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票房 如何看待《捉妖记》买票房?

9.3更新(置顶)(论我为什么要对这题这么认真。。。)
刚在豆瓣上看到一篇,我想大概这才是题主真正想要的答案:
链接:
具体因果,操作步骤,可参看@护耳大脸 的答案。(他说的对,这篇里的“偷票房”应为“买票房”)
总结:
问:如何看待买票房行为?
答:如果买票房行为是真的,那么8.3元便可买到100元票房。于是
1、如果买票房是为了刷高票房,则严重扰乱整个电影市场健康发展。
2、如果买票房是为了洗钱,100元可洗出91.7元的高效率,远超各种地下钱庄,有望成为洗钱界新宠。
结论:
此事件看似轻微,却暴露出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三位一体的弊端。可能的话,应该禁止此类全能公司继续存续,同时严查相关行为。
完毕。

看了@袁冰涛 的答案,补充一下。
只是买票房的话,的确不违法。只是觉得挺恶劣的,有点像作弊,造成不公平竞争。票房对潜在投资方来说,是很重要的参照标准,假的票房数据容易误导投资方。如果票房可人为操作,那么在某种程度上,市场也可以操作。这对正在发展中的脆弱市场来说,并没有好处。

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替人洗钱,那也查不出来,其实20%~30%的成本,对洗钱来说,算低的。而且风险很小。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买票房这个行为,绝对不值得提倡。
将别的国家地区也存在同样行为作为买票房合理化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大家考试都作弊,我也作弊就是对的吗?

+++++++++++++++++下面的话与主题无关+与主题无关+与主题无关+++++++++++++++++++++仅针对“捉妖是否买票房”的质疑发出++++++++++++++++
友情提醒:战斗捉妖粉建议不要在评论区浪费能量,因为我不会回复你们的。


话说
看了@Pink小肚兜 的答案,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其实这个事吧,搞到现在已经和《捉妖记》一个画风,而我竟还在较真,惭愧。
本想删除以下无聊内容,但身为爪机党,码字不易,呕心沥血,好歹有些苦劳,犹豫再三,还是没舍得。
然而强烈建议移步@Pink小肚兜 高赞答案。
或至少配合食用。



9.2编辑:
虽然票房和电影口碑之间不存在正比关系,但票房和电影热度一定成正比。(关于这一点,于后文详细阐述)到现在回头想想,《捉妖记》一直以来虽然通稿很多,造成炙手可热的假象,但其实它一直都没有和其票房相匹配的热度。为什么这么说呢?来看看几个主要社交和电影平台的统计数据,一目了然。
根据知友建议,参照物不再使用《大圣归来》,《大圣归来》话题爆热有其特殊原因,不宜和一般电影对比。改为《煎饼侠》。

首先是豆瓣:
捉妖
煎煎
煎饼:



评分人数显示了该片在该平台的热度。


再来看微博:捉妖煎饼:煎饼:

然后看看:
捉妖

煎饼:煎饼:


贴吧:捉妖煎饼煎饼

最后看下猫眼:
捉妖
煎饼:


最后,《煎饼侠》和《捉妖记》的主要观影人群,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以12到40岁的少年、青年为主,而这部分人正是使用各大网络社交平台的主力人群。

捉妖记:


煎饼侠:



可以很明显看到,两者热度相差不大,其实在上映初期,两者票房表现和热度是相符的,捉妖一直略高于煎饼,缓慢拉开距离,但从未形成碾压之势。
真正碾压是发生在上映后期,煎饼显出疲态,票房正常回落,而捉妖依然生猛无比,一反常态,在排片压缩的情况下,依然高歌猛进,保持日票房1500W的惊人吸金能力。
最终,《捉妖记》获得《煎饼侠》两倍票房。
我不是阴谋论者,也没有有效证据证明我的怀疑,但我想问问,有没有懂行的人给我解释一下,这个票房体量是靠什么撑起来的?



补充:QQ和微信两大平台数据,无法获取,略为遗憾。根据有限数据我们无法得出准确结论,但是可以合理怀疑。
++++++++++++++++++++++++++++++++++++++++++

