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斯科特·扬的《如何高效学习》(Learn More, Study Less!)?

分享一下书摘

如何高效学习

【加】斯科特·扬
2014-05-03
很久以前,有个学生物理课学得很好,一次考试,所有问题都答对了,只有一道题,老师给了很低的分数,这道题目是“怎样用一个气压计测量建筑物的高度?”
学生回答:“去建筑物的顶上,将气压计扔下来并开始计时,直到听到砰的一声,再通过重力加速度公式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出题者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利用所学的气压知识计算建筑物的高度,因为从学生的答案中看不出来他懂得气压知识,所以老师没有给他高分。
学生找到老师,对低分表示异议。老师说,只要他能再想出不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给他高分。
学生稍稍思考就回答,可以用气压计敲开建筑物主人的门,当主人打开门时,问他:“请问,建筑物的高度是多少?”
老师沉默了一会,问:“你还有其他办法吗?”学生说还有很多,比如:用一根长线绑着气压计,通过线的长度测量高度;或者将线当作钟摆,通过钟摆的运动来计算建筑物的高度,等等。
老师最终决定给予学生满分。故事中的学生就是年轻的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后来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因为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而闻名于世。
玻尔不仅知道怎样得到答案,而且对问题的观察更为全面,不局限于所学的某个知识,他可以多角度地看待问题。
2014-05-03
整体性学习意味着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孤立的。事实上,知识的学习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学习任何知识(概念、定义、公式、问题、观念、理论等)都需要联系。你创造的联系越多,它们就会记得越牢、理解得越好。
2014-05-03
机械记忆认为学习就像整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盒子。一个数学大盒子里装有代数、几何、微积分小盒子。微积分小盒子里又有更小的函数盒子和一些公式的应用盒子等。在你的微积分盒子里不可能找到生物、历史、绘画、舞蹈和科幻电影的踪迹。
但是学习并不是整理盒子,学习就像编织一张大网。
2014-05-03
整体性学习基于三种主要观点:
(1)结构
(2)模型
(3)高速公路
2014-05-03
假如说结构是整体性学习的门户,那么模型就是开门的钥匙,模型是简化的结构,它是结构的快照,更为简单和更易储存。模型对于快速学习新概念至关重要。
2014-05-03
模型有很多种形式,但是目标总是同样的:那就是压缩信息。通过将一些核心概念联系在一起,就可以创建一个模型。模型对于你开始构建一个结构或是在当前结构上添加内容非常重要。
2014-05-03
模型就像是结构的种子,是一座建筑的地基和框架,是知识最核心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引伸出全部的知识。
2014-05-03
整体性学习的顺序:
(1)获取
(2)理解
(3)拓展
(4)纠错
(5)应用
2014-05-03
(1)获取 获取就是信息进入你的眼睛和耳朵,阅读、课堂上记笔记以及个人的种种经历都是获取。获取阶段的目标是获取的信息要准确,信息量要尽量压缩。
(2)理解 理解就是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并放在上下文中联系,这是学习的最基本联系。
(3)拓展 拓展阶段是整体性学习中最花力气的地方,这一步将形成模型、高速公路和广泛的联系,从而获得良好的结构。
(4)纠错 纠错阶段是在模型和高速公路中寻找错误,这个阶段要删除那些无效的联系。
(5)应用 应用把纠错带入最后的水平,通过比较(知识)信息是如何在现实中运行的来进行调整,如果理解不符合现实世界,那么再多也无用。在这一步中失败的典型例子就是书呆子,即那些读书读得很好但是出了学校大门却茫然不知所措的家伙。
(6)测试 上述阶段的每一步都需要测试,测试有助于你迅速找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帮助你改进学习技术,克服缺点。
2014-05-03
·阅读一页材料并达到90%的理解,你要花费多长时间?
·一堂课,你真正注意到了多少内容?
2014-05-03
获取信息时有三个主要目标:
(1)简化
(2)容量
(3)速度
2014-05-03
在理解阶段,你只是理解了信息的表面意思。举个例子,比如你正在学习一个新的数学公式,至少你要知道公式里每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然后才有可能应用公式来解决问题。如果你重复使用公式的次数足够多,就有可能记住它。
2014-05-03
拓展有三种主要方式:深度拓展、横向拓展和纵向拓展。
2014-05-03
深度拓展(知识的背景探究)
