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表扬一个人文笔好 怎样提升一个人的文笔?

几个答案都提到一个关键点:表达的准确性。所谓寡淡,稚嫩,造作,矫饰……本质都是一种文字、主观意念及客观事物三者间不同程度的偏离错位,如同唱歌走音。

为什么会走音?

一,气息控制不好。对应写作,就是运字能力问题。需多看,多练,所谓熟能生巧。若想快速找到诀窍,我认为 总结得精辟,已经抽丝剥茧,精华喂嘴边了。几个答案中,可行性最高,行文本身也做了较好的示范。另外,答主所推崇之风格(即文章下笔讲究韵律,节奏,留白,意趣,生动),是典型的传统中国画式审美,主流、健康,跟着走,大方向不会错。纵观历史大家尤其民国时期以文采著称者(汪曾祺,沈从文,鲁迅兄弟,张爱玲),确是那么回事——照猫画虎练起来,不谈风骨神韵、格局内涵,样子先有了三分。

当然,这只是教你怎么“运气”,前提是,你得有“气”。

——所以走音的第二大原因:“气”不够用。什么是“气”,就是词汇量。哲学界有一句话叫作“语言创造了世界。” 我理解到的一个层面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由他所认识和掌握的语言词汇量决定。譬如,你不认识洋槐,桂花,香樟,法桐,刺桐,榆钱,白杨,红柳,冷杉……那你的世界里就只有“树”;你不曾认真研究过茫然,失落,伤感,挫败,忧悒,酸楚,悲怆,苦涩,痛楚,绝望,枯槁……,你有的就只是“不舒服”,“难过”;你不曾细辨过绯红,鲜红,水红,猩红,血红,残红……面对它们,只能说:“啊,好红好红。”——词汇的匮乏,是一种精神匮乏,也是文笔不出彩的根源。当一束光,一丝情愫,一幅画面投射到心上,等待聚焦成像开花结果时,大脑在词库里搜索不到最准确的表述,只能就近替补,找大词、偏词——出来的东西就干瘪、不生动,读者也得不到惊喜、共鸣。

提高文笔,重点在运字,前提在于词汇。只有极其丰沛的词汇,才能支撑得起技巧,经得起运。

好的词汇从哪里来?来自名家,日常,个人再创造。

我们把前两者叫做“现有词汇”,约定俗成,广为使用(或只被部分文笔好的人在用)。从现在起,重新收集。经典好文,日常交谈,都是渠道。相对于孩童母语习得期,这是一个重新认识世界、丰富语言体系、积累素材题材的好机会。

后者呢?我们叫“自创词汇”。“长椭圆脸”属于现有词汇,“枣核脸”“拖把脸”属于自创词汇。“现有词汇”用得好,能满足日常基本规范的表达,文章从“路人”变“美女”,“自创”词汇用得好,则文字变“活”,有形有味有脾气,美女变女神。

“自创词汇”是一种个人微创作,从字到词的搭配再造,本身是一种单位最小、成本最低、易模仿、显效快的“练笔”。练习“自造词”,不仅扩大词汇量,还能在反复“造词”过程中,逐渐摸索到一种“搭配”的感觉。即“运字”手感。

词汇量储备到一定程度,我们开始“造句,成章”。主谓宾定状补不说了,长短句怎么切,声色气味怎么加,节奏怎么定,韵律怎么调?——出门右拐找白景往。写完了,缝一缝,补一补,缝什么补什么?词汇库里找!找不到怎么办,形非神同的早就储备了一大把,拿来替代。——再来点已经不陌生的搭配吧,对!不同感官搭配,成了通感;不同物种搭配,成了比喻、夸张;不同的意象、修辞、闪念精妙搭配,成了诗……咦,技巧不是来了?



————
下面提一个储备词汇的方法。

1、笔记本一个,笔一支(手机备忘录APP日记本也行)
2、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经典佳文、日常杂话,七姑八姨、三教九流……随时随地,收集“好词”“妙词”
3、脑洞常开,举一反三
4、分门别类,定期整理(大类即可,过细加重记忆负担)

如:有人写一个人“猪脸”,你可以建一个“脸”谱:猪脸,山羊脸,驴脸,马脸,蛇脸,羊驼脸,梅花脸,枣核脸,鸭蛋脸,……
下次写人,不再是“他长着一张长方形的脸”,而是“他生着一张马脸”

如:有人写“碎牛肉色”的旗袍,你可建一个“色谱”:猪腰紫,豌豆绿,雏鸭黄,蟹壳青,醋黑,火腿红……
写到一个奇装异服的女孩
不再是“她穿着粉红色丝袜,黄色包包,紫色长裙,别着绿色发夹……哦,五颜六色的装扮。”
而是“猪腰色的纱裙下露出两截火腿,屁股上一只巨卵状的鹅黄漆皮挎包,发辫上两根豌豆绿夹子……哦,一块行走的披萨。”(有人说喜欢这句,那你记啊,下次看到乞丐,你就有了“行走的鸡毛掸”,瘦子,就有了“行走的牙签”,美女,就有了“一瓶行走的香水”,“一枝行走的君子兰”)


