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模式识别录取 就大学录取模式而言,美国比中国更公平吗?

我来给你们掰扯一下,有些逗比能救还是想救一下的。
我要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这个世界上,公平这个东西,从来只有一句话。
有一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他的,都是假象。

你要获得一点什么,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现在,你想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那么你就要付出代价。
我们简单一点,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让学生付出什么代价,就算公平了呢?
我知道很多穷人但是有脑子的会说:啊,要付出努力,然后成绩好的上。
放屁。凭什么你说付出什么就付出什么?凭什么你觉得付出什么是公平的,就是公平的?


基本概念:只要人和人之间还存在差异性,就永远不会有分配制度的公平。
因为,资源一定是按照某一种规则来分配的,只要人和人之间存在差异,所有人都更希望按照自己的长处来分配资源。
我来举个例子加深这句话的理解:
有两个人,都要吃一块蛋糕。
A跑得快,A说:谁跑得快谁吃,所以应该放在100米外。
B跳得高,B说:谁跳得高谁吃,所以应该放在面前的篮板上。
好了,是放在100米外更公平呢,还是放在篮板上更公平?

再举个和题目有关的例子:有两个人,
A天生是个弱智,但是他爹很有钱
B天生是个天才,但是他爹很穷
好了,问题来了,A的爹花了很多钱,要让他获得教育资源
B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要让自己获得教育资源
应该给谁?因为A花的钱是天生就有的,所以应该给B?
那么B的智商,难道是后天长出来的么……

很多人还会跳出来说,高考不应该按照地域招生。
按照地域招生公平吗?不公平。
但是按照分数就公平了?
有些人天生过目不忘,做一道题目等于别人做一百题,他们上好大学的机会远远大于普通人。
对普通人来说,和这样的人比读书优势,就很公平了吗?来,那些叫着不应该根据地域招生,应该根据成绩招生的学霸们,你们敢摸着自己的良心说一句:从来没有庆幸过自己是个聪明人,从来没有感谢过爹妈给自己生了好脑子,从来没有在别人疯狂看书自己已经全弄明白的时候心里有过那么一丁点小优越吗?敢吗?
显然,根据成绩招生,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只不过,按照成绩分配的时候,站在弱势群体这边的,不是他们。

结论其实很明确的:不管怎么样,都是做不到公平的。
因为任何制度下,总有人吃亏,总有人受益。
不管怎么选分配制度,同时让所有人觉得公平的方案是不存在的。
因为大家想象中的公平就是:应该按照自己天生的优势,来分配资源。
但是,凭什么按照自己天生的优势,而不是别人天生的优势呢?
他们是回答不出来的。因为,他们其实只是想要资源罢了。
按闹分配的时候,这种态度最有用了。

最终,资源到底是怎么分配的呢?
看资源的拥有者缺什么。
例子一里面的蛋糕如果是跑步比赛的名额,肯定放在100米外,如果是跳高名额,放在篮板上。
例子二里里的教育名额嘛,如果学校缺钱盖大楼,选白痴。如果学校缺人科研,选穷鬼。
所以自古以来,所有的学校,包括中国,包括美国,都是一样的:
学校会根据自己的发展的情况,
按照比例挑选:
可以带来成绩的学生。
可以带来财富的学生。
可以带来权力的学生。
可以带来名望的学生。
可以带来……的学生。

所以,他们根本不存在谁更公平还是不公平。
现在天朝之所以还大量需要出成绩的学生,是因为天朝学校水平差,不出成绩不能上水平。
君不见交大复旦清华北大的自主招生份额越来越高了?越来越偏向带来财富和权力的学生了?因为他们暂时对成绩的需求没那么强烈了,对财富和权力的精英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之所以目前还保留着高考录取,本质上是因为吃了社会的地方财政,从而向纳税人的妥协。