2014-05-03
横向拓展需要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通常意味着你需要建立模型,在模型与原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2014-05-03
纵向拓展有相当的难度,也是最有创造性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运用得当,其速度要比深度拓展中探究知识的背景快得多。纵向拓展是本书中最重要的内容(希望读者仔细体会)。比喻法和内在化是进行纵向拓展的最好方法。
2014-05-03
通过测试要确定你对知识的理解到了什么层次?以下是你需要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获取阶段的测试——我以前看过或听过这个知识吗?
·理解阶段的测试——我理解知识的含义吗?(至少是字面上的意思。)
·拓展阶段的测试——我知道知识从何而来,与哪些知识有关系吗?
·纠错阶段的测试——我删除了那些不恰当的联系吗?我删除了那些错误结论吗?
·应用阶段的测试——我将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了吗?
2014-05-03
拓展不好的表现只有一种:缺少灵活性。
2014-05-03
纠错做得不够的一个表现是常常不能发现自己在某个主要的看法或问题上是错误的,如果你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可能是你没有对建立的联系做足够严谨的检查。
2014-05-03
·随意信息
·观点信息
·过程信息
·具体信息
·抽象信息
这五类信息基本上涵盖了学校里的课程和实际生活中能遇到的所有信息类型。有些信息介于两种类型之间,比如物理学游走于抽象信息和具体信息之间,生物学则可能既有随意信息又有具体信息。实际上,大多数学科都是上述各种信息的组合,不过是比例不同。
2014-05-03
随意信息是一系列事实、日期、定义或规则,它们缺少逻辑分类,常常在学校里碰到,很少在真实世界里遇到。很多医学专业的新生在学解剖时,会遇到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比如人有206块骨头等。这些知识看起来没有规律,无法再加工。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就是随意信息。
2014-05-03
处理随意信息的方法
对待这种信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假如存在某种逻辑关系,那么尽量去发现它,否则记忆和使用信息的工作会更加困难。
如果这样做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可以采取下面三种方法。·联想法
·挂钩法
·压缩法
2014-05-03
观点信息是存在争论的信息。
2014-05-03
过程信息是教导你怎么行动的信息,是讲述一系列动作、操作的信息。
2014-05-03
大多数过程信息都依赖于正确的模型,通过练习可以慢慢形成一个结构,如果有正确的模型则可以提高学习速度,以下是一些可以改进模型的技术:
·内在化
·比喻法
·图表法
·模型纠错
2014-05-03
具体信息是那些在实际中可以观察到、听到、触到的信息,比如医学上的视、触、叩、听得到的信息就是具体信息,不过实际上,大多数信息都介于抽象和具体之间。
2014-05-03
抽象信息缺少与感官的直接联系。数学、物理、心理学、计算机和化学主要涉及的是抽象信息。量子物理学和微积分中有大量抽象的信息,不容易马上想象出图像来。
2014-05-03
抽象信息与随意信息正好相反。抽象信息非常难以理解,但是逻辑性很强,学习时好比潜入深海的探索,随意信息则非常浅显,但是逻辑性差。
2014-05-03
整体性学习和对课程的兴趣密切相关。你对一门课程的兴趣越大,学习就越容易整体性。
2014-05-03
知识因“用”而获得新的意义。
2014-05-03
A)获取知识
1)快速阅读
2)笔记流
B)联系观点
1)比喻
2)内在化
3)图表法
C)随意信息的处理
1)联想法
2)挂钩法
3)信息压缩技术
D)知识扩展
1)实际应用
2)模型纠错
3)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2014-05-03
快速阅读包括很多技术,足够写一本书[我最喜爱的一本是《快速阅读突破》(Breakthrough Rapid Reading)],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以下三种主要的方法。
(1)指读法
(2)练习阅读法
(3)积极阅读法
2014-05-03
指读法的好处还能通过调整手指移动的速度来控制阅读的速度。快速阅读不仅仅是读得快这么简单,有时候你需要降低阅读速度以仔细揣摩重点内容,有时候你需要略过不重要的内容。
2014-05-03
进行积极阅读时你需要记下:
(1)这一节中主要观点是什么?
(2)我怎样才能记住主要观点?
(3)我要怎样将主要观点拓展开以及应用它。
第一个问题仅仅促使你完整地获取信息;第二个问题迫使你对信息进行联系、视觉化和比喻法;第三个问题要求你将信息应用在不同的情境中。这三个问题迫使你将每个知识点都要经过整体性学习里的理解、拓展和应用三个阶段。
2014-05-03
