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学生思维 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

从研究生毕业工作到现在,大概七年的时间。回想起自己大学时候参加模拟面试,投简历的境况,宛如隔世,看到这个问题,颇有感触,写点可能对小朋友们有帮助的东西。

「学生思维」和「职人思维」最大的一点区别,就是对于有效人脉的理解。

在学生时代的时候,我有玩得十分要好的同学,朋友,闺蜜,一旦有作业或者签到,或者什么新讯息的时候,我和几个好朋友构成的小圈子总是会互帮互助,俨然是一个小社会的感觉。

这大概是我最引以为豪的人脉了——有很多朋友。因此维持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社交的重头戏,唱K玩桌游,都是维护「人脉」的有效方式。我也用同样的思维处理和教授,和boss的关系,比如和教授套套近乎,努力和实习地方的boss成为朋友,这种相对亲密和稳固的关系,大概就是那时我所理解的有效人脉。

但职场上,人脉不是这样的。

职场上的人脉,最重要的一点是——利益诉求。合作,是人脉想要完成和达到的结果,大家对人脉的追求本质上一定是利用比较优势,最大化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因此亲密稳固的关系,在多数情况下是不适用的,想要通过情感诉求维系利益诉求,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要吃大亏的。

因此,有效的人脉如何打造,其实上是在问:如何让别人知道,你在某方面有比较优势,并最大化地优化它。


什么是比较优势?就是张三做面包一小时能做10个,但做奶酪只能做3个,而我做面包一小时只能做1个,但是做奶酪可以做2个。看上去我无论卖面包还是卖奶酪都不如张三,但是我和他还是可以合作:因为相对于做面包,我做奶酪还是很快的,因此我可以多做奶酪,去和张三换面包。而张三虽然做奶酪比我快,但是如果他专心做面包来和我换奶酪,我们都可以获得更多的食物。

这对于一个职场新人尤其关键。

我刚进公司的时候,和senior级别的员工比,可能什么都不如别人,那个时候做的事情,无非就是做PPT,给boss倒水,整理资料,陪boss见客户。我相信很多刚入职的新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本事,但是英雄末路,总是被那些会说话的,或者打小报告的人比下去。

但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你没有发现自己的优势。

我刚入职的时候,我们小组的报账都是我来做,就是大家最烦的贴发票的一档子的事。往往和财务那边交涉的时候,也经常会因为不规范或者一些鸡毛蒜皮的原因返回来重做。因为当时做分析,excel的VBA用得挺熟,我就帮财务那边写了一个填入金额,名目,时间自动生成标准报表的一段代码,大概就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

当时就拿着VBA卖着萌给财务的姐姐说这样很方便,手把手教她用的时候,顺便提了提之后报账方面的事情多多宽容。

后来基本上发票我就直接交给财务的那个姐姐,她帮我贴的。:-D

这听上去和人脉没有什么关系对不对?但是其实这是人脉的基础——学会去换资源。

所有人都希望别人会帮助自己,也希望别人先给出对自己有利的行动。但是所有人都这么想,那么没有交换,没有效率的提升。只有你了解自己有哪些资源上的优势(比如我当时会写一点点代码,但是觉得贴发票太无聊),你想到能带给别人什么资源,尽管可能这个资源很小,但是也会帮助你和别人建立一种更有效的互助模式,然后你才能进一步谈有效的人脉。

有了这个基础后,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合作最大化地优化它。

我们可以想一想,合作的时候,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如果突然有一个陌生人想和你谈合作,直接说愿意投资一百万给你的一个项目,你的想法是是什么?

我的第一直觉是,这是一个骗子。因为我完全不了解他,我甚至没有给他提过这个项目,他为什么愿意给我投资?如果他是听别人说的这个项目好,那他为什么不告诉我推荐人是谁呢?

这样看,很多合作都达不成的原因,就在于,职场和商场上有很多欺骗和背叛。而所谓有效的人脉,正式学会如何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让这种风险降到最低。

所谓感情联系,其实上也是降低风险的一种方式:长期的朋友关系,不会因为一时的利益冲突而翻脸不认人。往往刚入职的新人会努力和同事,或者客户培养这种感情联系,但是根据我的经验,这种人脉虽然有效,但是效率太低:因为在这之中你没有让对方直接看到你的优势是什么,其次,培养需要花的周期太长,但最终却不一定有用。

真正有效的人脉,一定是有某种特定的相互约束,比如,你能让人家感觉到你和他不是一锤子买卖,这种关系自然就稳固了,在这之中可以有感情联系,但一定不是最主要的。

最简单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有信任的中间人。如果介绍人靠谱,介绍的人一般也会比较靠谱,因为大家都有约定俗成的要求,都懂,谈起来也方便。

