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极度内向的人。
小的时候,见到长辈,我从来不能像别的小孩样者萌撒着娇地叫着 “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我这从小就染上的高冷病,让我的爸妈感觉很没面子,久而久之就习惯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于是我变愈发愈孤僻。
后来上学,个性孤僻又颇有些另类的我,时常会与老师为敌。和所有的好学生不同,我从小学开始就就一个坏学生,我上课睡觉,上学迟到、做作业如果碰上选择题就蒙着脑子瞎写;要是碰到要长篇大论的题目,就直接把题目抄一遍,总之把作业本和卷子填满就行。
但我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我从来不聚众打架、不喝酒不抽烟、不翻墙去网吧、不早恋泡妹纸,不和陌生人说话,上课回答从来只说“不知道”,一天说话不超过10句。是的,我就是一个又孤僻、又叛逆的人。于是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为黑白两道都所不容:我被老师呵斥、被同学欺负,被长辈大骂,被女生们嫌弃,我就在这样的毫无存在感的状态下过完了义务教育的九年。
你应该会问我,既然我什么都不干,那我在干嘛?其实我也记不清来,我回想了一下,小学的时候我貌似沉迷于一种自我陶醉的游戏中:我常常会在一张A4上画出一张战争地图,然后再用几张厚卡纸剪出一叠各类英雄的小卡片,为它们一一命名,标上攻击力和生命值,像极了这几年流行的各种桌游,我就是是这样自己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中学的时候,我开始迷恋于阅读和写作。记得当同学们捧着《青年文摘》和《意林》的装逼的时候,我却彻夜阅读钱钟书和王朔的、王小波的书。阅读他们的文字,让我十分兴奋,似乎觉得冥冥之中有一个同样叛逆的人帮我说出了我的所有想法,为我的这另类孤僻的生活状态做了一个肯定。
但是,每次读完之后,我却更加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因为我竟然无人可以分享。毕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里,在一群普普通通的十三四岁孩子之中,阅读超过这个年龄阶段的书,所能接受到的只是各种奇怪、无法理解的目光。
也许和大多数的孤独又叛逆的孩子一样,我终于遇到了一个又孤独又叛逆的偶像,他就是韩寒。于是在我初三的时候,我开始学习韩寒。我在上课的时候开始写小说,在下课的时候写小说,在任何的时候写小说,我咋个这英文作业本、几何本、作文本上都写满了我歪歪曲曲的字。当然,韩寒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的,终于有一天某个傻逼一样的老师发现了我的小说,于是没收之,还让我在全班面前读自己写的东西,我一边读,她一边破口大骂着批评 ,就差往我脖子上套一块“打到反动分子”的牌子了。真是文革传统,从娃娃抓起。
总之,从那时开始,我就被强行摁住,活生生斩断了许多独特的念头。我开始被要求成为一个爱集体、爱学习的好学生。上课、考试、作业、各种活动、入团、入党、学生会、社团,等等等等,这些繁琐无聊的事情枪林弹雨般向我袭来,我躲闪不及,索性直接咽了气。
高中的三年,在爸妈和老师的严格监控下,我生活的最重要的意义——阅读和写作,也被消灭殆尽。于是,我便更加压抑,整整高中三年,最后几乎要发展成为医学意义上的抑郁症。
读到这里,能也许会迫不及待的问:那么你现在怎么样了呢?你现在应该不压抑很外向了吧?你是怎么改变自己的?
