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追上中国 印度经济可能在本世纪追上中国吗?

怪我,瞎说什么大实话。举报的亲,祝你一生平安。已修改答案。
---------------------------------

好吧,关注这个问题好久了,发现没有谁的回答能让我信服,所以亲自上阵撸一发。

先上结论。
印度经济会在本世纪追上中国么?有理论上的可能,但留给印度人的时间不多了(不黑国足)。

很多前面的答主都说,100年的尺度太大,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是历史恰恰是有规律可循的,知道了初始条件,100年内的大致趋势还是能够大致预测的。放眼世界,这100年来,世界各大国在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基本没有颠覆性变化,有的只是排名的小幅浮动,唯一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国家就是中国。所以有很多答主用中国举例,论述印度也可以做到中国同样的奇迹。但100年前和100年后的今天完全不可比,100年前的中国和现在的印度也完全不可比。恰恰是这关键的100年,带来鸿沟不是后面若干个100年能够跨越的。

下面,我们来一一分析印度难以超越中国的原因。

一、失去了发生剧烈变化的外部环境

我们知道,在剧烈变化中赶超是比较容易的,弯道超车就是讲这个道理。可印度没有赶上这一波~

1.错过了生产关系发生剧变的大势。

1910年代到2010年代,这100年正是中国生产关系跃变的时代,给中国带来了十分巨大的机遇,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基本条件。而今天,资本主义高度发达,300年内也看不到资本主义消亡的迹象。世界各国都在资本主义的大道上放马奔腾,就算是经济危机的大坑也是一起跳,09年的经济危机,新兴国家包括中印,谁也没有表现出对经济危机特殊的免疫力就是例证。故此在本世纪内,印度并没有在生产关系发生跃变的可能。

2.失去了政治体制发生跃变的时机。

印度则一步进入了议会民主制,在现在这个宇宙,有人敢说议会民主制100年内药丸?我不敢,也不知道谁敢。

3.贻误了几次国际秩序重铸的窗口期。

100年间,一战、二战、冷战总共有三次国际秩序重大动荡的窗口。中国全部利用上了,印度则只堪堪利用上了二战窗口。今后100年,国际秩序只会是中美竞争下的一超多强体系,核武器的出现和被垄断,使得用非经济方式挑战国际秩序成功的可能性基本被排除。

4. 没有经过多次工业技术革命荡涤的机遇。

过去100年,一共发生了3.5次工业技术革命,每次工业技术革命都会给后发国家一个赶超的机会,毕竟对上一代技术投入资源更多的国家也更难以迅速抛弃或升级已有的投资。但本世纪末能猜测的工业技术革命唯有可控核聚变和量子科学应用实现后的一次。目前最乐观的预测,可控核聚变将在50年后实现,量子科学实现工程应用70年。我们取平均60年,那么此次工业技术革命应该在2076年发生,距离世纪末还有24年,发生再一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可能性非常小。

二、印度本身的痼疾限制了发展

1. 落后的土地制度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资源利用能力往往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潜力。但印度土地制度十分落后,不彻底改革土地制度,印度难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快速发展。


2.庞大而又营养不良、多病、没有受过基本教育的人口

受过教育的健康劳动力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没受过教育的羸弱人口则是沉重的负担。前者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后者则仅意味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年人文盲人口达2.87亿,占全球文盲人口的37%。该组织驻印度办事处认为,教育危机将对今后几代人产生不利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资料显示,心脏病、癌症、糖尿病死亡比例以及呼吸道疾病等四种非传染性疾病(NCDs)是造成30岁至70岁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所占高达26%。

据《时报》6月3日报道,最新调查显示,无论是新德里还是孟买的市民每天所摄入的食物都严重缺乏蛋白质。这项名为“印度成人饮食蛋白质消费调查”的报告对印度多个城市中超过1200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每10个印度人中有9个日均摄入蛋白质不足

根据这一调查,88%的印度人摄取的蛋白质达不到理想的消费量,这进一步表明每个人的蛋白质需求和消费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然而,孟买市民的蛋白质需求和消费差距最小,只有68%。而新德里的差额比重竟高达99%“