9.7更新:
由于评论区知友@smile sgt删除了评论,只看剩下的我的阐述可能不清晰,故把个人观点简单总结于下:
首先,“电影票房一定和电影热度成正比”,必须在同等条件下才能成立。也就是说,只能横向(同时上映)比较,否则受到市场环境,网络环境,档期,时间差等种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不具有可比性。比如,如今十亿美元级大片已是常态,但据此说指环王、黑客帝国票房和人气都不过尔尔,是没有道理的。
其次,对于一段时间以前上映的电影,不能把现在的数据和上映当时的数据等同。有了时间差,各网络平台的数据变化是惊人的。以星际穿越为例(因为我刚好关注了),上映当时评价人数是20W,十个月后的现在则是32W。平台数据会累积,而票房不能累积,因此用现在的平台数据对比当时的票房,不能成为“热度票房成正比”的反例。
再次,淘宝周边出货量不能作为参照标准。淘宝商家做商品不是看电影人气高不高而是看具体形象适不适合。比如喜羊羊、小黄人的形象皆能在市场获得高人气,但各自票房表现却是天壤之别。大白、功夫熊猫票房是一个量级,但周边数量有着巨大落差。
第四,“热度和票房成正比”是常态,如果其中一方发生背离,则一定有特殊原因。比如《刺客聂隐娘》话题大热却没有获得相应票房,是因为“戛纳大奖”和“侯孝贤”加持,引起争议。除去这些话题点,则不过是又一部不好看就冷掉的电影罢了。同类电影还有《一步之遥》。而《百团大战》票房惊人却无相应人气,因为。。。你们懂的。那《捉妖记》的背离是为什么呢?对不起,我不知道。
最后,一部电影的成功,一定有相应原因。或是常规因素,或是特殊因素。特殊因素的例子,历史上有著名的《姿三四郎》(战时特殊时期),近的有《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综艺人气基础),眼前有《大圣归来》(集体情绪,报复性观影);而常规因素,不过是类型,档期,明星,宣发等,成功的例子不胜枚举,见好莱坞及国内各种商业大片。常规因素都具有可复制性,也就是说,一部电影的成功,如果依靠的是常规因素,那么理论上,只要另一部电影复制了这些因素,那么就可以获得同样的成功。其实这一点已经为好莱坞们多次反复验证为真。但是,特殊因素却不具有人为可操作性,所以依靠特殊因素成功的影片,它们的成功也是很难复制的。
那么,《捉妖记》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呢?目前看来,是常规因素。也就是说按照它的模式,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可以复制出无数20亿左右票房的影片。理论上,日后20亿当量票房会成为市场常态。如果没有,那么要么《捉妖记》的成功有没有被发现的特殊因素推动,要么它的成功就可能有猫腻。我们拭目以待好了。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捉妖记》这样一部在商业操作上滴水不漏无死角部署的影片,票房井喷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任何事都有一个合理范围,超过这个范围,不免引人怀疑。即便不提《大圣归来》,从网络数据上看,《捉妖记》和《煎饼侠》的热度是同一量级,但前者票房是后者两倍不止。但对于《捉妖记》是否买票房,目前的证据全都是间接证据,无法直接证明它买票房,所以说到底,我们也只是怀疑而已。另外,对于它的热度,我获得的平台数据也并不全面,就像知友提出的,微信,qq等平台数据缺失,所以我只能根据现有数据表示质疑,却无法定论。但如果反驳我说“捉妖在微信qq超热的!”“捉妖粉都是路人粉不上网!”则是纯属臆测了,因为这些话无法证伪,没有实践指导意义。关于这一点的阐述,有兴趣可以看评论区,我手机打字,在此就不详述了。
最后,我个人和《捉妖记》并无仇恨,只是大半年来看了不少国产好片,精神振奋,对国产市场产生期待,盼着它越来越好,但《捉妖记》的种种行为让我愤怒!这对于一个发展中的脆弱市场,影响恶劣之极!于是有此机会,不得不路见不平。
总结:感谢各位知友的支持,小女子初来乍到,受宠若惊。三鞠躬。


9.7删除带有戾气的原回答。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80103/5622.html

更多阅读

如何看待《网络营销工程师》资格证书 弱电工程师资格证书

如何看待《网络营销工程师》资格证书和大家讲一下目前出现的含金量比较高的一个资格证书《网络营销工程师》资格证书的产生背景,报名、学习、拿证的流程以及它在现在职场中的含金量。首先,讲一下《网络营销工程师》的产生背景。(一)高

如何看待哈尔威船长式的选择 哈尔威船长我想对你说

如何看待哈尔威船长式的选择沙华中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船长》一文,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教学这一课,对于主人公哈尔威船长选择死亡,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哈尔威船长选择死亡应该尊重,另一种观点认

第11节:你是如何看待人际关系的

系列专题:《需找改变你命运的贵人:贵人多旺事》  你是如何看待人际关系的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了。当你出门时,你会如何携带你的手机?  A.随意扔在随身的包里面 B.放在背包的侧袋  C.随时都拿在手上 D.放在兜里  E.用

声明:《捉妖记票房 如何看待《捉妖记》买票房?》为网友聆听我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