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冷知识 《水浒传》中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小说依托历史,加工历史,但也不乏史实错误。

在史实上,《水浒传》开卷就错:“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 嘉祐三年是1058年,而范仲淹早在皇祐四年(1052)就已经去世,死了六年,居然还能“越班启奏”,岂非咄咄怪事!

  小说第二回叙述高俅发迹时说:

  小苏学士出来见了高俅,看了来书,知道高俅原是帮闲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这里如何安着得他!不如做个人情荐他去驸马王晋卿府里,做个亲随。人都唤他做小王都太尉,他便喜欢这样的人。”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驸马。

  王晋卿,名诜,是北宋著名画家,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传世。他是宋初大将王全斌的后裔,《宋史·王全斌传》附其曾孙《王凯传》说:“子缄,缄子诜,字晋卿,能诗善画,尚蜀国长公主”。而据《宋史·公主传》,这位蜀国长公主应是英宗第二女,神宗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哲宗皇帝的亲姑姑。不过,王晋卿这位神宗皇帝的妹夫,英宗皇帝的驸马,小说却让他莫名其妙地低了一辈。

  小说在“宋公明全伙受招安”一回录有招安诏书,落款是“宣和四年春二月”。这在历史年代上大有问题。其一,与历史上宋江投降的年代相差一年,这有《宋史·徽宗纪》宣和三年二月纪事为证:“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诸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其二,倘据小说的安排,宋江受招安在宣和四年二月,轰轰烈烈征方腊还在其后;而据《宋史·徽宗纪》,宣和三年八月“方腊伏诛”,倘若宋江在宣和四年才受招安,哪里还有南征方腊的用武之地呢?

  在这些史实讹误中,一代名臣范仲淹的卒年,驸马都尉王诜的辈分,都是不难查证的;而方腊处死的历史年份也确切无疑,更何况是宋江征方腊能否成立的关键所在,小说对此都疏于考证。这也充分说明《水浒传》出自文化程度并不高的说书艺人之手,自然不能要求他们对重要史实进行缜密考证。读《水浒传》,每事都考证出个子丑寅卯,当然没有必要。但梳理其讹误,有助于人们从另一角度把握小说,也不见得就是吹毛求疵。——————————以上原作者虞云国,载于人民网——————————————

至于地理错误,早也有人考证过。
戴宗北上蓟州访公孙胜
  公孙胜自宋江上山后,便嗅出一山不容二虎的味道,再加上个人志向的转变,决定退出梁山组织,于是假借探母访师为名一去不复返。公孙胜虽想离开,但宋江却舍不得,在宋江的皇图霸业中公孙一清是举足轻重的一子,于是便派神行太保戴宗去找公孙胜。梁山在今天山东梁山县,蓟州在今天的天津蓟县,两者基本是正南正北的位置关系,可是戴院长作起神法来却跑到了梁山正东面的沂水县(今山东沂水县):“当日戴宗别了众人;次早,打扮做承局,离了梁山泊,取路望蓟州来。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于路些素茶素食。在路行了三日,来到沂水县界”。戴宗蒙头跑了三天,居然没有往北推进一毫,反而将距离愈拉愈远(由直线变成了斜线),作为一名神行者,连起码的方向感也没有,真不知道他这么多年是怎么在各地奔跑的?戴宗的神行之能因为其自身的路盲而被大打折扣。还好戴宗的运气一向不错,这次又收了锦豹子杨林做小弟,还顺便收罗了饮马川,总算是不枉走了这五百多里路。

无为军的位置
  无为军因为黄文炳而名声大振,更有幸被引入到回目之中:“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相信许多初读水浒的人,都会误以为“无为军”是类似湘军、淮军的民团,其实“无为军”是一个地名,在今安徽无为县。而“军”是宋朝的行政区域名称,在县之上,设立于军事要冲之上。《水浒传》中对“无为军”的描述是:“且说这江州对岸另有个城子,唤做无为军,却是个野去处”。从地图上看,无为县与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直线距离相距约五百里之遥,根本不是所谓的一江之隔。同时作为“军”一级的军事重镇,无为军也绝不可能是“却是个野去处”的荒凉地带。所以,此处是施公的一次空间大挪移,让相隔数百里的无为军和江州成了一衣带水的亲密邻居。

