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版三国演义 如何评价央视版的《三国演义》?

这么久了,不知道现在写还能不能看到。
上几张图,第一场是徐州疏不间亲,袁术想和吕布结亲。
当知道这个“好消息”时,吕布是这样的
这个小眼神,有没有一种天上掉下来个粘豆包让我捡到了的感觉?这个小眼神,有没有一种天上掉下来个粘豆包让我捡到了的感觉?
不行不行,要矜持。下面就是客气话了,笑的连后槽牙都漏出来了下面就是客气话了,笑的连后槽牙都漏出来了

然而腹黑的陈宫已经看穿了一切。不过陈宫的目的是弄死刘备,就算同意了也要告诉你:不是爷中了你的计,爷是自愿的不过陈宫的目的是弄死刘备,就算同意了也要告诉你:不是爷中了你的计,爷是自愿的
再往后就是一段经典的对白
宫遂辞别韩胤。入见吕布曰:“闻公女许嫁袁公路,甚善。但不知于何日结亲?”布曰:“尚容徐议。”宫曰:“古者自受聘成婚之期,各有定例:天子一年,诸侯半年,大夫一季,庶民一月。”布曰:“袁公路天赐国室,早晚当为帝,今从天子例,可乎?”宫曰:“不可。”布曰:“然则仍从诸侯例?”宫曰:“亦不可。”布曰:“然则将从卿大夫例矣?”宫曰:“亦不可。”布笑曰:“公岂欲吾依庶民例耶?”宫曰:“非也”。布曰:“然则公意欲如何?”宫曰:“方今天下诸侯,互相争雄;今公与袁公路结亲,诸侯保无有嫉妒者乎?”若复远择吉期,或竟乘我良辰,伏兵半路以夺之,如之奈何?为今之计:不许便休;既已许之。当趁诸侯未知之时,即便送女到寿春,另居别馆,然后择吉成亲,万无一失也。”布喜曰:“公台之言甚当。”
《三国演义》中这段一气呵成,毕竟小说和影视剧表现不同。
首先按照当时的局势,袁术的实力绝对是首屈一指,四世三公的家族,又是嫡出,控制世族,掌握江淮。有讨论说袁术在当时势力天下第一,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如果从吕布的角度看,和袁术结亲是件天大的喜事。楚团长高兴的都自己玩上COS了,粉色系的吕布。楚团长高兴的都自己玩上COS了,粉色系的吕布。不管是出于自己的政治考量,还是出于女儿有了一个好人家。这种喜悦对于一个军阀,对于一个父亲都是正常的。所以楚团长自己玩了COS,又开始和陈宫一起粉色系。不管是出于自己的政治考量,还是出于女儿有了一个好人家。这种喜悦对于一个军阀,对于一个父亲都是正常的。所以楚团长自己玩了COS,又开始和陈宫一起粉色系。
修宗迪大爷这个低头总觉得萌萌的。不知道两位老师年龄怎样,但总得真的是做了父亲才能明白这种喜悦。
然而修大爷,不是陈宫不是来跟你高兴的,于是粉色系的陈宫开始对吕布进行文化普及。然而修大爷,不是陈宫不是来跟你高兴的,于是粉色系的陈宫开始对吕布进行文化普及。
吕布的眼神有没有一种: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从天子例一年这个说法明显是说着玩的,吕布一时脑热随口一说(此时吕布适不知道陈宫的来意,单纯的以为就是按日期算)。这个说法明显是说着玩的,吕布一时脑热随口一说(此时吕布适不知道陈宫的来意,单纯的以为就是按日期算)。
所以陈宫想都不想否定后,吕布的状态的是自讨没趣,注意眼神斜向下。但是没有什么情绪波动。毕竟,本来嘛,从天子例是扯淡的。

从诸侯例半年袁术此时还没有称帝,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大诸侯。袁术此时还没有称帝,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大诸侯。
吕布掌握徐州,从后文和陈登的对话此时吕布的目标只是徐州牧(养奉先若养虎那段),成为一方诸侯,而且此时他的实力也勉强合格。可以说从诸侯例客观上最合适。
所以问这个问题时,吕布的情绪依然是高昂的,甚至比前一个还真。毕竟天子例是随口一说,能从诸侯例可能就是吕布的人生理想。
而当这个被陈宫否定后,吕布会一定的厌恶感,不仅是对自己出身的否定,更是对自己多年心血的否定。

