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先锋堡垒动画 如何评价《守望先锋》新动画《最后的堡垒》?

《最后的堡垒》是迄今为止守望先锋题材动画做的最优秀的一部。


这部片子是可以完全脱离游戏环境、单独成为独立动画的,作为独立动画,他也完全有能力在各电影奖项中夺得“动画短片”的一些奖。说起电影奖项,最富盛名的还是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最后的堡垒》想提名该奖项还是有难度的,原因在于,作为游戏动画,有了太多以前电影的影子,而且叙事方式非常模式化,换言之就是老套,以至于我第一次看的时候,都能猜得到影片大概的情节发展。然而,《最后的堡垒》始终政治正确,将“反战”这个主题以一个机器人和小鸟的友谊展开,引人入胜,在美国电影最专业的评奖系统中,也能占据一席之地的。


作为游戏动画,《最后的堡垒》是暴雪各个游戏CG里做得最出彩的,上一次有类似惊艳之感的还是《熊猫人之谜》的开场动画。守望先锋前四部动画,都是在已有的模型上精加工,而这一部几乎从头到尾都需要重新建模。前四部动画,以及暴雪其他游戏CG,都只是补充游戏剧情。然而《最后的堡垒》,做到的可不仅仅是这一点。


所以,我想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看这个短片。这个短片将不是堡垒和妮妮的守望先锋故事,而是一个作战机器人和小鸟的和谐相处的趣事。




……………………(一)故事脉络……………………


故事的主旨,有答案说了很多,“环保,反战,PTSD,救赎”,其实是并没有那么复杂,因为很多归纳出来的主题,并没有画面印证。比如战后心理障碍,其实根本不能算短片的重点。


在结尾处。堡垒站在草原中央,后面是森林,前边是城市,小鸟在他右手的枪口,堡垒站定身子迟迟不动。




堡垒在思考他究竟要往哪里走,在此之前,他不止一次地变换着前进路线。根据不同的路线,短片的故事脉络非常清晰。


(1)1~17镜:影片开始,堡垒苏醒,站起身子。

(2)18~29镜:堡垒眼前第一次出现目的地,自顾自地向目标前进。

(3)30~59镜:下起了雨,小鸟在堡垒手中喝水。堡垒改变行动线路,跟随小鸟观察森林万物。这时,被啄木鸟惊吓,破坏了森林。

(4)60~98镜:因这次破坏,所有的鸟都被吓跑,堡垒眼前第二次出现目的地,他再次向目的地走去,发现了倒在地上的伙伴。

(5)99镜以后:堡垒激活记忆后,坚定地向目标城市前进。小鸟衔来一根新的树枝,让堡垒再次改变路线,回到森林。


显然,堡垒刚复苏的时候,和当他破坏掉森林、在同伴回忆中激发仇恨时的状态是一样的,都是向目标挺进。所以说,堡垒自诞生以来,本就是一个作战机器。这一点甚至不需要暴雪小说去补充,短片已经隐喻得较明显了。


第(4)个片段中,堡垒先是跟随目标,往目标前进,后来激活回忆,更加坚定地向目标挺进。两次前进,分别是因为鸟群飞散的失落,让他重新寻找目标,和看到同伴战死,激发了他熊熊怒火。简而言之,“失落”、“仇恨”,两种负面情绪聚集在了眼前的那座城市。


第(3)、(5)两个片段,堡垒自主取消了设定好的前进线路,而选择回归森林,一是因为看到了小鸟在他手中喝水,二是看到了小鸟衔来了树枝。


春雨、鸟巢,算得上非常常用的两个象征物了。在大部分文艺作品里,春雨就是希望、复苏、生长、温暖的象征。一场雨,让堡垒看到了眼前美丽的胜景,在森林里学会自主思考,进而改变了机器内部人工植入的战斗指令。他用手点水、观察小鸟吃虫,都是他自主思考的过程。所以布置了这场春雨,显然要比没有这场雨要更好。有人说这场雨纯粹为了炫技,我不赞同,况且有答案在技术分析上,证明了下雨这一段也不是很需要技术。


