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的英语学习方法有效吗?为什么?

1、目前了解
(1)我自己主要用的SSS阅读法,背诵法没试过,打算找时间尝试一下。
(2)跟一些专业人士讨论过,得出些结论:在外语学习中因为个人情况和环境的不同很难说哪种方法更好,除非你运气好真接遇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否则就是坚持时间的问题背诵法方法有很多种,里面有很多技巧存在,对别人有用,不一定对你好使。别把希望放在单纯的背诵上,因为背诵法非常的枯燥,想要坚持下去很难,最好其它方法相结合才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其中最关键的技巧是把背诵把兴趣联系在一起。比如有个拜金女能用英文背诵出各种奢侈品的来源和故事,另一个宅男对名车了如指掌,能用英文复诉,我还鼓励过一个败家孩子猛背情书和某些小说段落(某人当时非常的有动力),可惜表白失败。学习外语时最基本的就是多说、多写、多看,在背诵的同时就是在不断的积累接触外语的时间
不要想象能短时间能见效,最少要一年半载才能看到一些效果,做好2-3年的准备。(3)身边案例:身边有个朋友是用的这种方法,他家信教的,没事就背圣经,他能流利大段的背诵圣经中的某些段落,因为背圣经经常有机会跟老外聊天,时间长了语言比较流利,去国外的时候,语言关只花了1个月左右就完全适应了。

(4)个人建议:
非常不建议通过记英语单词开始,你问问过托福高分后出国的的人就知道,能记住几万单词的人去国外照样有语言和交流的问题。

再说一次,学习外语时别想着走捷径,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最少要1-2年。就是用最笨的方法,一样能搞定只不过时间长一点。

学习外语:坚持学习,定期做总结,思考下遇到的问题如果解决,把语言变成兴趣,多接触多用。比如在Skype跟妹纸聊天、看英文童话小说、笑话、看无字幕的美剧,用英文写日记。

2、相关资料。

我Blog上收集了几篇类似的文章,可以去看看。


民国前后这个方法是当时的主要学习方法之一,40年代,南京上中学时,当时的中学英文老师就是按照同样的规律进行教学。他们的教材便是原版的《林肯传》。老师要求他们大声朗读课文,背其中的好句好段。他和同学还被要求用英文回答问题,用英文写日记、写作文。除了课堂上用英文听课和交流之外,学校在某些课程上使用英文原版教材,要求他们用英文做习题,写实验报告。考大学时,英语考试也跟平时学期考试一样,只是要求答几道问答题,然后“哗啦哗啦”写篇作文交上去完事。

