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是烂片吗 《大鱼·海棠》是烂片吗?

此答案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讨论一下《大鱼海棠》到底算不算烂片,将从以下几点论证:



1. 为什么【两难选择】对于人物塑造重要?
《大鱼海棠》的人物塑造弱在哪里?

2. 让人物和编剧做出选择的【动机】
《大鱼海棠》的剧情和人设有没有动机?

3. 人物的【一致性】与【成长】
《大鱼海棠》的人物如何没有【一致性】也没有【成长】

4. 电影的三观
《大鱼海棠》到底三观正不正。



1. 为什么【两难选择】对于人物塑造重要?

很多人觉得两难选择是个很高深的词汇,仿佛只有事关生死的时候才会用到,所以很多电影中不存在这种两难选择根本没什么。

其实,两难选择真的是【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的。为什么?因为资源有限,欲望无限,需要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人就会面临两难。时间是资源,金钱是资源,人脉是资源,氧气水都是资源,皮肤表面积也是资源。一切的一切都是资源。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你只要正在呼吸就是在用有限的氧气满足你生的欲望。氧气既能让你老化又能让你活着,你是选择不老化却死亡还是活着却会老死呢?这就是【两难选择】,小到你每天的呼吸。这个词之所以看起来高大上,是因为大部分人不会意识到,自己每时每刻都在做两难的选择。你看答主我,选择把时间花在解释两难,而不是去睡个午觉,就是我的两难选择。意识不到不代表不存在。
两难的重点不在“难”,而是在“两”。这里要说明一下,不是说两难就不难,两难可以难也可以不难,因为“难”,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标准。两难选择和普通的难的选择之间,有交集,但并不是说难就是两难,两难就一定难。两难的决定性条件,是【两个或多个势均力敌的选项】。所以在善恶之间做选择不是两难,在没有明显善恶之分的情况下,做出可能引导出善的结局的选择,不管有多难,才是两难。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选项明显优于另一个,那不叫两难。只有当两个选项都不完美,并且各有各的不完美(或者优缺点)的时候,选择才有意义,才能体现一个人物的三观和性格。举个栗子,吃饭还是吃屎,这不是两难。吃屎还是吃呕吐物,这才是两难。正因为两个选项都不尽完美,才能体现人物的纠结和性格。比如选择吃屎还是吃呕吐物的两难,我可以用选择吃呕吐物来表现我对营养的渴望,毕竟呕吐物尚未被消化。当然我也可以让自己跳脱出此两难,而选择狗带,表现我是一个有节操,宁死不屈的人。不过你以为跳脱出的两难,其实只是让你进入了另一个两难,到底是有尊严地死还是没尊严地活,这就上升到了生死的哲学思考。

回到《大鱼海棠》,我认为本该有却没有【两难选择】的地方如下:

1. 还是人的鲲在救与不救女主之间,没有体现出【两难】,即,没有体现出救的不好,也没有体现出不救的不好。他的拯救貌似是一种本能,但这又怎么可能呢?就算是本能,那也需要很多铺垫,这个人物才更丰满。不然就是一个单蠢的动物爱好者,并不值得人们喜爱和尊敬。

2. 女主在复活鲲的时候,没有体现出【两难】。她好像很自然地就牺牲了自己一半的生命。这个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不合理。就连《圣经》这种古老的文学作品,都会探讨神的神性和人性,比如他在能够凭空造人(人就不可以)降天灾于人(人也不可以)的同时,也有人的喜怒哀乐,也会妒忌也会不安。因为如果只有神性,他做的一切都用【他是神】来开脱,那么必定是要脱离人群的没有人会买账。椿的存在是为了掌管海棠的花开,她选择复活鲲,就说明她对于自己的生命(延伸出来就是她存在的价值)看得没有鲲的生命重要。可是如果她对于鲲的生命更看重,她知道鲲生命的价值吗?作为一条宠物鱼并不是他的价值,他本是一个有妹妹的哥哥啊,他原本的价值,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难道不是照顾妹妹和繁衍后代吗?既然椿对鲲的生命看得更重,她就应该尊重他的生存价值,然而她没有。如果椿对于鲲的生命看得比自己重,那么她被鲲割伤的时候,为什么要挣扎导致鲲的死亡?可见她还是挺惜命的。这种种的不合理和不一致,导致了她犹豫都不犹豫就选择了牺牲自己一半的生命显得一点都不合理,只能理解为她是一个宁愿死都不要活在愧疚中的人。一个不能带着愧疚生活下去并且完成自己使命(简称忍辱负重)的人,是自私和幼稚的。所以编剧你看,没有两难,你让一个原本应该正面无私的形象,变成了这幅样子。

