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第一强国 哪个国家是欧洲第一强国?

先给出答案——欧洲第一强国(不包括俄罗斯的话),只能是英国或法国,各花入各样。德国差距太大。英国第一!英国第一!英国第一!(为伟大的搅屎棍欢呼吧!)
——嗯,我就是这么的与(mei)时(you)俱(li)进(chang)。英国公投脱欧前的答案——个人认为,法国(没啥,我就喜欢)。——留着不删了。
————————————————分割线———————————————————————

//////////////////////////////////////////////简洁版/////////////////////////////////////////////////////////////////////////////////
如果要说强国,那必须得从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经济实力和影响力、军事实力等多个方面来分析。

part 1 政治影响力。
个人认为(因为这里没有太多数据可以比较),法国比英国强,强在非洲的法郎区,强在对海外领土的控制力。德国最次,虽然是领导欧盟事务的核心国家之一。

法国最强——(1)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一;(2)欧盟第二大发动机(基石);(3)对非洲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一点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在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区;(4)法语圈在世界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5)还保留着更多的海外殖民地。

英国次之——(1)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一;(2)欧盟的重要国家,而且对欧洲大陆的事务,一直希望保持离岸平衡手的角色;(3)英联邦的国家多,人口众,但英国的影响力、控制力有限(与法国对非洲法郎区相比);(4)留下的殖民地多是岛屿。

德国——(1)欧盟第一大发动机,对欧盟的影响力日益加强(尤其是欧债危机后,如对希腊债务问题的解决);(2)正在对欧洲事务(乌克兰等)和中东事务(伊朗)发挥重要影响。

【几个补充】:
——作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还是很有份量的。不然,四国集团也不会一次次的争取进入,而当前的五常,也不会否决了。都是利益啊。
——为什么要谈还保留的海外殖民地呢?(虽然放在政治影响力这里可能不太适合)。原因是个人觉得这么些海外殖民地,对兵力的投放、补给;对关键资源的获得;对国家人力资源的补充(法国),还是有重要意义的。
——为什么谈法语圈呢?其实,我是觉得,(1)语言的推广,对一个国家文化输出的接受程度是很重要的。毕竟,你有文化输出,但别国人民未必要接受啊,对吧。但至少,语言相通是会大大提高文化输出的接受程度的。(2)此外,以语言为纽带,整合相关国家成立一个平台,是有助于推动强国在其他区域发挥影响力的,例子就是葡语共同体,宗主国葡萄牙衰落,但巴西是处于上升态势,提出成立倡议的也是巴西,在解决东帝汶问题上,至少也有巴西的背影。(3)而且,语言相通,对于一个发达国家来说,容易吸收到更多的人才到来,乃至于高知群体的移民,这尤其是会是非常强劲的人力资源补充。英语最流行,美国的很多人才不也是印度和中国过去的嘛。而法国,你看看足球国家队,好像有不少黑面孔吧? (4)法语国家组织的前身,法兰西共和体,是政治组织来滴


part 2 经济实力和影响力
实力和影响力毕竟不是等同的。个人觉得,经济实力,用来描述制造业。农业可能更为准确一点;影响力,用来描述金融--资本的影响、技术领先对行业标准的影响等方面更为准确点。

英国——强在金融产业、资源产业,关键是在对金融产品、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从大企业来看,制造业上只有在制药业、国防科技工业保留较强的实力。
——英国最挣钱,虽然我不认同君临只是拿几个企业的利润来做对比。无他,金融、矿产这些,本身就是高利润行业。但也有个问题就是财团挣钱,普通人民未必。至于制造业,除了制药业外,工业机械和电气设备制造领域的对比,应该要对比整个产业才好,而不是单独提一个发动机出来比,因为英国和德国,乃至于很多国家其实在制造业上都不是完全占有优势,不然我们还需要发挥比较优势吗?

德国——强在制造业,尤其是化工、车辆、电气、机械、制药等方面,而且出口导向性强,行销世界。
——有人提到,德国很多优势产业(制造业),是以出口为导向的,balala。内中意思是,如果没有出口,没有中国市场,德国企业绝不会这么强大。但我不认为有什么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是没办法啊,因为一个国家,市场也就那么大了,你还想怎样?毕竟,像中国、美国这么大的天然的一国市场,是很少的(再加上印度、巴西?)。法国制造业也不差,但在出口方面比不过德国,不也反映在财富500强、福布斯2000强上面了吗?更何况,德国出口的产品,工业技术含量还是有的吧,又不是衣服袜子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者原油木材这些原材料,对吧。

法国——胜在制造业的完整,法国企业在德国企业的光芒下,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却拥有全欧洲(不说俄罗斯这个怪物)最完备的工业体系,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德国、英国有的大企业,基本在法国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一个),最大的价值是体现在战争状态下的国民经济动员和支援。此外,是欧洲第一大农业国,农业自给率极高。
——对法国的几个补充,(1)法国有点类似于中国,国有化比重大,企业的市场活力有点缺,强调在关键行业、重要领域的存在;而另一部分企业,则是家族化比较严重。(2)在战备状态下,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强,不代表国家的制造业技术就特别牛(因为我无法一项一项的比较技术),就如同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法国的设计、施工技术未必是欧洲顶尖的,但他有大量的工程建设队伍,就能在战备状态下快速的开路搭桥,在灾后能快速的重建家园而已。

