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雅思写作 如何提高雅思写作成绩?

两个月时间,考了3次雅思,写作成绩分别是6,6.5和7


虽然不算优秀,但是备考过程中有很多经验和教训(相比起来,虽然阅读和听力成绩更好些,但因为没有针对性准备过,所以没有什么可以总结的),之前分享过关于口语的经验,现在来说说写作的吧。当初好像答应过写完口语部分就来更新写作部分,结果一更就是一年,我也是懒癌晚期了。。。事隔一年再来回顾难免有些纰漏,希望大家指正。

文章比较长,建议马住以后找个时间慢慢看(请点赞+收藏~)
------------------------------------------------------------------------------------------------------------------------
首先大家请先问问自己,雅思写作的目标分数是多少,目标不同采取的策略真的是大相径庭,我一直认为不先定位就说方法的行为都是耍流氓……所以说,如果目标在5.5-6分,最重要的是杜绝语法错误,背一些适合自己的模板也是很有必要的,这篇经验很可能并不适合你;如果现在已经稳拿7的,也请不要往下看浪费时间了,现在需要做的可能是在文章的立意和论证方法上下功夫。写在这里的,主要是针对有一定的基础,目标在6.5或者7的同学。

除了目标之外,有多少准备时间也决定了你的备考策略。准备时间比较长,建议可以报一个适合自己的雅思写作培训班(最好是小班或者一对一),可以有老师(最好是外教)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然后注意在平常的学习和练习中积累好用的表达和观点,并经常复习;但如果准备时间比较短的话,久久为功是不大可能了(除非做好了重考的准备),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每天至少模拟一次,找找临场发挥的感觉,分配好各个阶段(构思-草稿-写作-检查)的时间,最好可以找到老师,外教或者比你水平高的同学改一改,总结每次模拟的经验教训。

好了,这两点是必须先说清楚的,那么接下来开始正式介绍雅思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吧。
------------------------------------------------------------------------------------------------------------------------

以下内容较多,大体结构是先讲大作文,再讲小作文,两个部分又主要是按照雅思作文评判的四个要求lexical resources, grammar, task response以及coherence&cohesion来分类。最后是一些资源的推荐。
------------------------------------------------------------------------------------------------------------------------
Lexical resources第一讲求的就是搭配地道。平时通过任何渠道接触到的搭配(雅思范文,外媒外刊,国外的影视等等)都记在一个本子里经常复习,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用上,保证不会错。但如果你要用上的某个搭配之前并没有见到过,是你根据中文自己翻译过来的,那就要小心了,很可能英语里完全不是这么用的。

如果说地道与否完全在于平日里的积累,那么我们在lexical resources的另一个方面,还是能够通过考试时多加小心来提高的。那就是用词选择的多样化。只要是话题作文,就必然会有重复出现的关键词,如果这些关键词我们能有意识地不去简单重复,而是通过近义词/代词指代/同义词/上义词等方式去替换关键词,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单调,我们的语言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例如一篇作文的题目是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air travel should be restricted because it causes serious pollution and uses up the world's fuel resources. 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首先在第一段引述题目的时候我们就要使用和题干不一样的表述方式。We should limit air transport since it harms the environment and consumes large amounts of fissul fuels.(当然如果要引述题干的话建议连同句式一起改头换面)。在接下来的行文中我们势必会多次提及航空空运,污染环境,消耗资源等概念,那么我们就要有意识的避免重复,而是多样化地表达同一个概念:travel by plane/flight/plane trip/air journey, foul the air/deteriorating air quality/contamination/damage the environment, supplies dry up/exhaust the stockpile of natural resources/run out of.

那么来看下上文中说到的四种替换方法吧:
1. 近义词:上面举的例子都是近义词替换的体现,近义词也很容易积累,找一本同义词词典,以后在雅思作文中碰到的关键词只要去翻翻字典,把近义表达摘抄在笔记本里就可以了。比如练习了一篇未成年人犯罪的作文,那么就去同义词词典里找到minor/youth/children/adolescent/teenager, underage/juvenile, offence/crime/deliquency等等归于一处,下次就可以拿来用了。

2. 代词指代:重复出现的名词或者名词类短语当然可以用各种形式的代词(he/she/they/it/this/that/these/those/such/as)来替换,这个就不多说了,下面coherence&cohesion部分还会谈到代词。

3. 同义词:这里的同义词和上面说的近义词不是一个维度,指的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个事物,经常阅读外媒的同学应该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上文出现了the US government,那么再次表示美国政府时就可以用Washington(首都)/White House(官邸)/Barack Obama(总统)来代指。

4. 上义词:假设前文里已经写过Microsoft,那么再次指代时就可以说the software giant。the是必不可少的,表示特指,software giant有很多,Microsoft只是其中之一,所以说前者是后者的上义词。又比如前面已经提到了Tim Cook,你可以用the middle-aged man再次指代,也可以用Apple's CEO(此时就是上面说到的同义词替换了)。

以上四种替换方法以前两种最常见,后面两种更多见于新闻,雅思作文中倒是不常用,所以大家积累好近义词,用好代词就足以应付考试啦。

搭配地道,用词多样,这是lexical resources部分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另外还要提醒一点,我们应该善用小词,不用不熟悉的大词,少用名词化的动词。

想通过在文章中穿插复杂生涩的词汇炫技的做法其实很幼稚,首先不会有什么词特殊到能让native speaker为之虎躯一震,你所认为的酷炫吊炸天,对于母语者来说永远只会是稀松平常;更何况生僻词汇往往用法上的限制较多(褒贬义,语体,适用的专业领域等等),在不够了解的情况下乱用反而会失分。比如,jeopardize/put in danger, contaminate/spoil, initiate/start, 其中后面的词是我推荐使用的,一般来说怎么用都不至于用错,前面这些词不是说不可以用,如果你很确定用法的话,那请但用无妨(但也要克制不要过分),怕就怕对这些词的了解本就模棱两可,为了用而用上,只怕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另外,尽量不要使用名词化的动词:
find myself in agreement with/agree with
make adjustments to/adjust
give consideration to/consider
upon the approval of your request/when your request is approved
名词化的动词本身就比其原始动词多了几个字母不说,还往往需要连带着一个没有意义的辅助动词(比如上面的find, make, give),且名词化动词的表意远不如及物动词生动有力,真可谓是又臭又长。