3、比较中立直观的分析。

背诵式学习策略分析



今天的心得是背诵,以前一直以前背诵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之一,看完文章之后,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背诵法的优缺点。
  在这一阶段,不少同学都尝试过背诵英文,有很多人认为背诵是最好的办法,也有些人通过背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并不是大多数人。作为老师的一个有利条件是,可以观察到一个较大的统计人群(Sample),所以能观察和分析出成功比例。不能因为有少数人靠背诵成功了就推广背诵的方法。产生效果差异的原因很多,即使是靠这种方式成功的同学,实际情况也不是简单一句 背诵 就可以解释的。同样是背诵,也还有很多不同的背诵方式,都需要大家分析和理解。
  首先,我们前面提出了,语言的掌握从原理上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在大脑中也不是 储存 于记忆中,应该是在语言区中建立语言区块。简单的语言要素是条件反射的建立方式,复杂和抽象的语言部分不能完全认为是条件反射,而是各种具体概念的抽象,概括和联系,但都不是简单的记忆。除了医学研究证明如此外,大家普遍的观察也如此。比如有人丧失了记忆,但说话没有影响,并没有 忘记 说话,因为语言区没受影响。我们前面举过成龙演的 我是谁? 和 The Borne Identity 的例子。背诵在很多领域的学习中,早已经被证明是个效率很低的办法,在语言的掌握中更是如此。
  其次,中国同学对 背诵 的热衷和认可,是受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强烈影响的结果。中国同学普遍认可的记忆和重复的学习方式被称为Rote Learning,简称 RL。西方学者分析发现,RL 是中国同学对语言学习的典型观念(Watkins and Biggs 1996)。有的学者认为亚洲,特别是中国,背诵风气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Horwitz 1999, Wenden, 1987)。在学习外语上,当然也同样存在普遍的认为背诵有效的错误认识。Gairns and Redman 总结了 RL记忆式外语学习的特点:
  1, 默读或出声朗读;
  2, 写或重复写;
  3, 制作单词表或记忆卡片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背;
  4, 背典型例句;
  5, 使用翻译对照;
  6, 使用详细定义和解释;
  7, 分组、分对记忆;
  8, 背诵不规则动词表;
  在 2001 年英国英语教师协会的英语教学学术会议上,对中国同学普遍相信记忆式语言学习的现象做了专门的研讨。RL 的主要手段是记忆和重复,而不注重 理解 。在科学发展到了今天,许多中国人仍然认为这种古代私塾式的教育方式有效,普遍存在强迫和鼓励小孩子背诵古文和诗歌等理解很困难的东西。一般的认识是:小时候先背会,慢理解或以后自然会理解,关于这一错误认识我们前面关于记忆力的段落已经从一个侧面分析过。
  现代语言教学的实践分析是:缺乏理解的 RL 背诵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即使有少数人通过背诵取得了进步,也决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而是这些人在背诵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应用了其他手段,甚至记忆本身也存在多种形式和实现方大家都 背诵 ,必然只有少数人才成功。我们在此不对记忆再做深入研究,先看一下少数能通过背诵提高的同学的特点:
  案例:背诵新概念
  在这一阶段同学,最有代表性的是曾经在学校接受过传统英语教学,许多是曾经达到过英语四级水平但无法交流,寻找其他学习班或自学。和其他许多英语老师一样,本也曾教过这样的英语班,最常见的是教《新概念英语》。《新概念英语》最精彩的部分是 96个小故事。对过了四级的同学来说,并不觉得难,大部分对语法知识也掌握了,并不用多讲。
  但每次几个月教完一个班,发现普遍交流能力提高很小。最后很多老师总结提出发现最有效的方法是背下这些小故事有少数学生做到背下了许多课文,但在尝试相似内容的听说的人运用的还可以,有的人不行。按人数统计,用背诵取得显著提高的学生比例非常之少。
  但分析使用记忆策略成功的几个学生的特点,对我们很有启发。他们成功特点是:
  1, 使用联系式记忆:将新的内容与以前掌握的内容联系;通过故事情节记忆;
  2, 使用图像和声音记忆:想象一幅图象或情景;使用画图辅助理解;记忆声音;
  3, 复习时才使用记忆:不是在学习时采用,并且逐渐增加复习的间隔;
  具体反映在在背课文时,不是机械地背诵,而是根据英语描述的故事,在理解的基础上,联想和思考故事情节发展和句子的含义进行记忆。每次背出来时,明显从他们的表情变化甚至情绪起伏都能感觉到他们的思维是随所背内容的故事发展而变化。Audio Learner 学型的同学普遍靠背诵提高交流的比例比较大,而且发现他们都是通过多听录音或大声背诵实现的,感觉最后脑子里留有大量这些句子的声音。(Visual Learner 记忆时多半靠阅读,背诵时普遍有眼睛向天上看和思考文字和段落前后顺序的习惯,有的也可以背得好,灵活应用起来效果较差)。
  尽管有些人通过记忆实现提高,但实践结果是大部分人做不到背诵本身,而不全是背诵的方法是否正确。本人曾经尝试过完全放弃讲课,将背课文。结果每次都是自己背会了,学生背不会或下次就忘记了。怎么回家不复习呀?大家已经是花课余时间来上课了,再花多少时间复习呀?所以大家可以尝试背诵,但尽量要避免上面 RL中的那些现象而使用其他记忆的方式。如果发现效果差不要奇怪,本学就少,另外总体来讲背诵还是比较枯燥而且费时间的。儿童在掌握语言时,是不需要背诵任何句子的。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30103/7495.html

更多阅读

最有效的初中英语学习方法

最有效的初中英语学习方法——简介 想要学好英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的事情,因为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的学习是需要同学们能够听说读写,面面俱到的,但是目前很少有同学能够具有一个非常适合学习英语的环境,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同学在

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英语学习方法?

我这个应当够晚,晚了十几年。对于一个把学习方法看的比学习更重要的人来说,英语是我学的最失败的学科。虽然考试成绩还可以,但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在国外找工作的时候,本来担心的是口语,可是话唠到哪里都是话唠,英语说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一) 首先不得不说辜鸿铭是一个天才。一个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的超人。 这本书是1915年出版用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

上班族的英语学习方法

  要学会精神转移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信心不足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往下学,因为从你的思想意识形态里已经开始产生了抵触英语的情绪。这时再继续只能是" 适得其反",请你先放一放你所学习的内容,最好的去处是逛书店,选择一本

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想要学好英语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的事情,因为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的学习是需要同学们能够听说读写,面面俱到的,但是目前很少有同学能够具有一个非常适合学习英语的环境,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同学在英语上面具有很高的成绩,这

声明:《辜鸿铭的英语学习方法有效吗?为什么?》为网友我的小时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