3. 女主在接受湫的好时没有体现出【两难】,好像很自然地就接受了呢。这个可是连偶像剧中的白莲花女主都不会犯的低级错误啊。难怪有人说这个女主像《三体》中的程心。但是要知道,程心是一个反面人物啊,椿的创作初衷并不是为了让她是个反面人物的好么?还是说理工科里的绿茶婊太多,以至于梁编剧根本没觉察出女主的不正常?

4. 女主在一次次发现自己选择复活鲲是个不好的决定时,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懊悔迟疑和反思。她有那么多机会可以忏悔可以救赎自己,却每一次都毫不犹豫地固执己见,没有体现出【两难】。她真的是连族人真的被她的行为弄死了都不会忏悔和反思啊,尝试都没有,最后的最后就牺牲了自己,完全说不通。她就像和现实生活中,很多固执己见却被一再证实错误的人一样,为了一点可怜的自尊心不愿认个错道个歉,还义正辞严义愤填膺。有的人不听不看滴水不进,根本不在乎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和麻烦。有的人最后删除自己的言论,就渴望被原谅。他们应该被原谅吗?那他们曾经造成的伤害呢?就不追究了吗?就成功洗白了吗?现实生活中的你我恐怕不会那么宽容吧?这样一个人做主角,观众能不生气吗?

其他的就不列举了,大家可以观影的时候自行体会。更详细的参见:


2. 让人物和编剧做出选择的【动机】

我认为,除了【两难选择】之外,另外一个塑造人物的方式就是【动机】。这个是答主演话剧的时候体会出来的。在剧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处理方式就表达了不同的动机。举个例子,同样都是喝醉以后的独白,疯癫的处理和疲惫的处理,效果就完全不同。造成你不同处理方式的,就是人物的动机,到底是为了发泄还是为了倾诉。同样的,编剧在不同的剧情转折处,所选择的处理方式,也是需要满足动机的。比如,在悲伤面前你可以让角色痛哭流涕,也可以让其冷漠。参见《白夜行》里亮司死在雪穗面前的一幕,雪穗转过身看都没有看他一眼。这一幕何其玩味,现在还有很多人在讨论东野圭吾为何要这样写。

而《大鱼海棠》里面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发生而发生,没有动机。所有的转折处,也没有体现出编剧在【所有可能】的【处理方式】中【选择】了【最优】。
既然没有衡量【所有可能】的【处理方式】,也没有【选择】,最终呈现的又不是【最优】,这样的剧本和人物塑造,难道不烂?

具体举例:

1. 为什么鲲要有个妹妹?没有妹妹会不会影响剧情发展?有了会不会?我觉得好的剧本会给【每一个角色】一个故事,每一个元素都要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合理性。妹妹存在的优点是让男主显得更有爱更有责任心,但是缺点就是妹妹的结局需要交代,哥哥死了对妹妹的影响也要有,而不是让观众脑补(因为脑补出来真的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如果没有办法对妹妹有交代,就说明妹妹的存在问题大于优势,就应该砍掉。评论中有人说是为了跟廷牧的妹妹呼应。貌似很有道理。那么,廷牧为什么要有个妹妹?如果都没有妹妹如何?难道赤松子不能说:“椿你让鲲淹死了所以要复活他,你还让廷牧淹死了呢。”这样难道没有足够的平行?明明就是剧情不够煽情来凑。

2. 鲲为什么要去救女主?除了他是个单蠢的动物保护者之外,是什么让他在那么危险的情况下,置心爱的妹妹于不顾(看出妹妹存在的麻烦了吗,完全没法让鲲救女主合理),奋不顾身去救女主?难道就是因为与女主有一面之缘?海豚不是大熊猫好吗,不是一级保护动物(而且在远古的时期海豚真的蛮多的)不会让人有天然想拯救的欲望的好么?

