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粉碎机 如何理解「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一说法?

1. 中国光凭自己做不了粉碎机,粉碎机必须是中美组合。
与其说中国是发达国家粉碎机,我觉得更确切的表达是:中国和美国会合力粉碎其他所有国家。

一个很好的类比就是手机市场。现在的手机市场就只有两种选择:5000 以上的 iPhone 和1000 - 2000 元的 Android 手机。iPhone收割了高端手机市场,再奢侈的手机也没人敢比苹果卖得还贵。千元安卓收割了几乎所有的功能机,所有人都愿多添一点钱买个高性价比的智能机。最后,iPhone和低端安卓还在争取联手做掉中端手机市场,三星的安卓再也不可能在3000元的位置轻松卖出一个爆款了。

那个iPhone就是美国,那个千元安卓就是中国。

巧合的是,iPhone来自于美国硅谷,低端安卓来自于以小米为首的中国厂商。被做掉的诺基亚来自于欧洲。

或者,这也不是巧合。像手机这样,美国高端旗舰型+中国低利润高性价比的组合,很可能将在很多新型领域出现,比如电动汽车。美国负责旗舰种的实体化产品化,中国快速跟进负责低成本普及化。


2. 中国的优势
说起来可能有些反直觉,但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落后。
发达国家粉碎机 如何理解「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一说法?
落后于人,就意味着你见过先进的正确的东西是什么。无需探索,无需试错,把别人已经证明好使的东西拿过来就可以了。不需要创造“风口”,你只需要站在“风口”上。
国民收入较低,致使用户对于收费极为敏感,大多数人都乐于使用免费和低价产品。这迫使中国的企业们需要学会在极低的利润率下生存,并因此淘汰了大量竞争力不够强的企业。
这类中国企业的代表就是小米。小米不是苹果,它在软件方面不掌握编译器、开发平台、操作系统之类的底层技术,在硬件上也不掌握CPU设计能力。小米做不出iPhone。

但问题是,小米也不需要做出iPhone。如果以iPhone做为100分标准,小米至少可以做到80分,但它的销售价格竟然跟其他40分产品差不多低。

通过美国旗舰种来发现风口,提供一个价格更容易承受,质量远超过平均水平但并不追求业界第一的产品,把那些已经被别人证明是好东西的产品迅速普及规模化。这是小米的打法,也是几乎所有中国手机厂商的产品和定价策略。这件事,比中国发达的国家做不到,因为高价的人力成本根本无法允许如此低的利润率。比中国落后的国家也做不到,他们根本没能力造出一个80分的产品。


3. 中国 vs 美国
美国为什么能一直做出突破性创新,做出各种高端旗舰型产品?因为在美国,一个初创公司如果想成功,除了专注创新,几乎没有别的途径。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先想想中国创业公司们的常见策略:
价格战,做补贴整合上下游,重推广和运营
这两条策略在美国都不可行。贴钱吸引用户?美国人消费承受力高很多,对价格远没有中国人敏感,少个5美元,对用户的直接影响不大,对于创业公司的财务却是沉重的负担。整合上下游把业务做重?美国的人力成本那么高,维持一个重业务不是创业公司可以承受的。

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十年上百年商业社会洗练下产生的传统行业巨头们,早有形成了严密且健壮的商业逻辑,使新入者根本无法挑战。比如说:
在美国,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看到是用手机扫码进行线下支付的场景。因为信用卡在美国的普及率实在太高了,以Paypal,Square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由于相当一部分买家的资金来自于信用卡,不得不付给信用卡公司不菲的交易费用。Square经手一笔100美元的划款,要付给Visa和Mastercard等信用卡公司 1.82美元,自己只能留0.92美元。更别提和星巴克这类大商户的合作Square本身完全不挣钱。这意味着本想靠移动微支付来颠覆传统支付行业的Square,给传统行业上的贡还比自己挣的钱还多。
在美国,做一般的电商很难活下来,因为有一个商业怪物叫Costco。Costco只卖4500个常见SKU,但能把平均毛利率控制在6.5%。这意味着如果你做一个电商只是卖爆款,很可能你卖的比Costco贵,东西还不如Costco的好。
所以Square市值一路缩水,不得不转型新业务寻求突破。所以在美国只有一家叫Amazon的电商发展了起来,它不做一般的电商,它决定卖2亿个SKU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毛利率。

