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员的身体素质 宇航员的身体素质到底有多高?

贴一段杨利伟写的回忆录《天地九重》给知友

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天地九重(十九)

2010 年 6 月 5 日 星期 六 今晚报

最后的10秒开始倒数。10、9、8、7、6……

一会儿,帮我关舱门的那位工程师开口了,没话找话,他问我:“知不知道当年给苏联的航天员加加林关舱门的工程师现在干什么?”

我说:“还真不知道……”

工程师就告诉我:“他现在成了俄罗斯航天博物馆的馆长。”

其实,他讲的这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几个人谁都没笑出来。但大家的紧张得到了些许缓解。

终于,6时15分,我接到命令:“神舟五号可以进舱!”

进舱之后,我首先接收飞船,由工程师在舱外协助。要看飞船是不是正常,各种手柄位置是不是和单子上一样,每检查确认一项,我就报给工程师,他手里拿着“确认单”打勾。

接收飞船的程序用了十几分钟完成,我在“返回舱状态确认单”签上名字,把它交给工程师。

工程师这时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帮我关闭舱门后就撤离了。在关舱门前,他对我说:“利伟,咱们明天见。”

我微笑着回答他:“馆长,咱们明天见。”我听见外面的几个人都笑了。

成功返航后,在欢迎仪式上,我又见到了这位工程师。我们笑着拥抱,我对工程师说:“咱们又见面了,馆长!”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叫他馆长。

所有人都已经撤离发射场,我独自一人在已经关闭的飞船中,开始工作。

连接通信头戴、插好生理信号插头、连通供氧和通风软管、检测航天服气密性、打开航天服通风机,然后,我坐到航天座椅上。

其实刚刚进入飞船的舱体后,我感到新鲜和惊奇,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进入真实的船舱,以前的所有训练都是在模拟状态下进行的,即使仪表、按钮的位置相同,但真实的与模拟的还是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就像用木头枪练习刺杀的人第一次握住真枪,质感、视觉、触觉等元素,令人震撼。我清晰地感受到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我认真环视船舱,闭上眼记住它的形象,并让它与我记忆中的模拟器重叠,用这样的办法熟悉它。

一旦开始进入工作,我的自信就回来了——那些程序和动作,平时训练已经做过无数遍,不仅仅烂熟于心,而且成了一种自然反应,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中。我有意寻找那种得心应手的感觉,让自己沉浸到熟悉的节奏当中,尽量让当时的感受与平时训练时的感受重合。

在完成了规定的动作之后,我的状态已经调整得很好了,思维清晰,情绪冷静。

我的心率平时基本是72下至73下,特别稳定的时候可能不到70,根据发射那天的医学数据,从准备开始时直到火箭升空之前,两个小时,我的心率保持在76下,与平时相比变化不大。

做完自己的准备工作后,后边的工作就是配合整个系统。程序规定了几大系统在某个时间要做什么,哪一步是火箭的,哪一步是飞船的,哪一步是测控的,哪一步是航天员的。我根据指令,配合火箭和飞船的一系列动作。

时间在一点点过去,历史性的时刻在一点点接近。

每到一个时间节点,零号指挥员就会报“某分钟准备”,并且越来越密。

“60分钟准备!”……

“30分钟准备!”火箭发射塔操作支架缓缓打开。

“15分钟准备!”总指挥李继耐和我通话。他说:“我们一定会牢记中央首长的重托,和你并肩作战,让你实现成功发射、精确入轨、顺利返回的目标,也希望你沉着冷静,坚定自如,按预定程序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任务指挥部信任你,全国人民期待着你!”

“我向全国人民保证,坚决完成此次任务!”我回答。

“利伟,明天早晨,我们将在内蒙古草原迎接你凯旋,预祝你圆满完成任务,咱们明天见!”

“明天见!”