注:本观点和下文中的部分观点出自于李长栓老师《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应该算是英语专业的必读书了,非英语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去看看本书第二部分关于简明英语的论述,对于雅思写作很有帮助。

------------------------------------------------------------------------------------------------------------------------

Grammar就不多说了,我觉得目标在6-7分的,语法没有错误是前提,如果有明显的语法错误,考官一般就会把分数压在6以下了。如果语法没有过关的,还是先想办法补补语法,这是最要紧的。

和语法扯得上那么一点关系的是句型,在这里提一下。三种句型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不明白概念的请自行百度或者查阅语法书)在每一段里尽量都要出现,不要一味仅使用其中的一种。简单句看似鸡肋,但其实很有用,因为简单句强而有力,可以用于表述结论性的观点,比如主体段落的段首。

和之前词汇部分相类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炫技,原因也是一样,你很难用这些手段打动一个native speaker,却很可能因为不熟练导致错误,从而影响得分。也就是说不要追求过度复杂的句型,比如并列句和复合句层层嵌套,一句话写得和一段话差不多长。使用并列句和复合句的时候,请注意并列句中不要出现两个或以上的从句(两个从句有时候还可以接受),复合句中也是一般两个句子组合起来就好;如果觉得不足以达意,请断句,把句子拆开来分别说,或者使用分词结构和独立主格结构,或者精简语言,用一两个凝练的词语表达出原本一个分句想要表达的含义。

------------------------------------------------------------------------------------------------------------------------

再来说说Cohesion and Coherence,也就是语言层面的前后衔接。主要注意三个方面:
1. 连接词
2. 代词
3. 信息流

其实前后衔接也包括内容上的前后衔接,但是在这方面汉语写作和英语写作大同小异,主要是逻辑思维的问题,不是语言上的问题,就不多说了。只说一点,就是我们写雅思作文的时候一定不要出现跳跃式的思维,就算是自认为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也要一步一步解释清楚。要知道老外的思维模式真的比较直来直去,他们不欣赏含蓄之美,你不说明白,在那里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们可不会领情,会真的就认为你是能力不足,说不明白。举个例子,比如你在作文里写“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有利于环境保护”,你就最好说清楚为什么。因为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其实中间还缺了一环,应该是公共交通→减少尾气排放→环境保护。你也许觉得这么简单的道理没必要说出来大家都懂,但你想想,你如果把中间这一环补上,不仅文章的字数有了保障,还避免了考官误会你的可能,也不会因为写得清楚明白而显得幼稚可笑导致扣分(雅思作文目标在7分的,不需要追求观点上求新求异,就算你的论点再怎么稀松平常,只要能有充分的论证,就是语言功底的体现,毕竟雅思是在考察你的语言水平而不是思维水平)。

好吧,说回语言上的前后衔接。

1. 连接词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衔接手段,但我还是要提醒各位注意,毕竟汉语意合英语形合,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会让我们很容易忽略连接词的作用,任由自己的汉语思维控制,一个劲往下写,你认为清清楚楚的逻辑,在native speaker看来,可能就是不知所云。

所以请大家在每写下一个句子时都要反问下自己:这句话和上句话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需要连接词吗?

其实一般来说每句话都是需要一个甚至多个连接词的,不仅和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用连接词说明,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也可能需要使用连接词。就算可用可不用,也建议用上,毕竟只有可能因为逻辑关系不清导致失分,而不会因为多用几个连接词考官会觉得你啰嗦。

至于连接词有哪几种(因果,假设,让步......),每种又各有哪些表达(因果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hence, so that, because, due to, since, for that reason),这个平时积累下很简单。提醒两点:
同样的逻辑关系一篇文章里出现多次,最好分别使用不同的表达;
连接词选择最基本的就可以,千万不要求新求难(印象最深的是thereof,这种词用在雅思作文里,就好像一个初中生写日记,“今天白天好热,晚上却倏忽下起了雨”)。

2. 代词也能够很好地粘合句子,用得好不仅能够把前后几个句子串在一起(想象一下一条线把几颗珍珠串在一起就成了首饰),而且避免了同一个词的重复出现(这一点上面lexical resources部分有提及)。
抄一段雅思的范文:
Traditionally, children have begun studying foreign languages at secondary school, but introducing them earlier is recommended by some educationalists. This policy has been adopted...... The obvious argument in its favour is that young children pick up languages much more easily than teenagers. Their brains are still programmed......
这里面的them指代foreign languages,this和its都指代introducing earlier这种做法,their指代young children。

要注意的就是代词的指向一定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可以指代A的同时又可以指代B。一般来说代词的指代对象是上一句话的主语或者距离这个代词最近,又符合该代词单复数意义的那个名词。

比如上面那个段落,them指代距离它最近的复数名词foreign languages,their指代上一句话的主语young children。代词的指代没有一定之规,只要读着的时候别有歧义就可以,比如你总不会认为是introducing children earlier而只能是introducing foreign languages earlier。但如果是这句话:

The adventurism represented by Geroge Bush was already dominant in White House. It failed to understand and deal with these questions correctly.
第二句中的it到底指代adventurism还是White House呢,就容易让读者摸不着头脑了。这种情况还是不要贪图省事,把代词还原回去会比较好。

3. 信息流动
这么说好像有点抽象,大概意思就是在写句子的时候要保证旧信息/已知信息在前,新信息/未知信息在后。形象点表述大概就是AB, BC, CD, DE这样,四个句子中A是前文中已经说明的已知信息,B是第一句话的未知信息,然后又在下一句中成为已知信息,而下一句中的未知信息则成了C,如此下去,就和波浪一样,逻辑顺畅连贯,减少了思维的跳跃(反例如AB,CB,CD,ED这样,虽然四个句子,五个元素的内容没有变,但是顺序改变了,想要跟上作者的逻辑就会很吃力)。随便摘抄一段雅思范文吧:
The main concern is about the type of computer activities that attract children. These are often electronic games that tend to be very intense and rather violent. The player is usually the 'hero' of the game and too much exposure can encourage children to be self-centred and insensitive to others.
第一句main concern承接上文“电脑会对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属于旧信息,新信息则是不良影响的原因在于the type of computer activities;第二句紧接着上一句具体说明了是何种activities,即electronic games,并提出了新信息,即游戏的性质往往是intense and rather violent;最后一句承接上一句具体说明为什么有如此性质,因为player is usually the 'hero',然后提出新信息,这会让孩子自私自利,从而完成论证。

