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很奇怪,他熊熊燃烧的时候,你不敢去直视它,你会绕着走。恰恰是那火烧成灰,灰里吐火星的时候,你反而注意到它。也许生长在人心最底层的善良与怜悯,才是真正的生命力。走到生命尽头时,真正打动你的就是每一个人的不放弃,病人的不放弃;医生的不放弃;家属的不放弃……哪怕最后,是不好的结果。”
——《人间世》总导演周全
说说这部在豆瓣上被打了9.6分仍然被低估的医疗纪录片。
《第一集:救命》
拍摄的是瑞金医院心脏外科和急诊室里发生的事。
我以为会和一般讲故事的套路一样,病人命悬一线,手术惊心动魄,最后大获成功,病人出院了还会谢谢医生。但是,我错了,第一集就让人感到的只有两个字,绝望。
5个案例,死了3个,其实是4个。
走到命运边缘不得不换心才能存活的王剑辉用抛硬币的方式做了手术决定,他认为这是命运。
千里迢迢来之不易的心脏;前所未有的手术难度;哥哥的祈祷和医生的坚持……最后他成功了,也许看到的观众当时心情的高兴程度不亚于当事人,也许真的是命运的救赎。
“可后来他还是死了。但我们还是剪掉了,因为太绝望。”导演这样说。
这一集叫救命,既是病人垂危前对医生的最后嘱托,也是医生拼尽全力要在手术台上进行的生死营救。
《第二集:理解》
摄制组跟拍了上海市急救中心的一辆救护车,吴慧琼、王敏祥和徐晓明是救护车上的医生、司机和担架员,他们三人相互配合,组成一个急救小组,纪录片用镜头记录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让别人失望是每个人心中不可言说的痛,急救人员也不例外。
救护车以就近送院为原则,但是急救员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病患和家属更愿意去较远的医院,他们的理由大都相似:因为他们更偏向于三甲医院。一旦救护人员满足了这家人的要求,就会耗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因为每当有救护车堵在路上时,指挥中心里排队等车的数量就会有明显的上升。
一个人喝多了酒掉进井里摔伤了,急救车把他送到医院,他却怎么都不肯从床上下来,有可能他不想要自己付费想要赔偿之类的,但他不下来,急救车就不能走。
叫不到出租的,就叫救护车;感冒发烧等小毛小病的,也叫救护车;剪指甲剪破手指的,也叫救护车;家里吵架不打110而是拨120,救护车还得等着,看他们是不是打起来需要急救……这些都是救护车遇到过的状况。
急救资源竟然会这么紧缺,急救中心也当然希望救护车能够再多一点,再快一点,再多救一点人,但是现实就是那么残酷。
理解与不理解,救护车里的人间百态。
《第三集:团圆》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在生命结束之时,除了火化,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选择。这种方式,可以让另外的家庭团圆。这种方式,叫器官移植。
我国从2015年开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的资源捐献成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来源。这一年,我国有2766人在生命终结的时候捐献出了自己的器官,每一例,都有悲伤的离别,但是也会带来更多的团圆。
在华山医院,一对父母在获知24岁的儿子脑死亡后,忍着剧痛,把孩子全身有用的器官都捐献了出去。两个肾脏、一个肝脏、肺脏还有2个眼角膜。“放弃治疗”四个字,这个父亲,花了足足5分钟,都没有落笔写下去。
器官捐献者的目的正如捐献儿子身上所有器官的焦俞妈妈所说:我们只是希望别的家庭不要承受我们的痛苦。
中国器官移植的真正希望,不在刑场,而在医院。
《第四集:告别》
这里是上海第一个临终关怀病区,50名医生,58名护士,99张床位。来到这里的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都已无法逆转,他们选择在这里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临终关怀、安宁护理、舒缓疗护,隐藏在这些专业名词的背后,是从生到死的一世轮回。
“生和死是一个人的起点和终点,生死为大,死和生同样重要。”对于久卧在床的重病患者,也许有尊严的走完最后一程是对心灵最好的慰藉。
当生命走到尽头,当所有的医学手段都已经无力回天,很多人选择坦然面对,也有很多人无法直视生命最后的告别。这里不仅仅只有死亡和痛苦,在现代医学无法穷尽所有的疾病面前,在人生的尽头依然会有许许多多温情感人的故事。
王学文今年五十岁,是腮腺癌晚期患者,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最明显的是在他的胯部,有一个拳头般大的肿块,他时刻准备着和生命告别。
“我病床前的窗外又绿了,我每天、每夜每年都在看着它不断的在变化,我希望这扇窗能带给我春天的味道(感觉)。”他在微信朋友圈中这样写道。
当生命走到绝境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感受到生命力的存在。
《第五集:选择》