零号指挥员说:“5分钟准备!”我再次检查调整束缚带,把自己紧固在座椅上。抬手关闭了面窗,然后两手握住操作盒,静待起飞。

4分钟准备、3分钟准备、2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

50秒、40秒、30秒……最关键的时刻已经来临。

平时经历再多次的训练,也无法体会真正起飞时的状态。

绝对是仅此一次的体验!

这时候,我的耳机仍然可以听到下面的声音,却发觉下面安静极了,除了零号指挥员数时声,其他一点点声音都没有。

这时候,飞船的各种风机的响声就越发显得明显。

此刻,我的心情没有变化是不可能的,随着倒计时越来越密,人会越来越紧张。不是恐惧、害怕,虽然明知谁也不能保证这次一定会成功,但此时此刻不会去想会不会出事,回不回得来,如果想那些,会把自己先吓坏了。我的心情有些复杂,脑子里产生着各种念头。

我想的主要是操作程序,因为在飞船里总是有程序需要执行,有很多情况需要反馈,但时不时一些想法像金鱼吹的泡泡一样泛出水面。会想,这一刻马上要到了!这么多年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就是为了这一刻;会想,国家和民族为之积淀和准备了这么多年,几千年的梦想要成真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马上要发生了,而我就肩负着这个责任!会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太奇妙了……

这里面既带着一分紧张,又带着一份期盼。我不能放开了想,必须把精力集中在操作上,所以就用力把这些念头按下去。

最后的10秒开始倒数。10、9、8、7、6……

我听着清晰的倒计时声,百感交集。我知道有千千万万人看着我,从总书记到普通百姓,我感到了责任重大,心里有一种出征的兴奋,有一种紧迫感。

在数“4”的时候,我很自然地敬礼。这是程序没有安排的,我戴着很大的航天服手套敬礼,看着摄像头敬礼,以一个军人的庄重和严峻。寂静的耳机中传来热烈的掌声。

掌声响起来,就像一首歌形容的,“我心更明白”,我感到有那么多人都站在我身后,给我强大的支持。我并不是一个人去出征,我是和千千万万科研人员一起出征。

在这种激奋的情绪中,传来零号指挥员响亮的口令:

“点火!起飞!”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汽。我曾经在现场看过火箭发射,那种情景令人非常震撼。

火箭和飞船总重达到487吨,当推力让这个庞然大物升起时,大漠颤抖,天空轰鸣。此时身在飞船中,虽然能听到火箭点火、发射时的声音,觉得噪音很大,但远不像在外面感觉得震耳欲聋。

火箭起飞了。
天地九重(二十)





静静的弱水河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意外出现了……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得像一块铁。因为很快就有动作要做,所以全神贯注,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仪表板,手里拿着操作盒。

开始时飞船非常平稳,缓慢地、徐徐升起,甚至比电梯还平稳。我心想:这很平常啊,也没多大劲啊!

后来我知道,飞船的起飞是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各种负荷是逐步加大的,要提前做好准备。但当时,没有人有过坐火箭的真实经历,并不清楚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一看情况远不像训练中想象的压力那么大,心里稍有释然,全身紧绷的肌肉渐渐放松下来。

“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

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了有压力在渐渐增加。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曲线变化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

但就在这个时候,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意外出现了。

共振是以曲线形式变化的,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要承受不住了。

当时,我的脑子还是非常清醒的,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不应当有这种情况出现。

共振持续了26秒后,慢慢减轻。当从那种难受的状态解脱出来之后,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我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钧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个难受的过程。经过研究,我们的工作人员了解到,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之后改进了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神七飞行中再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不仅我当时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

回到地面后,我看到了升空时传到地面大厅的录像。当时大家安静得不得了,谁也不敢吱声,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一动不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怎么一点都不动呢,甚至眼睛也不眨。

后来,3分20秒,在整流罩打开后,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船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当看到这段录像的时候,我感动得说不出任何话。