我只能说,不好意思,我现在依旧孤独、孤僻、内向,我也从来没有试图去改变自己。但是,当离开中学,进入大学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确实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自己,让我明白了:内向、另类、孤僻、叛逆者所拥有的巨大优势。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广告。这是一个需要创造力的职业。一直对应试教育充满仇恨的我,继承了中学时候的优良传统,在各类专业考试中稳列倒数前十。而且我也依旧孤僻、内向。在浮躁的大学生活中:我没有参加任何社团,我也拒绝过多的聚餐、聚会。真的,和太多的人待在一起,我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和很多人在一起边聊天边吹牛边吃饭,我甚至会觉得这是对食物的不尊重。总是,我厌恶极了社交。
但感谢我们的大学的自由与包容,另类而孤僻的我却莫名奇妙地成为了学校里的知名人物。
我用别人出去social,出去聊天、喝酒、侃大山的时间,躲在寝室里折腾技术,阅读各种图书,我还拍摄广告片、设计广告海报,我还玩摄影、写小说,和几个同样孤僻但有趣的朋友一块并且参加了许多的创意展览和比赛。我们的作品被众多资深的大牛惊叹,我们获得了诸多的全国甚至世界级别的奖项,名利双收。
于是,我们在学校里开始被人重视,开始时不时被学校和各种论坛邀请参加各种演说和沙龙。而我们也因此认识了更多的和我们一样喜好、一样性格的人——我们有着同样的爱好、相同的价值观,我们都内向、都孤僻,但我们成为了朋友,无话不谈,我们的交往我们的友谊,无需繁杂的社交礼仪来维持,因为我们从互相的眼神之中,看到了自己。
我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意识到我身上所蕴含的能量。我拥有那些世俗意义上的“外向主义者”所不具备的能力:我可以向内消化负面情绪,而不需要借助外人;我可以更容易让自己的思绪安静、集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天马行空;我不惧怕孤独,我甚至享受孤独,在孤独中我能看到外向的人所根本看不到的事物的样子,就如同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看见的四季轮回,梵高在夜空下看见扭曲旋转的星空,就如同尼采在世俗教诲中看见的上帝的另一面。
我不再强迫自己改变性格,不会让自己用“难受、不舒服”为代价参加各种无趣的聚会,我也不会让自己昧着内心学习那些阿谀奉承的话术去讨好上级、讨好领导。我并不批判这些外向的行为,我也很尊重每一个外向的人,我只是希望我更能尊重自己的内心,自己最本质的性格;我也希望每一个外向的人都能尊重我的选择。
当我完全明白这些之后,我便开始充满梦想地生活。我的梦想来自于我最初的爱好,而不是世俗的牵引,抑或是他人的影响。我开始每天写作、做一些好玩的东西,玩玩摄影、玩玩艺术,我不为取悦于谁,我只为了自己的内心,和自己内心中一个梦想。内向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接近自己的梦想。
其实,今天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有不少朋友在后台问我:我觉得我有社交恐惧症怎么办?我都没有直接回答,因为我觉得我也患有这个所谓的“社交恐惧症”。而且现在的我依然患着社交恐惧症。但我却依然能够每天乐观地生活,因为我彻底想明白了:我不为别人而活。既然如此,我为何要参加那么多莫名其妙的社交?为什么要为了融入不了大多数人的圈子而感到痛苦?
朋友,如果你要真正治愈“社交恐惧症”,你所要做的不是很多成功学家所说的“走出自我、改变性格”。你要做的是让自己更牛逼,让自己能够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有趣的人,让自己拥有去拒绝那些你觉得无聊的人的勇气。不要让这种痛苦、纠结又无聊繁琐的社交占据你的时间和思维,去做你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当你做好这些事情之后,你将会发现,你不仅拥有名与利,你更拥有了真正与你坦诚的好朋友。
就在刚刚,公司部门的领导,打电话给我让我今晚去和他们一块吃火锅,唱KTV,还说大家都已经去了,就差你了。但我想到今晚我还没有写好文章,该读的书还没有读完,自己的身体锻炼计划也没有完成,我就果断拒绝了领导。
我看到朋友圈中,同事们晒合影、晒美食,我完全没有任何的沮丧与难受与被孤立的感觉。因为我知道,作为一个内向型的人,假如我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去参加一个一群人的聚会,一群无趣的外向型人格的人的聚会,我反而会更难受。我每天生活的意义来自于内在思考,我的快乐来自于我内心的世界。我的存在,从来不为了取悦某个人,不为了取悦领导、取悦同事、取悦朋友、取悦体制,我只为了自己而生活。因此,我必须要做好我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内向者的优势。
其实,这个世界是由内向者所构建的。乔布斯、比尔盖茨、JK罗琳、金庸、韩寒、罗永浩、冯唐、王小波、刘春等等,都是典型的内向主义者。之前看罗永浩的演讲,记得他讲过一段话:
你们别看我站在台上能扯淡那么久,其实我是个很内向的人。参加超过5个人的饭局我就会全身不舒服,每次饭局以后回家都要一个人狠狠读一天书才能缓过来。我现在站在这里演讲,其实恰恰是因为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强项,我擅长于演说,并且喜欢它,我也没想过这个技能能赚什么钱,得到什么名利,我只是喜欢,就认真去练习。记得没去新东方当老师之前,有很多人说我:老罗,你平时一天都不说几句话,你还能上讲台当老师?你别逗了吧!但我不管,我内向的性格决定了我不会被别人所左右,谁说内向的人不能当老师?
以上,献给我自己,和那些因为性格内向而感到痛苦、压抑的朋友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孤独的人不睡觉”,转载前请联系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