美国嘛,看上去更容易上好大学,是因为他们大学多,不是因为他们大学公平。
如果美帝的学校也只有哈佛耶鲁其他全嗝屁,然后人口*5,那么它们也会和天朝一样的。
美帝现在因为开化早,积累早,学校多,人口少,基础教育资源相对好分配,当然会形成现在这样的制度。

大部分觉得美国不公平的答案,不过是因为美国的学校要求的东西,他们没有。
而中国学校需求的东西,不是他们没有的东西。
换言之,他们只是觉得,中国的规则,更合适自己的发展,但是又不想承认其实这只是规则更倾向于他们,所以,他们发明出来一个词语叫做:公平。

最后,我知道又有很多逗逼会跑出来说:如果按照富人的天生优势分配,那就不促进代际流动了。
那么,还是反过来问:为什么要促进代际流动?还不是特么的你自己想流上去?不要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就直说:作为一个穷人,我特么也想做个有钱人爽爽,这又不丢人?人有上进心是好事,扯什么公平正义呢?促进代际流动的事情就公平正义了?帮助下面的人流上去的同时,其实就是帮助上面的人流下来。这个道理总归明白吧?斗地主也能促进代际流动,很公平很正义吗?强行要把付出的代价限定在自己天生的优势上,就很公平很正义吗?为了代际流动,证明没有种族歧视,故意弄个黑人当总统,这就公平了吗?证明没有性别歧视,想弄个希拉里上台,这又公平了吗?呵呵。还是前面那句话,只要资源是按照一定制度分配的,那么就永远不存在公平。因为任何一个制度,总有一部分人是在这种制度上是吃亏的,换一种制度可以赚便宜。


更极端的是,有些人不管用什么大路货的制度,都占不了便宜,就活该被淘汰。就刚才那个例子,如果有个穷人家的孩子也想上大学,可是他不聪明,对他来说,不管怎么分配,都没机会了。这里面又有什么公平可言呢?爹妈穷能怪他吗,那么笨能怪他吗?还是怪他没有努力呢?


醒醒吧,这个世界上没有公平正义的。或者说,公平正义从来就是强者施舍给弱者的假象。
你要争取点什么,都是要出血换的。
要么出血把自己的短处变成长处,
要么出血把自己放到一个分配资源方式是自己长处的地方,
当竞赛标杆是自己的短处时,天天嚎叫不公平,最好改天换日换成以长处来竞争……
碰到边边角角的利益还好,还有强者施舍出来的边角料,还能戏称一下按闹分配,
真等到分配核心利益的时候,你觉得有人会理你吗?

------------------------------------------------------------------------------------------------------------------
严格来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不是公平,而是公正。
它描述了一种规则,然后不管是什么规则,按照规则去分配资源的过程,就需要公正。
比如全世界跑最快的人可以得金牌,就很公正。
但是不公平:因为残疾人觉得比跑得快来分配金牌是歧视他们。

公正是用来描述资源分配过程符合规则的程度,
而公平是用来形容大家对分配规则的满意程度的,那就……真的是个笑话了。
------------------------------------------------------------------------------------------------------------------
有位同学问了很有意思一个问题:就算我说的是事实,那么社会这样子运转,对不对?
社会是没有对错的。为什么这么说?
假如有一种运转法则,49个人觉得他对,51个人觉得他错。
如果你觉得这种法则是错误的,并且把他扭转成你认为是正确的那种样子了,
那么,最终的结果,
最好最好也就是51个人觉得对,49个人觉得错了。
你真的觉得,51个人和49个人有什么区别吗?
更何况,很多时候,你还不是51个人那一边的……
请好好思考吧。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80103/1008.html

更多阅读

天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1 校名沿革 编辑本段天津大学最初由光绪帝御笔钦准,1895年10月定名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1896年10月,北洋西学学堂更名为北洋大学堂,这是中国第一所称为“大

声明:《天津大学模式识别录取 就大学录取模式而言,美国比中国更公平吗?》为网友眼红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