“缺乏蛋白质的主要表现是疲乏无力。一些都市流行病如腹部肥胖和糖尿病等都可以通过摄入更多蛋白质得到医治。” 孟买科隆巴拉山医院(Cumbala Hill Hospital)的营养学家海蒂•蒂德赛(Niti Desai)表示。

另有专家称,印度人缺乏蛋白质的状况很严重。他们对淀粉和脂肪的摄入远大于对蛋白质的摄入。这也是印度人普遍没有强壮肌肉的原因。同时,印度人的主食是蔬菜而非肉类。与肉类中所含的蛋白质相比,蔬菜中的蛋白质更不容易被人体所吸收。


3.简陋破败的基础设施

工业化需要基础设施,能源,交通,运输。
信息化还是需要基础设施,光缆,基站。
服务业需要基础设施,通信,道路。
农业也需要基础设施,水利,道路。

但是印度多数邦的电力供应短缺,港口阻塞,铁路运力不足,公路状况更糟。数据就不列了,上两张流传甚广的图。

4.我都不知道该加什么形容词好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影响经济的发展。种姓制度把经济分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彼此接触受到影响,有些人“种姓主义”思想严重,他们大都考虑本种姓的利益。想问题,办事情从本种姓的利益出发,只对本种姓忠诚,缺乏民族同胞间的互助精神,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加之,每个人的职业生来决定,代代相传,不易更改,不管一个人对某种职业有无兴趣或特长,工作是否合适,都得被迫去做。这说影响了一些人才能的发挥和工作效果。种姓制度是懒惰和宿命论的温床。每个人的种姓、社会地位,以及从事的职业都是生来决定,代代相传。这们一来,有些人用不着努力则会得到好的职业,从事好的工作,享受优厚的待遇。这样产生或助长了一些人的懒惰思想,缺乏奋斗精神;而另一些人,即低级种姓的人,只能受苦,逆来顺受,认为命里注定,不可改变。这样限制和束缚了他们的创造精神和积极性的发挥。种姓制度是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种姓制度还影响到人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种姓制度规定,高级种姓不能吃肉、鱼和蛋类等等。印度本来不是发达国家,不少人得不到足够的牛奶、黄油、水果、蔬菜等一些富有营养的食品,再不吃肉、鱼、蛋等食物,必然会影响人们的体质和智力的发育。不少印度人体弱多病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恐怕也与食物结构有关,受种姓影响的结果。加之,实行内婚制,有的血统较近,也使一些儿童智力不佳,甚至发育畸型。总之,种姓制度危害很大,对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改善均有影响,人民,尤其是低级种姓的人对此强烈不满,不同形式的斗争此起彼伏,一再发生。
三、印度自我变革的意愿不足

外部环境不乐观,内部条件差强人意,但是要有求新求变的意识,也有机会发生飞跃。但印度除了软件、军事、宇航等几个小领域,自我变革的意愿却被强力束缚在少数非主流人群范围内。

1.宗教因素限制了对变革的追求

印度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都不追求现世的回报,区别只是来生和去世后的兑现。不同于中国人的现实主义、实用主义会促使人们希望迅速改变当下的不满,印度人往往推崇忍受甚至享受眼前的匮乏和苦难。基督徒们虽然也有天堂情节,但带有强烈的忏悔意识,希望以赎罪和自省对现世做出改变,而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对人的欲望的过分压抑,却也压制了人们为实现欲望而努力的动力。

2.固化的阶层流动降低了人们对变革带来变化的预期

种姓制度,土地高度集中,政治家族化,性别歧视导致了印度基本不存在阶层流动的可能,任何改变只要不能触及阶层的隔板,人们根本没有动力支持变革。贱民一辈子是贱民,下辈子还是贱民。农民一辈子是农民,子子孙孙还是农民,底层人民虽然有那么一丁点受教育的机会,但这教育仅仅让他们刚好能做好自己被分配的工作。凭什么人们要为看不到变化的未来流汗甚至流血呢?