使用笔记流时,首先写下最主要的观点,尽量用很短的单词来替换完整的句子,这可能会降低可读性,但是提高了上课时的学习效率。事实、日期、细节和描写要尽量减少单词量,不要写冗长的段落。
一旦你写下了一个观点,下一步就是在这个观点和其他观点之间画上一些箭头,观点不是建立成金字塔式的结构,而是呈现出相互关联的关系,这个过程与实际的整体性学习策略类似,观点连在一张网中。
2014-05-03
笔记流技术涉及两个方面:记录和拓展。传统的规则、线性的笔记方式,可以将课堂内容精确地复制下来,这种方法对于你准备课下好好复习几遍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笔记流会为了当前的理解而牺牲一些随后的可读性。
2014-05-04
比喻就是在不熟悉的知识和熟悉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比喻在文学中主要提供视觉上的相似,而在整体性学习中联系的是类似的过程:事件或者信息的顺序。
2014-05-04
可以按照下面三个简单步骤找出一个比喻。
(1)确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信息,在上面例子中就是经典条件反射。
(2)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与信息部分相似的东西,要达到完全符合不太可能,所以与其寻找一个完全符合的东西,不如稍作让步,找到十几个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在上面的例子里我想到的是雪中行走。
(3)重复上述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例如,雪中行走是线性的痕迹,而脑神经却是错综复杂的网络。
2014-05-04
应用10岁规则。是否能用这个比喻解释给一个10岁的小孩听?假如你的比喻还是和原始观点一样,孩子听不懂。重新来过吧,直到你找到简单的他能明白的比喻。
2014-05-04
要内在化一个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简单地在脑海中想象一幅图像,如果知识本身就有图像时最好,想象一束光进入你的双眼,通过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再通过视神经进入大脑的过程肯定比想象所谓的道德哲学要容易得多。
2014-05-25
怎样进行内在化
(1)明确你要内在化的概念。这是一个生物过程,还是编程中的函数或者是一个数学概念?
(2)从建立脑海中的图像开始。如果你不习惯内在化,可以先试着在纸上画出概念的粗略图,多次尝试后,你就会直接在脑海中想象了。
(3)脑海中的图像是静态的,还是栩栩如生的动态场景?掌握一个行列式需要好几个步骤,所以要让图像动起来,就仿佛在看一部电影一样。
(4)现在开始加上其他感官。试着用手去拿它,去摸它,去打开它,去嗅它的味道,去听它的声音,动用你身体的所有感官,将所有的感觉与运动的图像相联系。
(5)加入更多的感觉或情感。
(6)不断重复和优化图像,直到你一想到它就能很快地回忆起知识。
像比喻一样,内在化也是个创造性的试验过程。你不可能一开始就想出完美的图像来。重要的是开始去做,在不断地优化、抛弃图像中不适合的部分,最后你一定会得到一幅记忆深刻、栩栩如生的图像。
2014-05-25
图表是内在化的简化。创作图表比想象一幅图像花费的时间更多,但是操作起来更容易,而且可以用于非常抽象的观点,抽象的观点一般难以想象。
2014-05-25
以图表为基础的流程图适用于以下几方面。
·绘制一系列的步骤(怎样做长除法,怎样写一份现金流转声明等)。
·绘制历史事件,创造分支将事件联系在一起,不仅通过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根据事件的发生时间来建立联系。
·绘制一个系统(例如函数在程序中怎样执行)。
2014-05-25
笔记压缩对于快速掌握大量材料是一个有用的办法。它可以作为应用其他信息压缩技术、联想法、挂钩法或其他整体性学习技术的起点。笔记压缩的目的就是将一大堆需要学习的知识减少至几页笔记。
(1)让你能组织大量的信息。通常,在一堂课的时间里要记住数以百计的事实、概念和观点,并将之完全分好类是很困难的,但是假如信息只有两三页纸,要组织好就容易多了。
(2)更容易建立联系。信息压缩后,可以更仔细地观察课程的整个结构,让你更好地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2014-05-25
压缩笔记的步骤
(1)拿几张空白纸。准备好要压缩的笔记,这个练习可能会花费一两小时,所以要确保你有这么多时间。
(2)用最小的字,写下笔记中的主要观点。使用尽可能少的字。
(3)接着写下与之相联系的观点、公式、概念或定义。尽可能写小一点和写少一点,节省空间。
(4)持续上述自由写下观点的过程,直到将笔记中的每一个主要观点都写了下来为止。最后你得到大约1~3张密密麻麻写满信息的纸。
(5)有时候,还可以更进一步,将上面压缩后的内容加工、修饰得更有条理,更好看一些。
2014-05-25
模型纠错实际上就是实践的代名词:不断地练习和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测试自己是整体性学习过程中纠错的唯一手段。
2014-05-25
费曼技巧的具体措施:
(1)理解那些你没有真正掌握的知识点。