当然,这种信息流动绝对不是一个公式,实际上你会发现英语写作中严格遵循这样规则的只是少数,但是其背后的主旨思想是放诸四海而皆准:保证思维的流畅,写作的顺序符合常识预期。
------------------------------------------------------------------------------------------------------------------------

Task Response主要考察你的雅思作文是否fully developed,我分两点来说吧
确定论点;
结构清楚&逻辑清晰。

1. 确定论点
我们在动笔写作文,或者说开始写主体段落之前,要提前规划好每个段落的论点,论点不需要立意深刻,角度新颖,大可不必语不惊人死不休(事实上过度追求出新出奇,自己的语言水平又有限,就很难在后面的论述中有力支撑起论点,反而是吃力不讨好),再烂俗的观点(不要出现明显的价值观错误,比如我支持恐怖组织,我认为肥胖很健康这样)都没有关系,只要后面的论证可以自圆其说,拿个7分足够了。可是论点再怎么肤浅,也还是需要一个切入的角度,并且3个主体段落,每段的论点都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所以才需要提前打个草稿。

角度的选择主要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主体,一个是领域。
比如“公共交通的利弊”,从主体上区分
a. 政府:发展公共交通需要巨额的财政支持
b. 企业:缓解交通拥堵→迟到的员工减少了,企业的效率提高了
c. 个人:出行方式有了更多选择
当然其它题目的话主体还可以有公益组织,媒体,家庭,学校等等

从领域上区分
a. 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了许多工作岗位
b. 环境:缓解空气污染
c. 社会: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领域之内还可以细分
经济:就业,政府收入与支出(税收,补贴,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旅游,工资与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环境: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动植物栖息地,物种多样性,植被),环境污染(光污染,噪音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自然灾害
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社会秩序/犯罪,法律,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劳资纠纷,投诉上访...),社区
文化:文化多样性,美学价值,教育(专业知识,职场技能,身体素质,道德品质,情商,生活技能,实践经验,学习能力)
科技:创新,工作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生活方式改变,情感淡漠

由上面的一些举例不难看出,领域之间也是重叠的,大可以将贫富差距归于经济一类,但这毕竟都不重要啦,重要的是要在笔记本里有这么一页专门用来列举(brainstorming)所有的这些角度,写作或者阅读的时候,想到或者看见了新的角度要写进这一页里,经常使用的角度要标为重点(比如对我来说,就业和旅游就是屡试不爽,特别好用的),平时经常把这一页拿出来看看。这些工作都是要自己积累的,把别人总结的直接搬过来往往效果不好,因为只有自己思考过了,整理过了,用起来才可以得心应手,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绞尽脑汁也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写了,可以一口气写出好几个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论点,然后进一步构思如何论述,选择比较容易论述的论点就好。

最后顺带提一句,有些题目还可以用分类法来拓宽角度,比如“老房子该不该拆掉”,就可以分而论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有安全隐患,还影响市容,应该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房子是优良的旅游资源,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应该保护起来。这个分类法我好像没怎么用到过,所以在这里就一笔带过啦。

2. 结构清楚&逻辑清晰
换句话说就是要做到:每个自然段在文章中扮演特定的作用,每个句子在每个自然段中也扮演特定的作用。我是个比较重逻辑(死板)的人,不喜欢考试的时候临场发挥,天马行空。虽然说信马由缰有时候灵感爆发可以拿到100分,但也很可能剑走偏锋只有50分,而我更喜欢遵循一定的模式,稳定发挥,把考试分数保持在80分左右,这是我的个人喜好,反映在雅思作文上就是我会把250字的作文拆分成固定的段落,每个段落内拆分成有着固定功能的句子,在考试的时候严格遵循这种事先制定好的套路,当然平时训练的时候也是,这样正式考试的时候已经很熟练了。高考语文作文我基本也是这么做的,结果语文总分150分也有121(换算成百分制正好80,好讽刺哈哈),不是很高但也不至于拖后腿。各位当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套路,我在这里只是把自己的套路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可以获得一些灵感,举一反三,找到适合自己的,那就是最好的。

大作文一般用总(1个自然段)-分(2-3个自然段)-总(1个自然段)的结构,这点应该没有异议吧。那么我先来说说开头段。

大作文的题目一般有三个类型
A. agree or disagree
B.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
C. report (一般是关于why,what,how等方面的两个问题)
下面分别说吧:

A. agree or disagree
第一段里我肯定会亮出自己的观点(当然也可以不出现,这个见仁见智吧,但我觉得开门见山的话思路比较清晰),而且自己的观点是出现在段落最后的,那么开头段的前几句写什么呢?我一般会从下面三个要素中选择两个或者三个(注意这里的排列是有顺序的)。
a. 介绍事实或者趋势
b. 介绍观点冲突
c. 介绍你的反方的观点

比如文章的题目是“你是否同意跨国旅游有利于游客输入国”,那么按照上面的结构,开头段可以这么写:
(a) Recent years has witnessed a boom in international tourism. (b)Howerver, the influence of tourism to destination countries has been a source of constant debate. (c)Although some argue that foreign tourists br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自己的观点)I am of the view that they do more harm than good.

如果想让开头段简洁一些(个人比较赞成开头结尾两段尽可能简单点,把重头戏留给论述部分,如果250字可以写15句的话,开头段2句就够了),比如只想保留b+c+自己的观点,就可以这么写
(b)In recent years,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on destination countries have caused disagreement among the public. (c)Although..., (自己的观点)I....
当然如果想保留a和b也一样,自己组织好语言就可以,如果觉得论述部分自己想写的有很多,甚至只保留a也是可以的。

B. 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
这类作文我一般不在首段亮出观点(原因嘛,你看题目的要求,dis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不就是说要先讨论再给观点嘛,就是这么任性,来打我啊~)。在开头段可以写以下几个方面
a. 介绍事实和趋势
b. 介绍两个对立观点
c. 预告下文结构
和之前介绍的agree or disagree类作文不同,讨论类作文我觉得以上三个方面一个都不能缺:b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主体部分需要介绍两种观点,如果不事先说明是哪两种,下文会不知所云,注意这里不能像agree or disagree类那样只是简单说一句“关于某某话题大家存在分歧”,而是一定要照顾到两个对立的观点哟;c也很重要,承上启下,相当于我在上面agree or disagree类作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那么a呢,看起来可有可无,但是既然要介绍两种对立观点,前面没有一句铺垫总觉得太突兀,而且a和b往往可以合成一句,这样开头段也就不会太长。

例如作文话题是廉价航班,那么开头段可以这么写:
(a)Nowaday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airlines are promoting their economical air flights, (b)with some people supporting their practice while others considering it to be not environmental-friendly. (c)I will look at both stances and then put forward me own position.

