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不是万能的 人民日报 2015 年 1 月 23 日《社保不是万能的》一文,这是否社保政策变化的前兆?

无语,有位叫做崔磊的回答,过于反智,收获了多赞之余,还抱怨被踩。
通篇就说对了一句话,养老的时候不至于让你饿死。
这话没错,但仅仅是作为对无法改变之现实的一种承认。并不代表本身是合理的,也并不代表因此平民百姓就应该放弃争取合理公平的养老制度的原因。
甚至因此发展出来及其恐怖的逻辑:想要老的时候多拿,年轻的时候就要多交。这话是我见过的最离谱的背离现实。


很多人谈问题,绕来绕去绕不出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搞清楚自己的角度,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说自己的话,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说替别人说话。
总说屁股决定脑袋,但其实有时候,连自己屁股坐哪都不知道,脑子里就已经天女散花胡言乱语了。
养老保险的运作原理,本身是极其简单的。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请诸位先考虑清楚,这个问题至少需要站在三个角度看,个人,社会,国家。

首先对于个人层面,这是最容易理解的。你作为一个个人,千万不要想着什么现收现支,空账运行,旁氏骗局。跟你没关系好吧,对你自己而言,就是每个月交出去几百块钱,换回来一个承诺:二十或者三十年后还给你。
那你要问的问题呢,其实和别人跟你借钱的时候问的问题差不多。
第一,我能不能不交?
不能。
第二,什么时候还给我?
六十岁,不过也有可能是六十三或者六十五,看情况吧。
第三,到时候还给我多少?
额,这个嘛,随手引用一段:

 企业职工的退休工资主要是由基本金组成,其中基本养老金在计发时又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地方养老金等主要三部分组成。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2006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2006年7月1日后申领基本养老金计发月数参保人,再计发地方养老金:地方养老金=(本市2005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省2005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除以2×本人2006年6月30日前缴费年限×1%。


换成简单的语言,我们63或者65退休的时候,收到的养老金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交多少个人交上去的,原样还给你。第二是企业代为缴纳的,以社会平均工资为系数按比例返还给你(略有偏差)。


为什么这么折腾呢?

我们假设一个场景,现在我去问你借20w,三十年后连带利息(一共约是40w)还给你,你同意吗?

反正我是不同意。因为这三十年的通货膨胀完全不可预料。我作为个人完全无法接受这一点。这道理太简单了,回看二三十年前,20w能两三套房子(如果当时能买的话),现在也就买个卫生间。

同样的,一笔钱,存银行里三十年,也差不多是最傻的投资方式了。


那么为何国家好意思问你要这个钱呢?

因为它说它能帮你抵御通货膨胀。


在你的养老金中,基础养老金就是干这个用的。换句话说,国家拿走你的养老金的时候给了你唯一一个有说服力的承诺,就是他会按照当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比例)给你发养老金。这就帮个人解决的一个巨大的难题:个人投资,很难抵御通胀风险。


所以听起来还不错对不对,如果自己来的话,谁也没信心说今天买的股票买的房子,将来能给自己养老。


那为什么现在媒体一天到晚瞎咋呼呢?为什么以前没有强制社保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想交呢?为什么国家要强制呢?

他们傻吗?




