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晚年生活 无子女家庭(如丁克等)如何妥善地安排晚年?

已经不止一个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了,大概是看到我几次在秀我儿子的照片,觉得我是会坚决反对丁克这种做法吧,希望我能有理有据的说一下,好吧,我就简单表达一下观点,但是,我要说但是,我怕是要让邀请我的人失望了,我并不反对丁克,尽管我结过婚也有儿子,但我始终觉得,我要不要孩子,与他人何干?这是自己的事情好么。

坦白说,在我当爸爸之前,我也是有丁克的打算的,我觉得养孩子太辛苦。但架不住当时老婆又哭又闹,加上父母也劝说,理由也无非是养老、人伦之类的,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辛勤耕耘了两个月,十个月后就当爹了。当爹这几年,我觉得虽然辛苦,但宝宝健康聪明可爱,还是很值得我一切付出的,每次给他讲故事,哄他睡觉,带他出去玩,晚上看着星星讲星辰大海的故事,嗯,那真是很幸福很幸福,因为我小时候没有能拥有的事情,我至少让我儿子拥有过,算是夙愿得偿。那种满足感无法言表,而且我儿子也很喜欢这一切,虽然我不能经常陪他,但每次他抱着我的脖子亲我,要我再讲一个故事的时候,真是很高兴。

但有儿子的幸福,并不能掩盖养儿子的辛苦,爸爸这两个字不仅仅是幸福,也是责任。从儿子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我就要操心,胎位正不正,有没有唐氏综合症,叶酸够不够,分量够不够,过了预产期又要着急怎么还不出来,出生之后又要查听力,眼睛睁不开又要担心是不是发育不完全。幸好老天保佑,一切都好。而且这一切都只是开始,未来他还不可避免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其中有很多是我不能控制的,坑儿子的蒙牛,马路的汽车,不怀好意的陌生人,袭击幼儿园的精神病,变态的学校老师,趾高气扬的富二代……嗯,总之我们眼前所见的这一切不公平,他未来都要面对,我有能力都保护他么?我拼命提升自己,积累财富,但也不能保证。我们的下一代集体面临着分化更加悬殊的环境,这是国家和社会应该给下一代的保障,现在都要身为父母的我们来承担,太TM辛苦了!虽然我选了这条路,我不后悔,但我深深理解不选这条路的人。我在克拉玛依生活十年,大火那年我刚刚搬到石河子没多久,那些有孩子又一夜白头的父母太惨了。前些天看到活活饿死在家的两个小女孩,我又差点失控。这个社会对下一代这么残酷,我都有些后悔生出我的孩子来,让他面对这么多的辛苦。所以,假若自己有权利选择,那么选择不要孩子有啥问题么?就算 姐不要孩子,但她清楚后果,自己承担,自己做安排,有啥不可以么?那关别人鸟事啊?生了孩子谁会帮着养么?如果不帮有啥权利指手画脚?你又不操心生了之后的事情!站着说话不腰疼!

至于那些说什么生了孩子为养老的观点,我就只想说一个呸字。如果你把孩子当一个投资理财的结果,当一个为了个人退休福利保障的产品,那换做我,我宁可不要被生出来,这么功利冷血自私的观点,还好意思在这里理直气壮。不要说什么养儿防老天经地义。当你剥离开身为父母的责任和幸福,仅仅谈投资和收益的关系时,作为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我不接受这种把人当产品的想法。坦白说,我父母就有这样的想法,以至于我至今和父母关系不算好。他们不尊重我的意志和选择,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受这么多折磨,最后还要我感恩,我真做不到。做父母是不容易,但这是父母的责任,而责任是不能要求回报的。在我而言,虽然我有儿子,但我不希望他来给我养老,我要他做的就是等我老了能来经常看看我,和我聊天,而且我还要与时俱进,和他聊得到一起去才行。人是平等的,谁也不欠谁多少。既然我们希望获得下一代的尊重,自然也要先尊重下一代的意愿才行。否则你现在看你父母成天叨逼叨有多烦,你自己将来就有多烦。