我看到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盯着大屏幕掉眼泪,哭得像个孩子。

我看到我的大队长申行运哭了,一米八的大个子在那里捂着脸哭。我看到我的教练也在流眼泪,朝夕相处的航天员战友们,我的领导们,还有工程技术人员,那一刻大家都在流眼泪。

有这么多人在关心我、牵挂我!那种真诚,那种真情流露,现在想起来,我心里都有种很酸楚的感觉。

飞船此后的飞行非常顺利。在将近10分钟时,飞船仿佛一下子跳进了轨道。我突然有了失重的感觉。

失重的确是突然来到的。因为一直有火箭推着飞船,一直在加速,加速就有过载,有相对重力作用。近10分钟时,最后一级火箭跟飞船分离,突然一分离,飞船没有推力了,身体感觉猛地往上一提,我意识到已经处在微重力环境了。

这时,我被束缚带固定在坐椅上,人肯定飘不起来,但是我突然感觉离开了坐椅,不贴着它了。我注意到飞船里的灰尘“噗”的一下,全起来了。

灰尘肯定是有,再洁净也会有灰尘。正好9点多钟的阳光从两个舷窗外边照下来,因为没有大气的原因,没什么遮挡,光线非常明亮,就跟早上把窗帘一打开差不多,细微的灰尘在光线里一下“升”起来。跟我一样,所有的物体在失重时都会“升”起来。好像舱里的万物一下有了生命和翅膀,会自由飞翔了。我的眼睛几乎不够用。

我低头往下看,只见所有的束缚带,在飞船里用来固定物体的绳子,全都竖了起来,微微摇动,挺有韵律感,特别好看。就像湖水中的水草一样,在水中蓬勃生长,舞动着生命的活力。

我太惊奇了,尽管读过关于失重的描述,也曾有过体验,但在地面不可能见过这种现象,也无论如何想不到这种奇特情形。

我明确地知道,自己已经真正进入茫茫太空了!

测控数据显示,飞船正确入轨,此时它的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是每秒7.83公里;轨道近地点为200公里,远地点是400公里。

入轨之后两分钟,飞船按指令调整姿势,我的工作是操作太阳能帆板,让它像两只翅膀一样展开。之后我按程序向地面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我的身体“感觉良好”。

在克服了初到太空的不适之后,除了要做的工作和与地面的配合,我就迫切地想赶快看看太空是什么情形。但这需要等地面的指令。

10时31分,舱内环境监测正常,地面指挥人员下达指令,允许我摘手套、解束缚带。我内心的渴望早就迫不及待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摘下手套,解开系在膝盖下方的束缚带,第一时间先往起一飘,然后拽着座椅很轻松地就过去了,飘到了舷窗边上。

哈,太空和地球一下子出现在我的眼前……

在选择先细看太空还是先细看地球这一点上,我内心涌动着对家园深深的眷恋,我贪婪地向下张望。

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

以前不理解文学描写中“美得让人窒息”是什么情形,而此时我真的是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激动得不得了。

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

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和倾慕,啊,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您太完美了。
天地九重(二十一)

2010 年 6 月 7 日 星期 一 今晚报



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

我仔细端详这美丽的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而唯一的机会幸运地降临到我身上,我一定要替所有的中国人好好看看她,我一边看,一边不停地按动着相机的快门,我要留下所有我见到的奇异景色。

随着飞船的飞行,地球在我面前呈现着不同的景观,我动用了脑海里所有的地理知识观察她,上学时,我们经常看地图,平时我们会转动家里的地球仪给孩子讲述地形地势的概念,而现在,我眼前的地球却以无与伦比的维度伸展着她的壮丽身躯,她的形象使得所有的地图苍白简单,也使所有的地球仪呆板无趣,她真实地在宇宙中自如地永不停歇地运转着,以她的宏大、美妙向我阐述着生命之星的往事今生。