C. Report
这类作文就比较容易了,而且出现的概率也不大。开头段一般就是事实和趋势+预告下文结构。比如:
Nowadays more and more couples opt for postpoing their child-rearing. This essay will look into the causes of this trend and some of its implications/This essay will analyse some reasons of this phenomenon and then offer some suggestions to combat it.
可能有人觉得一个自然段这样两句话太过于简单,但我认为开头结尾段出错了会扣分,出彩了不加分,我们只要保证没有问题,然后把精力放在写好论述部分就可以。换句话说,开头结尾两段应该是最程式化的。

说完开头,我就顺带先说一下结尾段吧。我认为结尾段应该比开头段更短一些,一般1-2句就够了,千万不要比主体部分段落长,太长了就是拖泥带水,就会尾大不掉(其实这个成语我用错了)。

A. agree or disagree
这类作文必须要有清晰的观点,可以让步,承认反方观点的合理性,但是不能模棱两可,要同意就是同意,不同意就是不同意。那么结构一般就是:
连接词+让步+自己的观点(此时要简单总结下自己的论点)

例如文章话题是“建筑的外观重要还是实用性重要”:
To sum up (连接词), though an appealing-looking building helps to improve the city image (让步), its functions should be given more importance (观点) due to efficiency and environment concerns (论点,也就说主体部分你的论点就是这两个).

再写一段好了:
In conclusion, though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more accommodation, green area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a city since they improve both its environment and its appearance, boosting the well-being of its dwellers as a result.
看吧,虽然就一句话,但信息量还是很大的,结构比较复杂也正好展示出了你的英语写作水平。

B. Dicuss both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
这类作文我一开始的处理类似于上面的情况1,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有一种更好用的结尾方式。如果按照一般的思路,那么这种作文就应该是五个自然段,开头结尾各一段,中间三段分别是正方观点论证+反方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论证。但我慢慢发现这样子写对于我来说总是会写多(我是先写大作文,因此小作文时间不够),于是开始改换结构:开头一段+正方观点+反方观点+自己的观点,省略了结尾段,或者说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结尾段合为一段,下面大概来说下吧。

第一种情况,自己的观点是有侧重的,即偏向于正方或者反方。那么这最后一段怎么写呢?
自己的观点+让步+1-2句论述+收尾
(注意这里的论述要和前文中已有的论述区分开来,或者角度不一致,或者更加深化,不可简单概括重复前文的论述,毕竟give your opinion是题干中要求的独立的一部分,还是算作主体段的,不能像结尾段一样敷衍过去)

就比如上面accommodation和green areas哪个更重要,你已经写完了开头段,然后又分别介绍了两者为何重要,那么第四段,也就是最后一段可以这么写:
(自己的观点)My view is that green areas are more important for cities, (让步)though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accommodation. (论述)It is because green areas provide optimal places for people's outdoor activities. For example, square dancing in the nearby parks after dinner has become a fashion for the middle-aged and the elderly in China's cities, through which they can relieve the stress they feel in urban life. (收尾)Therefore, green areas in a city helps to boost its dwellers' wellbeing and should be prioritised in urban development.
你看,如果前面已经说了绿化可以改善环境和市容,那么你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就可以从绿地为人们提供了活动场所这一不同的角度入手。

另外还有两点要多说一句:
in conclusion和to sum up这样的连接词不要用了,逻辑关系对不上;
之所以要把让步放在自己观点的后面,主要是考虑到段首就出现my view/I think这样的关键词可以很明确地让考官明白这一段的内容,也符合英语重要内容在前的习惯,而之前给出的结尾段,让步放在前面主要是因为在让步之前已经亮出了逻辑词(in conclusion,to sum up),考官已经明白你是在总结了。

第二种情况,如果你的观点是正反双方各打五十大板的折中观点,按照上面的思路,就应该是:
My view is that +正方观点 + 1-2句论述 + However, +反方观点+ 1-2句论述 + 收尾(一般都会是equally important,both...and...at the same time这样)

但如果这样子写我很可能就会写多,在前面已经充分论证的情况下,要想再各想出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似乎也不太容易,所以我也是经过练习后创造了一种新的结构:
自己的观点+给出建议

比如话题是廉价航班,正方认为廉价航班有利于刺激消费,同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反方认为廉价航班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那么最后一段就可以这么写
My view is that affordable flights come with benefits and drawback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romote such flights to encourage consumption and to bring more convenience into our life. Also, eco-friendly technologies should be used to minimise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more air travels on the environment.
这样的结构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自己的见解这一部分不够,但我觉得其实也还好,毕竟提出了建议,不能算是重复上文。

C. Report
这类作文没有结尾段,一般最后一段的内容都是应该怎么做,属于主体段。

说完了开头段和结尾段,现在来看看主体论述段落怎么写。

A. agree or disagree
这种作文必须得偏向其中一方,但同时又不能对另一方闭口不谈,考虑到英语的结构分布往往是重要的在前,所以一般来说论述段落得有3段,前两段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你支持的观点,第三段论述你反对的观点。每一段大概写4句话(再加上开头段2句,结尾段1句,一共15句,是我认为比较合理的结构)。