从大夫一季吕布最初干过主簿,或许从大夫才是他的身份?问出这句话,是否有会误解为陈宫轻视自己的出身?是否生气陈宫不认同自己为诸侯?不知道了。吕布最初干过主簿,或许从大夫才是他的身份?问出这句话,是否有会误解为陈宫轻视自己的出身?是否生气陈宫不认同自己为诸侯?不知道了。
不过问这句话时肯定不会和天子例、诸侯例一样神采飞扬。
到这会要还是不明白陈宫这是话里有话,吕布就成智障了。所以团长这时候的眼神就成了:有话直说,闹什么闹?到这会要还是不明白陈宫这是话里有话,吕布就成智障了。所以团长这时候的眼神就成了:有话直说,闹什么闹?修大爷这个深藏不漏的微笑,逗你玩。修大爷这个深藏不漏的微笑,逗你玩。
团长嘴都歪了,你别闹了。

两句话,一语点醒梦中人。两句话,一语点醒梦中人。
于是陈宫提出直接送女去寿春,此时作为一个爱面子的男人,不免会有一定尴尬:连庶民还有一个月,合着我连庶民都不如?于是陈宫提出直接送女去寿春,此时作为一个爱面子的男人,不免会有一定尴尬:连庶民还有一个月,合着我连庶民都不如?
然而修大爷早就看穿一起,于是立刻提出解决方案。电视剧中有个长音“诶”,一种无所谓感,用这种方法最能劝说吕布这种思维比较单一的人,甚至有一种老师劝说不听话的学生的感觉。
吕布作为东汉末年脱颖而出的小军阀,虽然不是高智商,但至少人家不傻。所以几句话,被陈宫点明后,自然也,,,其实是被陈宫卖了还在帮人数钱。。。吕布作为东汉末年脱颖而出的小军阀,虽然不是高智商,但至少人家不傻。所以几句话,被陈宫点明后,自然也,,,其实是被陈宫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话说楚团长的大眼睛实在太传神了。

影视剧可以充分地利用演员的表情,动作,神态。使得这场原本在小说中就是一个过场的戏,变得有了波动,即符合人物的性格,也很符合每一个普通观众的心态。到这会吕布就该生气,到这会陈宫该怎么说吕布才能明白,或者观众才能明白。私以为这段戏很短,但处理确是很好的。


第二场戏,火烧博望坡前后
这集开场的是曹军到了,三爷看到孔明后吐槽:大哥整日如鱼得水,为何不用水出战?话说二爷这个表情是偷笑?话说二爷这个表情是偷笑?
刘备发话:智赖孔明,勇需二弟三弟,速去查看兵马。一方面维护孔明,一方面不打击兄弟的,要说刘备会说话可不仅仅是在白门楼和许昌。这个细节很有意思,大哥让老二老三去查看兵马,两兄弟明白自己对大哥还是有用的,所以这时的心情还是蛮好的(怎么有点兄控?)这个细节很有意思,大哥让老二老三去查看兵马,两兄弟明白自己对大哥还是有用的,所以这时的心情还是蛮好的(怎么有点兄控?)
所以两人走的时候,三爷对着孔明哼了一声,大有:看你有神马能耐,遇到事不还得看我们?
而二爷直接无视孔明,径直走了。
一对比,二爷傲上,三爷直率的形象就显出来了。
大军压境没有调度,三爷和底下诸将一样焦急,甚至开始嚷嚷:自己带兵上。大军压境没有调度,三爷和底下诸将一样焦急,甚至开始嚷嚷:自己带兵上。
而二爷,焦急不留于表面,对三爷的自己带兵上就回了一句急死人也。
二爷多少是比三爷能干更大事的人,先主不分兵则已,分兵必关羽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看到孔明执掌剑印做统帅后,三爷是跺脚叹气,二爷是冷眼旁观。当看到孔明执掌剑印做统帅后,三爷是跺脚叹气,二爷是冷眼旁观。
子龙弟弟,三哥,你挡我镜头了。