——只选择大企业做比较是否有点片面?有点,不过在全球化竞争中,大企业还是很重要的——例如说起通信行业,在中国,有华为和没有华为,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虽然我们还有大唐电信、烽火通信等等企业。
——至于一些制造业的“隐形冠军”(特别是存在机械制造、材料等领域的),对不起,他“隐形”,臣妾找不到资料啊!!
——我不太认同比较人类发展指数、基尼系数之类的,因为这是讨论哪一国家更强,而不是哪一国家的生活更幸福。(虽然我们还是要在china争取国强民富,而不是国富民穷,筒子们加油)。
——多说一句,德国是欧盟第一大工业国,法国是欧盟第一大农业国,这毫无疑问的。但你知道吗,欧盟第二大工业国其实是意大利,欧盟第二大农业国也是意大利!意大利不是凑数混进G7的!有没有被吓到呢。


part3 文化影响力
个人认为,英国第一、法国第二、德国第三。
英国——从英语使用的广泛性、英联邦国家所覆盖范围的广域性来看,第一位。何况还有那么多看英剧、看英超、看温网的人呢,而且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名校刺亮眼,高等教育影响力巨大。
法国——法语是第二国际语言,法语圈的范围也非常的广,在时尚文化、饮食文化上,对世界的影响力也很强。排第二。
德国——德语作为官方语言只有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顿,使用范围比较小,第三。

(1)文化输出的角度,关键词是语言。因为语言影响了文化输出的接受程度。
——文化输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好回答。思想、文学、艺术、等等都可以输出啊,但你不能把马克思在中国的推广说成是德国哲学、或者是英国的文化输出吧?而且,有意识有步骤的文化输出,未必就获得很好的效果,几千万投入建个什么学院,效果也未必很大。所以我说的是文化输出的接受度——你输出了,也要别国人民接受了才行。就如同你投了几千万广告费,但如果知道品牌的消费者寥寥无几,这效果是要被炒鱿鱼的!
——所以,我想比较的是,文化输出的接受程度(一国的文化是否比较容易被别国接受)。语言相通是会大大提高文化输出的接受程度的,这不用说了吧,没有字幕组的情况下,很多人的第一选择是英美剧,而不是法国剧吧(请忽略岛国杂技!)。

(2)文化吸引的角度,关键词是流行。说白了就是大众文化的影响程度。
——就是一国的文化能否对其他国家人民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我觉得重点是看能否在其他国家形成一定的潮流(例如韩流)——这种潮流,未必会产生文化认同,但对于一国的形象、认知、好感还是有莫大帮助的。

——体育比赛的流行(而不说体育实力,所以这里不列初奥运金牌什么的)。这里只是比较足球和网球:英国领先,法国德国差不多。
英国:英超+温网;法国:法甲+法网;德国:德甲。

——高等教育的吸引力
英国遥遥领先(牛津、剑桥、帝国理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
德国(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和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十二大学、巴黎师范大学)相差不大。。

【想要解析的几个问题】
(1)这里只谈文化影响力,不说文化实力。
——因为文化实力这个东西,确实不好比较,虽然中国的办法是文化产业GDP高就文化大省,文化产业GDP比例大就文化强省。所以只谈影响力,对于文化的影响力,语言和流行是关键:语言相通,利于传媒出版和意识形态的推广;大众文化的流行,利于产生文化吸引乃至于文化向往。
——要不要列出各自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史、文学大师、哲学家、音乐家?一来我比较懒,二来,这是否对于“文化影响力”的作用,是否真的那么强大?——我喜欢德国的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到尼采到马克思,都看完了(逗你玩呢),但这只能说明德国的哲学很强大,也许对我的哲学修养、学术生涯产生重大影响,但无法用来证明德国的文化影响力啊——(别拿马克思国产化来压我哈)
——那对比三国的文化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呢?——这好像又变成了欧洲文化史了吧。咱们说点现在的当下的吧。

part4、军事实力
还是个人认为,法国更强,英国其次,德国第三(就一个核武器,你就没辙啦)。
——不说在国防体制、军队编制、军事装备、队伍战斗力、远程投送和后勤补给等方面的差异,德国至少在核武器上就差了好几个等级。核武器还是很重要(见下文),但是再和平年代,德国要重新崛起,成为欧洲的大国、领导国家,发挥更强的政治影响力,弃核也许是极其明智的做法。(对比于日本)。
——对于英法而言,我是从这三个方面判断的。一个是海外领土+航母,对于兵力投放能力的影响;一个是外籍军团对法军的影响(独一无二的外籍军团啊,常年维持在8000-10000人之间,现在还是不是,再查),至少在优秀兵源上,有一定的优势;最后一个是,法国这些年在非洲、中东的军事干涉也好、兵力常驻也好,从投入到影响,也比英国强。

