去找勺子哟。
—————一些其他心理建设鸡汤——————
—————收到新留言如下—————
“大二学生党,这几天一直在宿舍里玩、打游戏、睡觉、逃课,学校不管逃课,逃了一星期的课,每天晚上睡觉前会说明天好好学。 可总是起不来,然后浑浑噩噩的一天过去了。看着舍友都去上课的了,有的时候就呆呆的坐着在想:“我在做什么?我这辈子也许就这样了吧。” 有些话很好说,但不好做啊。”
抱歉我并没有考虑到这样极端的情况,我并非专业人士,这种情况在我看来是一种“习得性无助”的恶性循环,和舍友朋友辅导员老师聊聊你现在的困境,去心理咨询中心预约求助,摆脱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给自己建立起基本的好习惯,再考虑其他问题吧。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