(2)记住那些你能理解,却可能在考试中遗忘的知识点。(3)作为一个考前学习的高效率方法。很多学生花了不少时间在图书馆度过,学习效果却平平,运用费曼技巧,你只需花上20分钟就能深入理解知识点,而且记忆深刻,难以遗忘。
2014-05-25
第一步: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首先选好你打算深入理解的概念,拿一张空白纸,在最上方写下概念的名称。
第二步: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这一步你要假想自己费尽口舌让一名毫无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听懂,并把你的解释记录下来。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在自我解释那些你理解或不理解的知识过程中,你会理解得更好,而原先不明白的地方也得以理清。
第三步:当你感到疑惑时,返回去吧
每当你碰到难题感到疑惑时,别急着往下走,学习不是单行道,回过头来,重新阅读参考材料、听讲座或找老师解答,直到你觉得搞懂了为止,然后把解释记到纸上。
第四步:简单化和比喻
如果你的解释很啰唆或者艰涩,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它,或者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以更好地理解它。
2014-05-25
以下是成为高效率学生的一些关键点。(1)能量管理
(2)不要“学习”(Don't study)
(3)绝不拖延时间
(4)批处理
(5)有组织
2014-05-25
良好的能量管理有两步:
(1)增加你的能量储备。
(2)将你的日程表由线性的改为循环式的。
2014-05-25
能量并非天生的,有很多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能量值,按照下面的去做吧:
(1)每周有3~5次运动吗?如果你的回答为否,你正在削弱你的潜在能量水平,除非你的医生不让你参加运动,否则最少每天要抽出40分钟来锻炼身体,每天运动一点点,学习效果更明显。
(2)每晚有七八个小时的睡眠吗?有些人睡四五个小时就够了,学习工作劲头十足,不过我想你我又不是这种神人,那么还是老老实实睡到自然醒吧,别想着玩游戏、喝酒、跳舞、玩通宵,熬夜对学习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我看一年中除了过年可以守岁,平时绝不要熬夜。睡得好,脑袋才清醒。
(3)你吃的是什么?你的食谱是高糖、高脂肪、高蛋白质的吗?请放弃它吧,我建议你吃粗纤维和粗加工的食物,这样的食物可以让你一天的血糖水平保持平稳,避免忽高忽低。
(4)一天之内,你喝几杯水?你知道吗?你的身体有2/3都是水分,最快让你丧失能量的办法就是脱水。
(5)一天你吃几餐?如果你的回答是中餐、晚餐以及时不时吃点早餐,那么你的能量有可能不足。理想的饮食应该是少吃多餐,一天吃四五餐,每次吃七分饱,这样可以保证你一天内的营养供应持续稳定,睡前吃一点能让你第二天早上精力充沛。
2014-05-25
线性的计划是平均安排时间执行工作,而循环式作息计划则先集中小部分时间做大部分工作。这种计划安排能让你做到有张有弛,而不是死气沉沉,像个机器人。下面是一些建议。
(1)一周休息一天。我总是抽出一周中的一天,什么事也不做,将7天的活放在6天里完成,一开始很难,但是放松一天能防止你筋疲力尽。
(2)晚上不干活儿。将一天的工作放在早上集中完成,早早完成工作,晚上你就有几小时的空闲了。
(3)设定90分钟。给定自己90分钟,集中精力完成某个学习任务,一旦90分钟结束,停止工作。90分钟的时间设定能让你学习时注意力更集中。
2014-05-25
(1)阅读材料。
(2)完成各项作业和在课堂上做笔记。
(3)应用整体性学习方法处理某些难点。
(4)考试前,针对学习材料做一次笔记流。
2014-05-25
批处理的意思就是将那些类似的、散在的工作集中起来一次做完。批处理有助于节省时间,因为你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
2014-05-25
批处理的一些使用技巧。
(1)工作量。批处理最适用于将那些需要时间不长的零散工作放在一起做。你不能将整个课程都安排在考试前一天批量看完。超过3个小时的工作用批处理,效果就不好了。
(2)一次性完成作业。如果一项作业花费的时间不会超过8小时,我就坐在凳子上一鼓作气完成它。将一个花3小时就可以写完的文章,分成15次零散时间内完成,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每一次都要花时间重新鼓起写作的激情才能开始正式的写作。
(3)提髙注意力阈值。注意力阈值就是指集中完成某项工作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急剧下降。通过不断接受越来越多的批处理,你可以逐渐提高你的注意力阈值。阈值越高,表示能一次完成的工作量也越大。
2014-05-25
假如你做事杂乱无序,下面是一些让你变得有组织的关键步骤。
(1)所有的物品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作业、课外作业以及约会日期都记录在固定的地方。没有固定地方的结果就是混乱。专门找一个地方放东西,这样会更容易放得有序。