如:看到“七情六欲”,哪七情?哪六欲?各自能否找出三个以上的同义词?查字典,记下来。——古往今来,人类可能的情感,恐怕逃不脱这半页纸了。

如:一个迂懦的教授,有一双“丫鬟的眼睛”。嗯,有点意思,下次不必苦苦思索“他因饱受压迫……软弱被动……”,只需一句“丫鬟的眼睛”,就够了。


——什么?太多记不完?不会!第一天,你是一粒一粒记,记的是词……第十天,第二十天,已是一坨一坨,一捆一捆,记的,是一种遣词造句的思维方式……


另外,须记:
1,这里的“词汇”既包括日月山川等自然万物,也包括摸爬滚打瞪瞟睥睨等行为动作,既包括听得到的叽叽喳喳咯咯滴滴,也包括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概念。
2,从语法讲,他们是“词汇”;跳出语法,他们就是“事物”,是题材也是思想。
3,积累词汇,不是为了让文章强势恢宏,更不为“堆砌显摆”,而是从语言基本单元入手,通过完善语言体系来完善思想,搭建起文字、主、客观三者联系,使我们“眼有所触,必有所想,心有所想,必有文应,文既出,必准狠”。
4,肚里“弱水三千”,用时只取一瓢,尽可能是准确的那一瓢

————————————
说下其他几个提升文笔的建议


关于“模仿”。
对于初学者,基础词句模仿,可以。笼统模仿不可取,难度大。模仿谁?哪一篇哪一段?模仿口吻?韵味?观点?如何模仿?具体步骤?——狮子吃天,无从下口。


关于“长短句”
个人审美倾向长短句搭配。三七开。
能耐不够时先从短句学起,易学。有一定感觉,再练长句,长短结合,“长驱千里,忽而收缰”。不会长句只写短句至少也是小家碧玉,活奔乱跳;没学会短句却通篇恶俗臃肿的长句,是真惹人厌。



关于“阅历体验”。

这是战地、军旅作家的重点,不是一般只想提高文笔人的重点。“经验”就是生活。谁都不缺。写不出,写不准,写不美不是缺乏经验,而是语言匮乏,客观事物“入眼”,语库中没有精准的对照物;意念情绪想表达,没有精准的对照物可供输出。

文笔好坏,不在题材宏大惊奇,而在于,对最平凡、简单的事物,能挖掘刻画到什么程度。


好文笔若能配上好的立意,就是好文章。

所以——还是从基础做起,收集储备,观察对照,补充归类,思考内化,写,写出来慢慢加工。


最后,据我观察,越是多情的人,越能写出细腻的文。一个路过树叶便爱上树叶,路过海棠就想和蜜蜂谈恋爱的人,写文应该不会太差。


尝试让自己多情起来吧。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80103/3183.html

更多阅读

有你紧紧抱着我——NO1一个人……_moon 一个人挺好 有你更好

寂寞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不关于我所谓的好哥们阿硕。那天对着阿硕我这么说:“一直想写的青春疼痛,是没有分离的。”我记得阿硕告诉我,可以尝试距离。上了初中以后,成绩一直不佳,这是我所想到的。生来就是一个慢热迟钝的女生。凡事都

笑容可以给任何人,但你的心,只须给一个人就好。 只需 只须

【1】见过白头到老的,没见过恩爱如初的【2】笑容可以给任何人,但你的心,只须给一个人就好。【3】每晚和你说:晚安,只是让自己有一个借口明天再和你说:早安.【4】你带走我的思念,却没说抱歉。我们约好的明天,你留给昨天【5】我有絕對濃烈且強

《一个人的好天气》中哀愁基调中的人生感悟

      青山七惠(1983年——至今),日本“80后”新锐作家,因获得日本芥川文学奖而名声大噪。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是青山七惠的代表作品,于2007年获得日本芥川文学奖,成为日本最受瞩目的畅销小说。在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中,作者青山

想要爱一个人真的好难 我只是,想要一个人

想去远方,想去旅行,想去流浪,我只是想要一个人,一个人背起行囊,静静地踏上旅途,找寻属于我的天堂。――题记岁月静好,我只是想要一个人。离开车水马龙的喧嚣,踏过每一寸梦寐以求的土地,吮吸每一丝淡雅恬静的气息,看鹰击长空,观鱼翔浅底,轻合双

爱一个人真的好难歌曲 爱一个人真的好难

“我只想好好的爱一个人,为什么会这么难?”女孩不解地说。她是一个快乐活泼的人,像个天使,是一种很健康的美丽,总是能听到她开朗的笑声洒在每一个角落,她会唱歌,还会跳舞,每一种校园流行的游戏,她都会,虽然成绩中等,但是德育体全面发展。男生

声明:《怎样表扬一个人文笔好 怎样提升一个人的文笔?》为网友红尘梵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