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道理显而易见 有哪些显而易见的生活现象,其实有鲜为人知的经济学道理?

谢 邀,顺便,最近太忙,专栏拖一拖哈!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觉得是非常有趣的,那就是社会中的道德总出现在产权不明确的地方。比如:

交通行驶当中需要道德,是因为道路的使用权并不是私有的,两辆车并行,没有谁有权力要求对方容让自己,所以谦让是交通生活的一种美德。

公交车和地铁上需要道德,因为公交车上谁有权利坐着并没有明确的产权界定,谁有座谁没座基本上靠先来后到(抢),所以给老年人让座是美德。

黑社会当中需要道德,因为黑社会成员的行为没有政府和法律的保护,一切纷争几乎全部靠暴力,所以你会发现黑道当中道德规矩特别多。

慈善事业需要道德,因为需要帮助的人,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罕见病患者并没有直接向社会索要帮助的权利。

课堂上需要教师讲师德,医院里需要医生讲医德,传统的中国官僚体系需要官员有“父母官”的心态,都是因为这些职业的非营利性决定的,教师没有直接从学生手里获得“打赏”的权利,医生没有直接从患者手里合法收取红包的权利,“父母官”也不会因为自己执政得法而获得居民的奖赏,所以,道德才有了生存的空间。

所以说,道德是社会交往非市场化的产物,但凡产权明确,一切就可以依靠双方自愿的交换解决问题,这时候看起来并不需要道德。

我觉得这才是亚当·斯密所谓“看不见的手”的真实含义,斯密是很迷信道德的,所以我认为《国富论》真正的意思是说,只要有一个成熟的市场机制,不需要有道德社会就可以自发地达到某个非常理想的状态。而非对人性做出武断的判断,断定人都是自私的。换言之,并不是道德不好,也不是道德不存在,而是只要人类遵循上帝的神定秩序:分工和交换,即使道德不存在人类还是可以实现繁荣。

不过如果只说到这儿,很多人会得到一个道德虚无主义的结论:把一切都市场化掉,那么一个霍布斯丛林社会也没什么不好嘛。这也是国内很多激进右派和自由主义者持有的观点。

但是,反过来想,市场是怎么出现的?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制度,是否有其适用的边界?人类是否可以无成本地享有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市场经济体系?这里就涉及到了制度演化的问题。

关于制度演化,基本上有两种最主流的看法,一种是哈耶克和payton young的涌现秩序说,另一种是马克思、奥尔森和诺斯的权力结构说。前一种是物理的、逻辑的,深刻但不直观,后一种是历史的,直观但肤浅。我本人比较相信第一种,在一个广义的达尔文过程当中,不可能预测哪一种微观模式在竞争中胜出并自发扩展成为dominate的宏观秩序。那些“无意中”接受了先进制度的种族,会因为人口的扩张和财富的积累成为大规模的秩序,但人不可能事先知道哪一种秩序更优秀并有意地设计它。所以,市场的边界不是人为界定的,而是大规模的、持续的、随机进行的复杂过程确定的。

我们事后看,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无意间被人们采纳的制度,是以存在自发的道德为前提的,而不是被政府的暴力威慑所保证的。最好的例子是桑塔费(santa fe)学派的跨学科研究,他们证明了,事实上市场交换出现的时间远早于“政府”这一治理结构被人类选择的时间。

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这本小册子中非常明确地阐释了这一逻辑。他认为,人类行为通常的动机不外乎本能、传统和康德式的理性(为区分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中的理性)三种。本能是人进化出的保障小规模合作(部族之内、家庭之内、邻里之间)的合作的,最好的例子就是孔子和儒家思想提出的“爱有差等”的观念,是一个随血缘关系的亲近度递减而递减的利他行为体系。这种行为模式又叫做“亲缘利他”,可以被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所解释。而康德式的理性就是哈耶克所说的致命的自负,哈耶克认为,这种思想传统的表现是“只有能被理解、能被解释的才是科学的,也只有科学的才是正确的”。比较直观的例子是时下社会对中医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医说不清理由,所以不科学,所以也就“不管用”,这是哈耶克作为保守主义的旗手所重点批判的,他认为,计划经济这种人类历史上最具有雄心的伟大尝试之所以在20世纪系统性地失败了,正是狂妄地相信了社会互动中存在类似于拉普拉斯决定论一样的无条件的规律性。