【关于核武器几个问题】——只说这一点,其他不展开了,很多军迷知道的比我多,本人高中后就不太关注这一点了。
——主要是针对有些人说了,就连北韩国都能有核技术,德国技术那么发达,只要想也可以拥有啊,balala的。我认为对于核武器的讨论,是要分开几个方面/层次的:
(1)核技术。——核技术,很多国家都拥有,不止五常。伊朗、北韩国也有啊。但同样是核技术,层次不一样的好嘛。拥有原子弹技术是一个层次,拥有氢弹技术又是一个层次,核武器小型化和进入战斗序列又是一个层次。目前印度应该是安理会五常外技术最好的了,之前人们的判断也只是达到加强型的原子弹这一层次。最近不是有新闻说4年11个核技术专家死亡吗?你猜猜是哪个流氓干的?或者是哪几个流氓一起干的?反正我猜就是流氓干的。
(2)核资源——核资源是需要提取的,慢慢的不断积累的。至少,法国是一个核电大国,核电站发电占全国电力的比例好像是超过了75%,是全球最高。德国现在的重点是新能源,风电、光伏发电。
(3)核试验——在从核技术+核资源进化到核武器的路上,是需要不断进行核试验,收集数据的(嗯,就包括了有人开飞机穿越蘑菇云的那种)——除非,你能弄到别国的超级超级超级绝密的核心技术数据,不然,单靠电脑模拟还是有偏差的。
(4)核博弈——核武器的产生到现在,除了在日本投下两颗弹外,没有发生核战争。但核武器的最大威力是在博弈。核威慑、核讹诈,一时三刻你都没有核武,你哪来的核博弈?
(5)核反击——如果真的发生大战了呢?你确定就依靠技术+资源,能迅速组织进行核反击么?
——所以,你说拥有核武,是不是要加分啊?


//////////////////简洁版到此结束。下面是对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一些参考资料,慎入///////////////////

关于政治影响力的问题详细参见如下:

1、联合国安理会
英国法国是五常之二,在很多重要事情上都有投票权,对世界事务都有一定的话语权。不然,我朝怎么会和他们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呢?——引大大的原话“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英两国共同肩负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神圣责任。”在老早的时候(90年代之前),中国驻英法的大使就是副部级了(还有美、苏(俄)、朝(鲜)),为啥啊,不就是因为大家都是长老,对全球事务咱们几个商量着办,要保持紧密联系呗;90年代后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才把驻日、驻德大使升格为副部级。

2、欧盟——德国的影响力最强大,法国其次,英国最次。(就事论事,也包括了三国的外交策略因素)。
这里先不说北约,因为北约是军事组织。法德是最早发起欧盟的两个核心,从煤钢联营一路干到了欧盟东扩、推行欧元。德国是欧盟的经济发动机(注意,我说的是经济,一方面是GDP的增长贡献,另一方面是对其他国家的经济辐射力),这点是正确的,而且在欧债危机后,德国在很多事物都是处于牵头、领导的位置。但欧盟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在对外事务、对内的各国协调上,德国很重要,法国的影响力也不能忽视,在重大事务上,至少法德两国取得共识,很多事情才能有效的推动,缺一不可。至于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但没有加入欧盟区,英国还是想保留着相对(相对于欧洲大陆)的独立性,而且基于离岸平衡手的定位(后面会说到),英国其实对欧盟的一体化不太感冒。但欧盟在不少政治、经济事务上,也还得照顾照顾英国的想法。


3、英法两国的海外领土
(1)英属海外领土。直到现在,还有14个英国属地,主权在英国,多数是岛屿,多数分布大西洋上。
(2)法属于海外领土。4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2个特别行政区,人口多,海域大。法国对这些领地的管辖力更强大(和英国相比)。
——关于英国、法国对殖民地的影响力、控制力问题。英国从老早开始,对殖民地的统治就是更多依靠扶植代理人来管治,而英国看重的只是商业利益,’咱们只谈生意”。好处是“以夷制夷”,不好的一点是,一旦原殖民地独立,英国对其影响力就减弱了很多。法国对殖民地的管理则是有点像中国的古代王朝对归降的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这也是为何在上海,会有一个租界和一个法租界。这样的好处就是广置郡县之后,慢慢同化、融合为一国(法国现在都有4个海外省了),不好的地方就是,为了这些领土,有时候也会弄得焦头烂额。
详见另一问答


4、英国——英联邦。
至少在现在,英联邦还有这五十几个国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我们熟悉的国家。英国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殖民了数百年,加上现在还是安理会的流氓之一,英联邦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一些小国,在不少地方还是用得着抱英国的大腿呢。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是英联邦国家,不过这两国很多事情上不带英国玩,没办法,那个组织没有几个刺头的嘛。但至少对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比较重要的国家,还是有很强的影响力的。