段落内部采取的是总分结构,即第一句话总结论点,后面3-4句话论证论点,其中论证最好是采用2种不同的论证方法(1个数量上太单薄,缺乏变化,3个又太多,各方法没有办法充分论证)。我一般会从以下5种论证方法中选择2个好写的用上:

a. 说原因 (解释前句提出的论点为什么如此,经常用的连接词是it is because..., the reason is that...)
Restaurants jeopardise public health. It is because in order to attract more customers, they tend to add harmful addictives to make their food look attractive and taste savoury.
这里第二句就是在解释第一句。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论点是A会导致C,那么我们就必须把中间这一步,也就是B说清楚,从而形成A→B→C一个完整的链条。

b. 举例子(一般都是以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for an example作为句子开头)
The elderly bring huge pressure on government budgets. For example, more nursing homes should be built to accommodate the aged who cannot care for themselves.Those living on state pensions are also a drain on the public purse.
在说明老年人会给政府财政带来负担时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养老院,一个是养老金,当然你还可以举例说老年人的医疗费比较高。

c. 作对比(常见连接词有without..., conversely, if not,一般多用虚拟语气)
Advertising helps customers make better choices. The reason is that advertisements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products, such as designs, qua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Customers can use this information to choose products that best suit their purposes. Without advertising, they would be confused when facing a complicated collection of products and end up purchasing the ones which turn out to be not what they want.
论述部分首先是why/how,有两句,其中夹杂了举例子,最后一句便是作对比,把有和没有,现实和假设对比,实际上就是把话反过来又说了一遍,但是使用的表达是不重样的。

d. 谈影响(常见连接词有as a result, therefore, consequently等等)
The advantages of affordable flights encourage governments to transform undeveloped land into new airports. As a result, natural habitats are destroyed and biodiversity is threatened.
其实换个顺序,先说廉价航空会危及生态环境,再说明原因在于廉价航空可以刺激当地经济发展,政府因此愿意将动植物的栖息地开发成为机场,这样写的话就是“说原因”了。我写作文的时候一般都将“谈影响”放在主体段落的最后,说一些严重的后果或者卓越的好处,反正就是往大的方面,往深的方面说,感觉可以起到拔高立意的效果。

e. 特定化(一般的连接词有It is especially true for...或者, especially for)
Living with elders helps to relieve a family of the burden of child-rearing.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households in rural areas where many working-age adults choose to earn a living in cities and do not have time to care for their children.
特定化有一点类似于举例子,但是又有一点细微的差别,指的是对于某人某事而言所述论点尤其如此,一般做一个补充性的说明,和谈影响一样,都是往后放的。

(声明:以上的五个角度是我上了顾家北的雅思写作网课以后,根据老顾的办法,结合自己的喜好做了整理后得出的,在此特向老顾表示感谢。另外从我的做法也可以看出来,好的办法永远不是照搬别人的,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借鉴,并通过实战演练形成体系,养成习惯)

当然,论证方法不仅仅只有以上五种,有些人认为可以还可以通过列数据和介绍个人经历等方式进行论证,但我没有用过。各种各样的数据要记下来比较麻烦,而且考官也知道数据这种东西考场上可以胡诌,所以说服力也不是很强,如果非要通过数据来论述,一定要写明数据来源,比如是某某调查机构,某某教材等等;个人经历就更不建议用了,用个例来证明不具备代表性。

下面自己写一篇例文(注意不是范文哟)吧,快一年时间没写雅思作文了,为了直观介绍上文说了那么多篇幅的结构问题只好亲自动动笔了,各位轻喷。。。假设题目是“当下城市建设中绿化重要还是住房重要”

Nowadays expanding green areas in urban development is considered to be more significant than offering more accommodation, with some people in favour of this view while others against it. I hold that greenery brings more benefits for cities than housing buildings.
(第一句:事实/趋势+观点冲突;第二句:自己的观点)

A major reason is that green areas help to create a better urban environment. It is because leaves can have passing sounds reflect between their surfaces and be absorbed in this process, which reduces noise levels of traffic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Also, plants take in carbon dioxide and send out oxygen through photosynthesis, relieving heat island effects in urban areas. Therefore, greenery enables city residents to enjoy both quiter and cooler living conditions.
(第一句:本段主题句;第二句:说原因,分论点1;第三句:说原因,分论点2;第四句:谈影响)

Another argument to justify more greenery is that it boosts the city image. At present cities tend to be crowded with skyscrapers and highways, and seem much the same all over the globe. Conversely, if gardens, grassland, and green belts could be spread in public areas, modren cities would look much more lively and energetic. 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those which strive to stimulate their economy since a greener appearance attracts more tourists to the cities and booming tourism translates into substantial revenues.
(第一句:本段主题句;第二句:背景化;第三句:作对比;第四句:特定化)

In spite of this, urban population is rapidly increasing, exerting huge pressure on housing provision. One of the reasons is that rural residents are lured by abundant job opportunities in towns and cities; many of them rush into cities to work as migrant labourers. If not enough accommodation is provided to meet their basic housing needs, social frictions and conflicts might occur and snowball into even unrest.
(第一句:本段主题句;第二句:说原因;第三句:谈影响)

In conclusion, though more housing buildings are needed to accommodate the ever-increasing residents, greener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urban development since it improves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image of a city, fostering the overall well-being of its dwellers.
(只有一句:连接词+让步+自己的观点+论点)

这篇文章基本是按照固定的格式,流水线般生产出来的(没错我就喜欢这样子写考场作文)。不过写完以后发现似乎没有用到“举例子”,但是仔细想想第一个分论点说的是改善环境,然后从噪音污染和热岛效应来论述,其实可以看作是在举例子。。。另外说一下第二段里的那个“背景化”,也就是介绍背景,主要是为了下面的对比做一个铺垫,你也可以把“背景化”当作第6种论述方法,也可以认为“背景化” 必须依附于某个特定的论述方法才有意义,因此不是一个独立的论述方法。

可以注意到文章里有一些表达是不随着文章内容变化而变化的固定套路:
Nowadays ......, with some people in favour of this view while others against it. I hold that ......
A major reason is that...... Also, ......
Another argument to justify ...... is that ......
In spite of this, ......
In conclusion, ......
这些模板我们应该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记住,考场上直接写下来就好,节省时间,还不容易出错。


B. Discuss bothe views and give your opinion
按照之前说过的此类作文开头段(2-3句)和结尾段(包含自己的观点,共3-4句)的写法,主体论述部分有两段(每段4-5句),分别阐述两个对立的观点。

段落内部的论述就和上面说的agree or disagree类作文差不多了,也是5个论述方法,每段任选比较容易写的2个(当然,两段加起来最好选用4种不同的论述方法,最好不要第一段举了例子,第二段又举例子,难免会显得单调),每个写2句左右,再加上段首的主题句,正好5句,这里就不再展开说了。