当然,建立约束和稳固联系这一点,这里面的门道真要讲起来一天都讲不完。当时我们有一笔投后管理,当时除了给企业内部办培训,董事长给我抱怨说他儿子因为金融和管理知识少,担心以后没办法接他的班,我又安排一位实习生去给他儿子讲讲金融方面的知识。这不是感情联系,但是它很多时候起到了感情联系的效果——就是刚才所说的,你能让人家感觉到你和他不是一锤子买卖。

如果大家对这一点感兴趣,我会之后多讲讲。

另外从我的职场经验来讲,越到后期,有效的人脉,越是浅关系。

很多人在真正需要合作的时候,并不会找特别熟的人,一是怕翻脸,而是选择空间小,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因此往往有了解,但是又并不特别了解的人,反而有很大的机会。很多申请美国留学的人都有经验,和一个教授上课,给他留下很好的印象,到最后一般能要到推荐信。这种就是典型的浅关系。至于在职场中,拓展人脉的时候,还要多去想一点自己究竟能给对方带来什么样的利益,他愿意把他的资源和我换吗,如何消除对方的顾忌。

我有一个朋友经商,他买建材,一般来讲都是和熟人合作,不熟的直接踢掉,不接。
这种,就是深度关系。

他的经营当然很稳健,但是也做不大,好不容易开的好几个分店,都是自己的表弟表哥什么的负责。但是实际上,他也会跟我抱怨,他的表弟表哥根本不是经商的料。

试想,如果都用这种方式进行合作,那么可合作的范围实在太小了。而浅关系,就是我知道你,我能查到你之前做过什么事情,我们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我们在这方面有比较优势,那OK,我们可以合作。

因此,从这一点上看,越到后期,业内的口碑很重要,越是浅关系,越强调你之前做过什么,你有没有什么黑历史,就是拿成绩说话,这样建立起来的人脉,可用性更强。

职场新人有很多试错、犯错、改错的机会,但是这也是有代价的,我的建议时,尽量从一开始,就有养成口碑的习惯,在做事的时候,多考虑考虑别人会怎么看,敷衍了事究竟会不会在之后的职业发展中形成障碍。这对于一个职场新人来讲,可能会很不适应,因为在学校中养成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确实,在学校中,大家关注的点无非就是成绩,社团,就业这些简简单单的指标,但是在职场上,这些指标就复杂得多了,一个良好的口碑,就不仅仅是通过一次两次的考试,而是你需要在细节上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是靠谱的。这样的信誉开始可能只是在你的小组,慢慢到你的大boss,你的客户,再到你的潜在客户,这样培养起来的,才是真正的人脉。

学生时代对人脉的理解,往往是那些有强烈感情联系的朋友,但职场上的人脉,恰恰把和情感相对的——利益交换放在核心。而那种人脉中最重要的浅关系,可能需要长期在业界的积累并且可能充满不愉快的经历,这恰恰是学生时代所不愿意面对的问题。

PS:第一次在答题,如果大家对职场的问题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我会之后多分享一些职场方面的经验。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270103/4204.html

更多阅读

圣母是欧洲危机的「最大希望之源」 欧洲圣母病

圣母是欧洲危机的「最大希望之源」教廷礼仪圣事部部长安多尼·卡尼萨雷斯〔网上图片〕  教廷礼仪圣事部部长安多尼·卡尼萨雷斯(AntonioCanizares)枢机,在西班牙瓦伦西亚的传统「儿童弥撒」中说,圣母玛利亚是目前面临经济危机的西班

九里香怎么养及九里香的风水学应用 九里香怎么养

九里香怎么养及九里香的风水学应用导语:七里香的名字或许对于我们很熟悉,这种植物也非常的好看,而九里香也是能够与之媲美的一种花,不管是用在家庭庭院的装饰点缀,都是非常的不错。九里香株形优美,美化效果九里香四季常青。花香浓郁,令人

转载 学姐给我们这些学弟学妹写的信 学姐给学弟学妹的话

写给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的亲爱的学弟学妹们,A level结束了,呵呵,祝贺每个人,不管成绩是怎么样的,要知道,每个人都经历过,努力过,告诉自己"I enjoyed theprocess",就够了。我想说,拿几个A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不要把任何事都看得那么重。佛

2.4光的折射学案 光的折射实验

第四节 光的折射学案使用时间年月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2)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3)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性。学习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

声明:《典型的学生思维 典型的「学生思维」有哪些?》为网友乐得清闲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