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建国后土地改革 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

首先,要对毛时代一分为二的看。所谓“发展才是硬道理”,即以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得失的最高标准,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树立起来的。在毛时代,价值观是二元的:即建设与革命。一切工作并非围绕经济增长展开,在后期更是花了极大的精力用于社会革命,即十年文革。因此,在评价毛时代工业时,仅以建设方面而论,不考虑革命部分。

================================================

先对几个时代做一个整体比较:

从世界银行上能够查到1960年以来的各国经济情况,其中中国的人均GDP按现价美元计算:

算了一下:
毛泽东时代(1960-1978):年均增长3.13%
邓小平时代(1978-1989):年均增长6.47%
江泽民时代(1989-2002):年均增长10.58%
胡锦涛时代(2002-2012):年均增长18.56%

当然,使用任何统计口径都不可避免存在问题,尤其是计划经济时代并不统计GDP,只计算工农业总产值,两种口径的转换肯定会存在不小的偏差。但是,总体来看,整体趋势是明显的,即四个时代的人均GDP增速逐步提高,最终实现胡锦涛时代的中国经济奇迹。而这个经济奇迹的取得,自然是前三个时代打基础的结果。

其实,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翻身,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最直观的,还记得中国是怎样进入20世纪的吗?中国是带着首都被列强占领的屈辱跨越新世纪的。这八个列强是:英法美俄德意日奥。而过了100年,这八个列强之间打了2次世界大战和1次冷战,但是,现在被纳入八国集团的是:英法美俄德意日加,除了独立的加拿大代替了解体的奥地利,世界没有任何大的变化,除了中国横空出世,跻身列强。所以说,中国的崛起是二战以来的世界现代史上最励志的发展奇迹,历史虚无主义和逆向种族主义都要不得啊。

===========================================================

前面引言那么多,是为了切入正题:一个发展中国家,究竟怎样才能发展起来?

经典现代化理论往往认为发展中国家会实现阶梯式的增长。意思是,落后国家只要按照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依靠私有制下的市场经济,稳步增长,最终都能由贫困到中等,由中等到发达。但是,战后70年的发展完全否定了这一点: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私有制下的市场经济,按理说,经过那么多年,世界上应该只有发达和更发达,但现实是:发展中国家(地区),翻身加入发达俱乐部的只有5个,韩新港澳台。其中,新港澳只是三个被机遇和地理位置眷顾的城市,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毫无借鉴意义可言。真正翻身的只有韩国和台湾地区。

实际上,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能够发展,依靠的是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在本国已经发展到一定瓶颈后,为了继续发展,就不得不把一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污染,但是对整体经济运行却必不可少的产业交给落后国家去做。这样一来,拿到这些转移产业的幸运的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从贫穷国家发展为中等收入国家,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待业青年变搬砖工人很容易,只要和包工头搞好关系就可以了,但要翻身做包工头,甚至去做甲方的老板,却很难。这就是传说中的中等收入陷阱。其实看看能跳出来的只有韩国和台湾,大概也能知道这不是什么陷阱,就是条明摆着的鸿沟。

即使是韩国和台湾,最初也是靠承接产业转移才捞到第一桶金的。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70年代的事情了。而对于1949年来说,是没什么产业转移的:欧洲和日本都被炸成废墟了,自己都成这个样子了,哪里有什么产业给你转移?所以,要指望1949年就搞改革开放,还是洗洗睡吧:别以为在南海边划了几个圈就会有人过来投资,就连欧洲都坐在地上打滚找马歇尔要饭,又有谁会给你投资呢?

再考虑到体量,就知道单纯依靠承接产业转移也是不靠谱的。韩国的面积和人口都同中国的浙江省相当,在这么小的地方,依靠几个强势企业,发展几个优势行业,要发展起来虽说仍然非常困难(否则就不会只有韩国和台湾发展起来了),但仍然是可能的,尤其是有日本这个原宗主国做领头雁,拉着走。但中国这个体量,哪个老大哥带的动?

