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题人 给高考出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给高考出题的体验是不太好的。


但这种不自在的束缚感、以及连带的折磨、精神高度集中后的倦意、翻来覆去几十次改题的煎熬,会被一种更强烈的拿捏几十万孩子命运的使命感,和一种资历被认证的愉悦感稀释一些。尤其是那些被选中的高中老师。苦但乐意着。

而且,顺利回校后,他们会在经意或不经意间,不动声色地把这段经历当做「老子是高考出题圈的人,对,说的就是那张一锤定音的卷子」的谈资,把各种见闻内幕讲给以后很多届学生听,当然学生也做一片崇拜状。在我的理解中,这也自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对一位高中老师的最高褒奖了。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嗯,老师说了只讲给自己人听。^_^

—————————————————————————————————————

1. 和排名第一的答主 一样,我要说的也是数学(内容可能会有部分相似)。讲的是:难度时而中等时而中等偏上的四川卷。
第一天下午的数学在高考中占据了非常特殊的意义,对文理都是这样(文科侧重体现在学科核心竞争力上、理科还体现在数学的发挥会严重影响第二天理综的状态),出题稍有不慎,引起的后果难以预料。老师原话是:甚至有引发社会动荡的风险。
想知道一份面向几十万人的数学卷能难到什么程度,请参见03年全国卷,和10年江苏,葛老师的神作。


2. 当年高考命题组的人员配置大概是八九个大学教授+一两个中学老师,我没记错的话,数学学科的中学老师比重最少,语文和英语会偏多一点。当然,中学老师只能是教非毕业班的。走的时候老师和学校知情,而同学们会被告知是「老师出差了」。
一走就是一个来月,没有音讯。


3. 要说完全失去音讯也不全是。——出于人性化的考虑,命题者还是会定期被允许和家人通电话。(一切电子设备都禁止带入,那是个隔绝的环境,随处有监控,通话也会被监视和录音。)
但,只要是存在通信,就会有bug,至于什么bug我就不说明了。其实大家也能猜到。
(这两年不知道什么情况,白同学说改成工作人员代报平安,这是有可能的。)


4. 一旦被发现串通,后果很简单:剥夺命题资格终身+坐牢,所以大家都乖乖地出题,保持心无旁骛的状态。(所以...阴谋论基本不成立,厕所里贴的那些卖题小广告都是骗子...)
同时,压力也是显然的,怕出岔子。老师们会在晚饭后相约散步,放松下心情。嗯,这点自由还是有的。


5. 数学分文理,加备用的,共四套题。但工作量不主要来自于多的这两套题,因为文理的题大部分都相同或同源(只是难度不同、或只是理科多加了一小问,但基本思想一致),并不是另起炉灶。
——数学命题的累来自于争论与考证。


6. 从措辞、断句、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有真事),到题目的安排次序、描述的歧义可能性、大题(如概率统计题)的叙事背景是否合适(高考题可不能像竞赛题,搞成「年号题」就算给这年做标记了),都需要在一次次会议中反复研磨、讨论。
只要有一个人突发奇想提出另一种解读的可能,那也许就意味着又一个晚上的加班。只要有一个人坚持反对,某方案就不能被通过(一票否决),又需要进一步的协商。
真的到了字斟句酌的地步。


7. 如果说字词上的分歧,命题组长还能沟通斡旋一下,那考证是否绝对忠实于教材(以及伴随的不断改题),就全是考验耐性的体力活儿了。
数学不像语言类学科——语文的社科类阅读可以摘篇《读者》上的文章,英语完形填空可以从国外近几个月的杂志报纸里遴选拼装难度适中主旨积极向上的(事实上他们就是这么干的)——数学命题对课本的「忠实」到了近乎变态的地步。
如果你找不出来哪道题出自哪册教材的哪道课后题(或其直接变体、组装)的话,这题再漂亮都会作废。所以,这也是很多有经验的一线教师都在最后几个月极其强调「回归课本」的缘由。
我们当年就是:不刷天利三十八套,不刷什么黄冈押题卷,直接刷老师的课本改编题。


8. 数学题是每位老师负责两三道,有侧重和分工(谁谁主要负责解析几何、谁谁谁主要负责数列),也有交叉合作,难题很可能是两个老师一起出的。(和组长一起出定调的压轴题的老师往往对这件终极作品很满意,相信我,嗯。)
另外说句偏题的:组长的偏好和专长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试卷的风格。这听上去有点玄乎吧。按照某老师的说法:搞计算物理的温和,搞竞赛的凛冽,搞数论的可能更符号化、更晦涩抽象。


9. 顺便说说:数学命题的方式大致分了三类。
一是,老师「偷懒」,直接从课本上抄题下来,做小小的改动(甚至只是数据的微调)。——别看这么漫不经心,要知道,这类题在最后定稿卷中占的比例大得惊人,而且是在整个过程中是最不容易被pass掉的一类题。

二是从各种资料、模拟卷、往年题、竞赛题、国外优秀题中百里挑一改造组合出来的。不过,正如刚说的,这题如果走偏了点、有一个知识点生僻了些(数学高考课本主要知识点的覆盖率通常在70%以上),被抛弃的可能性就很大。除非你一五一十地(也必须是玩命地)从教材里找到了考点和解题思想的准确出处。

