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我尝试用理科生逻辑按模块化来分析高中语文所要面对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和办法。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字音字形(高考卷现已呈现逐步淡化该方面的趋势)
核心能力:识记/拼读和积累。
解决办法:
①识记/拼读能力的解决:解决识记能力,更多的需要追述到小学语文的功底上,如若小学的语文功底不行,可以尝试拿本中考考纲3600字带拼音那种,求救班上这方面特好的同学或老师教你拼读和识记,每天坚持训练才能逐步完善该能力。
②积累:积累主要体现在习惯的培养,高考中字音字形的要求并未给予严格的范围规定,以至于各地方卷可以大刀阔斧,按照地方特色命题,但由于难度要求不大,所以并不会出所谓的过偏,过难的字词,更多是生活中常用误读字/常易写错汉字,所以把错过的字词都积累起来用个小本子积累起来,基本保证出错过的字词不再出错,问题基本就不大了。
2、病句
(众所周知,每年高考卷出来病句题总是议论纷纷,在标准答案没有出炉前,各种答案应有尽有,而且说的看起来特别有道理,就算在标准答案出来时,官方没有给出解析,各种老师,网友也会给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解释。且很多语文老师看完答案讲病句题,愣是能瞎掰出为什么。)
核心能力:逻辑能力中对于汉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解决办法:
对于语法的学习,建议大家不要拿各种五花八门的教辅资料都来参考,因为各有各的讲法,很容易导致你病句判断思维的紊乱。如若你要研究比较正统的判断方法,可以阅读陆俭明写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这本书比较适合正统汉语语法的学习。搭配五三、龙门专题之类的辅导书训练,事半功倍。
3、成语题
核心能力:积累
解决办法:买一本比较小的成语小词典,就够用了,每天翻一翻,无聊记一记,尤其注意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多留个印象,平时考试中错的多注意注意,成语题基本就没多大问题了。
4、近义词辨析
(十分恶心的一类题目,可以出十分变态,让你翻现代汉语词典查出意思也不知道怎么做)
核心能力:积累能力或逻辑能力
解决办法:积累一些觉得难以分辨清晰的词语,在语境中找到一丝一毫差别的感觉,培养足够的语感;如若有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可以运用一些相应的考试技巧(例如组词法之类的)来应对近义词辨析。
5、文学常识
核心能力:积累
解决办法:背
①把课本注释中的文学常识大体都背过一遍(个人觉得没有必要买一些文学常识大杂烩的书来背)
②把课本中出现过的文学家,要了解姓名,国籍和一些代表作。
③把课本中出现过的名著,了解一些主要剧情(起码要把书上的节选部分看一遍)
④把课本中出现过的一些文学运动,政治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和运动思想背一背
拓展阅读:朱自清《经典常谈》
6、语义衔接
(需要注意的是,高中对于这方面能力的考察远远不如初中)
核心能力:逻辑与语法基本结构的掌握
解决办法:第一是训练筛选信息和推断,在阅读或学习课文时,读到一半停一停,用现有已知的信息进行筛选推断下一步的剧情发展;第二是了解清晰的语法结构,至于语法的处理方式详见病句。最后再多找初中的一些模拟题来做一做,训练训练题感,几乎问题也不大了。
二、文言
1、实词
核心能力:积累
解决办法:把初高中所有文言文所有的实词全部过一遍(尤其是五大考点: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偏义复词),虽然高考考的是课外文言文,但是实词题大多考的是课内的(因为考课外的你们也不会呀~),所以对于课内实词的积累与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如若有兴趣且时间充裕,可以在课外学习《古文观止》《淮南子》《史记》等,培养自己的文言素养,对于应试和学习都很有帮助)
2、虚词
核心能力:逻辑判断与积累
解决办法:纲内虚词仔细数数也就渺渺18个,虽然前些年特别爱考课外的211个虚词,但现在已经逐渐回笼了。所以虚词怎么办?把18个虚词自己总结一遍,在初高中文言文中找到各个虚词,按照自己的总结推敲它们的意思,不断训练,虚词也很容易就搞定了。
3、句式
核心能力:古汉语语法的掌握及运用
解决办法:古汉语语法就没有现代汉语语法那么所谓让人诟病的五花八门了。买一本比较优秀的教辅,该部分都会讲的相当不错,配上一定的训练,棒棒哒。
4、断句
核心能力:详见实词,虚词,句式。
解决办法:弄清为什么要断句?
①因为词语的两边由于古汉语言习惯和句式导致断句
②由于词语的两边连在一起会产生歧义导致断句
③由于词语的两边连在一起不符合日常生活逻辑导致断句
然后把实词,虚词,句式相关能力掌握好,按原因来断句即可。
5、翻译
把实词,虚词,句式掌握后,翻译不是问题。
三、诗歌
(这里我们不按各种题型分类,因为只要理解了诗歌的文意,大多数题型的处理方式与现代文并无出入,甚至部分题型直接把翻译抄上去就行。)
文意理解
核心能力:翻译与积累
解决办法:
翻译:每两天翻译一首诗,第一天翻译完,第二天重新再翻译一遍。如此循环往复,最好买一本唐诗三百首之类的(一般小时候都有),一直练一直练渐渐的诗歌翻译的水平就能上来了。
积累:积累意象(可以辅助你理解文意),积累诗歌史和一些诗人生平的详情,大多数诗人写诗都是有目的,要了解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诗歌背后的深意)就只能依靠积累了。
