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究竟把谁玩到底了 上个世纪日本泡沫时代究竟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到底繁荣到什么程度?

上面高票答案把日本发展的繁荣与衰落已经用图片展现出来了,我这里就说一下日本经济硬着陆的原因吧!


一、外部原因: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复兴与增长,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地位的变化,造成日本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日本与欧美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尖锐,日本的产品出口更加困难。


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贸易的限制措施,要求日本“自主”限制出口,并采取反倾销、使日元升值等措施,以减少日本对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特别是在1985年9月22日,美、英、法、西德和日本5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达成降低美元汇价的《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如脱缰之马,一发而不可收。1985年,原来1美元兑换263日元,当年即降到200日元以下,1986年又降到152日元,1987年更进一步降到121日元。两年间日元升值1倍以上。这一状况给日本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困难,有的不得不宣布破产,使日本的出口能力大大下降。


总结来说这个世界就是谁拳头大谁就有话语权,即使你有好的产品,但是受到贸易国设定的贸易壁垒和政策歧视时,你再好的产品也会烂在家里,就像百度这么“垃圾”的产品在“长城墙”的保护下也能占据互联网信息接口的制高点,以信息垄断挣取不义之财,以流氓绑定派送“全家桶套餐”,而像谷歌这样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则被拒之门外,有人说谷歌没走,那么请问被阉割过的谷歌还是谷歌麽?


二、内部原因


1)企业生产能力过剩。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曾是支撑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但当时,日本许多产业的生产能力已经严重过剩,迫使企业不得不削减设备投资。造成国内供大于求的局面,阻碍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2)科技创新的后劲不足。作为一个追赶型的国家,日本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引进欧美国家的科技成果加以消化和创新而取得的,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的研究。日本科研经费投入虽然也不少,但是80%以上来自私人企业,因而长期重技术开发,轻科学研究。


3)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日本在战后形成的追赶欧美型的产业结构,日益暴露其局限性。主要问题在于相对优势产业、相对劣势产业和非贸易部门之间存在生产能力和效率之间的巨大差距,形成日本产业结构上的“三重构造型”。劣势产业方面的输入低于优势产业的输出,产生了大量的贸易赤字,带来日元升值的压力;优势产业必须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如此循环,造成国内的“产业空洞化”现象,国内各部门成本的提高,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创立。


4)经济体制调整失误。日本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战后为了弥补市场缺陷,政府实施了广泛的国家规制。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信息化和全球化在全世界的迅速发展,当初政府建立规制的基础已开始弱化,规制体系的消极作用日益显露。国家规制的大量存在,使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受到限制;后发效应的消失和“制度疲劳”的出现,使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带来的问题暴露无遗。


5)金融机构存在巨额不良债权。高新技术要想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须有金融业、尤其是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泡沫经济”的崩溃使日本金融机构背上了沉重的不良债权包袱。到1998年9月末,经审核,日本所有银行不良债权总额高达730270亿日元。这使得银行不愿意向企业贷款,并干方百计地收回以前放出的款项,从而造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筹资困难,致使许多企业破产。


6)财政危机严重,削弱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日本一直奉行凯思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政府的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收支日益失去平衡,日本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中财政危机最为严重的国家。


总结就是过剩产能没有及时处理好,限制了经济活力的发展;科技创新的不足,使得传统企业一直苟延残喘,新兴企业发展乏力,没法创造更多工作岗位和财富,引发隐性社会矛盾;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加剧了贸易赤字,出现产业空心化情况,使得经济发展雪上加霜;经济体制不是由市场决定,企业发展活力不足;金融机构负债累累,没法给予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造成许多企业破产;财政危机造成政府没有能力去调配统筹全国性资源,经济发展力不从心!


三、中国经济面对的问题:

1、产能过剩?

2、房价虚高?

3、泡沫经济?

4、经济增长减慢?

...........

四、问题解决对策:


1)产能过剩


国家近几年一直积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钢铁水泥等产业产能的过剩导致很多企业的处于半停产状态,这对于企业主、工人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停产意味着产线没法创造价值,固定资产折旧损失,工人没法领到更多的工资甚至要被裁,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现象。


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目前做的是积极开发“一带一路”,这本身就是高铁技术输出的国际化战略,并由此中国牵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仅解决产能问题、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


这“一带一路”的大饼一画,周边国家都会受惠,形成产业链共同发展。交通的便利加速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投资意味着行业的衍伸发展,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投资的超额回报,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为什么一直喜欢撒钱投资,因为一举三得!


“一带一路”同时意味着更多的钢铁、水泥需求,我国可以很好的往外输出过剩的产能,并分流一部分劳动力的需求,同时盘活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


而国内高铁路线的建设一直没停,这些开发打通了经济血液更新的经脉,使经济发展驾上了高速铁路,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解决了就业问题,不断消化过剩产能!


2)房价虚高

房价虚高一直老百姓的心病,特别是今年初一线城市的房价暴涨更加大了一线城市的准入门槛,而上海的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一线城市的价格飞涨有着内在的国家意志,市场上小鱼小虾的小房企已经大多被国有大房企给收购了,为啥?为了能够更好的执行房产政策,健全法律机制,更好的管控市场,也就为一线城市同步大涨提供了先决条件!


一线城市的房价暴涨其实跟普通人本来就没啥关系,一套三百万的房子你工薪阶层买不起,涨到了五百万对你影响也不大,你依然买不起。那为啥涨啊?


中国人自古喜欢追涨杀跌,而市场上很多人手里有闲钱,那么房子相对来说是比较保值增值的投资品,因此房价一有起势,很多投资客会迅速出手买房子。


一线房市火了,带动二线房价上扬,投资客出手,刚需人群更是坐不住,毕竟北京上海买不起,合肥南京我还买不起麽?于是蹭蹭蹭二线城市也涨了,越涨大家越觉得买的值,这个时候,有关部门高兴了:“报告总理,去库存的任务圆满完成了!”“恩,不错,小伙子很有才,我准备重用你!”


