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大三选择了外保,然后出于对长者的仰慕,最后选择了蛤交(你知道我这是在扯淡)。我一开始对这个结果是很自足的,这里有一个历史背景。那就是我当年高考考得很烂,没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结果12年山大报的人比较少,最后把录取线直接降到一本线,之前理科报山大至少得650,我当年考了640,而12年山东理科一本线是582,就这么我占了一个大便宜就混进来了,所以我刚进来的时候基本上是班里倒数,那个时候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别当拖后腿的就行』,保研之类的压根想都不敢想,心里对清北复交,只有欣羡但觉得那是遥不可及的,更别说出国留学了,所以我把自己姿态放的比较低,就一心认真念书,生怕辜负了这份幸运,计划着到大四找份工作,或者如果还想念书就去考个研究生。
结果后来大一大二大三三年就这么读下来,慢慢意识到自己在念书这件事上还是有一点天赋的,三年努力,最后从大一的第11名一路杀到大三的第1名,也从学长那里了解到,我们这一级是内外保不分,这样保送到外校的概率就大了很多,于是我大三开始很兴奋地着手准备保研的各种事情,整理证书、递交材料、混实验室、和外校老师套词,最后参加了北大和交大的夏令营,都拿到了offer,9月份又去到浙大实验室呆了一个月。
而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我开始有了一些心态上的变化,我发现身边很多条件和我差不多的同学,并没有把保研作为最佳选择,考了GT准备留学的,很毅然决然放弃保研名额,而没有GT成绩的同学也有很多毅然决然放弃保研名额,然后着手申请香港新加坡,(我们专业有保研资格的,几乎所有女生都放弃国内保研,选择留学出国,而男生则全部选择国内保研,这个事情我觉得很有趣,以后有机会,或许开个问题单独分析一下),计算机国内保研这事,好像一夜之间变成计算机研究生深造的鄙视链最低的那一环,美国留学>香港留学>国内保研,而我深入了解后,也逐渐理解了这些人这样选择的原因,羡慕嫉妒但还不至于恨,而此时的我没有任何GT成绩,而且之前讲过,我一直把自己定位放的比较低,所以对已经到手的offer也很是珍惜,最后还是决定国内保研,但我这个时候已经萌生『以后有机会要出去』的念头了,所以在学位选择上我就做了调整,放弃掉北大和浙大的直博,选择了蛤交的学硕。
其实当时内心还是很挣扎的,毕竟是北大,毕竟浙大的CAD非常牛,尽管我当时实习不在CAD,但是我做的也是图像视觉相关,所以浙大对我而言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我是一个很怕失了盼头的人,我高中转过一次学,当时让我下定决心转学的原因,不是当下有什么过不去的槛,而是我意识到这个槛注定会一直持续高中三年,我还要忍受一些不爽长达三年之久,这种失掉盼头的感觉让我毅然决然选择转学。这次也是这种情况,不是说直博不好,而是对于一个萌生了出国念头的人,要五年读完博士后再找机会出去,这对我而言是一种煎熬,我一想到到时候博二的我看着身边硕二的同学都接二连三拿到国外offer,而我还有三年,就觉得放弃掉直博对我而言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
当然,这个时候的我,还没有下定决心一定要出去,我只是给自己留条退路,这样一旦想出去,也就是两年后的事情,近在眼前,属于可以操纵的范围。但后来有四件事让我下定决心出去。
情感因素。我的女友决定去美国留学,为这个我们没少争吵,因为这个事情一年我们要分一万次手,但后来我慢慢理解她了,她高中时青岛二中的,算是山东最好的高中之一了,她身边很大比例的同学都在高中就出国了,所以在她心里,出国留学这事,是自然而然的,是使使劲就可以争取到的,我所在的高中也是山东最好的高中之一,莱州一中,但莱州一中基本上是99%人选择走高考这条路,有一些家里思路比较超前的,会通过A-Level高中出国,但基本是个位数,所以对我而言,出国这件事,是不在我能力范围之内的,是高不可攀的,是压根不予考虑的,但大学里面,我和她相识,也亲眼目睹她为出国做的各种准备,我开始意识到出国留学这件事,并没有我之前认为的那么飘在云端,她帮我把出国这件事的流程具象化了,和保研相比,无非多了英语一道关卡,这完全是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我一直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等我想通这件事,已经是一切尘埃落定了,但由于女友有想法以后在美国工作,毕竟计算机学生在美国赚钱是很快的,我们规划一下,发现硕士后出去还是有机会在一起生活下去,所以我现在开始提前准备GT,然后硕士期间搞论文和专利,硕士结束就申请出去,master还是phd,这个还没想好,不过无论是哪个,GT都是必要的,所以现在我只要拿下这个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拿下GT后再忖度。