结婚、生个孩子,是每一位女性都应该拥有的权利,但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如此幸运。一个小小的子宫,对每一位女性,每一个家庭而言,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器官,也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43岁的徐喜娣,她的儿子在19岁为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身亡。无论儿子的见义勇为换来了多少荣誉,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是不幸的,因为没有人愿意用自己孩子的性命去换取这样的荣耀。所以她选择再做一次母亲,选择在试管的道路上,克服所有的艰难走下去。在试管的道路上,在一次次希望中被失望打击已经成为她的习惯。
37岁的陈莉莉要做出一个选择,是不是要摘除子宫来保住性命,摘除子宫可以救命,但子宫没了,就再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女性。对妇科医生来说,同样也是一个选择。从未遇到过的病变,常规检查无法找到原始病灶究竟在什么部位,切除宫颈活检,也许可以保住子宫。
人生就是一场选择,我们总是在选择中生活,创造希望,寻找希望,追寻希望,又或者在失望中期待下一个希望。
两个女人的故事,两个命运的选择。
《第六集:信任》
和其他医院不同,这里的患者都是孩子,疾病是一场人类与死亡的对决,绝不会对年幼的孩子心慈手软。
与成年人看病最大的不同,医生需要很多时候要从孩子家长那里获得病史、沟通、正是因为这样,每当小孩子生病住院,家长总是尤其揪心、着急。
当王天奇、范昱泽这种非常严重又不多见的病情爆发后,医生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显得尤其重要,信任是第一前提。而往往在现实中,矛盾一触即发。
对儿科医生而言,获得信任尤为重要,而当面临坚持与放弃的选择时,医患之间是否还能撑起信任的桥梁。
宝贝,你还这么小呀!既然来啦,不要着急走好吗?世间还有太多的美好等着你们……加油!
《第七集:新生》
医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消除患者的病痛,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所以,每一台手术,都寄托着患者获得痊愈的渴望。尽管所有手术都有风险,结果很难预测,但有些手术一旦成功,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她是一位孕妇,她和孩子正面临着生死考验。
她是一位老人,耄耋之年却要承受着剧烈的身体疼痛。
她是一名孩子,她的世界没有声音。
三个毫无关联的人生,都渴望一场手术,让生活改变。
新生的背后,是每一个不放弃人,改变生活的勇气。
《第八集:坚持》
医学是一个不断求证的过程。挂号、检查、问诊、手术,每一步似乎都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但现实情况可能并不如此,因为变化总会突如其来,甚至会把医生、患者都推入无奈的境地。
这是发生在同一间手术室的两台手术。两台手术的背后,是两个不同的生命、两个不同的故事,相似的病因,完全不同的过程,在经历了一次次让人无奈的变化后,我们发现主导结果的,其实是人们对无奈时坚持的态度。
在医院,所有的一切都和敬畏生命有关,每一个来到医院的人,都希望一帆风顺地把病看好,但看病却并不总是那么一帆风顺,医患之间的关系也总会忽近忽远,每一位走进医院的患者,都希望医生妙手回春,但我们经常要面对的是无力回天的窘境,医学不是万能的,很多无奈我们无法回避,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坚持。
坚持或放弃,这是病魔给每一位医生的选择题。而面临选择时,主导结果的,往往是人们对于无奈时,坚持的态度。
《第九集:爱》
人生,就像在打扑克牌,如果不足够幸运,总会抓到几张烂牌。有的烂牌,抓到手上时,就知道,已经输了。
张丽君,26岁,怀有身孕,却抽到了癌症这张烂牌。迷茫,慌张,绝望。她刚刚被查出胰腺癌晚期,那时她和丈夫韩诗俊结婚才不到一年,肚子里还有5个多月的孩子。
自己的生命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勉强生下这个孩子可能的结果是,丈夫要在悲痛中独自抚养孩子长大,孩子一出生就没有妈妈,这个孩子会幸福么? 她只是重复“孩子应该生下来”。
张丽君觉得这是世界充满了未知的惊喜,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除了母爱,还能感受到很多很多美好,她想给孩子分享这一切。
“我要带他来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第十集:人世间背后的故事》
从2014年冬天开始,《人间世》摄制组进驻上海各家医院,蹲点拍摄,跟踪记录,将发生在医院的人间故事,一一呈现出来。两年的记录,最终呈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这一集,讲述了人间世背后的故事。
寒来暑往。
生老病死。
世界的规律,浩浩荡荡。
疾病、死亡,人类从未克服,但也从未放弃努力。
除了祈求上苍,医学是人类保护自己的最后屏障。
而医院,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战场。
人世间的那些坚持和选择,让我们直视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人间世》,一个没有勇气看第二遍的纪录片。
——————
补充一下,很多人问,在哪里能看到,这里有全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