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份我们写给内向者的“社交指南”或许你能用到。
2016年的新研究指出,对于一些内向者来说,如果经历了太大强度的社交,他们真的会像喝多了酒一样,出现“宿醉”般的体验。Courter提出,“社交宿醉”(social hangover)指的是由于接受超出自己承受范围内的社交刺激,引起精神或生理上的不适,这种体验和宿醉很像(Courter, 2016)。
当所处环境的社交程度超出了预估和承受范围,比如原本以为是小聚会,却意外多了几个陌生人;原本做好了待两小时的准备,却过了五个小时还没结束;原本一周只想安排3天时间会客,结果却每天都有客人来访……那种感觉又焦虑又不耐烦,然后开始手心出汗,头晕,耳鸣,眼花,呼吸困难,无法思考。
以上就是很多内向者不止一次有过的体验。
内向者在社交中究竟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荣格在1921年提出了内向和外向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他认为内/外向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内向者的能量指向内部,他们对内心世界的兴趣更大,更喜欢安静和独处。内向不等同于社交焦虑/恐惧,不参与活动是他们的自主选择,多数情况下,独处让他们感觉更舒适;内向的人也不一定是自卑、孤僻、不善言辞、缺乏幽默感的,相反,他们可能非常适合担任领导者。
尽管内/外向只是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但在我们日常的社交中,内向者似乎总是会遭遇更多的苦恼和尴尬,就比如上文提到的“社交宿醉”。“社交宿醉”给内向者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不适,当Ta环视四周的人们开心地聊天时,Ta可能会进一步怀疑自己:为什么我无法像他们那样自如?我是不是一个无趣的人?人们是不是都会觉得我看起来傻傻的?我是不是不招人喜欢?
一些研究表明,内向者在社交中的确会遇到一些特定的障碍:
1. 内向者更难从社交中真正感到满足。
2. 内向者不容易因为眼前的快乐失去理智。
3. 内向者更敏感,因此在社交环境中容易受到干扰。
4. 内向者不太愿意谈论个人成就,因此他们总是不能有效地“自我推销”(self-promotion)。
5. 内向者想要深度的沟通,因此他们不喜欢、也不善于应付社交中的表面寒暄。
然而,内向者在社交时也是具有独特优势的。
Laney (2002)认为,内向者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习惯,比如敏感、擅长自省、表述具体客观等都在社交中有独特的好处。
1. 内向者不太会给人错误的信号。
研究表明,在沟通中内向者和外向者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
外向者的表达往往更加抽象、灵活、带有感情色彩,而内向者的表达则更具体、客观、偏向描述性(Beukeboom, 2013)。比如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外向者更可能会说“Camiel很不友好”,而内向者更可能会说“Camiel对Martin大吼大叫了”。这可能是因为,内向者在说话时更审慎,更倾向于经过周密思考后发言,因此也不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理解。
2. 内向者更了解自己。
相比于外向者而言,内向者更喜欢深入思考并善于自省,因此,他们对自己的优势、劣势往往更加了解,这会帮助他们在社交中表达自己,并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对象(Eysenck, 1977)。
3. 更容易有深度的交流和关系。
内向者不喜欢寒暄和表面的对话,而是喜欢深度的交流。这也使得他们虽然可能朋友总量不多,但容易和人建立起长时间的、稳定而深刻的关系(Eysenck, 1977)。
4. 内向者更善于观察细节。
尽管内向者的敏感往往使他们在外界刺激面前不堪重负,但这也使得他们对外界的观察更加细致,会注意到一些其他人注意不到的细节。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内向者的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时表现出了更强的活动(Depue, 2013)。因此,内向者脑中吸收的这个世界的细节更为丰富,而这些都可以作为很好的社交素材。
所以,作为一个内向者,应该如何社交?
很多内向者也许都想过改变自己,但作为一种人格特质,内向是很难被改变的。那么,作为内向者,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交方法?
1. 运用口头表达以外的交流方法,比如文字。
内向者的很多特征,比如对外界的细致观察、倾听、敏感和善于内省,都使得很多内向者是好的写作者。有时候,当你无法用口头语言表达时,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短信、邮件来沟通(Alboher, 2007)。
2. 你可以不用谈论自己,而是找到共同的话题。
内向者往往会觉得,和陌生人谈论关于自己的事情很不适。但你可以试着和对方在交谈的一开始就找到一个共同的领域,它可以是工作领域,也可以是你们都喜欢的某部电影,某个歌手,或者是最近的某个话题事件。由于内向者往往对外界敏感而开放(open-minded),他们擅于聆听,善于捕捉细节,善于短时间内了解别人。因此,找到共同的话题对他们来说不会很难。
3. 即便是在很多人的场合,也可以把自己放到和少数人的沟通语境里。
当你在几十人的聚会上感觉不适,不知道站哪的时候,你可以尝试在大型聚会中,进入和少数人的沟通环境,比如和两三个人就你擅长的话题进行谈论。
4. 假装你和对面的人并不是陌生人。
由于内向者非常敏感和容易被外界刺激唤起,因此他们在面对陌生人(新鲜的刺激)时,容易陷入过度的思考和分析。如果与陌生人的寒暄让你非常尴尬和不适,有时你可以试着假装自己和对方不是陌生人,切换到和熟悉的朋友交往的模式中,这样,你可能会感到更加自如。
5. 做好常用话题的准备。
你还可以试着列出一份“谈话清单”,其中包括一系列对你来说很重要并且擅长的话题,可以问其他人的问题,以及对一些问题的可能的回答。在社交场合中,有很多寒暄都是程式化的,比如“你的工作是什么”,“你学过xx专业,是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你拥有这样一份清单,就能够顺畅地应对对方抛过来的问题,也不会出现尴尬的沉默。
6. 把谈论自己的成就变成很自然的事。
专门帮助内向者提高社交技巧的教练Peter Vogt认为,“自我推销”其实是无论外向还是内向者都可以拥有的一组社交技能。如果你是内向者,你需要克服这个心理障碍,试着把谈论自己的成就变成很自然的事;因为关于你自己的事情,只有你自己才能最真实地将他们描述出来。不要指望你不表达出来,别人就会自己注意到它们。而这需要忍受着羞怯去反复练习,可以从和你熟悉的人开始。
7. 有计划地社交,给自己“充电”的时间。
对于内向者来说,“充电”永远是必要的。比如,当你陷入我们在一开始所说的“社交宿醉”,唯一的应对方法就是离开那个令你心烦意乱的情境,创造只属于你一个人的空间。有时候,这个空间不一定是物理的,你也可以在一群人的咖啡店里,坐在角落里塞上耳机。
不过,在更多的时候,你要尽量不把自己置于“宿醉”的程度。了解自己能够接受的社交频率和程度,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社交,不要轻易逾越自己的限度。也就是说,你需要“管理”好你的社交(时间、频率、场合等),而不能像外向的人一样仅凭自然和随性。
以上。
节选自/原文发表于:
----------------------------------------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KnowYourself( ),我们会定期更新更多优质回答与文章: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