(2)随身携带一个记事本。每天随时记录,日积月累,必有所获。
(3)坚持日历和做事清单。应用做事清单记录任务和目标,使用日历来记录要做的事和截止日期。
虽然有组织不是万能灵药,但是它的确很有帮助,组织技能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缓解压力。
2014-05-25
设定学习目标的一些技巧:
(1)所有的目标都要写下来。目标没有写下来,就等于没有目标。用一两个句子写下目标,并给它一个截止期限。
(2)让目标客观化。学习过程中,你要能很容易判断出是否已经达到了目标。所谓的“学得更多”不是学习目标,因为它不客观,你不知道怎样才算是完成了目标,所以它只能是一种幻想。
(3)设定有些困难,但是努把力也可以达到的截止期限。给自己达成目标设定一个期限会迫使你不断地采取行动,而不是拖延不前。假如期限定得太松,就起不到促使你行动的作用;如果期限定得太紧,会让你丧失信心,垂头丧气。
(4)将目标的完成转化为每日和每周的具体行动。你的目标应该分解为每日和每周的具体小目标。一个今天就需要立即完成的小目标远比几个月后的大目标更让人坐立不安,焦急万分。
(5)经常看看你的目标。至少一周检查一次目标完成的情况。
2014-05-25
整体性学习策略强调将信息编织到知识网络中,而不是给自己加上机械记忆的负担,这个策略的基础有以下几方面。
(1)结构——关于某个学科的知识之间联系的总和,它是你大脑中的城市。
(2)模型——将信息压缩成最基本的单元,模型是结构的种子。形成模型的方法包括比喻法、内在化和图表法,模型是你的知识道路交通图中主要的几个十字路口。
(3)高速公路——不同结构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创造性的思考。“跳出盒子之外思考”很好地描述了这种跳出原有结构,从其他结构来观察原有结构的思考方式。
2014-05-25
整体性学习有5个步骤,但是并非按部就班,只是大体按此顺序进行,不能拘泥于这种顺序。
(1)获取——通过感官获取信息。
(2)理解——明白信息的表面意思。(3)拓展——与其他信息建立联系,拓展有三种主要方式。
a)深度拓展——探究知识的背景。
b)横向拓展——探究知识的关系。
c)纵向拓展——与其他结构联系后,从其他结构的角度探究知识。
(4)纠错——剔除错误联系。
(5)应用——将知识应用到各种情境中去,包括现实生活。
2014-05-25
信息的类型有以下五种。
(1)随意信息——事实、日期、列表、规则以及某种顺序。信息特点是没有逻辑分类或相互关系不强。
(2)观点信息——信息的唯一目的就是支持或者反对某种观点。容量在这儿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能记住。
(3)过程信息——它是指某种技能的信息。需要反复练习,但是容易记住。
(4)具体信息——容易视觉化的信息,一般是与实际紧密联系的信息,容易有自己的经验。
(5)抽象信息——信息不容易有自己的经验。数学、哲学和物理学都是非常抽象的领域。
2014-05-25
快速阅读
(1)指读法。
(2)练习阅读。
(3)积极阅读,改善边读边学的效率。
笔记流
(1)不要呆板、僵硬、貌似层次分明的笔记。
(2)在写下来的观点之间建立联系。
比喻法
寻找历史中的故事、图像或是过程,它与我们现在学习的东西有某种类似。
内在化
(1)为你正在学习的东西创造脑海中的图像。
(2)在这幅图像上加入其他感官和情感。
(3)寻找图像不适用或不足的地方,防止产生错误的联系。
图表法
创造流程图、概念图或图像,将若干观念联系在一起。
联想法
(1)创造一系列容易视觉化的符号。
(2)在条目之间创造联系,这种联系是可以“看得见的奇特场景”。
(3)在第一个条目和触发物之间建立联系。
挂钩法
与联想法相似,只不过我们是把每一个条目与事先建立好、容易回忆的0~12的视觉符号相联系。
信息压缩
3种主要形式:(1)记忆术——压缩若干知识,用一个单词代替。
(2)图像联系——创造一幅能联系若干知识的图像。
(3)笔记压缩法——用寥寥几页纸缩写内容庞大的笔记。
实际应用
寻找将知识用于你日常生活的途径。
模型纠错
经常性地解决各种问题,以发现整体性知识网络中的潜在错误。
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
建立一个大约需要1~3个月完成的项目,从而逼迫自己不断学习、实践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对自我教育来说是有用的练习,特别是在没有什么知识结构可以指导时。
2014-05-25
高效率学生(1)管理能量。
·保持体型,健康饮食,不要熬夜。
·一周休息一天。
(2)不要“学习”。
(3)绝不拖延。
·建立每周目标和每日目标清单以保持注意力。
(4)将那些类似的、散在的工作集中起来批量完成。
(5)有组织。
·拥有一个日历和做事清单,永远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
2014-05-25
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费用低廉、方便迅速、收益大,但是实行起来也有很多难点。它缺乏系统安排,较传统教育学起来难度更大,提高自学能力的主要办法有以下几种。
(1)养成良好习惯。
(2)克服挫折障碍。
(3)设定学习目标,记录学习过程。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140103/7614.html