我对丁克这个行为唯一略有担心的是,如果这个做法成为主流,那显然社会的传承就会中断,会出现很大的社会问题,如果有人从这个社会学的角度来反对丁克,我倒是要赞成一下的。但现在这个行为并未成为社会的主流,远远没有达到威胁社会存续的地步,也没人高屋建瓴到社会学的这个角度,所以我完全不担心,也不反对。

最后说一句,丁克这事,说到底是婚姻内两个人的私事,人自由的选择。对别人的选择指手画脚,冷嘲热讽,言语不善。这种说事的作风我不认可。若谁这么对我,我就一个字:滚!

===============理性的四环路==========
写完读了一遍,发觉有些跑题,虽然是出了一口闷气,但对题主的问题并无太多帮助,故此补上一段。关于丁克家庭如何安排晚年。
丁克家庭晚年面对的问题无非是两个方面:物质上的保障,精神上的慰藉。
对于第一个,我不想说什么废话了。养儿了就能防老了?这年头的“啃老族”是怎么个解释?这个和有没有孩子无关,而在于自己如何安排理财,量入为出。假若你越活越老却野心越来越大,今天想去巴黎购物,明天要去加勒比日光浴,这种老中二养什么都防不住。不如早点先把自己的腰包搞起来,先做美国人,别想着做美国人的爹了,你儿子活得那么累你忍心么?有没有孩子,像葛巾姐那样做好理财都是必要的,要不就可劲折腾,在退休之前先把自己搞成富翁,再找个年轻姑娘生个孩子也来得及(请注意,这不是鼓励做陈世美)。
精神上的慰藉,孩子当然是重要的一个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我和父母现在每天的交流并不多,最多是一起吃饭,去超市购物,间或聊聊他们的当年往事。他们觉得已经很幸福了。其他时间就是电视、连连看、切水果……我爹是党员,又是老警察出身,社区还动不动要老同志发挥余热去给保安讲课传帮带啥的,有时候还嫌我碍事,我觉得我出差很久他也活得挺好,只要我每天电话报平安。所以呢,先给自己找到精神的寄托和方向才是紧要的,否则老了的话,儿子能哄你多久啊?那么老中二,不肯与时俱进,一味要求孩子尽孝来哄开心的人,听过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么?药不能停啊,切勿放弃治疗。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280103/4488.html

更多阅读

对丁克家庭的浅析 丁克家庭老了怎么办

对丁克家庭的浅析——现代化后婚姻家庭的新趋势文章摘要:随着社会的改革以及现代化浪潮趋势的不断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丁克一族”的产生,使“丁克”作为一种新兴家庭模式,已在我国悄然而至。“丁克”这一家

读《中国丁克》有感 读少年中国说有感

丁克,是个颇为时髦的概念。据说,现京、沪、穗等大城市的丁克家庭比例已超过10%,深圳丁克家庭的比例甚至高达30%,丁克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在我们年轻时候,那时谁要是想做丁克(那时还没这个词),将会承受来自巨大的社会、

丁克现象 丁克族的事迹

丁克现象阅美丁克现象发源于美国,现在我国尤其是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也极其流行。丁克族人不要孩子,他们认为,这样的选择自由快乐,无拘无束。丁克族的生活到底好不好?值不值得提倡?真可谓众说纷纭。成了家的人,可以说对于命运

丁克养老 丁克一族的养老理想

     进入2013年, 50、60后第一代丁克开始步入晚年,70后丁克也占了极大比例,80后主张丁克的人群还在不断加大,如何养老?是个问题。“养儿并不能防老,养老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己。”丁克一族开始借由各种养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

声明:《丁克晚年生活 无子女家庭(如丁克等)如何妥善地安排晚年?》为网友我头上有皇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