鸟巢,这个名字现在更多指代北京奥运主体育场,2002年,北京奥运主体育场征集造型方案,“鸟巢”方案获得高票支持。选择鸟巢作为外观造型的理由,就是鸟巢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呵护、对未来的希望,这也是全世界人们共同认可的人文理念。


所以,堡垒两次自主更改了行动线路,是看到了春雨、鸟巢,而面前一只黄色小鸟,激发了堡垒内心对温暖、生命的渴望。森林,是这一切的孕育场。


再看片尾的那个画面,堡垒所处的位置,左边是生命、希望,右边是失落、仇恨,他在中间,小鸟飞在他手上,他却踌躇不决。


故而,我给出的结论是,短片主旨在于激发观众对和平的渴望,对仇恨的化解。




……………………(二)故事线索……………………


在短片脉络中,有几个故事线索值得探讨。


(1)堡垒的眼睛——



其实对于一个机器人来说,哪有什么眼睛,这更应该是一个前挡风玻璃,或者前照灯。但短片中,这个前照灯一直指向堡垒正在感知的事物。所以这个前照灯和人类的眼睛功能是一样的,这也就是堡垒的眼睛。


堡垒的眼睛分为红、蓝两色,和小鸟玩耍都是蓝色,在听到啄木鸟的声音、激活回忆后变为红色。显然,颜色是他渴望和平、激起仇恨两种状态的直观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结尾部分,堡垒看到小鸟将树枝放在了他的枪管上,堡垒的眼睛闪烁了多次才由红变蓝,这体现堡垒的自主意识里经过了不断地挣扎。放下仇恨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不经历一番思想斗争,你将陷入无穷无尽的仇恨地狱之中。


(2)春雨和鸟巢——


前文提及了,这是两个象征品。让堡垒改变路线的,除了小鸟,还有这两个象征品。



短片中一晴一雨,我脑中闪过了一句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和画面呈现的景象完全一致。上中学时,经常听语文老师念叨,苏东坡这辈子一直被贬,官场不得志,可心酸了。后来了解到当时的历史,其实他并不像语文老师说得那么想升官。


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发动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领域进行全方位改革。虽然是为了强大宋朝,实际上百姓叫苦不迭,哀鸿遍野。苏轼因不满这项政策,向皇帝上书。结果是被诬陷和排挤,被贬杭州通判。


在杭州,苏轼为百姓修井,解决了饮水和干旱的问题。经世济民,让苏轼深受百姓爱戴。那天,西湖边一场雨,让他诗兴大起。不过,这不是因为官场不得志而心酸,而是对变法恶果的痛恨,对济世安民的执着。晴雨之间,苏轼站在了百姓生和死的中点。


所以在笔者眼里,苏轼和这个堡垒还颇为相似呢。




堡垒熄火后的这个画面里,辛辛苦苦建立的鸟巢,在堡垒摧毁森林的一刹那全部坍塌。鸟巢建立,从第一幕就已经开始,在开火前即将完工,到了最后一幕中从头再来。家园被无故摧毁,令人扼腕。维持和平不易,战争能让他功亏一篑。


这一幕画面中,有三个部分,破损的鸟巢、散落的弹壳、纷落的羽毛,高光打在羽毛上,说明小鸟此时离堡垒远去,这也是堡垒此后心灰意冷的原因。一幅图,将战争的罪恶、家园的可惜、小鸟的远去三个感情合并到一个镜头中,不可谓之不妙。


(3)德国的城堡——


德国城堡在短片中并没有明确提及,这仅仅是在游戏中提到的内容。


深入了解游戏的朋友都知道,背景就是艾兴瓦尔德,在设定中处在德国斯图加特的郊外。在今年科隆游戏展上,暴雪公布了这张新地图。


提到德国,加上战争,这两个标签让人瞬间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是二战的主要发起国,其首脑希特勒大肆宣传法西斯主义,使全世界陷入战争的恐怖当中。


二战结束后的数十年来,德国不断以行动为纳粹德国犯下的罪行忏悔。1970年,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曾以“华沙之跪”表达对战争的真诚忏悔,赢得尊重。1995年,德国总理科尔在访问以色列时,也在犹太人遇难者纪念碑前双膝跪地表示歉意。德国人对战争罪责的态度得到了昔日受害国的谅解。