更多阅读

值得尊敬的拜伦·斯科特 拜伦斯科特女友

本赛季前人们讨论的是马刺能否在双数年夺冠,湖人能否为科比找到帮手,阿德尔曼如何改造火箭,却没人关心黄蜂;赛季末尾,西部诸强疯狂地进行军备竞争,而黄蜂只是换了几名替补。动乱的赛季结束后,那匹人们口中的黑马变成了不羁的野马,狂奔至西

里昂·斯科特·肯尼迪 生化危机6

里昂·斯科特·肯尼迪 (Leon ScottKennedy),是著名电视游戏生化危机系列中的角色之一,在“生化危机2”和“生化危机4”担任男主角。名称译名:里昂·斯科特·肯尼迪  原名:Leon Scott Kennedy简写:里昂·S·肯尼迪又译:利昂 S 肯尼迪台译

斯科特·阿金斯:最有爱的肌肉男

看完《终极斗士》3后就迷上了斯科特·阿金斯,又追看了2。影友推介的《忍者》硬坚持10分钟就再也看不下去了,时光和豆瓣对这片的评分都极低。两部电影的拍摄时间只相差一年而已,斯科特·阿金斯饰演的两个男主角的差距咋这么大呐?最喜

声明:《如何评价斯科特·扬的《如何高效学习》(Learn More, Study Less!)?》为网友傲魂紫云汐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