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为什么喜欢贾宝玉 为什么宝玉喜欢的是黛玉?

我朋友推荐这个问题给我很久了,今天才草草写了一篇回复,连分段都没有好好分,希望您不要见怪。

为什么贾宝玉爱的是林黛玉,而非薛宝钗。这看似一个“白痴问题”,但追根述源,这恰恰可能命中了《红楼梦》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谈《红楼梦》是不好空谈的,不可以离开文本,但也不妨在原文的基础上产生合理的推测和假设。这也就成为了所谓“红学”。一百个观众便又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百个读者也就有一百个贾宝玉。但一般读者总会有一个“起点上的”错误,可就是贾宝玉是石头变的。这一说法,相当广泛地被公众接受,其实考校下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接下来被我引证的《红楼梦》原文,采自由岳麓书社出版的《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
在第一回中,曹雪芹写道,女娲石补天多余的那块顽石,在大荒山无稽崖的青埂峰下,“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后来听到一僧一道谈论“红尘中荣华富贵…不觉打动凡心,也想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后来就被那个和尚“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还被他在背上“镌了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很多人认为,这就是贾宝玉了。但是细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不过是贾宝玉脖颈里佩戴的那块玉而已,也即是曹雪芹的写照。(我的观念里,曹雪芹与贾宝玉是二元的,不能单纯合起来看。)
我怎么证明呢?《第十五回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中,写贾宝玉和秦钟晚上睡觉时,“凤姐在里间,秦钟、宝玉在外间,满地下皆是家下婆子打铺、坐更。凤姐因怕通灵玉失落,边等宝玉睡下,命人拿来塞在自己枕边。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账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篡创。”石头记,系“石头所记之往来”(《红楼梦 凡例》)如今石头不在宝玉身边,在凤姐枕下,既然是“未见真切,未曾记得,”了。这虽然是曹雪芹的一种高妙的写作手段,但是已经说明,石头不是贾宝玉。那么贾宝玉是谁呢?而倘若石头是贾宝玉,绛珠草托生的林黛玉又如何给他还泪呢?绛珠草不是该给“日以甘露灌溉”她的神瑛侍者还泪吗?这也就引出来已故的红学大家周汝昌的一个论调,“雪芹原意绛珠草感激神瑛灌溉之恩,故亦随之下凡,以泪还债。此还泪一案情事甚明,而石头只是‘夹带’于此案中,而一同下凡者,与神瑛为两人两事。而绛珠误认貌同之‘假玉’为真(甄宝玉),此本书精神奇幻之原旨。程、高全不识此,妄改,而混瑛、石为一,至今犹能欺世惑人也。”(见海燕出版社《周汝昌精校本 红楼梦》第十一页 注释4)周汝昌先生认为的通灵宝玉和神瑛侍者是两码事,我是认同的。他所认为贾宝玉是假玉,我却并不认同。原因在红楼梦第五回的《红楼十二支》里已经答复了,其中第二支终身误(请注意这个题目):“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很明显,这是站在贾宝玉的立场上写的。大概意思是,世人都说“金玉良缘”好,暗喻宝玉和宝钗的姻缘;但是我(贾宝玉)念念不忘的还是当初和绛珠草的那段情。这里的石并非是指“通灵玉”,而是只神瑛侍者。木呢?当然是绛珠草。那也就是肯定了,贾宝玉就是神瑛侍者了。还有没有什么可以证明神瑛侍者和“通灵玉”不是一回事呢?当然有。也是在第一回,甄士隐在书房睡着了,梦见自己看见一僧一道,“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接着僧人就说起了,“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神瑛侍者和绛珠草的故事。他说:“‘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这也就说明了一点:红楼梦的主线就是宝黛爱情。而那段爱情是以还泪开始的,那就自然已泪尽结束。也就注定是个悲剧了。
但我还是没有完全回答为什么宝玉喜欢黛玉而非宝钗。之前我所说的只是,宝黛爱情是前世就注定的,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一种“报恩”。但《红楼梦》的主体部分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光谈“玄学”当然是不足的。这个问题的切入点,我觉得在第五回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当然这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但你不觉得奇怪吗?在第五回所有的判词中,只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是合起来写的。就连甄英莲的判词都是独立的。这是为什么?宝钗和黛玉可是全书的两大女主角啊。这可能就是曹雪芹真正的用意所在,钗黛本是一体,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书中处处可见钗黛的对偶,这里也就不做引证。宝钗是理性的,黛玉是感性的;宝玉是丰满的,黛玉是瘦弱的;宝钗是大局的,黛玉是自我的;宝钗是现实主义的,黛玉是理想主义的。等等。一个是极端理性,几乎找不出错来;一个又是那么任性,显得那么超拔飞扬。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当他们两个真正合二为一的时候,其实才成为一个真正完美的女性。而男人呢?而贾宝玉呢?他的选择是什么?他选择了那个在前生就已有约定的黛玉,这是否有象征的意味?意味着男性总是希望得到一个诗一般胜过一个劝他试图经济的女人?这是否也是曹雪芹的心理呢?而从之前的文字可以推出,宝玉终究还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他无可奈何地和宝钗结婚了,但还是“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钗并没有得到宝玉的心,甚至只是徒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高鹗出于“大团圆”的考虑,让宝钗怀上了宝玉的血脉。可据考证,宝钗至死也是一个处女。这又意味着什么?是否如鲁迅的抛弃朱安而和许广平结合在一起呢?我看有点这意味。而缘定三生石畔不过是一句托词而已,或是对绝望的一种虚弱的反击。如果我们撇开形而上的“天定说”,只读《红楼梦》现实主义的部分,可能会更清晰地看到贾宝玉的选择。他不喜欢成天劝他仕途经济宝钗,而喜欢能和他一块儿看《西厢记》的黛玉。他不喜欢冷冰冰的宝钗,而喜欢体贴他和他拌嘴的黛玉。但我所说的不喜欢指的是男女之情。从更大的视野看,作者曹雪芹对钗黛皆有大情大爱。不然他便不会在《十二支》开篇的《引子》中写道:“因此上,演出者怀金悼玉的《红楼梦》”这部《红楼梦》原来是为这“两个”女人所写的啊。那何以第二支的题名会是“终身误”呢?我不敢解。可能宝黛钗的爱情悲剧并不在于后四十回“争婚”,如果那样,这个悲剧就太容易解决了。一个容易解决的悲剧岂能成为真正的悲剧?就如《阿姆雷特》,那种悲剧是绝不可调和的,不能通过“调解”而释怀的。
当你不能和那么深爱的人结合的时候,所辜负的又岂是一个薛宝钗?这是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爱情和婚姻间的矛盾,可能再过一千年也无法解决。
套用雨果在《悲惨世界》前的题词:“……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愚昧和困苦,那么这一类作品就不会是无用的。”——或许,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爱情和婚姻,那么这部作品就不会是无用的。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50103/6268.html