5、法国在非洲的独特影响力
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区。如果说,美国是把拉美当做它的后院,中国想把东南亚当做自己的后院(目前还是想想而已),而法国,在西非已经等于有一个后花园了。美国自认为是世界警察,而原法属殖民地是请法国来当非洲宪兵!在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着法国的信用做背书的。
待续

6、法国——法语圈(法语国家组织,侧重文化交流方面)
法语国家组织,56个成员国,19个观察员国。虽然有很多国家只是有一部分人说法语,或者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现在已独立的国家(如越南),也都加入了。这不是一个类似于欧盟的组织,没有那么多同盟条约限制,更多的是文化交流方面。在对内部成员的影响力和内部成员的向心力上比不上英联邦(好歹加、澳、新也是英伦的远方亲戚嘛),但对法国的文化输出、友好低调的发挥法国影响力也是有莫大好处的。而且,在有语言基础上的文化输出,也会对其他国家的高知群体产生很强的向心力(前提是你的经济强大、科教发到),这会是一国人力资源的重要补充。

7、英国的外交策略
(1)英国离岸平衡手的定位和策略。谁说英国不属于欧洲的???英国只是不属于欧洲大陆而已!!为啥,因为英国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离岸平衡手!!

关于离岸平衡手,最初的想法是出于制衡法国——详细见
英国自亨利八世以来,对外政策的基本战略就是——英国是欧洲大陆的平衡手、仲裁者,不会让任何一方太强大以至于英国被牵着走,保持各方势力均等相互制衡从而获得最大利益。最好的例子:
英国扶持德国(普鲁士)——德国统一,强大了,就是给法国在欧洲大陆找到了强劲的对手;而且一个强大的德国,也是抵御另一个欧洲巨头——俄国的桥头堡。

——到了近现代,这种策略还保留着,例如安理会常任理事的设置,也体现着这个策略
——二战后,罗斯福设想的世界警察,一开始就是包括了中国的(四警察方案),但反对最强烈的不是中国的近邻苏联(那时候还是委员长是元首啊),反而是英国。为啥啊?战后毫无疑问,美苏是最强大的,如果是”世界三警察“,那么斗地主,永远都是2 vs 1,英国可以左右逢源啊。后来拗不过,又提出了增加法国。这是为何?一方面,苏联已经把触角伸到了德国、伸到了柏林,拉法国一把,等于是在家门口多立一个盾牌啊;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亲美啊,拉法国一把也有制衡美国的意思。这也是当年英国为何会点拨法国的氢弹技术的原因。

——如果你还是很难理解,那就看《琅琊榜》吧,老梁王不会允许某个王子的力量过于强大的,因为如果一个王子力量太强大而且没有了竞争对手的话,那么他的对手也只有皇帝了。
——所以,看起来英国好像没啥影响力,只会跟美国到处跑,实质上,人家精着呢。

(2)抱大腿、搭便车也是一种策略,刷存在感也能成为一线。
上面说了离岸平衡手的策略,但到底“形势比人强”呐,日不落帝国衰落,美国崛起、美苏争霸是无法阻挡的,那怎么办,抱大腿、搭便车、是不是刷一下存在感呗。
我们总是可以看到英国好像大多数时候总是跟着美国屁颠屁颠的满世界惹事,咱们特瞧不起。可是这种抱大腿、搭便车,不是谁都能抱、都能搭的啊。对英国来说,日不落帝国已经落幕了——跟着超级大国维护世界警察,继续维持昔日的影响力,本身就是彰显自己地位的一种策略。更何况,有仇恨先记在美国头上,但分蛋糕,从来不会缺少英国这一份啊,”好歹我也出兵出军费啊“。
——想想看,不也是有“一线女星”,虽然你就不知道代表作是啥,但又好像很多电影都有她,新闻、时尚也总是她?

8、法国的外交策略和侧重点
(1)法国对美国的若即若离和法国的大国梦。
和英国紧跟美国步伐不同,法国有点若即若离的意思。法国这一点也是基于自身的原因——“谁叫他们是一家人呢”。法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德国相比,够老资格的了),法语也曾经风靡一时。可现如今在美国的超级影响力、中国和印度这两个10亿级人口大国的崛起下,法国、法语的影响力有点日趋下降的意思,高卢雄鸡能不着急吗。
(2)法国对非洲事务的影响力和非洲对法国的意义。
待续