2004年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活动,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邀请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出席,历经数十年赎罪之旅的德国自此获得接纳,成为二战纪念日活动的常客。


2015年,在二战结束70周年纪念日,德国各地举行了大规模纪念活动。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国会大厦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德国国会和众议院全体出席。此外,默克尔还与普京一同在莫斯科向无名烈士墓献花圈,以纪念二战遇难者。


和平来得太不容易,多少家庭在战争中妻离子散、家毁人亡。然而铭记历史,不是为了陷入无穷的仇恨,而是汲取教训,不能让历史重演。



……………………(三)视听效果……………………


从视听效果这个层面来看,这个短片是有较高水平的。总体来说,对节奏把控非常好,在森林里玩耍和激动地开枪,两者的镜头时间和音乐也不同,这个反差很正常的地将堡垒两种心态区分开。这些娴熟的镜头处理,让观众能很容易分辨出气氛的差异。


我专门取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拿出来谈谈。


(1)堡垒的恐惧——



啄木鸟发出怪声,让堡垒突然变得紧张,他凝视森林前方,可除了树什么都没有,此时音乐停止,异常安静,只听得到堡垒扭动发出的机械声,镜头也是快速地绕主体旋转。


画面里这一幕是一个主观镜头,图中用蓝色圆圈标注的范围,可以明显看出光线正在变弱。这么短时间里,光线如此变化是不符合实际的,这种夸张的表现形式,凸显堡垒内心的紧张、恐惧。


有趣的是,这一镜画面是在画面变暗的同时,向前边推边变焦的,这不是一个常见的手法。画面中的物体开始变得略有扭曲(垂直辅助线标注)。这是模拟镜头变焦的效果,并夸大了这个效果。而恰恰是这个镜头,给人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即便堡垒是一个机器人,但紧张的心情观众仍能感受得到。

守望先锋堡垒动画 如何评价《守望先锋》新动画《最后的堡垒》?


(2)堡垒的落寞——

堡垒破坏了森林,鸟群四散而逃,他重新搜索了目标地点,失望离开。此时,一段悲凉温婉的旋律骤然响起,哔哩哔哩视频网上,播放到这一幕时,弹幕都在讨论“看得好难过,看得好想哭”,由于音乐的烘托,堡垒内心的悲凉落寞传达给了观众,其配乐水平之高,莫过于观众这几句话的肯定。


图中第二个镜头是空镜头,而暴雪CG中极少运用到空镜头。这次肯玩出这样的花招,说明暴雪的镜头表达已经迈入新的风格了。


空镜头定义: 又称“景物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

在没有台词的剧情中,用树和云衬托主人公情感,进一步强调堡垒并不是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他也会难过,他也会沮丧,这种悲伤的心情,观众也能感受得到。



(3)堡垒的怨恨——

我第一次看那段战场长镜头时,没怎么当回事。以为又是像炉石宣传片那样,来回换场景的伪长镜头。后来经评论区提醒,才意识到这个镜头并不简单。


这个镜头通过不断变化场景,360度勾画了战场全貌。下图是在同一水平面内,不同场景在360度范围的位置。可以看到,右上方的背景中有城市,代表着人类部队,而下方靠近森林,为智械部队。其中两个堡垒大军的镜头,都在下半场的智械方里。(此前由于没理解360度的环绕,误以为两个堡垒大军的镜头是同一轴线的两个主体,故分镜表中才会错写成“另一方的堡垒群不断反攻”,故特此更正并致以歉意。)




(左下为森林位置,右上为城市位置,瞭望塔是镜头位置。坦克示意堡垒,蓝色坦克代表主人公,雷神代表大锤,陆战队员代表人类战士,维京战机代表战机,战列巡航舰代表巨大的飞行物。两处火焰是短片两次飞弹爆炸的落地点,箭头表示场景的变化路线。)
具体的镜头运动轨迹见文末附件

当我把他理解为长镜头时,我茅塞顿开。如果说这不是动画,而是电影,拿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犹如探囊取物。因为这一段的场景无缝衔接,简直无敌。