正式开始调兵二爷的态度是该领命领命,但你说的我不想听。二爷的态度是该领命领命,但你说的我不想听。
三爷的态度是老子就不想跟你玩。
子龙暗中提醒这个反应三爷的,没办法这场戏子龙就打了个酱油。
备爷态度是你俩要懂事。
话说那些说:老三国把刘备刻画成受气包的可以歇了,刘老大在老三国的设定是一龙降二虎,平时是和你客气,真要是生气这种不怒自威感觉足以震慑在剧中也是没几个人镇不住的。
总的看,二爷对大哥是敬,三爷似乎还有一层怕。在老三国的设定,二爷是傲视天下,三爷直率简单。所以同样的话大哥可以指责三爷却不能明说二弟。
这个以前有人说过,孔明刚要说违令者“斩”,最后一个字没出来,刘备赶紧接着: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方面继续维护孔明,同时也保护了兄弟。君主加大哥,做的不容易。这个以前有人说过,孔明刚要说违令者“斩”,最后一个字没出来,刘备赶紧接着: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一方面继续维护孔明,同时也保护了兄弟。君主加大哥,做的不容易。

战况就算了,老三国战争是短板

大胜夏侯惇,二爷三爷回来见到大哥军师
三爷是这样的二爷是这样的二爷是这样的刘备和孔明是这样的刘备和孔明是这样的跪下时都是三爷第一个跪下。跪下时都是三爷第一个跪下。
这里的细节对比,人物形象就明显了:
还是那句话,三爷的设定是简单直率,所以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喜欢就喜欢,讨厌就是讨厌。自己原来看不起孔明,就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除非大哥压着。但当明白军师神机妙算后,就光明正大的跪下,而且第一个跪下,丝毫不因自己之前的态度尴尬。俺老张就是服能人!
二爷的设定是傲视天下,同时大局观要高于三爷。所以同样是看不起,为了照顾大哥的面子,为了全局,二爷不会向三爷那样直白的表现,对孔明指挥至少保有表面的顺从,对三爷的独立出兵的建议直接否定。但这种顺从是形式,骨子里还是轻视。
而当明白的确是自己错了后,想让二爷这种人直接说出:军师我错了我以前是个大傻逼这种话不太容易。出于面子不好说,出于理性是非观又明白的确是自己的错。所以二爷这一跪低头认错,不敢直视孔明。
迎接三位兄弟回来的那张图,诸葛国强老师全程微笑加威严,不仅仅是自信玩弄曹军于鼓掌间,还有一种终于将两人收复的态度。不用多说。
刘备的态度比较多元,一场大战,战胜敌人的喜悦是君主的,兄弟都安然无恙的喜悦是大哥的。所以孙彦军老师的表情不仅仅微笑,更多一份关怀,甚至有种多年在外的游子终于回家时,家中老人的欣慰。君臣和睦,兄弟团结,这比打赢十个夏侯惇都重要。孙老师这个表情,表现了一代贤主的同时,更多突出一位大哥对自己弟弟终于明白自己的心意而高兴。君臣和睦,兄弟团结,这比打赢十个夏侯惇都重要。孙老师这个表情,表现了一代贤主的同时,更多突出一位大哥对自己弟弟终于明白自己的心意而高兴。

我在另一个回答里说过,老版三国拍摄时受到的时代影响,没有现在这样足够的演员群体,大量的演员是各个话剧团的话剧演员。由于演员的习惯,以及拍摄的方式,对于面部表情的操控和细节的把握,比现在更重视特写肖像的展现(看一些老电影《杨涟》好多镜头都是大头贴),所以给了演员在表情细节上更多的表现机会。

这种拍摄是好是坏,不好说。至少从展示人物性格上,老三国是成功的。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90103/9987.html

更多阅读

三国演义人物 三国演义名将

三国演义人物简介三国演义人物名字三国演义人物关系图三国演义人物分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三国演义人物图片三国演义人物性格三国演义人物故事三国演义人物大全三国演义人物评价新版登录新闻hao123地图视

新三国PK三国演义_浪中走 新三国演义

昨晚连续看了10集新三国,个人感觉还勉强,但总体比唐国强的老版三国演义差了一些,有几个方面可以体现三国演义并不是史书,而新版三国和三国演义拍成电视剧都是根据三国演义拍的,所以从三国演义这本书来说,老版三国演义更胜一筹1、演员的

声明:《央视版三国演义 如何评价央视版的《三国演义》?》为网友峩眔溫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