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性主义
在中国电影批评史上,远婴的《女权主义与中国女性电影》较早将西方女性电影理论与中国女性电影实践结合起来并进行系统描述。
90年代以来,中国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开始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出发。就这一点,王春容和蒲若梅的《女性电影和女性电影批评》中提出了从“女性意识”出发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标准。她们认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至少有三个“要点”:
一、考察创作主题中“女性意识”是否自觉、直率;
二、考察银幕女性形象是否具有真正的、完整意义上的“女性特征”;
三、考察“女性观众”对影片主题意蕴的“接受度”以及对银幕女性形象的“认同度”。
也许因为是李碧华编剧,这个故事里青蛇和白蛇代表了两种对女性态度,白蛇的视角其实是传统的男性视角,而青蛇的世界才是无拘无束的女性的世界。这一点过于学术,不赘述。
为什么明明是改编白蛇与许仙的故事,但是片名却叫《青蛇》?
以前我一直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后来我想到了一个解释。
我认为,青蛇和白蛇是同一个女人的两个不同阶段。一个是“学会做人”之前,一个是学会做人之后。一个是充分感性,一个是充分理性。一个是坦诚真率,一个是隐忍克制。
青蛇,是徐克心中的真实。他厌恶所谓的“成长”同化,追求的是绝对的自由。
关于法海
法海是典型的“事业型”男人,他代表儒家观念下的成功男性。主观上清心寡欲努力修行,而事实上徐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生物, 除非不是人,它们才可以不遵循人的本性;若已经生而为人,则必然受人性的牵制。
要解读法海,有三个关键。
1,佛像;
佛像是法海心中旧的信仰,它代表传统的儒家思想。这尊佛,从法海遇到赤身裸体生孩子的妇人开始动摇,最后随着金山寺的淹没而崩塌。
佛像崩塌之后,法海称呼青蛇为“小青”。
2,蜘蛛;
蜘蛛是法海自负的牺牲品。法海与蜘蛛的渊源其实就是后来与青白蛇的故事的提前演绎。法海误以为老蜘蛛是妖魔,而事实却证明老蜘蛛果真是有灵台寺佛印且在菩萨脚下修行的生灵。
这是法海第一次对自己产生怀疑,他对自己感到沮丧和不甘。
第二次法海对自己产生怀疑是他发现白蛇在洪水滔天的金山寺下产下的孩子竟然是人而不是妖。他震惊了,他心中旧的信仰瞬间崩塌。
3,性。
关于性之于法海在《青蛇》中主要表现是三次。
村妇。雨夜里村妇丰满的胸部和裸露的诱惑的双腿,甚至是呻吟都极大的扰乱了法海的心性。试想,一只苦苦求情的老蜘蛛他铁石心肠不肯放过,但是由于一个村妇却放过了两条蛇妖。难道说法海果然忽然大发慈悲了么。不是,他在伪装。他在掩饰自己内心对于“村妇(女人)”的欲望。
女猴子(不知道那是什么。暂时这么叫好啦)。法海在佛像前独自修炼时,无法打败脑海中想象出来的女猴子。他很疑惑,“你们为什么不怕我?”答案是,因为法海口中的“你”即“法海自己”。人不可能将自己的情感与欲望彻底划分开来。所以在女色的诱惑之后,法海以为自己不为所动,但佛像脸部的漆层剥落以及蒲团自燃这些现象都出卖了法海。他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
青蛇。小青是直接对法海旧信仰发起挑战的符号。而且,小青赢了。
关于白蛇和许仙
白蛇是中国传统女人的代表。会“做人”,能隐忍。夫比天大。
说她觉得白蛇并不爱许仙。对此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白蛇是爱许仙的,非常爱。但是也许那并不是爱情,而是一种很畸形的爱的情绪。作为一直想要变成人类的蛇精,白素很崇拜许仙。崇拜,然后喜欢,接着引诱,最后守护。这种所谓的“爱情”现代依然是屡见不鲜。但这种感情的问题在意它从一开始就是白蛇(单方面)自己主观上要加之于自己与对方的,它底下蕴含的更真实的情感是“渴望被爱”,渴望安稳,渴望归宿。
白蛇对于爱情的理解是“忠诚”。(片中语:从一而终)但讽刺的是,她一直在用谎言维系所谓的“忠诚”。更加讽刺的是,她选择的“老实人”许仙是整个故事里最不忠诚的人。
许仙对于白素贞在影片中有三次“出轨”。
第一次:许仙发现白素贞是蛇妖想要杀了她。如真爱,她是妖又何妨呢。但是官人许仙跑去买了刀和雄黄酒。
第二次:许仙被小青引诱。真要是爱,一个小青算得了什么。
第三次:许仙剃度。这是许仙放弃了“爱情”的最后仪式。
许仙,是徐克最唾弃的一类男性人群。撕开人皮,尽是兽性。