所以重点去库存去的是二线城市的房子,一线城市因为土地稀缺、教育医疗资源的充沛,本身是不存在库存的,因为早被有钱人或者投资客买下了。


一线房价虽然高,但是有价无市!啥意思呢?这一波大涨的房产政策鼓励的是新房交易,不是二手房,新房买房首付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增高,你以为你投资人手里的房子好卖麽?你到上海来看看,各种中介举着牌子卖二手房,房市这么火他们为什么这么费力的去卖但却卖不掉呢?


请注意,砸在投资客手里不好卖的房子不是库存,卖不掉的新房才是库存!


去库存的任务完成后,剩下的就是降低投资者预期,给火热的房市降温,将房市长期保持在一个有价无市的状态,完成中国经济软着陆的过渡阶段!


而以后那些投资人手里的几套房子随时可能会被征收房产税,在将来的某个时段,房价将回归正常水平,房产税的征收将极大的打击投机房市的商业行为!

只是这种政策是伤害年轻人的活力的,这种政策的执行是为了维持更高层面的战略发展,然而却是牺牲了无数人的青春时光,让年轻人在高房价面前呼吸沉重,随之而来的就是内心对制度的不满,这无可厚非,只是在特权阶级来看,牺牲只是一个数字,却堆砌了GDP的华丽姿势!

3)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这个跟房产、金融挂钩,因为房产居高不下,并且绑定了银行,形成一个很脆弱的经济生态,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因为房产一旦出现问题,那么银行将出现大量坏账烂账,引发挤兑危机,导致经济崩溃。


但房产的稳定这个由国家说了算,银行倒不倒是枪杆子说了算,总体来说房产管控国家很有权力和心得,只是苦了我们80、90后两代人,为银行打一辈子工,为共和国的发展贡献了青春。为此牺牲了太多的梦想,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却早早背负了沉重的负担,为现实的艰辛所累!


另一个泡沫就是金融产业的野蛮发展,过度投机,没有给实体经济带来输血更新的作用,反而成了违法分子唯利是图的途径。当然金融行业的监管与管制一直在进行,P2P早就玩坏了,许许多多的投资理财公司都开始跑路,而真正能够给企业带来活力的将得到发展与扶持,只是这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培育。


与此同时不断的推动技术革新,推出互联网+的模式,促使产业升级转型,淘汰粗犷经营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同时房价高企加速了产业的转移,很多大型制造企业只能将地址转移到二线三线甚至四线城市了,这极大的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也是另类的“先富带动后富”吧。


4)经济增长减缓

对此总理早已有腹案,互联网+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同时吹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春风!一时间各个真人秀电视台涌现大量创业人士,特别是90后,经济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啥鼓励年轻人创业?为了增加经济活力,为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毕竟我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意味着工作岗位的减少,因此要想办法创造就业,否则就要出乱子,而以往那种撒钱投资的方式不能再玩啦,那会加剧通货膨胀和房价、股市的连锁反应,使得更加民不聊生,因此只能另辟蹊径。


各种创业孵化园推出,鼓励大学生创业,假如有人神兵天降,开发出更好的商业模式呢,这就带动新一轮的经济起势了。


另外增加供给侧,也是为了扩大消费啊,消费多了就能增加经济活力啊,带动服务产业发展啊,创造更多就业。穷人的消费已经占据了个人房贷外的大部分的收入,因此提升有限,所以瞄准了富人,这些人的钱想办法让他们花出去,为了跑赢通胀,让他们去做风投,去全中国找项目撒钱!


此外,亚投行的建立以及上海金(以人民币定价黄金)的出现都是人民币国际化啊,是为了抢夺美元的霸权地位啊,是为了享受发达国家的特权,对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只是背后的大国博弈需要时间去见证。



编辑不易,喜欢请点赞+关注,来源微信公众号【牛顿师兄】


扫一扫,学习更多干货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80103/698.html

更多阅读

到底是谁擒住了方腊 武松单手擒方腊图片

到底是谁擒住了方腊《新水浒传》正在热播,如果问个问题:是谁擒住了方腊?估计不少人的答案是武松。“武松单臂擒方腊”这一情节不仅出现在张纪中版的《水浒传》中,也出现在《新水浒》中。但看过原著的人不免要产生一个疑问,就是在原著中

三皇五帝究竟是谁--知识集锦 道德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究竟是谁一、三皇到底是谁  三皇这总的名称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三皇的分名最早见于《史记·始皇本纪》中的李斯奏议,李斯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而《春秋纬·命历序》则以为三皇是天皇、地皇和人皇,用人皇夺

究竟是谁偷了我的chua米 我能chua

大约上个月底,就听到了王蓉的新歌。那个时候只用英文标注着《chicken》。也不知道是什么,就颤抖着猥琐却无比重要的右手,双击那个mp3后缀的音频文件。一声鸡叫,立刻惊醒,心想:完蛋了,又是一首惊世骇俗的神曲。整首歌没听懂一句完整歌词,只

毕福剑哭着告诉妻子:他终于把我玩倒了

4月17日下午,原CCTV《中华情》导演、中国年度娱乐星锐榜总导演汤礼在微博上爆料称:“据可靠消息:央视近日在风口浪尖上的某知名主持人已经辞职离开央视了。”该微博引起网友的热议,纷纷猜测该主持人是先前因闹出视频风波的毕福

声明:《文章究竟把谁玩到底了 上个世纪日本泡沫时代究竟是怎样的一副光景?到底繁荣到什么程度?》为网友吻你唇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