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一帶一路」外交大戰略(沈旭暉‧信報11/02/15)
(1)談及近年「中國夢」外交的大手筆,大家必須記下「一帶一路」這個新名詞。習近平早在二○一三
年九月及十月,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去年再大規模推廣,各界必須略知一二,其基本重點如下。
(2)「陸上絲路」由西安出發,經阿拉木圖、撒馬爾罕、德黑蘭、莫斯科等城市,以威尼斯為終站。「海上絲路」則由福州出發,經多個中國南岸城市,到達河內、雅加達、吉隆坡、加爾各答、內羅畢等,最後在威尼斯跟陸上絲路會合。此一路線圖,改變了中國重視東邊海岸線、對西方貿易的傳統,具有「西漸政策」的地緣戰略意義。
(3)習近平去年宣布出資四百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以擴大境外投資,包括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與金融合作等。各地方政府也紛紛推出地方版絲路基金,令各地企業不斷談及一帶一路。例如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福州,正跟國家開發銀行福建分行及中非發展基金合作;廣東省也希望通過泛珠跟東盟合作,建立「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基金」。
東進遇阻向西開通
(4)中國在兩條絲路都希望與各國整合,建立所謂「命運共同體」。譬如李克強在去年十二月與哈薩克簽署一百五十億元人民幣合同,希望把上海合作組織跟新絲路接軌。用中國研究員李向陽的話,一帶一路戰略要在各國「互聯互通」,重點其實是要在途經各國大舉傾銷貨品;有戰略視野的相關國家,也有計劃借助一帶一路對華進行「反傾銷」。
(5)中國希望在一帶一路大規模推動基建,因此高鐵也成為中國外交的王牌。舉例來說,中國在土耳其興建的高鐵已通車,時任總理埃爾多安與主要官員都親自乘坐首班列車︵雖然出現令人尷尬的小意外︶。中國也向哈薩克表示有意興建高鐵,並打算輸出到中亞鄰近各國。
(6)陸上絲路經過中亞及中東產油國,這也成為中國能源外交的新棋子。例如去年六月五日,「中國 —— 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雙方大談如何在「新絲路」加強合作,不久後中國就宣布於塔吉克興建第四條由中亞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令中國管道覆蓋中亞五國。
(7)以上動作的目標很清晰,是要改變中國的地緣政治困局。自從美國二零一零年宣布重返亞太,與韓、日、台、菲、澳、印等加強合作,中國向東拓展影響力愈來愈多障礙,而投資方向過分偏重東方港口,也容易引起諸般內部問題,因此習近平要尋找外交向西、向南的另一條出路,一方面希望調節全國發展重心,另一方面建構「亞洲大國」,而不只是「亞太大國」的身份。
(8)對長期依賴西方貿易的港人來說,一帶一路自然感覺遙遠,這卻是地緣政治大戰略的一環,假若墨守成規,未免見樹而不見林。
--------------------------------------------------------------------------------------------------------------------------------------------
「一帶一路」與中國古代「大國夢」(沈旭暉‧信報12/02/15)
(1)昨日談及的「一帶一路」外交大戰略,對不少中國人而言十分親切,因為令他們聯想到古代的「大國夢」。古代陸上絲路,先由西漢張騫從長安出使西域而開發,到了東漢班超由洛陽出發把絲路再次打通。古代海上絲路則起源於秦漢、大盛於宋明,是已知世上最古老的航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泉州為其起點。
(2)習近平在哈薩克與印尼宣布一帶一路計劃時,分別以「張騫通西域」與「鄭和下西洋」為引子,帶出過去絲路在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性,也強調古時絲路促進中國人民跟哈薩克、印尼一帶民族的友好關係,可見他的當代「中國夢」,確實有意讓國民想到中國古代輝煌歷史。
(3)當時中國向西方輸出絲綢、茶葉及瓷器等,並由西方入口香料、寶石與乳香等物。但值得注意的是,古絲綢之路不僅是當時中原跟西域交易的通道,也屬於「番邦」對「天朝」的朝貢制度。難怪《經濟學人》以中國夢為題的一期,便是以習近平與乾隆皇帝的crossover。
復辟朝貢拓影響力