物质因素。我有一个山大师兄,本科毕业后在Alibaba做算法工程师,干了两三年了,决定离开,开始准备GT,申请美国留学,我很纳闷他为什么做这个决定,毕竟Alibaba算法工程师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他和我聊了一晚上,聊到凌晨三点多,关于薪水、房价、车价、生活环境、公司氛围、政治氛围、思想自由度等,他都给我做了国内和美国的对比,当然各有优劣,但综合起来,他认为现阶段的他比较适合出去深造一下,这次聊天后的第二天,我就静下来把各种事情理了一下,然后买了GRE词汇书,报了新东方GRE强化班,如果说之前我对出国这件事的认识完全是飘在空中,那么师兄的这番深夜畅谈让一切都落到了地上,而且我也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坐言起行,直接开干。学术因素。我在大四上学期,来到北京课程格子实习,我的直接上司就是宋师伟,师伟本科CMU,硕士Stanford,我对他的这个履历感觉很好奇,于是结束实习后,专门请师伟吃了一次饭,我问了很多关于他本科硕士期间的经历,我想知道CMU的本科生都做些什么难度的事情,Stanford的硕士生又在攻克什么样的问题,聊完后我感觉整个世界观都颠覆了,师伟在CMU念本科的单门课的课程设计的难度基本上可以和我们本科毕业论文差不多了,而且他们做的很多项目,都是和业界一流公司直接对接,他有给诺基亚手机写过摄像头对焦算法,而他做的真实感渲染项目,最后答辩的时候是Pixer的技术导演在旁听,最后直接给了他Pixer的Pre-offer,这种和工业界直接对接的教学模式,我感到非常向往,而他给我讲的在Stanford期间决定创业的心路历程,也让我感到,环境氛围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政治文化因素。这个不多说了,几张图解释一切,我对有些事情神经格外敏感,可能有些人对一些事情习以为常,但可能是我性格有一些比较怪的地方,我对有些事情的厌恶程度异于常人,别人可能只是呵呵一笑,我却常常感到不可抑制的生理性厌恶,我现在背不下去GRE单词就看看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告诫自己,不刻苦的话以后还要忍受这些,然后就可以重新燃起斗志再猛干五个list。
所以,这就是我的心路历程和解决方式了。手机圈人喜欢说『用过XX功能,就再也回不去了』,而出国这件事,其实也是这样一种存在,这个念头一旦起来就压不回去,所以没必要用一些手段欺骗自己,说什么国内研究生比国外好的多,就像那些整天满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结果把钱存在瑞士银行,把家人都安置在国外,一看形势不好随时脚底抹油溜掉的家伙一样。我们内心都知道什么是更好的选择,别的专业领域我不敢妄谈,但就计算机这个领域,要搞一流的学问,要挣一线的工资,要做一等的公司,美国还是有国内不可比拟的优势的,读书深造拿到奖学金是上策,拿不到的话,硅谷找份码农工作最少一年最多两年也就赚回来了。所以,现在的我既不幸又庆幸,不幸的是没早意识到这一点,本科期间没拿出时间把GT考出来,庆幸的是,我现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直博和硕士之间,我选择了最适合我个人的选择,并且一切都已经上手开始做,我一直认为,有些事情只要开始着手,那么最困难的一关就已经渡过去了,你肯一个list一个list背下去那些倒霉的长单词,那么你已经超过了很多看着单词书望而生畏从而决定放弃出国的人。
面对现实,不自欺欺人,然后把羡慕嫉妒恨转化为内在的驱动力,去无限接近目的地。
最后一碗浓鸡汤送给题主,这句话是我在《要你命3000》上看到的一句话
没有野心的人,是在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不要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出路,以上。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值乎上问我,干货,应该是有价值(利欲熏心脸)。
(二维码自动识别)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