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拖延,如题主所说,很早以前就存在了。公元前800年的古希腊诗人海希奥德就写过“put your work off till tomorrow and the day after”.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称拖延为“可憎”的。
在实验场景中,具有拖延现象的人们有更高程度的压力和更差的身体状况。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拖延又常与误时误事所联系。
光是回答题主的问题的话,上面答主也提到了,现今看起来拖延症越来越严重,与互联网这类科技的兴起应该关系很大,近二十年人们对拖延的关注程爆炸性增长。现在研究发现拖延不仅仅只是将事物推迟完成这么简单。 真正的拖延是自制力的失效。 专家将这种拖延定义为在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结果的情况下,扔自主的将重要事物推迟的行为。薄弱的时间观念会加重拖延行为,但是其实难以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才是拖延真正的根本。
尽管基本所有人都会有拖延行为,只有大约20%的人有长期的习惯性的拖延行为(Ferrari, J. R. ,2010).。研究者说“这个行为与时间规划无关,告诉拖延者去做某事就像告诉抑郁患者振作起来一样无效。”
承受更多,表现更差
当然大家普遍有个错误的观念就是拖延只是一个无害的坏习惯而已,只要工作最后完成就行了。有的人则会说拖到最后压力大了反而会激励自己,工作效率反而更强,众学生躺枪 :)。
《拖延的艺术》作者,斯坦福的John Perry,提到人们会通过改变自己的时间日程表来麻痹自己,因为这样的话总能解决日程表里的一些事,所以可以安慰自己今天已经做了某某事,并非浪费时间,又有无数人躺枪。。 心理学家观点更为明确,认为拖延将有益的行为比如(解决问题,安排日程)变成了有害的,自我否定的逃避行为 (Perry, J. ,2012).。
有研究将大学学生的拖延行为进行量表打分,然后跟踪他们的学期内的学术成就,压力,健康。最初,拖延行为较严重的学生反而比不拖延的学生压力更小,可能因为他们将自己需要完成的学业功课推迟从而获得了更多的休闲娱乐的时间。到了期末,拖延学生的末日就到了,他们得到了更低的分数并且压力更大,更为焦虑,身体健康也更差,而且那些精英学生怪,拖延属性点满,直接就是没完成作业,结局就更凄惨了。。所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关于这种焦虑和压力到底是好是坏,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个答案,
所以,尽管拖延行为会给我们带来短期的快乐和放松,长期来讲还是得不偿失啊。。
还有研究将学生带到实验室然后告知他们在这个实验的最后他们会被要求参与到一个数学解题中,一些学生被告知这个解题很有意义并与他们的智力认知水平有关,另一些则被告知这个解题的目的只是为了娱乐,在解题前,学生们有一段自由时间,可以做解题的准备或者去瞎晃,玩一些游戏比如俄罗斯方块。。实验发现,具有长期拖延行为的学生只有在被告知题目与智商有关的时候才出现拖延行为,那些被告知题目是为了娱乐的则与普通学生没有区别 (Tice & Baumeister,1997)。这里估计又有无数人躺枪。。。
而且,研究者还提出,那些将拖延当做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更容易认为他们只是缺少动力而不是缺少能力。
拖延者也不是简简单单只有一种,有长期的拖延症人群对完成任务有认知问题。。而有些情境型的则会因为任务的特性(难易,喜欢不喜欢)而拖延或者不拖延。不过总的来说,大部分拖延行为都发生在任务无趣并且主人公较为冲动而且自制能力差的情况下。
还有研究给了45个学生(对,又是学生。。。)一个论文任务,然后跟踪他们5天直到学校DEADLINE。 每天,被试学生会被BEEP 8次,每次学生都要报告他们的精神状况和拖延情况。当准备论文的工作越来越紧迫越繁琐时,学生反而会将其放到一边去做其他更轻松愉快的活动。。当他们这么做时,他们又报告了他们感到了更高程度的自责和愧疚。
这样的实验还有很多,而且全是拿学生狗做实验对象,结果也都差不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至于怎么解决拖延,由于我实在不喜欢写而且反感鸡汤类的东西。。有志向改正的好同学可以手动百度,估计也有不少回答是写解决方法的。不过我认为这些东西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于自己的意志力,看多少理论方法,鸡汤励志文也没用。
总之,拖延对我们并不好,养成好的习惯最重要。
References
Ariely, D., & Wertenbroch, K. (2002). Procrastination, deadlines, and performance: Self-control by precommitm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13, 219–224.
Ferrari, J. R. (2010). Still Procrastinating? The No Regrets Guide to Getting It Done. (Hoboken, N.J.: Wiley).
Perry, J. (2012). The Art of Procrastination: A Guide to Effective Dawdling, Lollygagging and Postponing. (New York, Workman).
Pychyl, T. A., Lee, J. M., Thibodeau, R., & Blunt, A. (2000). Five days of emotion: An experience sampling study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 procrastination.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5, 239–254.
Rabin, L. A., Fogel, J., & Nutter-Upham, K. E. (2011).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n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 of self-reported executive func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uropsychology, 33, 344–357.
Sirois, F. M. (2004). Procrastination and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voiding what might have bee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3, 269–286.
Sirois, F. M. & Pychyl, T. A. (2013). Procrastination and the Priority of Short-Term Mood Regulation: Consequences for Future Self.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7, 115–127.
Steel, P. (2007).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 65–94.
Tice, D. M., & Baumeister, R. F. (1997).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ocrastination, performance, stress, and health: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dawdl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8, 454–458.
Tice, D. M., Bratslavsky, E., & Baumeister, R. F. (2001). Emotional distress regulation takes precedence over impulse control: If you feel bad, do i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 53–67.
Wohl, M. J. A., Pychyl, T. A., & Bennett, S. H. (2010). I forgive myself, now I can study: How self-forgiveness for procrastinating can reduce future procrastina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8, 803–808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