更多阅读

林黛玉之死研究综述 林黛玉死后贾宝玉

林黛玉之死研究综述马琼虎(河西学院文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摘要: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林黛玉之死成了“红学”研究领域内最大的谜。可以说,《红楼梦》不止,林黛玉之死研究就不会停止。因此,关于林黛玉之死这个问题,在“红学”界形成

贾敏生前一再向林黛玉灌输贾府知识的玄机 林黛玉进贾府路线图

《红楼笔记》之七百九十五风之子原创近来几篇文章,引来几位挚友的争论,罪过。关于林黛玉初进贾府的相关情况,包括邢夫人,我还会有进一步分析,很多《红楼梦》的问题,都不是一两篇文章就能解决的,需要不断深入,不断感悟,不断分析,真相才会渐渐

赵姨娘为什么厌恶林黛玉 贾政为什么喜欢赵姨娘

赵姨娘为什么厌恶林黛玉几乎整个贾府的人都厌恶赵姨娘,而整个贾府的人,赵姨娘也几乎都厌恶,从赵姨娘的角度来说,是觉得大家都看不起她,尤其林黛玉这样“目下无尘”的。关于林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说法,来自第五回,笔者一再强调,这个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到深处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

《红楼笔记》之四百一十二风之子原创情到深处,是不需要更多语言的。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应该在四十五回以后,贾宝玉和林黛玉,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吵架,也没有那么多话唧唧歪歪了。如果说之前两人还有很多不放心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彼此已经对

声明:《黛玉为什么喜欢贾宝玉 为什么宝玉喜欢的是黛玉?》为网友天空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