3. 湫为什么爱女主?你看,我没有问湫为什么要救她,因为我知道你们会说是因为爱。我现在问的就是,他为什么爱女主。除了爱有没有别的动机?爱这个动机是如何被撩起来的?就连《霸道总裁爱上我》这种俗气的小说也会安排一个一见钟情的画面,而高明如《红楼梦》直接前世注定,“这个妹妹我见过”,怎么到了湫这边,就没头没脑,没有前因没有后果。有人说是青梅竹马,不好意思,在湫朝椿扔下柿子树被椿横眉冷对的时候,我真的没看出青梅竹马。

4. 女主为什么要复活鲲?她的愧疚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排遣,比如说默默去关心男主妹妹?或者为了让男主妹妹不孤单一人长大都是动机啊!你来一个我愧疚所以要复活你这样我就不愧疚了是什么鬼?

5. 女主为什么自己一个人默默做这些事情?她是家庭缺少关爱还是怎么的?还是青春期叛逆不屑于跟父母沟通内心的小九九?如果不是她自己就知道做这件事情会被骂,她为什么不跟家人商量再去做?所以潜意识里她肯定知道她做的事情也许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可是她为什么没有一丝慌乱没有一点不安?还跟鲲那么愉快?《一一》里面也有一个独自完成很多事情的小孩子,他敏感脆弱心思细腻,整部电影几乎都是他的视角,非常有趣。但是他之所以会一个人,是因为有很大篇幅用来描写他看似关爱实则充满隐患的家庭。因为他的父母都沉浸在自己大人的世界里,对他除了温饱不太过问,他的孤独才有意义。很多时候画面都是他独自看着来来往往的大人,听着他们的只字片语。《大鱼海棠》呢?很多时候女主一个人只会让我怀疑,导演是不是不具备处理多人场景,并让他们有交集的能力。

6. 人物的外形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动机是什么?明明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女主为什么是晚清到民国的装扮?这种装扮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女主是满族人吗?还是女主生活的年代是晚清到民国?湫为什么要是白头发?是所有的天神都是白头发吗?白发除了让他看起来像日漫男主之外有别的用途吗?既然是架空,请参考国内一众仙侠类作品和游戏中的人设好吗。最失败的也比《大鱼海棠》成功。

7. 既然女主说自己是“其他人”,那么到底其他人和人和天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她是其他人?为什么其他人就一定要是鱼,鱼就一定要是人?这个有什么历史原因吗?鱼和人真的是生物学上都不是一个科,一个卵生一个胎生,这样的目的何在?只是因为名字叫《大鱼海棠》吗?名字也许不能改,你至少改一下设定好吧?况且海豚不是鱼。

8. 为什么是客家土楼?客家土楼对于情节有什么必要的推动?不是土楼而是大明宫一样的楼会怎么样?完全凭空想象的如何?既然是客家土楼,为什么女主是满族人打扮?我承认客家土楼很漂亮,但是单纯为了好看,你说为何维秘天使没有成为所有电影的女主?而且客家明明是最古老的汉人后代,百越之一,其语言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发音,你安一个满族服饰女主是何居心?

9. 女主为何掌管海棠?只是因为电影题目中有海棠?这个名字最初选出来好像不是为了这个剧情吧?这样牵强附会还没有解释不好吧?编剧是多懒,随便找个海棠花的典故都不会么?而且海棠还是“重要的温带观花树木。分布于中国山东、陕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出处百度百科)跟客家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都不是同一个地理位置。看出客家土楼的不合理了吗?(但是据 说客家分布除了福建也在江西和广西,所以这样看来客家土楼跟海棠也是可以联系上的)

后面故事就更崩坏了所以其他例子也不举了。


3. 人物的【一致性】与【成长】

人物塑造还有两点,就是【一致性】和【成长】。

什么叫一致性?就是说一个人面对某一个两难做出的选择,能够让人看出某个性格特征,而这个性格特征在别的两难选择的时候,又得到了印证。这个也叫人物设定。人物的一致性是一把尺,任何符合一致性的行为都可以不需要很大的动机使其发生,任何偏离一致性的行为都需要某个极其大的诱因。