拓展读物: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
四、现代文阅读
1、社科文阅读(有些地方分的很细分为实用类和议论性类)
(其实无异于初中考察的“说明文”,只不过看起来更高端了而已)
核心能力:筛选概括能力
解决办法:养成习惯,看完每一段后把每一段所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并尝试概括信息所要表达的内容,多加训练,最好多做做小学语文中的概括题,情感题,尝试思考一些推断的过程和其内在的联系。不断训练,总结。(其实在考试中利用筛选出来的信息来答题速度也会快很多。)
2、小说类阅读
核心能力:扎实可感的术语系统和筛选概括能力
解决办法:术语系统请参照各类教辅或咨询老师,在这里不多赘述。对于筛选概括能力的培养请见社科文阅读。
3、散文类阅读
核心能力:扎实可感的术语系统和筛选概括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良好的阅读素质
解决办法:扎实可感的术语系统和筛选概括能力详见小说类阅读,除此之外我特意增加了阅读素质一说,主要防止各位看到散文类阅读就想睡觉,因为的确很多可考性比较高的散文,其可读性都差到一个境界;怎么办?为了防止败坏胃口,可以建议各位带着文学批评的态度去欣赏此类如此可读性差的散文。或者你干脆选择一些质量高的散文来做训练。(如果在模拟,月考这些地方遇见,你就好好带着文学批评的态度去欣赏吧,在高考当中遇到能大败胃口的散文还是极少的)
拓展读物:莫提默·J. 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
五、作文
(作文考的考场作文能力,并非是让你短时间内写一篇特别好的文章,放弃吧,做不到。)
作文的核心能力:
俗话作文分为四类,一类文,二类文靠立意区分,二类文和三类文靠审题,三类文和四类文那就是看老师心情了。
文体的选择(请慎重选择创新,稍有不慎代价很惨;请尽量选择议论文(当然除非你记叙文写的特别好,也是可以写记叙文的,但是如果你的记叙文停留在中考水平档次的话,你还是放弃吧))
审题:审题的训练需要以阅读为核心,其主要也是筛选概括能力的培养,在筛选信息后对于信息进行怎样尽力的发挥,就需要对于作文尺度的理解了。
立意:立意深度的培养需要广泛的阅读与思考,见得多思考的多就会有深度有内容,有深度有内容才能写出一篇立意深刻且出彩的文章
语言:流畅的语言需要良好的语感和强大的阅读功底,良好语感和阅读功底的培养都是需要阅读进行培养的,阅读优美的语句多了,自然而然写作文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可以使用摘抄本的方法积累优秀语句,或者用背的形式提升自己的语感)
论据:这里强调的是写议论文的同学,不要使用什么司马迁天天被宫刑,牛顿被苹果扫射之类的老大街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了,每年阅作文的老师看这些都烦,尽量使用新颖的事物来做论据,否则很难在内容上做到眼前一亮,也很难让阅卷老师充斥兴趣。
结构:作文的结构决定着你的逻辑是否顺畅,结构越优秀越证明其逻辑的合理和明确,关于结构的学习,请多多的看一些标准的考场高分作文,它们论证的逻辑方式,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使用。
作文更重要的是多写多改,一篇作文要进行不断修改才能知道自己的诟病和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如若高考前你连自己一篇优秀作文都拿不出,怎样苛求自己在考场中考出好水平呢?


最后:
祝各位学有所成。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30103/7453.html

更多阅读

Android学习笔记03: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学习Android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所幸的是最终经过上网查询都得到了解决。现在将我在学习Android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整理如下。1.R.java不能实时更新  问题描述:在res文件中新增的变量不能在R.java

炮灰成长史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炮灰”

 一个公司总是要从小公司做起,在做的过程中公司也要学会成长的,有的企业长大了,因此,我们记住了它们,也有些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夭折了,我们淡忘了它们。我相信,在伴随着企业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员工也在长大。对于这些成长或是正在

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今年高考考完,也不愿去做家教,感觉一身学习经验就这么忘了太浪费。讲讲自己在化学学科的经验吧。====化学篇所述内容包含以下:概念、电化学、四大平衡、实验概念类化学中一般都会考到一些概念性的或者有迷惑性的句子正误判断。(比如图

声明:《在学习高中语文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以分享?》为网友茶暖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