仿佛在告诉我,孩子,你一定要知道地球母亲在这广阔无垠的宇宙中是怎样运行生存的,你要仔细看看你赖以生存的这颗星球,她是宇宙的宠儿,而你们人类是她的宠儿。

地理知识告诉我,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海洋,我果然看到了大片蔚蓝色的海水,浩瀚的海洋骄傲地披露着广阔壮观的全貌,我还看到了黄绿相间的陆地,连绵的山脉纵横其间,我看到我们平时所说的天空,大气层中飘浮着片片雪白的云彩,那么轻柔,那么曼妙,在阳光普照下,仿佛贴在地面上一样。海洋、陆地、白云,它们呈现在飞船下面,缓缓驶来,又缓缓离去。

当飞行员的时候,我曾飞到内蒙古或新疆上空,看到下边的草原绿油油的,白羊一群群的。现在我看见云彩就像草原上的羊群,蓝色的海面和多彩的陆地,披着淡淡的白云,美轮美奂。我就随着这美轮美奂的星球一起转,乐此不疲。

在地球蓝色的弧形地平线之外,是深远幽黑的宇宙。

我以敬慕的心情凝望宇宙的远处,在太空看到的宇宙是黑色的,是那种纯净的墨一般的黑,宇宙是真空的,没有空气折射光线,所以它是黑色的,不像我们在地面看到的是蓝色天空。去过西藏的人都看到过透亮的、满天星斗的星空,而此时在太空中观看星空,是更透彻、更明亮的。没有物质的遮拦,没有大气产生的折射,星星眨眼睛的现象看不到,所有的星星就那么远远地耀眼地亮着,一颗一颗,像色调不一的晶莹宝石,悬在黑色天鹅绒的背景上。

我知道自己还是在轨道上飞行,并没有完全脱离地球的怀抱,冲向宇宙的深处,然而这也足以让我震撼了,我并不能看清宇宙中众多的星球,因为实际上它们离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很多都是以光年计算。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宇宙的广袤真实地摆在我的眼前,即便作为中华民族第一个飞天的人,我已经跑到离地球表面400公里的空间,可以称为太空人了,但是实际上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仅像一粒尘埃。

我不是一个很容易对外界事物激动的人,但当看到这些壮美奇丽的景观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原本非常镇定的我,脑子里一会儿想想这个,一会儿想想那个。

我为人类的伟大感到骄傲,为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感到自豪。中国人能把这个八吨重的金属飞船,弄到好几百公里以外的太空飞行,多么不容易。飞行原理虽然我十分清楚,但在太空飞行的过程中,在“神五”上围着地球一圈圈绕行时,我仍然觉得不可思议,我惊叹人类的能力,我深深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伟大而自豪。

虽然,独自在太空飞行,但我想到了此刻千万中国人翘首以待,我不是一个人在飞,我是代表所有中国人,甚至人类来到了太空。我看到的一切证明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成功,我认为我的心情一定要表达一下,就拿出太空笔,在工作日志背面写了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以此来表达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写这句话,事前并没有设计的,我因为太激动了,而且是在真空中用特殊的笔写的,字就写得很潦草,写完之后,我立刻拿到摄像镜头前让大家看。我想把自己的骄傲和喜悦表达出来,和全国人民一起分享激动的心情。

返回地面后在香港访问,曾有人问我:你在太空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上帝?我就说,我看到了——全国人民就是我的上帝。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是祖国和人民送我上天,祖国和人民是赋予我使命的“上帝”,也是给我力量和勇气的“上帝”。在太空飞翔最喜悦的时候,最激动的时候,我想到的,就是祖国和全国人民。

我并不是在喊口号,也许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这样的感受。在广袤无垠的空间中,看看无边无际的星空,看看地球,看看黑色的宇宙,我觉得自己很渺小,太微不足道了,我不过是地球上的高级动物人类中的一个个体,没有国家、民族的合力,我不可能飞到如此高远的天空。我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人类、祖国、民族意味着什么。

后来我特意就此感受和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交流,大家都有相似的感受。

在此后的飞行时间里,除了工作,我抓紧一切时机反复观看太空景象,体会奇妙的失重状态。

只有到了太空,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不惜支付昂贵的费用,做一次太空旅游,这绝对可以称为梦幻之旅。