举《红楼梦》为例,林黛玉的一致性在于,她从来不要求贾宝玉考取功名或是安心读书。但是一致性之所以被称之为【一致性】,是需要很多论据支持的,也就是说,不断地把角色放在同一个情况的不同变型中,让他做符合角色的事情,从而展现出其一致性。比如林黛玉的尖酸刻薄,就是在书中有好多例子可以举出的,她的这个形象才深入人心。这个一致性不仅仅是角色的行为不前后矛盾,角色某个总性格呈现出来的分性格之间也要不矛盾。这跟某个人是个充满矛盾的个体不是一个意思。比如一个非常有运动细胞的人,可能因为年幼家贫,没有机会受专业训练而没有在某一项运动特别有建树,但是也许因为肢体的灵活学什么运动都很快,导致他最后被教练发掘。然而由于他自己的懒惰,而不是身体缺陷,最终失败。这里的矛盾在于先天和后天到底哪一个更重要,而不是他到底有没有运动细胞。

可是单单有一致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成长】。纵观整部《红楼梦》林黛玉都是这样一个不在乎功名利禄的脱俗形象,唯独在贾宝玉被杖刑之后,她因不忍,说了句:“你且都改了罢。”(原话不太记得,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在这部小说中,她作为当之无愧的女主,呈现出了她惯有的一致性,唯一的偏离也是基于深怕心爱之人受苦的心。这里,她对他的爱怜之情让她不惜违背自己的原则,这个角色在维持了一致性的同时,还加了一个维度。这个偏离一致性的维度,就是角色的成长。

所以为什么说《千与千寻》无关成长?因为影片首尾呼应,女主在经历了一切之后,竟然还是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性,说明成长不过是一场梦,一个假象而已。不过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那么体现出了【一致性】就是一部好作品了么?不一定。有的作品中某些角色的一致性并不讨喜,比如《三体》中的程心,从头到尾都是一致地“圣母心”,最后让自己的“圣母心”毁掉了整个人类文明。《三体》的人物塑造也经常被诟病为符号化,这里就不展开了。总之,只有一致性是不够的,一部好的作品还需要体现人物的【成长】。

这个【成长】其实我更喜欢用英文来表示,那就是development,【发展】。成长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中太正面了,而并不是所有的角色成长都一定要是积极正面的。比如我们熟悉的《甄嬛传》中,嬛嬛的【成长】其实就是【黑化】,可见“正确”的三观对于一部作品来说,是多么不重要。

而某些人物用自己一贯的行为,让大家看到了他一致的表象之后,再通过一些事件和行为来【洗白】让他真实的人格水落石出,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一种角色的【成长】——让你揭开表象直达内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哈利·波特》中的斯内普教授。当然,一般作为配角或者不需要被洗白的大反派,【成长】并不是必须,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尔福也好,伏地魔也好,都没有所谓的【成长】而是一致地坏。但是对于主角来说【成长】必须,所以才会看到荣恩,在依旧逗逼的同时,多了一份果敢(还记得他之前多胆小么?)和担当。

回到《大鱼海棠》,以【一致性】和【成长】来说:

1. 女主的一致性塑造失败,才会给人一种绿茶婊结尾被【强行洗白】的感觉。这种跟斯内普教授的忍辱负重N年,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和误解,还是坚守自己的信念守护有着Lily眼睛的傻逼男孩儿(完了打到这里直接泪奔),直至死才被雪洗冤屈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如果说女主有呈现出【一致性】,那就是任性+自私。明明生活在一个幸福有爱的家庭,从小都知道自己的使命,还不用像我们一样学习找工作。都这样了还莫名叛逆冒天下之不韪,这真的不是没事找事么?这不是生活太美好了闲得慌么?这不是作么?说个我很喜欢的神仙吧,《仙剑3》中的夕瑶,那才叫爱得深沉,一不为了爱情牺牲除了自己之外的别人,为了爱情甘愿自遭天谴,为了爱情可以灰飞烟灭,只能幻化出自己的形状去人间陪伴所爱。这样的爱,就算只是爱,也是伟大的。爱情并不可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说明爱情本来就可以凌驾于生命至上,《泰坦尼克》讲的还是爱情故事呢,照样获奖无数?但是,你们知道么,这句话的下一句是【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也就是说【自由】才是人类最高级的主题。你以为《泰坦尼克》说的是爱情?错,它说的是自由,选择的自由,爱情的自由,活下去的自由,我愿意牺牲自己为了你有更美好人生的自由。你以为《仙三》中夕瑶反抗天庭是因为爱情?错,是自由!是可以爱的自由!凭什么天神就不能爱?但是没有人应该为了一己私欲,也就是自己的自由,影响到别人的自由。《悟空传》中的八戒为了能继续爱着嫦娥,宁愿不丢失记忆,即使容貌变丑也要带着记忆活下去。但是他再痛苦,除了折磨自己,没有折磨任何人。但是椿不一样,她除了折磨自己,谁都折磨了。是的,她没有折磨自己,因为编剧没有让我们看到她的任何煎熬和纠结。一半生命?Who cares?我还有另一半,都不用犹豫的。复活死人要遭天谴?Who cares?反正天谴又不是只遣我一个,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拉着一群人垫背咯,反正法不责众嘛。湫为了我要牺牲自己?Who cares?反正我只把他当哥哥,哥哥哪有救命恩人重要,况且还是我自己养大的宠物,可有感情惹!你说观众气不气?

2. 女主的成长也很失败。本来就不是爱惜自己生命和尊重自己使命的人,你说你干嘛不早点牺牲自己?你干脆一命换一命好了!你说Jack都知道最后让Rose活,这才是爱,你非要跟男主一起都活着,你说你自私不自私?你想想Rose这么重,Jack要是也上了那块板板,两个都死了。连Jack都知道活一个好过死俩,你这死的都是全村的人啊,不相干的无辜的跟你感情更深厚的人啊,你凭什么拉着大家垫背?你早点儿自我牺牲,说不定还能拯救男主呢!男主又不是天神弄死的,是你弄死的,你跟天神讨什么价?真的要惩罚你谁难道不是正当的?你作为掌管生的半神弄死了一个无辜的人都应该受到惩罚,你硬是从天神那里偷来了一条命,天神凭什么不能追讨?所以就你家鲲的命是命,任何其他人的命,还有他们掌管的世间规则,对你来说都是屁对吗?你说你被天神惩罚是不是活该?

3. 湫的一致性也很荒谬。林黛玉和贾宝玉就算是有前世羁绊,也还是在书的开头培养了很长世间感情的好吗?并不是一上来就摩擦摩擦了好吗?他们也经历过猜疑、嫉妒、交心,才最终成为彼此的一心人的好吗?湫你如此一致地爱椿,到底是为什么啊?难道就是因为她是你们那个世界唯一的适龄女青年吗?

4. 湫的成长也没有。他至始至终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写成一部《论备胎的修养》。你就算设计成一开始傲娇,玩世不恭有点幼稚,可是关键时刻还是牺牲了自己保护女主(参见《少年方世玉》中的方世玉),也可以呀。你不要以为牺牲生命了就伟大了,这个世界上伟大的事情多了,《V字仇杀队》里面,Idea都是值得为之牺牲的(其实这个就是自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罢了),区区爱情真的不算什么。天平的一边是掌管果实的湫的生命,另一边是【我们都看不明白为何存在只是因为编剧说有就有吧的】爱情,简直是一边倒。如果生命的牺牲是为了自由,或者【真正的】爱情,那么牺牲就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为了抓一个Pokemon而掉下悬崖,也是牺牲了生命,别人只会觉得我智障。


对就是智障。

既然故事是你们写的,世界是你们硬要架空的也是你们建立的,所有的不合理都不应该是观众去脑补。诺兰的《盗梦空间》也好《星际穿越》也好,都是全新的世界观,但是你用他们世界的道理去解释他们世界发生的事情,全然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而这些新世界的规则,都是通过情节交代给观众的。如何做到的?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部电影里面都有一个角色是【外来者】,也就是不熟悉规则的人,通过这个人的经历,让观众和他们一起学习电影中的世界观。这就是好片。烂片是什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编剧自己都不清楚,仿佛都是跟着观众一起发现的。这个世界里面所有能说话的角色都是局内人,唯一称得上【局外人】的是条头上张犄角的海豚,还是从小养在局内的。观众全程【我擦,这是什么鬼?这又是什么鬼?】,真的有一种剧中人物集体自嗨排挤包括观众在内的所有局外人的感觉。