三是压轴题。按四川以前的编号,是12题、16题和22题,分别对应选择、填空和大题的最后一道。通常意义上被认为是把关的、选top students的。这些题往往都有非常强的高等数学背景:比如泰勒展式、拉格朗日中值、柯西中值、罗必塔法则等等;再融合几个重要不等式、明星函数以及图像思想,原型就凑出来了。他们出题思路的基点很多都是高等数学中的几个关键定理,甚至,直接从高数书里抄课后习题,然后稍作修改和整合,塞进某个小问。
当然,直接这样是不行的:他们在编制标答的时候,还会齐心协力找一个初等方法(很多时候涉及到放缩、函数构造等思维量很大的步骤)来规避超纲的质疑。所以,最后标答里那些对教材知识眼花缭乱的运用、那些看上去情理之中的神来之笔,其实是一份「知道结果去拼凑过程」的产出。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当然了,话虽这么说,但,要编出一道有新意、有区分度、又不至于让所有人望尘莫及动不了笔的高质量难题,还是非常非常考验功底的。


10. 高考题出题是「有章可循」的。
这主要从两方面来说。

首先是,题目题设值、最终结果、隐含的临界点,一般都是「符合常规」的,很少会出现非常生僻的值——这也是为了让紧张的考生有熟悉感和确定感。(其实考卷很多地方的设计都有这方面的考虑。)如果遇到了诸如小数点后很多位的情况,那要么是出题者觉得难度不太够,想在这儿再设道坎,考考大家运算能力,要么(更可能)就是算错了。

其次是,选择题的答案分布。据我所知,大部分省的命题者都有个习惯:喜欢均等、均匀分布,而不是过于向某个选项倾斜。最后呈现出来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计划的、斟酌过的。这就不多言了,如果看到这个回答的有高中的孩子,你们可以仔细研究下你们省数学选择题(甚至,英语完型)的选项分布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种分布让自己握有更大的胜算。

最后补一句难易的问题。
有答主提到考题难度可控(甚至均分可控)、有难易交替的年份特点。这我了解不多,不好妄下结论。但在我比较熟悉的那两三年里,就出现了不少预判偏差较多(很多是高估了学生发挥,如11年数学)的情况。至于,一年难一年简单的波动(参见08年09年四川一本线),大体符合,但这两年似乎也有趋于平稳的趋势。


10. 跟前面同学说的差不多,提前测考的小白鼠考生一般选自不上不下的学校里可上可下的那类学生(比如在模拟考中刚刚能上一本线这种,标杆嘛)。他们确实比较惨,少复习一段时间、做的是半成品卷、而且会被隔绝...。但是,似乎也偶尔会撞上一点福利。不过这个都是道听途说了。


11. 再说一个细节。
命题人住的寝室是不能带稿纸的。
某天,某老师对某题灵光一现,苦于四下无纸,只好抓起一张面巾纸一阵狂算......最后几个人围过来对着皱巴巴的面巾纸又是一番论战......所以呢,命题人不是在朝九晚五地上班,在考前任何时候,他们都神经紧绷,不敢松懈,保持工作状态,脑海里要无数次地过那些可能会被奉为经典、也可能一着不慎就遗臭N年的题目。


12. 考试完了,命题人也没有完全解放,可能还会在省考试院(他们权利蛮大的)的要求下,编制「考后分析手册」,把各种数据汇总起来,探讨学生失分点,发掘些有用的结论供下界命题班子参考。——这也不是件轻松活。

高考出题人 给高考出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说句题外话:以11年为例,在我印象中,压轴题(14分)10分以上者全省不过十来人,总分140以上着更是寥寥无几。文理都是这样。


想到再补充......
—————————————————————————————————————

以上全凭回忆写成,若有纰漏,请一定指出来。
如果还有疑问或兴趣,也欢迎诸位到评论区留言,我会尽我能力回复大家。


最后,感谢我高中的数学老师......


补一句,也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觉得参与高考命题是件风光事,比如:......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40103/1820.html

更多阅读

人脉用什么形容 人脉,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

你是否干过这样的事:“主动被动进了很多微信群却:一言不发,一大堆群,一会不看,一大堆信息,想退群却又觉得这些人脉都很重要,不定哪天就用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事实说明,你还很浮躁、浅薄。

丹东花钱网 花钱是一种享受 储蓄是一种惩罚

  花钱是一种愉悦享受储蓄是一种痛苦惩罚 对有的人来说,花钱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储蓄却好似一种痛苦的惩罚。那末,你可以把储蓄看作是一个游戏,一旦你意识到这个游戏充满着智慧的挑战,你就会取得成功的。试试下列几种方法,它就会帮助你实

去日本打工什么工种好 给人打工 也是一种借

  表现看,给人打工,是付出劳动,老板给你工资。一旦自己创业的明确目标入驻你心,给人打工就已超越劳动=工资的交换形式,而是你在学经验,不仅不交学费,人家还付给你工钱。  在工作中,出现失败,实际是为>你自己的成功准备经验。失败的损失,

第57节: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是一种惩罚(上)(3)

系列专题:《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斧头  农夫德柯和米可忙完了田里的工作,一起回家。他们走在路上,米可忽然发现地上有一把斧头,就跑过上捡起那把斧头。他看了看斧头,觉得还很新,就想带回家占为已有。德柯看到这把斧头就说:“我们发现

第56节:没有人分享的人生是一种惩罚(上)(2)

系列专题:《做人的一分钟故事》  点燃一盏油灯  一名学生认为,向老师问问题就是麻烦老师,所以他总是不敢问问题。细心的老师发现了这个现象,就问他原因。学生说:“老师,很抱歉。您给我的答案我又忘记了。我很想再次请教您,但想到我已

声明:《高考出题人 给高考出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为网友思念幻化成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