东平东昌的方位 
宋江为解晁盖的遗嘱之困,千方百计地弄来了玉麒麟卢俊义,但杀晁元凶史文恭落入卢俊义之手,又使卢俊义成为法理意义上的接班人。虽然在宋江、吴用的双簧表演以及卢俊义的自动退让下,宋江基本已经坐定了山寨之主的大位。但这种很不要脸的做法,饶是宋江脸皮厚实,也自觉下不来台,于是便要和卢俊义以战赌胜负,无辜的东平、东昌二府就此被殃及:“宋江又道:‘目今山寨钱粮缺少,梁山泊东有两个州府,却有钱粮,一处是东平府,一处是东昌府。我们自来不曾搅扰他那里百姓,若去问他借粮,公然不肯。今写下两个阄儿,我和卢员外各拈一处;如先打破城子的,便做梁山泊主,如何?’”宋江此话中说东平、东昌在梁山泊的东面,这就是一个明显的错误表述。东平府即现在的山东东平县,的确是在梁山的东面;但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却是在梁山的正北方,显然不熟悉北方地理的施公在这里又犯了一个方位上的错误。

揭阳镇的位置
  揭阳岭、揭阳镇、浔阳江是《水浒传》中非常热闹的一个去处。在这相互毗邻的巴掌大地方,存在着以混江龙李俊、催命判官李立为首的揭阳岭杀人越货集团,存在着以没遮拦穆弘、小遮拦穆春为首横行于揭阳镇的黑恶势力,存在着以船火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实在江州)为首的江上抢劫团伙。宋江初来乍到,不明就里,在此可谓吃惊苦头,几番在生死边缘挣扎。不过,在一番险象环生之后却收罗了势力庞大的揭阳镇集团,为宋系集团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可谓受益匪浅。于是许多人开始向往这个神奇的地方,想看看与江州(今江西九江)“相去不远”的揭阳镇究竟什么模样。然而翻开地图,赫赫有名的揭阳镇竟然不在江西境内,而是远在与九江直线距离约680公里外的广东省揭阳市。如果说将无为军放到江州对面是一次空间大挪移的话,那么将揭阳镇放在江州附近绝对称得上是一次大陆漂移。施公的这次地理大挪移,让生活在揭阳镇的李俊等好汉命运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试想,揭阳镇若还在广东,以广东便于下洋的优势,李俊等人岂能跟宋江路途迢迢北上梁山水洼,早就到暹罗国成就不世之业了。

武松回清河省亲
  宋江的一次失前蹄意外地治好了武松的疟疾,这让憋屈在柴府许久、早已归心似箭的武松立刻踏上了归乡省亲之路。柴进家在沧州(今河北沧州市),武松家在清河(今河北清河县),阳谷在现今的山东阳谷县,三者的地理关系是沧州在清河的东北面,阳谷在清河的正南面,从沧州到清河根本无须经过阳谷。按理说武松归家心切,应该星夜兼程拣最近的路直奔老家清河县。然而武松从柴府出发后,如大禹治水般过家门口而不入,亦或根本就是绕了一个大圈,反正神差鬼使般来到了本不该途经的阳谷。正是武松的这一错,引出了三碗不过岗的美酒和武松打老虎的壮举。也许是冥冥中的注定,武松竟然还在阳谷县遇到了乔迁到此的兄长武大郎,省却了许多寻兄之苦。看来,武二郎走路靠得不是地图,而是之间的第六感。

宋江发配江州
  《水浒传》中的发配,有人苦不堪言,甚至有性命之忧,比如林冲、卢俊;但也有人爽得无边,如同公费旅游,比如宋江宋押司。既然是“公费旅游”,目的地自然不能是沙门岛那样的偏远去处,而是景色怡人的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从宋江老家的州府所在地济州(今山东巨野县)出发,向南便可到达江州,可是宋江一行竟然路过了在济州北面的梁山泊,非常生动地演绎了一下什么叫做“南辕北辙”。好在这个绕道比起《水浒传》中其他的绕道来讲并不算远,否则以宋江此行跌宕起伏的惊险程度,宋江再走上成倍的路途,遭遇更多的险情,只怕人未到江州,就得被吓傻了!