3.发达但畸形的民主制度消解了变化的愿望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自称或被别人奉承)。
民主的好处之一是提供给人们一个永恒的心理安慰——下一个也许更好呢。没有经过良好教育的选民,无法深入的分析候选人是否真的更好,他们更像是赌博,下注给一个卖相看起来不错或者给了点小恩小惠的候选人,买定离手后发现输的一干二净,只能无尽的期待下一个更好。
民主的另一个好处是让施政者更谨慎的做事。谨慎意味缓慢,做错事慢,做对事也慢。印度的很多社会问题其实只要行动,就比什么都不做强,但是发达的民主提供了一个高尚的、天然正确的什么也不做的理由,进行充分的扯皮几乎是议员的唯一工作。
民主的第三个好处是更能实现群体利益。在同质化社会,民主往往就能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可印度恰恰是差异十分巨大的异质化社会。各个邦,各个自治领,各个村都存在迥异的差别。然后各个小群体的利益得以实现,而整个国家的利益却视而不见。

4.国际上过度的赞誉麻痹了寻求变化的危机感

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是未来的新星,印度将要/正在/已经崛起,印度抗衡中国,印度战胜中国,印度是最有希望的国家,印度是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法国的忠实盟友……诸如此类的赞誉谁听了不飘飘然,谁还不放松对改变自己的要求,谁还关心和隔壁的差距事实上是在拉大?

四、结论
综合上述,印度追赶中国的征途上,外部环境不如100年前的中国,内部条件(这恰恰最不是问题)也不尽如人意,还欠缺变革的意愿。这就像一个贫困村的小伙子,家里条件也不好,还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种地方式,你说,他有超过隔壁村小康人家的可能么?

当然,外部环境没有可以自己创造,内部条件不具备可以逐步改善,只要关键的有改变的意愿,这个先天条件不错的小伙子还是有可能过上小康日子的。现在莫迪引领下的印度,展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改变意愿,因此印度肯定会有积极的变化。

但是即使用最乐观的估计,本世纪之内,印度追上中国,时间也真的不多了。我们来算一笔时间账。
首先不证明的给出一个结论,印度追上中国,只有在制造业上追赶才有理论上的可能。
那么,今年是2016年,本世纪还剩85年。

我们假设莫迪以及以后的印度领导人大力改革印度,首先在一代人时间内消除种姓制度这个最大的制约因素,解放出妇女和低种姓人口作为良好劳动力,用世界最快的美国废奴的速度,20年。

完成后印度开始真正发力追赶中国了,这时普及教育,把获得了平等的男女教育起来,积攒足够量的工业人口,用世界最快的中国普及义务教育速度,20年。

这批受过教育的男女开始兴建基础设施,开办重工业,达到中国的水平,用世界最快的苏联速度30年。

用重工业制造出来的机器发展轻工业,达到中国的水平,用世界最快的日本速度,用20年。

这就有90年了,当然这些过程会有重叠,但不会重叠太多,扣除10年,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80年。

这80年还是印度不走弯路,周边不发生战争和动荡,没有天灾人祸的理想情况。

因此,我重复一遍我的结论:
印度经济会在本世纪追上中国么?有理论上的可能,但留给印度人的时间不多了(不黑国足)。


-----------------------------------详细解释一下我的时间是怎么算的吧-----------------------------------

问题是“印度经济可能在本世纪追上中国吗?”


本世纪和经济追上中国是两个条件。下世纪追上中国我们不讨论,本世纪即使印度完成工业化,教育普及,经济崛起也不等于追上中国。


那么经济追上中国指得是什么?起码GDP应该和中国接近。印度要达到与中国同等的GDP,靠什么?靠金融么?先不问这样的经济结构是不是健康,美欧是肯定不会答应的。靠第三产业?G20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完全靠第三产业的。所以,印度想追上中国,必须在制造业上追上中国,这我在回答里说过了。


要想在制造业追上中国,必须和中国一样,建立起完整的产业体系,工业链条完整,工业部类齐备,有自主建设绝大部分轻重工业的能力。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要有自主的重工业。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重工业”是“轻工业”的对称,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重工业包括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材料学等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基础工业。我们看看印度的重工业是什么样的?