然后也有一些可以直接套用的句式:
On one hand, 观点A
On the other hand, 观点B
I take the view that +自己的观点
或者
Some people are of the opinion that +观点A
However, others may claim that +观点B
My view is that +自己的观点
(这些套路的选取其实也不是随机的,有一点小心思在里面,比如第二组的这三个句子,分别是同位语从句,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句型丰富不重样,所以还是那句话,像这些可以提前准备,不会因为题目改变而变化的套路部分,在平时训练的时候就要养成固定的模式,考试的时候想都不用想直接用上去,节省时间,又因为这些套路是反复打磨过的,所以效果也会比考场临时发挥要好得多)

C. Report
我记得好像report类作文一般都是让分析原因+影响/措施的吧?那么一般主体段落是3段,第一段分析第一个原因(主要原因或者直接原因),第二段分析第二个原因(次要原因或者间接原因),第三段介绍带来的影响或者应该采取的措施(一般至少要有两点)。因为首段只有两句(趋势+预告),所以后面三段每段大概4-5句吧,最后一段可以稍微长一些。

当然,这种类型的作文还是比较灵活的,你也可以主体段只分两段,第一段介绍原因(至少分成两点),第二段介绍影响/措施(至少分成两点),然后加一个结尾段,把前面的原因+影响/措施各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这种结构我也试过,蛮好用的,看个人吧。

我把我习惯用的套路写一下好了:
Personally, the most immediate reason responsible for+短语/why+句子 is that....
Another possible cause could be...
There are several ways to combat this difficulte situation./Such a problem has several implications. To begin with,... Also,...

Task response这一部分好像写了好多,总结一下就是
1. 如何brainstorm得到论点
2. 不同种类文章的段落结构,段落内部的结构(5种论述方法),以及一些固定的套路。

------------------------------------------------------------------------------------------------------------------------

接下来是小作文的部分了。小作文的准备我只推荐一本参考资料,顾家北的《手把手教你雅思写作》,里面关于小作文的那一章认真看完,其他书就可以不用看了。再加上自己动手把几个种类的小作文都写一写,我觉得小作文的准备就差不多了。所以说小作文的准备还是很简单的,非常套路化,用时少见效快。

我还是从四个评分标准入手简单谈一下吧。以下内容针对的是饼图,柱图,折线图和表格,至于地图和流程图的写法,强烈建议直接去看顾家北的《手把手》就好。我去年抱着侥幸心理,也只是看了看,没有练习,还好最后也没考到。。。
------------------------------------------------------------------------------------------------------------------------
Lexical resources

1. 图表作文的词汇和大作文一样看重关键词的替换,尤其是小作文的首句,需要概述图表内容,要求使用和题干不一样的表达。例如题干The bar charts show the housing prices of five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from 1990 to 2000. 那么你的第一句就可以写The diagrams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how housing prices changed in five cities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990 and 2000.

对于小作文来说,关键词反倒不是那些因题目变化而变化的名词(例如上面举例中的housing prices,很难想到有什么词可以去换掉它,也不需要去换),而是表示变化和趋势的一些词,这些词每篇小作文都会用上,所以积累起来一劳永逸,这也是为什么小作文更好准备的原因之一。现在就请在你的笔记本上找出一页,专门用来积累这些词汇吧:

持平:level off, remain/hold flat/stable, stablise, maintain, bottom out/reach a plateau(分别是下落和上升之后再持平)
增长:increase, rise, grow
增长(慢):climb
增长(快):soar, surge, shoot up
减少:decline, drop, decrease, diminish
减少(慢):dip, slide
减少(快):plummet, plunge, slump
幅度小:slightly, modestly, moderately
幅度大:considerably, remarkably, notably, substantially, significantly
幅度很大:dramatically, exponentially
速度慢:gradual, gentle, moderate, slow, steady
速度快:steep, sharp, rapid
约数:approximately, about, around, estimated, or so
占比:represent, account for, make up, constitute, comprise
之前:before, prior to, preceding, ahead of, followed by
之后:after, following, subsequent to
倍数:the same as/equal to, double/triple/quadruple, twofold/threefold/fourfold, twice/three times/four times (as.../more than...)
多达:up to, as much as
仅有:only, mere, no more than
(以上形容词和副词可以活用,在此只保留了形容词或副词一种)

所以一篇小作文写下来,表示这些概念的表达完全可以做到不重复,也就很好体现了你的词汇功底了。

2. lexical resources除了替换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是最重要的的一点),即通过不同的手段描述变化与数字。比如同样表示增长,可以用以下各种表达。

动词The number rises by 4%.
形容词an upward trend
名词作宾语see an increase of 4%
名词作主语The increase is 4%.
介词短语on the rise
介词作补语The figure is XX, up by 4%.
分词作补语The figure is XX, increasing by 4%.

如果说关键词替换重点在于近义词和同义词,这里的不同手段指的主要是词性和成分的不同。总之,要想保证lexical resources的丰富,这两方面都应该做到。

3. 在lexcical resources这部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小作文很忌讳用句子的主干部分来读数字。句子主干应该介绍趋势和特征等更为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不能从图表中直接看到,而是你从图表中总结出来),至于具体数字是多少没有必要放在这么显眼的位置,一般的处理是:
将数字作为定语;
把数字装在补充成分之中;
使用插入语;
使用小括号。

以上四种方法分别体现在下面的第2,3,4,5句,第1句是不太好的表达,你看,把数字放在次要位置之后,句子的主要部分,即省略号表示的那部分,就可以描述趋势或者特征了,这样文章会显得很紧凑简洁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solar energy is 25%.
The 25%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solar enery is...
The proportion of solar enery ...., increasing/up by 25%.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solar energy, from XX to XX/at XX, is...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solar energy (XX) is...

------------------------------------------------------------------------------------------------------------------------
Grammar部分依旧没有什么可说的。

句型上小作文不需要像大作文那样用很多的复合句与并列句了,尤其是复合句,更多是依靠句子的非谓语成分来把句子写长(非谓语成分到底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很多语法术语都忘得差不多了,总之就是不需要使用谓语动词),比如:
The housing prices in Hong Kong were volatile, which dropped by 5% first and rose nearly 5% thereafter.
这个句子就不如下面的改写:
The housing prices in Hong Kong were volatile, dropping by 5% first and rising nearly 5% thereafter.