鲁智深投奔东京大相国寺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之后,连智真长老也没法再保鲁智深了,只得遣书一封让鲁智深投奔东京大相国寺的师弟智清禅师那里。从五台山(今山西五台山)到东京大相国寺(今河南开封市)原本一直往南便可到达,而且路途也比较顺畅。可是鲁智深却莫名其妙地跑到了青州地界(今山东青州市)。想来是鲁大师当时不识字,对于沿途的路标看得一知半解,为人又比较自负,抹不开面子向旁人打听,于是稀里糊涂地跑到了山东境内。但好在鲁大师最终还是到达了目的地东京,从物理上讲,虽然路线不同,但路径是相同的。
  鲁智深的这次迷路,不仅多走了不少冤枉路,还撞破了小霸王的好事,连带火烧瓦官寺灭了淫僧恶道崔道成、邱小乙。周通等人要知道鲁智深是因为迷路才到的山东,一定会埋怨智真长老:你啰里啰嗦讲那么多偈子,怎么不给鲁智深带上一幅大宋地图呀?

史进延安府寻师
  在史家村血色中秋之后,史进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上华山当山大王,从此与大宋朝绝裂;还是北上寻师,博得战功洗刷罪名?史大郎经过一夜的辗转反侧,终于下定决心北上寻师,保全清白之躯!可以远赴东平府精确打“鸡”的史进,却在自己老家犯了严重的地理错误。如图所示,华阴(今陕西华阴市)、渭州(今甘肃平凉市)、延安府(今陕西延安市)三地为“品”字形布局,史进从史家村出发直线北上就可以到达延安府,更本无须向西拐这么大一个弯,绕道六百多里跑到渭州去。作为本地人的史进犯如此严重的地理错误,当真是匪夷所思。如果一定给史进的离奇行为找上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史进的老毛病又犯了!想必史大郎觉得“兵营一入深似海,从此姑娘是路人”,所以抱着猎奇的心态到渭州作单身告别旅游。没想到刚到渭州就赶上了鲁智深杀人,为了避免株连,连个美女的手指头都没有碰着的史进就急急逃命去了!

戴宗东京送信
  宋江因为浔阳楼题反诗事件而被打入死牢,命在旦夕。作为挚友的神行太保戴宗此刻不但无计可施,相反还不得不为加速宋江的死亡而施法送书。戴院长从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出发到东京(今河南开封市),原本直接北上即可,根本无须途经在东京东北面的梁山泊(今山东梁山县)。然而本就路盲的戴宗(寻找公孙胜时也路盲过一次)在心烦意乱之际,竟然神差鬼使般地走进了旱地忽律朱贵的酒店,直到被人救醒才恍然大悟已经到了梁山。正是由于戴宗的这次迷糊,才让宋江逃过一劫。看来傻人有傻福,戴宗历次犯迷糊都能收到意外的惊喜(一次救了宋江,一次收了杨林)。

生辰纲押解路线
  智取生辰纲一向被视作《水浒传》中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篇章,里面的斗智斗勇堪称水浒谋略之最,被广为流传,甚至上了中学语文课本。然而如此著名的智取生辰纲事件一出炉便建立在无比荒诞的地理知识错误之上。且看杨志是如何描述生辰纲押解路线的:“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 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没的去处。”从书中其他回目的交代可以知道,二龙山、桃花山和赤松林都在青州境内(今山东青州市),黄泥冈在济州境内(今山东巨野县),都属于山东地界。而生辰纲是从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县)押解到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稍有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从大名县到开封,直接从北向南直下即可,完全没有必要从山东绕道而行。况且相对于山东境内盗匪猖獗的局面,直接北下则更为平安保险。正是梁中书和杨志两个地理盲才将好端端的十万贯生辰纲千里迢迢送入狼口了。对于送上门的厚礼,晁盖等人怎可却之不要呢?不过,杨志一方固然地理弱智,但晁盖一伙在地理上面也高明不到哪里?作为学富五车的文人,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作为自比孔明的谋士,堂堂的智多星吴用也在地理上犯了老大一个错误。吴用在住店时,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自报家门说:“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在黄泥冈遇到杨志盘问时,晁盖等所扮的七个卖枣客人也是回答:“我等弟兄七人是濠州人,贩枣子上东京去,路途打从这里经过。”濠州在今安徽凤阳,位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的东南方向,而黄泥冈在山东境内,从濠州贩枣子到东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绕道到东京东北再朝南走的,幸好他们遇到的是更为地理盲的杨志,否则当场就得露出马脚。智取生辰纲既是《水浒传》中最为著名的篇章,也是《水浒传》中地理知识错误最为离谱、最为集中、最为好笑的一处,并且正是因为这一地理错误才促成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聚首和轰轰烈烈水泊事业的展开,因此当列水浒地理错误之最。
————————引自天涯社区作者姚看江湖,其中戴宗北上答主自绘——————————