9、德国
德国正在崛起,在对欧盟事务、欧洲事务、中东事务上的影响力正在加强,但从全球范围来说,影响力还是比不上英法两国的。
因为战败的原因,国家都被分拆了,自然没法说啥政治影响力。东西德统一,慢慢走出战败国的阴影,是正常化的重要一步。欧盟的成立和推动,才让德国的政治影响力逐步提升。以前的德国定位是盟友(北约、美国)+基石(欧盟)。现在的话,更多的是开始展现负责任的地区大国风范,积极参与世界事务。德国展现其政治影响力的主要着力点是两大块——欧盟事务(希腊债务)和欧洲事务(乌克兰危机)、中东事务(伊朗核问题)。
(1)语言优势区和前殖民地——德语的作为唯一官方语言的国家只有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顿,这没啥好说的。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比较晚,等到德国崛起了,很多地盘都被别人占领了,德国只能强抢,但不幸的是两次世界大战都败了,殖民地本来就不多,更不用谈啥影响力了。
(2)从幕后走到台前——德国与欧盟、欧洲的角色调整。
德国很劳心劳力的推进欧盟的一体化、东扩等等,但德国对于欧盟内部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你也可以理解为干涉,对内政事务的干涉与影响)和法国对非洲法郎区的影响,差了好几个层级。——“说好了欧盟是平等的,我们才加入的呢。”
从幕后走到台前。这一点说的是德国在欧盟中的角色变换。简单来说,就是逐步开始肩负起“带头大哥”的身份,而不仅仅是一个有实力的张罗者。尤其是欧债危机以来,在对乌克兰危机、希腊债务问题等方面,逐步展现了地区大国的领导风范。在对俄罗斯的策略上,也不是一边倒的跟随美国,反而是主动出击。
(3)从边缘走向中心——德国与中东。说说德国与中东(穆斯林)地区的影响力吧,叙利亚的难民终点就是德国。德国对难民的包容、对穆斯林的包容,正让越来越多的穆斯林涌入德国,不过对于这一点,是好时坏,我目前不好下结论。好的方面是,德国对穆斯林的友好、包容态度,有可能会成为越来越多穆斯林成为德国人力资源的强大补充;坏的方面则是安全顾虑。
德国也在通过自身对穆斯林的影响,以及借助欧盟领导国家的地位,也来越多的参与到中东的事务中去,例如和伊朗进行核谈判的六国就是安理会五常+德国。

10、对于题目下方补充的一个解答——“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很大,与经济动物日本相比,是因为北约的存在,欧盟的存在,是战争上的反省态度,还是有其它更深层次的原因? ”
(1)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很大,这句话就不对。你不能把欧盟就当做国际舞台了,“国际”是全球,不仅仅是美、俄、中、日、欧盟。德国影响力大的印象,那是因为我们要吸引外资、引进技术,欧盟、美国、日本是三大来源,而媒体报道只是集中在这少数的几个国家而已。而另一原因则是德国企业在华投资早、金额大、品牌影响力强,在前两任core期内,德国对华的经济合作比较多,所以给到国人一个错觉,德国很强大。
(2)不是因为欧盟的存在,德国才强大;而是因为德国强大,推动欧盟这个平台在欧洲一体化、国际事务治理上发挥影响力。举例说明:A——上合组织——不是中国靠上合组织才强大的,是我们强大了,想要发挥影响力,又不结盟,我们才拉其他国家成立这样的一个组织。B——安理会——不是因为有联合国安理会,所以五大常任理事国才显得重要;而是因为有五常在,安理会才显得重要,先把这个关系给弄清楚了。



—————————————————经济数据参考——————————————————

第一、金融产业——英国遥遥领先,法国德国次之。
(1)世界500强中的金融企业,英国5家银行+5家保险、法国4家银行+2家保险,德国3家银行+2就按保险。
英国——英国保诚集团(保险)、汇丰银行、法通保险、英杰华集团(保险)、劳埃德银行、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英国标准人寿保险、英国耆卫保险公司、渣打银行、
法国——安盛(保险)、法国兴业银行、法国巴黎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法国BPCE银行集团、法国国家人寿保险公司、
德国——安联保险、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德意志银行、德国中央合作银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银行、

(2)金融核心城市,伦敦(英国)的影响力远超苏黎世(瑞士)、法兰克福(德国)、巴黎(法国)。
伦敦是全球的金融中心之一,可与纽约比肩,在全球金融市场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伦敦在银行、证券、基金等方面全球领先,而且服务范围覆盖全球,更加重要的是伦敦在很多金融产品、大宗商品拥有定价权。在历年伦敦金融城的GFCI报告中,伦敦综合实力一直高居全球榜首,并远远高出欧洲其他城市。

第二、资源采集能力和资源产业——英国最强,法国稍次,德国差太多。

(1)石油&天然气开采和炼制、铁矿石&其他金属资源开发领域(以中石油、中石化为参照)
2015年500强炼油分榜单——壳牌(英国占40%)、BP(英国)、道达尔(法国)、
——以前,BP、壳牌、埃克森美孚为三强,道达尔为第四大。中石油、中石化上来后,并称五强,道达尔排第六,不过美国雪佛龙公司也追的很紧,两者差距不大。

2015年500强采矿&原油生产榜单:力拓(英国)、英美资源(英国)
——力拓、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巴西谈水河谷为三大铁矿石商,英美资源是世界第四大矿企。

——按照营业额排名、领域排名的话,英国遥遥领先,法国依靠道达尔列第二,德国,德国你在哪里?德国有蒂森克虏伯,钢铁大户,确常年受制约铁矿石商,大头利润都让别人拿走了。