说实话《大圣》我看的时候只觉得幼稚和有点矫情,这部完全是全程懵逼,全程都在想编剧是不是在憋什么大招,是不是有什么伏笔和隐藏剧情,是我眼拙看不出来的。这么智障简直不合理,就好像高考出一题1+1考生真的会懵逼唯恐是trick question的感觉。

是的,就是智障。整部剧的剧本就是智障。

不过放心,答主不是黑呢,别忘了,答主字典里的智障可是【天才】的意思。


4. 电影的三观


首先定义三观,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些人说,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一定要传递出正确的三观。

我同意。

但前提是,这是【优秀的】影视作品。

答主认为影视作品应该有几个分级:

最低:【无三观】
三观建设不完整,没有构建出想要构建的世界,世界中的人没有表现出其价值观和人生观,或者价值观混乱。既然三观都没有建设起来,就没有【正】或【不正】的区别。举例:我要说《富春山居图》在此列应该不会被喷吧?

低:【有三观但是不正】
有完整的三观体系,并且能自洽,但是所传递出的三观不符合作品中的正确三观。有的时候剧中三观会跟现实中的三观重合,但是重合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拿它自己的尺去量它,它还是短,这就说不过去了。举例:《致青春》之流的青春电影

中:【有三观且正】
三观构建不错,传递的能量也是正的,但是仅仅是做到了及格而已。举例:《大圣归来》

高:【全新的三观还能自洽】
脱离我们熟知的三观所构建的三观,有现实社会的影子但是还是讨论了很多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的道德问题。举例:很多日漫,还有科幻类。但是神作日漫不在此列,《攻壳》《钢炼》《EVA》这种都在更高一个级别。

最高:【不管是不是全新的三观,亦或是脱胎于现实社会的三观,都能完美自洽,还能对其进行批判】
传递三观仅仅只是高,但是如果想要达到神作的级别,就要有批判精神。举例:豆瓣高分电影,尤其是《肖申克的救赎》。其实最新的《美队:内战》和《疯狂动物城》也在此列呢。有人说《美队》还是太流于表面了,我同意。不过一部典型的好莱坞英雄片能这样,也已经不错了。当然《黑暗骑士》系列在这个级别里面还是更优秀的。

按照以上分级,大家认为《大鱼海棠》在哪里呢?

答主认为《大鱼海棠》属于无三观一列。



总结:

《大鱼海棠》没有人物塑造,没有动机,没有一致性和成长,没有建立完整的三观体系,更无从谈其三观正不正,所以是一部烂片。


我至始至终没有提到画面。


动画电影,电影是其载体,动画是其工具。就好像一个人画油画,画是一坨屎,颜料再好有什么用?而且所有的错基本全在编剧一人,为什么?因为动画电影不需要演员,所以表情不到位,情绪没有选择对,写出的故事不能让人懂,描写的感情不能打动人,都是编剧一个人的责任,赖不到别人头上。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90103/5883.html

更多阅读

《烈日灼心》:曹保平手把手教你如何拿烂片糊弄金爵奖

《烈日灼心》:曹保平手把手教你如何拿烂片糊弄金爵奖文/马庆云今天上海金爵奖的获奖影片《烈日灼心》点映,观影结束之后,我在朋友圈发了这么一句话:曹保平导演因为这部烂片而遗臭万年。很多朋友催我仔细论证一下。曹保平导演要通过《

英朗和明锐哪个好 迎接英朗的不是一片无竞争蓝海

进入2010年,炒得最热的大概是上海通用的新车别克英朗了,因为这是今年第一款上市的中级车,为了预热这款车,厂家自然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再加上几天前刚上市的新赛欧,上海通用趁热打铁,展开了今年度的第一轮攻势,争取开门红,为全年的销售打好前

声明:《大鱼海棠是烂片吗 《大鱼·海棠》是烂片吗?》为网友森糸獵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