(4)中國今天開發一帶一路,自然強調平等合作及互聯互通,但潛在的朝貢心態,恐怕多少還是有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就曾專門為此解釋,嘗試為朝貢制度「平反」,認為「朝貢制度在近代被西方價值妖魔化」,因為「當時朝貢制度是基於雙方你情我願之下開始的,雖然制度以中國為中心,但小國也由中國得到禮品;而中國國際關係,是中國跟周邊小國通過互動而自然形成的」。
(5)鄭永年相信過去的英美兩國,分別以自由貿易及自由民主作為崛起的時代精神,而新絲路則體現中國「崇尚和平」的精神,所以與古代朝貢體系也不無暗合。
(6)事實上,在中國經濟實力愈來愈強的前提下,不只是中國的香港及澳門,就連中國的鄰邦們,也逐漸變成依附經濟體,對北京的政策依賴愈來愈深。雖然這不能直接與皇朝的朝貢制度相提並論,但也令這些鄰國開拓其他經濟關係的難度上升。
(7)例如緬甸北部,基本上已被中國的投資與商品壟斷,而當地反華情緒也遠超南部;柬埔寨則是中國最可靠的東南亞盟友,幾乎被中國控制全國經濟命脈;即使大家較少接觸的尼泊爾,從月前筆者在當地所見,中國企業及商品同樣無處不在,首都黃金地段居然開了一間門可羅雀、但規模甚大的中文書局,頗有宣示主導權的意味,商販也經常主動以普通話打招呼。
(8)可想像的是,一帶一路計劃一旦大規模建設起來,途經的各國各城市都可能出現同樣現象,中國產品俯拾皆是,滲透度會遠超古代絲綢之路。這樣,不但美國的亞太利益會受到挑戰,印度在南亞的霸權會坐立不安,連俄羅斯在中亞的勢力範圍也會出現變數,這些都值得另章探討。
--------------------------------------------------------------------------------------------------------------------------------------------
「一帶一路」及「珍珠鏈」之印度噩夢 (沈旭暉‧信報16/02/15)
(1)上周談及的「一帶一路」外交戰略影響深遠,其中一個深感不安的國家是印度,並認為這可能與「珍珠鏈」戰略掛鈎。
(2)所謂「珍珠鏈」戰略,最先由美國國防部在一九九○年代一份內部文件提出,認為這是中國軍方的戰略部署,讓中國在南亞的軍事、商業設施,在地圖上形成一條珍珠鏈狀的線,由中國南部經孟加拉、斯里蘭卡、巴基斯坦等國,伸延到東非。
(3)中國官方一直否認,認為這只是強化「中國威脅論」的手段。但客觀事實是,中國近年確實在「珍珠鏈」各港口大興土木,形成獨特的港口網絡,有點像昔日大英帝國在東亞、南亞、東南亞建立的港口殖民地網絡。
(4)因為「珍珠鏈」包圍整個印度次大陸,印度一直指這是中國「圍堵」,心態和中國指美國重返亞太是「圍堵中國」,基本上一樣。自從習近平提出「海上絲綢之路」,印度看見其與「珍珠鏈」的部署出於同一邏輯,就再度緊張起來。儘管中國再三強調「海上絲路」是為了區內「互聯互通」,更曾邀請印度加入,但印度自然不會太天真。
憂中巴成全天候夥伴
(5)印度的懷疑,主要源自中國和印度宿敵巴基斯坦的全方位合作。除了出口武器、大規模援助,中國也十分重視於二○一三年簽下的「中巴經濟走廊協議」,而這正是「一帶一路」一部分,也是「新絲路」中最影響印度的一條走廊。計劃成型後,巴基斯坦對中國將依賴到哪個地步,可能遠超目前想像。
(6)已知的是,中國將興建由新疆出發,由東至西穿過整個巴基斯坦、到達霍爾木茲(Hormuz)海峽的鐵路,這樣中國可避開俄羅斯和印度干預、繞過馬六甲海峽,直接由中東進口石油。
(7)近年中國幾乎承包了巴基斯坦整個瓜達爾港(Gwadar)項目,單論基建是完全賠本的,但它卻可能成為中國輸入中東原油的中轉站。而且瓜達爾港本身是軍用港口,難免令印度懷疑中國在區內擴張。二○一四年十一月,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Muhammad Sharif)到訪中國,習近平形容中巴是「全天候夥伴」,謝里夫強調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配合打擊東突分子;但印度看來,她自己才是真正被打擊的對象。
(8)可想像的是,印度不會熱切希望加入新絲路。相對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印度目前只對「孟加拉—中國— 印度— 緬甸區域合作論壇」(BCIM)感興趣。《環球時報》曾分析說,印度希望支持「太平洋印度經濟走廊」,只是為了換取美國和日本支持「湄公河—恒河合作組織」:前者由美國倡議,後者則是印度和五個東南亞國家二○○○年成立的地區組織,說到底,還是要抗衡中國影響力。雖然《環球時報》是民族主義主導,但以上分析貼近現實,看來南亞的區域角力,將在未來愈演愈烈。
--------------------------------------------------------------------------------------------------------------------------------------------
以上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