另外小作文可能在时态上容易出错。如果图表明确表明是过去的数据,就用一般过去时,用过去完成时表示一段时间内或者截止某个时间点的变化;如果图表没有给出时间,就用一般现在时。将来时不是经常会见到,如果有也多半是用来表示预测,这种情况下就别用will了,语气斩钉截铁,说得好像是你认为一定会这样,不符合图表作文科学理性的特点,一般可以用be likely to, be projected to, be expected to表示预测。

------------------------------------------------------------------------------------------------------------------------
coherence&cohesion方面,需要用到的连接词种类大大减少了,像因果啊,假设啊,一概用不上了,转折(but, however)和让步(though, although, even)还是会有的,而且小作文会经常使用到对比这一种逻辑关系,这是大作文不常用的。一般会有这些连接词: similarly, likewise, also; while, whereas, by contrast, however, in comparison with

------------------------------------------------------------------------------------------------------------------------

图表作文不允许出现自己的观点,也不允许出现第一人称,所以task response我就直接从结构开始说了。

小作文一般是4个自然段。
第一段一句话,介绍图表的内容(注意不能照抄题干的表述,应该有意采用不一样的表达):The diagrams/graphs/charts/tables present information about/illustrate/show/compare......

第二段和第三段是主体段,每段各4句左右。
如果图表是多图,则每段介绍一幅图(例如图1是数值,图2是百分比);
如果是单图,则将主体分成两类,每段介绍一类(具有相似性质或者趋势的主体放在一起成为一类,例如将非洲国家归为一类,亚洲国家归为另一类,或者将数值增长的主体归为一类,减少的主体归为另一类);
如果多图中各图的单位一致(例如图1是2000年一群主体的数值,图2是2010年相同主体的数值),则按照单图处理。

那么每一段之内又要怎么写呢?首先,我们要判断图表是静态还是动态(出现时间变化的就是动态),静态图和动态图的写法是不一样的。下面分述:

判断图表是动态图之后,请遵循以下步骤:
1. 将动态图转化成折线图
2. 将主体分类
3. 决定介绍的顺序
4. 介绍趋势并读数

转化:所有的动态图都是可以转化成折线图的(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数值,不同的折线代表不同的主体),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数字和趋势更加直观,后面的步骤也就更好处理了。

分类:按照上文提到的规则,将主体按照性质或者变化趋势分成两类。

排序:一般来说要首先介绍折线终点最高值对应的那个主体。假设据此,第一个介绍的主体是A,与之划拨在同一类的是B,另外两个主体是C和D。那么介绍的顺序就是AB+CD。当然这个顺序绝对不是死板的,原则就是把突出的,重要的放在前面介绍,即主体第一段介绍的主体总体比第二段重要,段落内部重要的放前面介绍,次要的放后面。

介绍:决定好顺序之后就可以开始逐个介绍了。如果一段里有两个主体要介绍,因为之前说过每段大概4句话,所以放在前面比较重要的主体可以写2-3句,次要主体可以1句带过,中间可以用similarly, by contrast等连接词过渡。如果主体有三个,适当调整下每个主体分配到的比例就好。


在介绍的时候,重点要放在变化趋势上,兼顾读数。我摘抄两个例句,大家感受一下:
The amount of goods transported by road was the highest throughout the period, rising from around 70 million tonnes to just under 100 million tonnes in 2002. (重点在于highest和rising这两处信息,至于具体读数只是顺带提到)
The quantity of goods transported by rail saw a rise to 60 million tonnes in 1981, after which it held steady at this level and then climbed again to over 60 million tonnes in 2002. (重点在于rise, steady, climb这几个趋势,具体读数只是顺带提到)

虽然读数是次要的,我们也要搞清楚哪些数字有必要读出来,哪些数字可以忽略。一般来说,如果图表中出现的数字或者节点少于12个(12这个数值是顾家北在《手把手》里面提的,不是我的原创),最好每个数字都要读出来,如果多于12个,就选取重要的读出来。那么哪些数字是重要的呢?

动态图有以下四种(注意是按照重要性排列的,当然具体到每一张图表这个顺序会有变化,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折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2. 折线的终点(折线的起点有时也可以算作重要)
3. 折线变化趋势改变的节点(由快变慢,由慢变快,由增长变减少,由减少变稳定等等)
4. 折线的交点

以上就是动态图主体段的结构了。大概回顾下上文的内容就是:
如何分段;
段落内部如何构思(4个步骤:转化,分类,排序,介绍);
具体又该怎么写。

说完动态图,下面是静态图的主体段落写法。

其实和动态图的主体段大同小异吧
1. 转化:静态图转化为饼图以后比较直观,当然如果是比较简单的图表,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个多,哪个少,占比大概有多少的话,不转化也没问题

2. 分类:如果说动态图的介绍是按照主体一个个来,分析某个主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也就是主体自己和自己比),静态图则要反其道而行之,按照领域一个个来,分析某个领域内各个主体的情况(也就是主体之间相互比较)。比如有两张饼图,分别是A国和B国(主体)各种能源发电(领域)的占比情况,那么介绍的时候就要在风电,水电,核电等领域逐一比较A国和B国的情况,而不能先说A国的各种发电占比,再说B国的各种发电占比。因此,静态图的分类规则是按照领域分类,如果只有两个领域,那就一个领域一段,如果有多个领域,就按照领域的性质分类(比如将风电,水电归类为可再生,核电,火电归类为不可再生,各为一段;又比如静态图是关于从事各个职业的男女比例,就可以按照男性占优,女性占优,男女比例均衡分类,各为一段)。

3. 排序:和动态图一样,性质突出的和重要的在前(还是借用上面的例子,如果总体上不可再生发电占比多于可再生,就把不可再生发电放在主体段第一段介绍;如果工程师和健身教练这两个职业都是男性占比多,且工程师男性占比大于健身教练,那就把工程师放在前面介绍)。

4. 介绍:这一部分和动态图是完全一样的,唯一不同之处是介绍的重点不再是趋势而是特征了。同样摘抄两个句子作为参考:
The biggest gender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Engineering, where 19% of male students chose this subject, in marked contrast to 2% of female students.
(句子主干部分,即重点是biggest gender difference,两个数字附带着读出来)
In Accounting&Economics, selected by 13% of male students and 11% of female students, the gender gap was narrow.
(句子主干部分,即重点是narrow gender gap,两个数字只是补充说明)