所以,初创公司只有突破性创新一条路。

在华尔街日报列出的超过10亿美元估值的创业公司名单中,你会发现很多在中国完全不会存在的领域和形态:
Palantir:200亿美元,数据和情报分析SpaceX:120亿美元,航空航天MagicLeap:45亿,虚拟现实Cloudera:41亿,大数据解决方案Github:20亿,代码版本管理,开源社区
这里面,将会孕育出引领领域的新的旗舰种。

而这是一路通过跟随美国路线发展起来的中国公司所做不到的事情。的确,小米不需要成为苹果,但中国要不要赶超美国?

当然,中国的确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也仅限于科研。从一项科研成果到最终的经济效益至少要经历两步:工业化,商业化。这两步中国都欠缺,商业同科技割裂太远。中国有一流的商业能力,二流的科研研发能力,三流的将科技通过商业化打包成产品的能力。


4. 中国 vs 其他发达国家
在中国本土,中国公司依照自己特有的打法,配合美国已经成功反扑了其他发达国家。但中国公司能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击败其他国家?这本质上是国际化能力上的较量。而这是发达国家们长期以来的优势。随便两个例子:
手游霸主Supercell,芬兰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23.3亿美元,全球日活超过1亿。绝对意义上的国际化,号称只有图瓦卢人民没玩过他们的游戏。音乐流媒体Spotify,瑞典公司,估值85亿,用户遍及欧美国家。
欧洲发达国家的劣势是什么?是自身的市场太小。这个劣势倒逼他们想要壮大必须做好国际化。结果,做得好的就拿下了美国市场,做得特别好的就拿下了全球市场。

而中国离这样的故事还很远。本土大市场所导致的本土化,先天性的同国际化做出了区隔。


5. 结论
看到这里其实就比较明显了,一个经济体的优势和劣势是一体两面的:落后是劣势,但落后带来了低成本模仿,市场太小是劣势,但小市场带来了国际化。

中国会不会是发达国家粉碎机,取决于相比发达国家,有多少劣势转化成了优势,又有多少优势退化成了劣势。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80103/1129.html

更多阅读

如何理解诗的陌生化讲座提要 陌生化

如何理解诗的陌生化——中国网络诗歌学会2013年年会讲座提要白鸦大家好!今天我们交流一下诗的陌生化问题。这个问题,写诗的人多少都了解一点,也应该了解,但多数人对陌生化的理解比较狭隘。今天的交流,期望能帮大家打开思维,从更广的层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心外无物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我觉得,可以从四个层面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一、“心”指“意向”,“物”指“事”。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

如何理解存单质权的效力中国法制新闻网 四川法制新闻网

如何理解存单质权的效力作者:陈娇娇 | 来源:中国法制新闻网 | 编辑:蔡金华 | 更新时间:2011-6-21 10:12:11 【字体: 小 大 简 繁 】 216存单质押权是在存单的特定债权上设定的担保物权,其性质是以存单权利为标的的权利质押。与其他权利

三魂七魄的“魄”字如何理解? 如何知道三魂七魄不全

《道谈生死》公益讲座(第11段)三魂七魄的“魄”字如何理解?常鹤鸣/现场讲解左强/辛苦整理接下来讲“魄”,这部分内容比“魂”要多一些,因为时间关系,咱们少讲一些,因为讲不完。魄是七个,俗话说“做事得有点魄力”,大多讲的就是这个七魄,魄

声明:《发达国家粉碎机 如何理解「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一说法?》为网友陌小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