(2)对资源地区的抽血能力
法国对西非、北非地区的抽血能力最强,法国在当地,是由本土军队帮其护卫油田的,道达尔无需向中石油中石化那样艰苦开拓非洲市场,道达尔本身就是靠着非洲的资源才一直保持着“第四大”的位置。英国对前殖民地的吸取能力次之,但毕竟英国石油(BP)、壳牌也是西方三强,各种关系还是够硬的,另一优势是,附近有北海油田。德国排最后。或许也是由于战败的原因,德国在对上游资源的抽血能力上确实落后于英法两国。


第三、电力电网、水务煤气以及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
1、大企业排名
500强企业汇总:
德国——意昂集团(EON,1514亿)、莱茵集团(639亿)、巴登-符滕堡州能源公司(278亿)、
法国——苏伊士集团(991亿)、法国电力(967亿)、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318亿)、
英国——南苏格兰电力(509亿)、英国森特理克集团(天然气供应商,484亿)、Greenergy Fuels Holdings公司(251亿)、英国国家电网公司(244亿)

——总的来说,德国的意昂集团(EON)+莱茵集团(RWE)VS法国的苏伊士集团(GDF)+法国电力集团(EDF)的话,半斤八两(不要在意那两百亿,对于这么大公司来说)。
——英国在这一领域的公司则分散而且弱小。但这也和英国的政策有关,德国、法国对这方面国有化,或者是某些行业必须属于本国企业的政策诉求强烈,英国则不同,这也是为啥李嘉诚能在英国大量购买这些公用设施、公用事业的资产。也是因为英国的政策开放,德国的意昂集团+莱茵集团VS法国的苏伊士集团+法国电力集团在英伦三岛都有分量较重的业务。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英国的电网还是由英国控制的(第486位的英国电网公司)。要区分电力和电网。以中国为参照系,国家电网+南方电网都是央企,中央控制;五大电力,+各省的电力集团+民营电力等等。关键是要掐住电网,电力是可以民营化的。
——@ 蓝海贤 说的“法国对英德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是错误的。法国和德国相差不大,英国的政策不同,但英国有两大石油巨头,以及英伦三岛附近的北海油田,其实在资源供应上也没有太大的危机啦。或许这是英国人敢于开放电力行业的原因?

2、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环保产业:
法国:法国威立雅环境、法国苏伊士集团
世界三大水务巨头——法国苏伊士旗下的苏伊士里昂水务、法国威立雅环境、德国莱茵集团旗下的泰晤士水务,是世界三大水务巨头。

新能源产业(制造):
德国38家入榜,法国12家入榜,英国不在前十国家之列。
德国:Enercon(风能)、Nordex SE(风能)、juwi Holding AG


第四、制造业与建筑业领域:
在整个制造业领域,(在大型企业上)基本情况是,德国有的法国有,英国有的法国有,德国英国没有的,法国也有。

1:制药和医疗器械
【1】制药公司——英国领先,法国德国差别不大。
参考资料:



英国:葛兰素史克(378亿)、阿斯利康(261亿)
法国:赛诺菲(赛诺菲-安万特、452亿)、施维雅公司
德国:拜耳医药保健公司(255亿,合并计算在拜耳集团)、德国默克(153亿,福布斯数据,德国的家族企业,这里统计的只是制药部分,在医药经销方面,德国默克还控股了500强中的德国菲尼克斯医药公司(PHOENIX PHARMAHANDEL公司))。勃林格殷格翰集团(私人企业)

——PHOENIX PHARMAHANDEL公司在2015年财富500强中排405名(列入批发:保健分榜单),年营收295亿美元,公司大部分股权为默克集团所控制,参见)。

——制药企业的排名、销售额在短期内是会有比较大变动的,所以这里只引用2015年的数据表示很准确。因为一旦某个畅销药品的专利期到了,往往收入和利润都会大幅度下降,所以会造成企业的销售额波动比较大,进而影响到排名位次的变化,但无论怎么,这些企业都还是处于全球顶尖的药企阵营。

【2】医疗器械公司——德国最强大。

德国——西门子医疗(西门子独立运营的业务,全球医疗设备三巨头GPS之一)、费森尤斯(500强企业)、
法国——依视路、
英国——施乐辉

总结——英国在制药上强,法国德国差不远(赛诺菲VS拜耳+德国默克);在医疗器械上,德国领先,法国英国落后。


2:化学工业——德国领先,法国其次,英国垫底。
——2015年500强化学品分榜单:
英国:帝国化工集团(简称为ICI,英国最大的化工企业,2008年已被荷兰皇家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收购)、英国氧气公司、
法国:阿托菲纳(top5、法国道达尔集团下属企业,计入道达尔公司)、法国液化空气集团(204亿美元,福布斯)、罗地亚公司、
德国:巴斯夫(986亿)、拜耳(560亿,若是扣除255亿医药业务,则剩305亿)、赢创集团(原名德固赛,171亿,福布斯)、朗盛(106亿,福布斯)、

3:机械、电子与电气工业领域——德国领先,领头企业强,产业规模大。法国则是领头企业比较弱(这是与德国对比而言),部分产业的规模也比德国小,但也没有说的落下。也就是前面知友说的,在法国,你总可以找到与德国对应的企业(虽然两者营业额有时差别很大)。英国,英国呢?