这一段的场景无缝衔接,简直令人惊叹。在同一镜头不同场景之间的转换中,画面内容丰富且不多余,遵循飞弹的轨迹、烈焰波的轨迹、战斗机被击中坠毁的轨迹,以及巨型飞行物前硝烟的散去,把几个不同场景联系了起来。本该令人晕眩的镜头旋转,看上去也不会觉得生硬。短短数秒的多个场景,以及多个转场画面,将作战双方的基本状况和情节都展现了出来。至于为什么使用这个长镜头,也许是想表现真实感,仿佛堡垒如临其境,彻底唤醒了内心的仇恨。这个长镜头,一分不多,一分不少,重要的要素都表现出来了,你还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真才是真厉害。


突然想起杜琪峰的《大事件》,同样在开场使用了一个长镜头,展现一个小巷内360度警匪之间的隐匿和枪战。每个小场景的转换都不是生硬的移动,都有细微的情节在贯通整个镜头,不断变化的机位,使整个镜头在讲清了故事的同时,观众也不会觉得疲劳。


图片:《大事件》剧照
相关链接:

杜琪峰凭着这个亮眼的长镜头,连拿台湾金马奖、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导演。据说当时他请来《指环王》的摄影师,想让他帮忙完成这个镜头,摄影师听完直说不可能,就拒绝了这活儿。《最后的堡垒》这部动画的“摄影”是靠电脑完成的,相比于电影,不需要铺轨道、搞演练,但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极为少见。


不过,这个镜头如果放在电影里,不依靠特效,我认为几乎无法完成。

【感谢评论区大神 的纠错,顶礼膜拜!】


(4)堡垒的眷念——



这个画面里,堡垒为前景,森林作背景。画面构图中有很多表征位置关系的,堡垒和森林是一个典型。背对森林并回头张望,看出了堡垒虽远离那平静的生活,内心却仍然眷念。



最后一个镜头,仍然是堡垒的背影在前,森林作背景,将整个片尾交给了森林的全貌,我猜想,在战争和和平当中做出选择,并不是为了回避战争而隐忍,而是森林本就应该在画面当中,平静祥和才是人类唯一的归宿。短片最后的画面,不是城市,也不是堡垒,或许是个绝佳的选择。





总结一下,“堡垒说得好感人”,这话毕竟只是玩笑,因为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和表情,正是靠一点点视听的细节,将短片的气氛与节奏烘托得十分到位,这是影片导演功力所在,也是该片艺术价值之高的佐证。




………(四)附件:《最后的堡垒》分镜头表………


(1)全片分镜表(简化版)——



注:表中所述(80)镜~(88)镜在短片中处理为连贯的长镜头,依据不同场景分为八段,详见下表。


注:该表格为笔者看了一次短片后的记录,仅用作镜头分析,对其疏漏不负责。



(2)战争场面长镜头——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330103/9215.html

更多阅读

成龙历险记第五部简介-第五部_爱动画 守望先锋cg动画第五部

接待降临动画520网,今日为巨匠带来的是成龙阅历危险记第五部简介!  《成龙阅历危险记》是一部动画笔调的犯险笑剧片,塑造了成龙和他11岁的侄女儿小玉,阅历危险于世界各地的故事。辅佐成龙和小玉是它们在美国的叔叔(汉字直译老爹),老

如何评价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如何评价李鸿章与洋务运动?周育民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颇具争议的问题。李鸿章由于参与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签订《马关条约》,相当一段时期被视为汉奸、卖国贼。与李鸿章一生事业有着密切关系的洋务运动,也

外国人如何评价中国阅兵 中国大阅兵吓呆老外

外国人如何评价中国阅兵按:带着激动与兴奋的心情,我在电视上与全国人民一同观看了纪念抗日战争及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阅兵。阅兵一结束,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家庭的微信群中,对我的亲人们说了几句话:“祖国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我家

转 李世默在清华演讲:今天我们如何评价中共

【转】李世默在清华演讲:今天我们如何评价中共按:2014年12月21日下午3时,应清华大学时事大讲堂邀请,TED视频演讲名人、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世默来到清华建筑学院报告厅,以“从全球政治学视野看中国共产党与改革”为题,给听众

声明:《守望先锋堡垒动画 如何评价《守望先锋》新动画《最后的堡垒》?》为网友婉若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