最后考虑国内的状况。1949年的中国是一穷二白,这样一来,国内市场是没有什么内需的。邓小平后来说,过去没有安排好农轻重的比重,似乎搞工业先轻工业后重工业是可行的,事实上,TG建国初期确实想过要以轻工业为先,但很快放弃了。原因很简单,像纺织、日化这些工业,投资少、资金周转快,但在当时的中国,做出来的东西销路也是感人的,买得起的还细软跑了。要依靠出口的话,made in China显然在当时不会有什么国际竞争力。

这其实是战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通病:民族主义浪潮驱逐了外来的殖民者,豪情万丈的领袖开始掌握国家的命运,然后瞎了眼了。绕了一圈就会发现,除了老老实实搞重工业之外,没有太好的办法,正好苏联老大哥的优势也在重工业,那就跟着干呗。靠着156个项目,就有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在重工业的基础上,才有了其他一系列产业。从后世的眼光看,当时的中国工业技术条件落后:苏联工业以美国30年代技术为基础,再传到中国,落后几十年并不奇怪,以至于中国官员后来访问日本直接吓尿了。但是,工业有没有是一回事,好不好是另一回事。在也能看到,别看中国一些行业在国际上烂得一塌糊涂,但是这些在国际上烂得一塌糊涂的业内人士开口说话,我们外行除了点赞,是插不上嘴的。

这就是毛时代“门类齐全”的工业化的意义所在:虽然发展水平落后,但是有了一支产业工人队伍,这决定了以后无论是靠引进设备还是靠吸引投资,都能够接得住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其实这个星球上,多数国家是连最最简单的产业转移也是接不住的。为了培养出这支产业工人队伍,又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为更大规模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所以说,问题是非常简单的。1949年想搞改革开放,想与世界经济接轨,也是没有条件的,是完全不可能的。而经过近30年发展,虽然速度不快,但是为日后的经济起飞准备好了几乎所有条件,只要国内政局转向稳定,国际关系转向缓和,经济迅速就能发展起来。

==============================================================

然后说下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的问题。其实,单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中国不需要一个毛泽东,只需要一个斯大林。即使是毛左,谈到毛泽东时代的成就,也习惯于提工业化的成就,这仍然是斯大林式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和苏联经济相比,最大的问题就是计划不经济。

苏联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中央对全国经济的精确计算的基础之上的,管理经济的是经济学家,而这些经济学家本身又是数学家,水平是能够靠研究计划经济拿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计划经济的精髓就是平衡,一辆汽车配多少轮胎,一个轮胎要多少橡胶,都是经过计算后下达给所有企业的。这种经济体制的问题是缺乏创新,但其实落后国家不需要什么创新,只要能山寨就好了。优点则是最大限度发挥出规模经济,苏联一些城市本质上就是一个大工厂,甚至于苏联本身就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工厂。

但是在中国不是这么搞的。能够在中央范围内统一调配的资源很少,更多的是在地方内部搞一套独立的经济体系,以至于90年代以前,就连啤酒、暖瓶这些日用品,每个县都能自己生产。这样一来,生产规模肯定是很小的,成本相对而言就很高了。而就连这种程度的计划经济,也是很不科学的,本来一辆车四个轮胎,算的清清楚楚,但很可能轮胎厂搞了个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就多产出了一堆轮胎,然后谁都不知道应该放在哪里了,而调配到的橡胶又很可能没那么多,然后轮胎厂为了“抓生产”,很可能又会动点什么歪脑筋,拿产品质量开玩笑了。至于后期的停工闹革命,那属于在开头提到过的不考虑的革命部分了。

这种分歧的背后是对工业时代的不同理解。苏联体制下强调“马钢宪法”,即在工业生产中贯彻严格的一长制,由技术专家(工程师)掌管一切,工人必须听命于专家制定的计划,如有违反,在某些时期甚至要负刑事责任。而毛泽东很反感这一套,搞出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抬高工人阶级的地位而削弱专家的作用,到了后期的文革中受到冲击的首当其冲就是这些专家,这对于计划经济的破坏是致命的。

所以说,毛时代的问题不是计划经济体制有问题,而是不按计划经济的规律办事出了问题。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30103/90.html

更多阅读

踝关节扭伤后应如何处理 踝关节扭伤多久能好

踝关节扭伤后应如何处理——简介行走时踏入凹陷的地方,或者穿高跟鞋都极易造成踝关节扭伤,尤其是外侧副韧带损伤,严重者会出现踝关节骨折,治疗不及时很可能会影响关节功能。踝关节扭伤后应如何处理——工具/原料

教师如何评课?_直面教学 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

按:评课是听课的继续,评课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阶梯,只听不评不议,没有意义。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原文地址:教师如何评课?作者:聂伟军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目标是人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教

QQ号码被盗后,如何找回好友列表 qq号被盗怎么找回好友

QQ号码被盗后,如何找回好友列表好多朋友QQ被盗后,都是想到用黑客工具,或者暴力破解的方法找回自己的QQ,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大现实,一来需要的技术门槛较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太实际,二来过程繁琐不说,成功率近于0(拿暴力破解来说,成功机率远

声明:《评价建国后土地改革 如何评价建国后、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工业体系?》为网友一吻葬花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