姚看江湖的各种水浒系列非常精彩,作者挑错并非吹毛求疵,而是在考证中丰富认识,着实也有趣味。宋版地图帖子链接

由事实错误和地理错误可以看出,该书的创作者们并非高级的知识分子而是以文化水平不高的民间艺人为主,关于北方乃至全国大范围的地理描述常有南辕北辙的谬误,但是关于杭州涌金门、西冷桥、凤山水门等描述还算准确。
值得注意的还有,林冲风雪山神庙之后严冬岁末走了十来天,到了梁山却看到“山排巨浪,水接遥天”,常在北方生活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宋代的气温整体偏低与当今类似,冬季水面必然是封冻的。
还比如潘西之会。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描写西门庆与潘金莲第一次见面:

  这妇人正手里拿叉竿不牢,失手滑将倒去,不端不正,却好打在那人头巾上。那人立住了脚,正待要发作;回过脸来看时,是个生的妖娆的妇人,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直钻过爪洼国去了。

  这里所说的爪洼国,即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元代成书的《岛夷志略》指出:“爪哇即古阇婆国”,则宋代将其称为阇婆国,《宋史·外国传》说“阇婆在南海中”。明代《金瓶梅》也曾以爪哇国形容其远,第五十四回说“西门庆一个惊魂落向爪哇国去了”。既然阇婆改称爪哇是入元以后的事,而元明两代人常用爪哇作比喻,据此也可以推断:《水浒传》主干部分的定型年代最早也应在入元以后。————————————————引自人民网——————————————————

可见,创作者大约是钱塘一带的民间艺人,主要成书时间也在元明时代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270103/8908.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水浒传》中的顾大嫂很有人情味 新水浒传顾大嫂图片

《水浒传》百单八好汉中,男人多,女人少,仅有的三名女人成为焦点人物,扈三娘是三打祝家庄之后,李逵斧头杀死了她的爹爹,导致无家可归,在宋江的促成下,第一美人扈三娘与丑男矮脚虎结成夫妻,扈三娘武艺很是高超,由于被活捉上梁山的,个性很不明显。

(4)《水浒传》中人物故事及性格特点 水浒传的人物性格特点

《水浒传》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一)人物(绰号) 相 关 故 事 性 格 特征鲁智深(花和尚) 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武 松(行 者)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 醉打

谁才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大色狼 水浒传谁的武功最高

谁才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大色狼梁山好汉资格证书上,大多写有这么两条“好习枪棒”、“不近女色”,这两点几乎成了加盟梁山的必要条件之一。譬如说晁盖,四十多岁了依旧单身,即便上了梁山,也没有找个压寨夫人填补生命的另一半;再比如小说

《水浒传》中的黄文炳不是“害人精” 水浒传是不是武侠小说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原因有很多,而《水浒传》的作者为了爱护好汉,把造反设计成一个个的“逼上梁山”的镜头,林冲是典型的代表,被高俅为儿谋妻逼上梁山,为宋江设计的是一个文字狱,把宋江逼上梁山的是大宋朝的通判黄文炳,作者把黄文炳作为一个宋

声明:《有趣的冷知识 《水浒传》中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为网友伴梦长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