【1】、车辆与零部件产业
500强车辆与零部件分榜单:
德国——大众(2685亿)、戴姆勒(1722亿)、宝马(1066亿)、博世(650亿)、大陆集团(457亿)、采埃孚(ZF,244亿),此外蒂森克虏伯(底盘制造、轴承制造)和西门子(西门子VDO)也是重要的汽配企业。
法国——标志(711亿)、雷诺(544亿)、米其林(259亿)、法雷奥(valeo,169亿,福布斯)、佛吉亚。
——德国三大汽车集团遥遥领先,次之则是日本的三大汽车集团、美国两大巨头、意大利菲亚特,再次才到法国的两巨头。中国三大汽车排在法国两巨头前,但那是有GDP没技术的,说出去被人笑话。
——零部件制造上,以500强大企业来看(注意我说的是大企业),唯有日本可以一拼(日本电装、普利司通、爱信精机、富士重工)。法国也有一家米其林拿出手。
——英国的汽车制造上,确如知友们的回答,已经脱离大众化生产了,eg劳斯莱斯、宾利、阿斯顿马丁等。超高端小众车,英国偏豪华,意大利偏赛车。

【2】、电子、电气设备、工业机械、工程机械产业
——德国有大名鼎鼎的西门子(1015亿美元);法国有施耐德电气(330亿美元)、阿尔斯通(245亿美元)、阿海珐(111亿美元,福布斯2000强数据)、罗格朗(60亿,福布斯)。

【1】发电设备(电机、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和核能开发领域、:
德国——西门子(西门子宣布了放弃核电);法国——阿尔斯通、阿海珐(核电、核能开发)

【2】轨道交通(高铁)领域:
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

【3】楼宇能源管理、工业能源管理、中低压配电、个人及家用电器领域:
德国——西门子;法国——施耐德、罗格朗

【4】其他:
德国西门子——输电与智能电网、数字化工厂、过程工业和驱动等领域领先
德国蒂森克虏伯——电梯集团(全球第三大电梯集团)
德国欧司朗——世界三大光源制造商之一(GE、飞利浦+欧司朗)

【5】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制造商top50:
德国:利勃海尔77亿,维特根集团24亿,威克诺森16亿,海瑞克集团14.5亿,宝峨集团8.6亿
英国:JCB公司44亿,
法国:曼尼迪集团14亿,法亚集团12.3亿,欧力胜集团4.7亿



4:信息科技产业(制造业)——半导体德国牛X,网络通讯设备法国强。
1、网络、通讯设备商——思科(美国)、华为(中国)、爱立信(瑞典)、阿尔卡特-朗讯(法国)、中兴(中国)、诺基亚(芬兰,原名为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在芬兰、德国有厂区,2015年提出收购法国阿尔卡特-朗讯,已获得欧盟批准)。——法国有阿尔卡特-朗讯公司(175亿,福布斯)。

2、半导体、电子元件产业
英飞凌科技(德国,59亿,福布斯)——1999年4月从德国西门子集团中独立出来,德国最大的电子元件生产商,德国最大的通信、互联网技术及移动电话用芯片提供商;德国最大的集成电路提供商。
意法半导体(法国,74亿,福布斯,注册地在瑞士)——1998年由意大利的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Thomson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
ARM控股(英国,13亿)


5:国防科技工业领域
以下位次是按2014世界100大军火商排名。
空中客车公司,注册地是在荷兰,但主要控股方是法国和德国,总装在法国,下面会分别列入法国和德国的排名中。
英国:BAE系统公司(英国航天航空系统公司,3位,500强排468位)、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劳斯莱斯,14位,500强排498位)、巴布科克国际(24位)、serco公司(47位)、科姆巴(51位)、Qineti(58)、Meggitt(65位)、aselsan (67位)、GKN Aerospace (68位)、Ultra Electronics(86位)、
法国:空中客车(7位,500强排106位)、泰雷兹集团(9位,又译作泰利斯、塔莱斯)、法国国有船舶制造(16位)、赛峰集团(23位,又译作萨弗朗,也拥有航空发动机技术,与GE合资公司向中国提供发动机)、达索航空(50位,曾制造出幻影2000)、Patria(64位)、
德国:空中客车(7位,500强企业)、德国莱茵金属公司(28位)、Krauss-Maffei Wegmann(61位)、Diehl Defence Holding(84位)、
意大利: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10位)、Fincantieri公司(53位)、

德国受限制,军事工业咱就不提了。关键比较英法。
英国的BAE系统和罗罗的发动机,性能上比法国强,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就足以说明啦。但英国缺的是完备的国防工业体系。
法国二战后,受戴高乐主义影响,有强烈的独立自主倾向,国防工业也最为完备。赛峰集团也能制造出发动机,达索也曾制造出幻影2000战机,外加法船制造的核动力航母等。
所以,你也会发现,在很多跨国并购案例中,英国相对来说要求啊、审查啊宽松很多,但并购法国企业的话,则相反。GE并购阿尔斯通的发电业务,还需要GE分成3个公司来操作,保留核电技术在法国。