那么需要具体读哪些数字呢?还是一样,数字总共少于12个就全部读出来,多于12个优先读最高值,次高值和最低值,其它数值酌情读出来。记住,读数字永远不是目的,你的目的是发现并总结出一堆数据中暗藏的特征,而数字只是你用来佐证自己的手段。

无论是动态图还是静态图,最后一段都要写总结,写1-2句,且不能出现具体数字,不能出现观点态度。总结段一般以Overall,/To summarise, /To sum up作为开头,不能用in conclusion,因为根本不存在结论,只存在总结。

如果是动态图,你可以总结一下图中反映出来的最明显的一个趋势,或者把主体再分下类,总结下各类的趋势。例如:
Overall, nearly all forms of transport saw an upward trend in the amounts of goods transported, while rail did not see any significant growth.(最明显的趋势:an upward trend;分类:rail; other forms of transport)
Overall, reputation and facilities baca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K while costs were of less concern.(分类)

静态图同理,既可以提一下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也可以把领域分类,总结下各类别的特征。例如:
Overall, overgrazing is the main reason for land degradation. Europe was most affected by land degradation in the 1990s and deforestation and over-cultivation were the main reasons. (最明显特征:overgrazing; Europe; deforestation and over-cultivation)
Overall, scientific subjects were basically male-dominated while Arts and Humanities are favoured more by female students. The gender gap was smaller in business-related subjetcs. (分类:male-dominated, female-dominated, neutral)

------------------------------------------------------------------------------------------------------------------------
小作文的部分也写完了,感觉写得不是很清楚。如果觉得我写的不好,还请大家去看看《手把手》的小作文那一章。

以下是参考资料推荐:

《顾家北手把手教你雅思写作》
重点推荐第四章小作文部分,一定要看!!!第一章综述可以看看,第二章关于语法的部分不需要看,第三章贯穿其中的方法是先写中文再翻译成英语,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见仁见智吧,反正我没看。(另外刚才看了下新版小作文部分的目录,好像和我备考时用的剑9版不一样了,不知道内容变了多少,反正我觉得剑9的小作文讲解真可以算经典了。。。)



《就是要你过雅思写作6.5》
看了老顾的小作文,这本书的小作文可以不看了,关于大作文的理论部分可以大致阅读一下,主要是这本书总结了28道母题,平时训练的时候可以用这些题目练习,写完了还可以参考下范文。这本书里的范文不像雅思官方范文那样天马行空,比较中规中矩,适合参考,不过写得都比较长,用词上比起小姨也难一些,我觉得书名不对,其实应该是为了过7用的。




《慎小嶷10天突破雅思写作》
刚才上亚马逊一查发现已经有剑11版了。。。我用过那本的还是剑9。。。如果大体结构没有改变的话,应该有两本,第一本主要是一些理论,可以看看,但是小作文部分就不必看了,看了老顾的再看其它的基本上都是浪费时间。第二本叫做高分卷,主要是依据话题分类的表达,这个部分推荐,把自己不熟悉的表达积累起来,还是很好用的,不过这些表达还是略略显得有些太基础了


《会让你在IELTS写作与口语考试中更像一个Native Speaker的纯正英式短语&英氏句型1000条》
你没有看错,书名就是这么长。鉴于小姨的书真的已经烂大街了,大家齐齐使用里面的表达考官估计也早看腻了,所以这本书还是很有用的,和上面小姨的第二本高分卷相互补充吧。



《慎小嶷十天突破IELTS写作完整真题库与6-9分范文全解》
很厚,除了积累表达我想不到还有什么理由会买这本书,如果觉得自己的lexical resources还是不够就用用吧,反正我买了没看过呢。。。



关于写作就是这么几本了,当然还有剑桥的真题,不过里面的范文真的看看就好不要当真更不要仿写,那不是我们这个水平应该模仿的,先学会走路再学跑吧。

另外当然还有Dominic和Simon的网站


里面有很多雅思写作和口语的资源,比较良心
尤其是Simon有一个电子书Ideas for IELTS Topics,我备考的时候是看了的,积累表达和开发思路都不错。

还要说一下网上的资源。我使用过的就是万能某宝和其它一些文书修改网站提供的雅思作文批改服务,个人感觉是有必要通过网络找到外教改几次(如果线下可以找到外教就更好了),你自己发现不到的缺陷在外教眼里可能是一清二楚;但是改的次数多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网络上的这些批改大多是拼价格,价格压得低,花的时间自然就不多了,别指望花几十软妹币就有外教愿意仔仔细细研究你的作品。至于哪家批改比较好,我自己试用过几家,感觉差不太多,大家可以找学长学姐了解下口碑(当然找他们批改下你们的作文也是很好的)。

以上。如果看到这里,点个赞再走吧~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50103/2051.html

更多阅读

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小孩怎样提高写作能力

很多父母都对孩子的语文成绩担忧,而语文重中之重却是写作能力,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看看下面我对提高孩子写作能力采用的办法,或许对你有帮助:1、多让孩子阅读。给孩子买些图书,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你自己也要多阅读,以便经常和孩

怎么才能提高阅读的速度 怎么提高雅思阅读速度

一、快速阅读的基本技巧 1、避免发声。出声阅读是影响阅读速度的重要因素。实验统计表明,朗读的速度最快每分钟只能达到200字,而默读每分钟可达800字左右,是朗读的4倍。因此,提高阅读首先要学会默读。默读的关键在于避免出声,有的人在读

如何快速阅读? 如何快速提高雅思阅读

@ Raj Rai 【 https://www.quora.com/Raj-Rai-1 】(原文废话太多,略作删改)如何快速阅读。如果你只要读得快一些,那跟着自己的手指读是一个极好的方法。但是快速阅读则需要一个完全不同的技巧系统。简单的背景:我在学习快速阅读前做了

我是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的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我是如何提高写作能力的谭剑宗【提要】中学时期,我热爱语文,以当作家为理想,并尝试模仿着写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多年的业余写作实践,给了我清晰的思路:要提升了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就应当努力培养写作兴趣,并且多读、多练,持之以恒。文

如何提高雅思听力水平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听力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突显,加之吉林省高考恢复了听力30分制度,这加速了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千方百计地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但仅用一台录音机,机械地用听力材料反复训练,是不能达到

声明:《如何提高雅思写作 如何提高雅思写作成绩?》为网友牵牵一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