我乘坐的飞船每90分钟左右,就可以目睹一次日出和日落的循环。我的整个飞行是将近一天的时间,飞船一共绕地球飞行了14周,我看了14次日出与日落。由于飞船的速度比较快,太阳的出现和落下,就如火球一般飞跃而出、飞跃而下。

尤其是日出,气势磅礴、撼人心魄,我曾在新疆的天山上,也曾站在家乡的大海边看到过几次日出,每次都会欢呼雀跃,但那些日出都无法与太空中的日出相比。

因为,在太空中,日出的参照物不是远远的地平线或海岸,日出也不是在大气散射折射的光线下出现。在太空中,日出前的地球边缘呈现一片亮丽的白色,好像在地球的边缘镶嵌了一条美丽的金边。随着飞船的高速飞行,这条金边逐渐扩散开来,迅速地照亮整个大地,光明的一天就这样来到了。而从白天向黑夜过渡的时候,大地是逐渐变暗的,它一部分、一部分地黑去,直到我看到的这一面地球完全融入宇宙的一片漆黑之中。

月亮也极为有趣,白天看到的月亮呈浅蓝色,很漂亮;夜里看,却只能看到月亮的局部,但是非常明亮。

失重的状态与地面人工制造的失重大有不同,它不是让你在仓促中去体验二十几秒,而真是“一张柔软的床”。我可以真正地飘起来,在飞船的一边,只要手稍微一点舱壁,就会飘向另外一边;所有的东西,即使是比较重的东西,轻触一下就飞了起来,任何东西都可以悬在空中。如果不小心有水珠在饮水时跑出来,它也不会洒落,而是在空中飘浮,你可以把液体做成长条、圆环等各种形状,如果不给它外力,它会在自身张力作用下形成一个个非常圆的球。人可以连续不停地翻跟头,玩各种形状的水。

我更多时间仔细地看着地球。海岸线和高山的轮廓、弯曲的河流都显得非常清晰。
宇航员的身体素质 宇航员的身体素质到底有多高?

从这样的维度审视我们的家园,思维方式会有所不同。随着身体的失重,许多东西似乎也会随之变轻、变淡,比如名和利。但另一些东西则会在心里变得更加清晰和珍贵,比如祖国和亲人。

最后贴一曲《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分割线--------------------------------------------------------------------

如有侵权立马删除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推看
公众号:tuikan007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40103/1539.html

更多阅读

身体素质太差怎么办? 东西方人身体素质差异

身体素质太差怎么办?——简介1、在健康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决定于遗传,10%决定于社会因素,8%决定于医疗条件,7%决定于气候影响,60%决定于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你知道吗

身体素质差怎么办 身体素质太差怎么办?

身体素质太差怎么办?――简介1、在健康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个人的健康和寿命15%决定于遗传,10%决定于社会因素,8%决定于医疗条件,7%决定于气候影响,60%决定于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你知道吗?吃饭一定要是:早上吃好

身体素质差怎么锻炼 身体素质差怎么办?

身体素质差怎么办?――简介生活中有很多朋友运动了没有30分钟就会流汗,也有部分朋友走一段路就会汗流浃背,那么今天针对身体素质差的朋友分享一下小编解决身体素质差的经验。身体素质差怎么办?――工具/原料水果。身体素质差怎么办?―

中国人素质越来越低 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怎么办 精

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怎么办 精――简介身体素质受制于很多因素,一般而言有五个方面来衡量,反应速度、力量、耐力素质、应变能力、及关节柔韧性和弹性,当身体素质下降时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怎么办 精――方法/步骤身

改善身体素质 什么健身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素质

   生命在于运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动锻炼对我们的身体帮助极大,但是运动并不是盲目的去进行,运动过程中要找对方法,这样健身的效果才更加显著。那么,什么健身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素质呢,下面由爱华小编为您介绍什么健身运动可以改善身

声明:《宇航员的身体素质 宇航员的身体素质到底有多高?》为网友行善积德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