6:建筑业与建材产业——法国工程建设力量更为强大
(——已更正,原文是“法国领先”,不恰当。因为有人说eurcode,欧洲标准,更多是英国人定义;也有知友说德国的图纸设计和对施工细节的把握更强。本人非专业,对于建筑设计技术,无法评价是否”领先“。但从工程建筑大企业来看,法国的工程建设力量更为强大,是合适的。在战备动员、在灾后重建的情况下,需要的是庞大的、熟练的建筑大军,那么法国的力量更为强大。)


建筑业:万喜集团(法国,520亿)、布伊格集团(法国,441亿)、埃法日建工(埃菲尔铁塔的建造商)


建材、玻璃业:圣戈班(法国,主营玻璃、建材,544亿);拉法基(法国,主营水泥建材,170亿,福布斯);海德堡水泥(德国,167亿,福布斯数据)
——不仅航空航天、核工业、船舶、高铁、发电设备、汽车一项都没落下,法国还保留了强大的建筑业和建材企业,为了开拓非洲?但至少,发生战争动员时和开发海外工程时,强大的建筑业还是很重要的

7:消费品制造——英国更牛X,法国更高端。

【吃】——食品+软饮料+啤酒业——英国胜,法国也不是很差。
联合利华——食品与饮食策划业务289亿,属于荷兰总部运营,不列入英国。有意见参考
英国——英联食品(214亿,福布斯)、SAB米勒啤酒(167亿,福布斯)、帝亚吉欧酒业(168亿,福布斯)
法国——达能(280亿),保乐力加(106亿,福布斯)

——此外,就吃的方面来说,基本都是源于农业,而法国是欧盟第一大农业国,自给率极高。英国、德国谁排第二?不好意思,第二名是意大利。

【用】——个人护理品+家居护理品——相差不大,排序就英法德。
英国——联合利华(大日化352亿)、利洁时(145亿,超市里有杜蕾斯、滴露、薇婷)
法国——欧莱雅(299亿)、迪奥集团(香水彩妆业务)
德国——汉高(218亿,同时是世界最大的工业胶水集团,中国的超市里有施华蔻、丝蕴)、拜尔斯道夫(83亿,妮维雅的母公司;在中国收购了丝宝,产品线包括舒蕾、风影、美涛)

【穿】——服装企业——法国时装,德国运动。
法国——迪奥集团(428亿,包括迪奥服饰和LVMH)
德国——阿迪达斯(195亿)、puma彪马
英国——茵宝

【奢侈品】——不列举了,不拉仇恨。就简单点,LVMH集团+PPR集团+爱马仕国际集团,法国完胜,还是让瑞士来比吧(历峰集团+斯沃琪集团+劳力士)。德国(hugo boss集团)和英国(burberry集团)还是太薄弱了。

【烟草】——英国有英美烟草公司、帝国烟草公司;

服务业领域
传媒与出版
英国——路透社、BBC、天空电视台、培生集团、金融时报、经济学家杂志、自然杂志
法国——法新社、维旺迪集团(VIVENDI)、
德国——德新社、贝塔斯曼、施普林格(出版)

广告与公关
英国——WPP集团(top1)
法国——阳狮集团(top3)

软件产业:
德国:SAP公司(办公软件上仅次于甲骨文(oracle)公司,233亿美元,福布斯)、
英国:sage公司(赛捷公司,管理软件及解决方案专业提供商)

电信业——英国略强
电信业:德国电信、沃达丰集团(英国)、orange公司(法国电信2013年更名)、英国电信;

运输业——德国法国强大。
航空业:汉莎集团(德国)、法国航空-荷兰皇家航空公司(法国)、国际航空集团(英国);
邮政&速递业:德国邮政(还是全资控股第三大速递巨头DHL、也是贝塔斯曼的母公司)、法国邮政;
铁路运输业:德国联邦铁路、法国国营铁路

商业零售领域
英国——乐购、森宝利、威廉莫里森超市
法国——家乐福、欧尚、Finatis公司
德国——麦德龙、德国艾德卡公司

酒店管理运营
英国——希尔顿、洲际;法国——雅高集团;德国——途易(TUI)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40103/5360.html

更多阅读

雷诺汽车是哪个国家的品牌 观致汽车是哪个国家的

雷诺汽车是哪个国家的品牌——简介雷诺是法国的著名汽车品牌。 1898年,路易斯·雷诺三兄弟在布洛涅-比扬古创建雷诺公司。它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汽车公司和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雷诺公司以创始人路易斯·雷诺(Louis Renault)的姓氏而

大牌盘点:Lily女装是哪个国家的?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衣服是大家比美的关键,以前都说职业女装太难看,但是现在lily来了。这个引领了时尚与商务的品牌,你又了解多少呢!看今天的大牌盘点:Lily女装是哪个国家的?一、Lily女装简介:lily女装品牌是上海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使用至今

声明:《欧洲第一强国 哪个国家是欧洲第一强国?》为网友微凉的夏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