影片中,白蛇和许仙之间有两种语言。一种是正常的普通话(或者粤语),另一种则是唱词。
不过,几乎所有唱词的部分,都是谎言。
白蛇死去。意味着《青蛇》与传统女性行事态度(隐忍、压抑)的彻底决裂。
许仙死去。意味着《青蛇》与传统男性行事态度(自私、懦弱)的彻底决裂。
关于青蛇
一伙儿人哄着说《青蛇》是个女同性恋的故事。未必。《青蛇》其实也许就是白素贞和许仙的故事,所谓的小青,不过是500年前的白素贞罢了。
影片中至少有四幕可以论证我的观点。
第一幕:许仙和白素贞第一次ML时,白蛇与青蛇的身体反应如出一辙。
第二幕:白素贞用嘴喂许仙吃葡萄之后,小青也用同样的方法去挑逗许仙。被白素贞发现,草地上,小青说:“早知道你全知道我就不跟他玩了。干什么,我学的不像啊。”白素贞回:“像,像十足十,不过你道行还没够,会乱性的。”
第三幕:白蛇产子,青蛇替她去找许仙。按说,青蛇对许仙是没有感情的,但是青蛇在茫茫和尚海中看到许仙的那一刹那背影的动容,极其深情。那本来应该是白蛇的神情呀。不要说为了她姐姐流泪,为人流泪和为自己流泪的感情轻易可以分辨。
第四幕:白蛇临死前,青蛇携许仙去找白蛇,发现白蛇已死。小青刺了许仙一剑,但是许仙的身体里穿过的是两把剑。
青蛇在本片中是“原始人性”保留最完整的。青蛇以裸体出场,丝毫不惧与人类“赤诚相见”,疯狂起舞。
在舞会上她的表现(略)完全原始。弗洛伊德认为“性冲动是人们一切行动的根源”。这一观点在小清身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青蛇在舞会上与挑逗舞娘、青蛇在河水里挑逗法海,形式上是一样的,但是感情色彩已经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小青对法海有了征服欲甚至情欲,她不那么自由了。
关于小青的率性徐克有一个特别可爱的铺垫。关于小青的率性徐克有一个特别可爱的铺垫。
即清明节,在船上,小青说到法海时,白素贞说“他法力高深难测,这种人躲都还来不及呢。”,白素贞说完,小青不自觉地翻了白眼。
——你怎么了,翻什么白眼?
——啊?是湖水反光吧。
哈哈哈,这里分明就是小青对白蛇的话心里感到不屑嘛。自然流露就会翻白眼咯。这话粗看来是戏语,谁知日后小青竟然真的乱了法海的心性。前后照应得天衣无缝。
事实上,整个《青蛇》的故事中,青蛇的角色是最被忽视的。她是白素贞与许仙爱情故事里的配角呀。但是徐克却还有意放大了青蛇的这种配角性。
故事里,白蛇对于许仙的偏袒明白说出来了的有两处。
第一处是西湖邂逅之后,青白蛇在宅子里等待许仙到来。小青活蹦乱跳,白素贞说小青“折腾”。小青反驳,“那老实人在船上这么折腾你也不说他呢。”
第二次是水淹金山,白蛇产子,她要小青去找许仙,小青对白蛇说:“好,我去救他。你老说人间有情,难道妖就无情吗。我们姐妹之间也是情。你想过我吗?”
这里的用意大概是影射观影者自身吧。我们这些人平时不也是这样吗。忽视掉最本真的自我,盲目追求“我们以为”的幸福。得不偿失。
关于蛇
在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梦的解析中,蛇的意象往往与性相关,蛇因其形状而代表着......(你懂的。)的象征,表达了罪恶感、嫌恶、恐惧以及性欲。而伊甸园中的蛇却让人想起了诱惑、邪恶和违抗的象征性。在圣经中,就是蛇诱夏娃吃禁果的。民间传说,蛇吃青蛙不是主动捕捉,一旦蛇发现青蛙,就用眼睛盯着它。而这时的青蛙就像被催眠了一样,会一步步自己跳进蛇的嘴里。在人们心目中,蛇正代表了这样一种催眠性的诱惑力量。白素贞和小青在《青蛇》这个故事里就是诱惑的象征,但是徐克坦诚地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恶’”,大胆承认就是,何惧乎?
在中国的天干地支中,蛇是巳,即代表着无意识中的自我。它暗指着形成人类精神地质最底层的基本力量,存在于我们内在与外界的阴暗而最原始的能量中。它们的天敌是神话中的英雄,《青蛇》里,法海就是那个“英雄”。只不过输了。
而从蛇在自然界的生活习性及自然演化的角度来看,蛇的那种弯曲和盘绕的特性让人联想到了依附的、女性的象征意义,不啰嗦那么多。在我看来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蛇会蜕皮新生,它的意象也象征着复活、永生、生命的延续的联想。
倘若真如我解读的这样,那么《青蛇》正好也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故事。五百年后再来,青蛇已为白蛇,还携着另一条小青蛇。
以上。
ps.昨晚读林语堂,先生有句话我尤其喜欢,放在《青蛇》这部电影里也尤其恰当。他说: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会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