魔鬼隐藏在细节中。
因为社会平均工资是他们定的,比例是多少也是他们定的,什么时候发也是他们定的。
个人的意愿没有任何办法撼动。问别人借钱,人家肯定得问一句借钱去干嘛,你要说拿去赌拿去玩,肯定没人借。可惜....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原理上没问题,但在执行的时候个人一点好处都捞不着的事。
请注意,以目前的计算方法,大部分薪水超过当地平均工资的人,即使活到了平均寿命,在社保上都是亏的,因为本来这个系统就兼具劫富济贫的特性。
而一旦国家更改承诺,大家基本等于吃了一顿昂贵的自助餐,吃回本是不可能了,好好享受环境吧。
这个环境,就是下面要说的第二个角度:
社会。
原则上说,对一个社会来说,没有谁给谁养老,所有的钱都是人
那最好的状况就自己养自己的老。
这很容易理解对吧,都是成年人,自己为自己负责对吧。我年轻的时候花天酒,你在那里节衣缩食,凭什么老了的时候我挤几滴眼泪,你就要把养老金分给我点。
这样想也没错,很多新自由主义份子就这么想的。叫的最凶的就是那个弗里德曼。社保是旁氏骗局就是他说的。
社保真不是旁氏骗局,是明抢...不不,是有正收益的。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顺利,能实现自己的养老计划。总会有人遇到意外,灾难,疾病,投资失败,因为自己的愚蠢上当受骗。在巨大的人数中,这些失败的人数也会变得十分巨大。也就成为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所以一个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从富有的人那里抢走一两次度假的钱,积累起来,就可以为穷人提供一个安全网,让他们无论面对何种困境,总不至于走投无路。反过来也维护了富人的环境。
还是那个自主餐的例子,一顿昂贵的自助餐,明摆着不可能吃回来,还是门庭若市,是因为大部分去那里的消费者都愿意为这个舒适的环境付出额外的费用。
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边际收益问题,对吧。

所以社会养老,看起来是有着毋庸置疑的正收益。也正因为如此,现代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会建立社会养老制度。

但魔鬼依然隐藏在细节之中。
怎么从富人那里拿到钱?拿多少?凭什么说我是需要帮助别人的富人,而不是需要被别人帮助的穷人?
拿到的钱怎么分?分给谁?以什么标准分?

所有的政策都是由机构去实现的,社保也一样。
这就涉及到了第三个角度

国家
社保本身在各个国家都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权力,这个权力约等于税权。同时也创造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笔财富理论上属于所有人,但实际上却不属于任何人。
因此掌握这一权力的机构,毫无疑问的会用这个机会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因此民选政府,总有一个倾向,就是放肆的发放养老金,讨好选民。
而其他的政府嘛,呵呵,看看这些新闻吧。
当然在细节上也不能这么一概而论。站在国家角度上讲,如果人口结构没有问题,也没什么历史遗留的问题,现收现支是蛮合理的选项。反而积累起过多的社保基金并不是什么好事,意味着从民众手里取得了过多的财富,降低了经济的活力,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所以,看到啦,三个角度,三把椅子,屁股坐稳了再开口。
站在个人角度,你该从自己的情况出发,希望目前的社保制度更加合理,透明,说到做到,承诺有效。能稍微给点自主权,想少交点就可以少交点,反正交的越多亏得越多。
“看到自己交的钱“不划算”,宁可饿死当下没有工作能力的老人,也要对他缴纳的那点养老保险耿耿于怀。”就是典型的胡言乱语,屁股坐在个人的角度,却用社会视角去思考问题。俗语有云:地命海心。
站在社会角度,是如何实现确立一个明确的标准,怎么收怎么发怎么管,怎么监督怎么反馈。
站在国家的角度,就是如何实行政策,如何加强管理,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引导(忽悠)民众,玩砸了又忽悠不成的话,怎么为自(qiang)己(ci)辩(duo)护(li)。

最后关于就是公务员的并轨随便扯两句。

那个答案里竟然还好意思用黑体说“我丝毫看不出两者的本质区别”。
咋说呢,之前社会上喊了这么年,国家冒着很大的阻力搞出来的这件事情,你一句“我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有两个解释,
第一,财政供养的公务员单独缴纳养老金,这种脱裤子放屁的事情发生了,说明老百姓都是傻,国家怂。
第二,呵呵。

吐槽完了简单解释一下,这是最简单的政治技术。
如果想剥夺一部分人的已有福利,首先最好能润物细无声,其次最好能偷换概念。
作为并轨最重要的一步,制定者最希望就是让当事人看不出“本质区别”。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40103/5396.html

更多阅读

社保当然不是万能的 对你好不是理所当然

2015年1月23日的人民日报??“民生周刊??”刊发了一篇评论文章,标题是《社保不是万能的》。认真看了这篇文章,不,即便不看这篇文章,我也同意这个标题表达的观点。不仅社保不是万能的,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万能的东西。但是,这篇文章,论证了这

声明:《社保不是万能的 人民日报 2015 年 1 月 23 日《社保不是万能的》一文,这是否社保政策变化的前兆?》为网友独眠共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