《致命的自负》的第一章叫做“在本能与理性之间”,哈耶克认为,本能这种有差等的利他行为体系能够维持小范围的合作,但不能扩展。这一点在古中国这样一个熟人社会表现得非常明显,熟人之间相互帮助,陌生人之间毫无信任。而理性过于狂妄,因而容易自以为是地对一些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很有用的制度横加干预。因此,真正帮助人类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的是传统,是包含着契约精神、诚信、人人平等(个人尊严和机会上的而非财富上的)、尊重产权等等的一系列陌生人 之间的行为纪律保证了市场的出现。市场之所以是一种可以自发扩展的秩序,正是因为它不限于对象,我不因为你是陌生人而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你不因为我出身不好而掠夺我,因此,这个制度理论上可以将无限多的人收纳进来。

弗鲁博顿和芮内特在《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的分析范式》当中提到,不完全合同,即不能想象出可能出现的全部结果并在合同中做出明确规定的合同,是广泛存在的。在市场经济中,重要的不是人的理性,即想象未来的能力,而是人的道德,即即使出现了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机会也因为道德而放弃这些机会的品质。鉴于市场过程就是一个缔约过程,合同的不完全性能否被克服决定了市场适用的范围,而解决这种不完全性的核心就是道德。在汪丁丁、韦森和姚洋早期的那本《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当中也曾提到,市场上的交易很少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如果买方先交钱,卖方完全有能力拒绝交货,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双方喊一二三然后一起撒手。电影里黑社会的毒品、枪支交易大概都是这样,黑吃黑的情况很普遍。如果每个人都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主义行为的机会,那么交易就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从而市场也就不复存在了。而现实是,在中国,这种顾虑二十年前可能有,但现在已经不常见了。

总结一下,表面上看,道德只在市场失灵处出现,但根本上,市场的存在是道德所保证的。

以上。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40103/5429.html

更多阅读

经常吃海带有哪些危害 经常“喜形于色”的危害有哪些

概述 ?“喜形于色”是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其字面意思就是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十分高兴。虽然这是一个褒义词,但是,如果您在生活中也经常喜形于色,那么您可犯了人生战场上的兵家大忌了。古人云:大丈夫喜怒不形于色是很有道理的。

形容成功成语有哪些 描写成功的成语

1、百战百胜解释: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2、大功告成解释:功,事业。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出处:《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3、大获全胜解释:战胜对方,

形容炫耀的成语 描写炫耀的成语有哪些?

金字招牌jīn zì zhāo pái成语解释:旧时店铺为显示资金雄厚而用金箔贴字的招牌。现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比喻名誉好。掉舌鼓唇diào shé gǔ chún成语解释:炫耀口才,夸夸其谈。例句: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

描写风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风大的成语有哪些?

狂风暴雨kuáng fēng bào yǔ成语解释: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成语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沉吟罢仔细听来。原来是唤醒人狂风暴雨。【描写风大的成语有哪些?】。”例句:却遇了一阵。(清・吴趼人《

形容发呆的成语 形容发呆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

形容发呆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词目: 直眉瞪眼发音: zhíméidèngyǎn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释义: 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示例: 连司棋也都气了个~,无计挽回。只得罢了。【形容发呆的成语及解释有哪些】。(清・曹雪芹《红楼

声明:《形容道理显而易见 有哪些显而易见的生活现象,其实有鲜为人知的经济学道理?》为网友落月成孤倚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