钢铁。印度的钢铁算是印度比较强大的重工业,但与中国比较,却十分可怜。2014年全球粗钢产量达到16.62亿吨,印度粗钢产量为8320万吨,仅仅是世界钢产量的5%,同时还要进口,特别是从中国进口,2014年4-12月共进口钢材651万吨,同比猛增58%。同期,印度钢材出口同比下降6.6%至406万吨。2014年中国向印度出口钢材381万吨,同比2013年的165万吨飙升130.6%。2013年,印度人均钢材消费为57.8千克,而日本为516.8千克,中国为545千克,美国为300.8千克。2013年,印度人均钢材消费为57.8千克,而日本为516.8千克,中国为545千克,美国为300.8千克。所以说即使钢铁这种印度勉强能拿得出手的重工业,跟主要国家比,不论增量和存量都可以算一张白纸。以印度钢铁2.3%3倍的增长速度,达到中国现在的水平也需要近30年。


化工。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印度化学品和化学肥料部的化工品和石化产品部门负责人Surjit Chaudhary表示,虽然印度化工行业已放松管制,并允许100%的外国直接投资,但该行业并没有显著增长。印度目前石化和化工产品产量仅占全球的3.5%,对印度GDP贡献率仅2.5%。印度石化行业规模偏小的原因是缺乏优势原料和人均塑料消费量较低。印度人均塑料消费量大约是美国的1/10,也仅是中国的1/4。印度化工年均增长3.7%,达到中国现在的水平也需要近30年。

机械。2014年印度工程机械行业营业收入为65亿美元,同期,中国仅机械工业出口总额就为360.01亿美元,也就是说机械方面,中国光出口就等于6个印度。


能源。2013年底,印度电力装机名义上已经达到2.34亿千瓦,但实际供电能力仅为1.23亿千瓦,同期中国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12.47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2.8,火电8.6亿千瓦,核电1461万千瓦,并网风电7548万千瓦。印度还是中国的1/10,中国光风电就基本接近了印度的实际供电能力。

综合以上,印度至少需要花30年追上中国重工业这个结论,没有问题。


那么有了这个基本结论,剩下的几个时间就很好推算。


以上列举的重工业,哪个能小学三年级水平就能从事?至少得初中毕业。那么印度必须要有和中国差不多的初中毕业人口。一个人初中毕业需要多长时间,15年。印度现在有多少初中毕业以上人口?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有4.5亿。中国呢?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共8.5亿人。整整差了4亿,就算印度一年教育出2000万的初中生,也要20年才能追上中国。这20年无法和重工业发展叠加,因为没这20年,这批人还没到达劳动年龄。


那么印度每年出生人口有多少?也就2000万,也就是说,要实现每年教育出2000万初中生,就必须保证入学率100%,并且辍学率为0。要实现这个目标难道种姓制度这种最大的障碍不需要先革除?革除种姓制度不是像现在这种只在法律上立法就可以的,还必须进行深刻的社会改革,20年时间也是保守估计。


最后有了重工业,才能提轻工业追上中国。的确,印度现在的轻工业也具有一定规模,但是大部分是手工业,据经合组织统计,印度工业产值中31.7%的产出是出自纺织、玩具、消费品制造等手工业,刨去重工业部分,手工业占轻工业的产出比超过50%。印度要把手工作坊升级为像中国一样建立起包括IT、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都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轻工业体系,必须把产业链建立起来,必须有自己的重工业支撑。中日这些国家在有了基本的重工业体系后还得化20-30年时间实现轻工业发达,印度有什么条件比中日优越?花20年时间很多么?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30103/14.html

更多阅读

科学网—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问题

中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吴晓波我们这个国家从两千多年的经济发展史来看,只要没有内忧外患,只要没有战争,用30年就会变得非常繁荣,用50年就会成为全球经济最强的国家。但往往在国家强大了以后,国家主义又要统治这个国家,然后民间经济就会被

印度与中国经济状况与人口素质对比 印度经济状况

世界银行预测,同为亚洲新兴市场大国,印度经济增长率在2017年将达到7%,超越降至6.9%的中国大陆。 如此精确预测,不是没有依据。2014年4月底,世界银行按购买力平价预测,2014年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更早1998年,学者麦迪森预测,到2015年中国GDP

加入WTO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的影响

加入WTO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从1986年我国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地位后,便开始了与世界大国漫长的复关谈判过程。1995年关贸总协定改组变更为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复关谈判转为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2001年11

大学生创业困境及对策 当前印度经济的困境和对策

     一、经济现状  作为金砖五国之一的印度,其经济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现今已略显疲态。根据汇丰银行(HSB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受新订单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印度7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下降至20月来最低,已降至53

声明:《印度追上中国 印度经济可能在本世纪追上中国吗?》为网友腹黑撲剋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