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1.5万亿基础设施 怎样看待基础设施的新的一轮「十万亿投资」?

觉得前面很多答案都很阴暗啊,这么乱黑国家真的好么?累计的顽疾要根除掉,国家才能进步。有些时候可能真的未必是不想做事,而是做不了事。大家都是中国人,都想国家健康向上,但积极乐观点难道不是更好?


之前的四万亿的对错很难评论,我认为其实不过不失吧。损失了转型的机会确实可惜,但是也让国家看到了肿瘤在哪,才会有现在忍痛割掉的做法。


至于十万亿,我认为是最好也是仅有的选择。


国内三驾马车,只剩下一架能用,而且还只有2/3可以用。这时候继续投资基建是最正确的选择。

第一,依靠外贸明显已经不靠谱,世界贸易已经承受不了中国庞大的经济。想要靠增加出口来推动一个52万亿GDP的经济体,没有谁受得了。所以外贸明显的是以稳为主,甚至会略降,继续的大幅度顺差已然不可能。

第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让更多的工厂撤出中国。在往后的几年时间里继续依靠这些工业投资拉动中国也明显不现实。劳动成本的上升正是说明国内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中低端的制造业已经无法支撑经济继续前进,但转型到中高端又仍需一段较长的时间,所以在工业投资这块其实能维持稳定并略微增长就很不错了。
新疆 1.5万亿基础设施 怎样看待基础设施的新的一轮「十万亿投资」?

还有一点就是环保成本,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劳动成本上升,外资或许还能容忍,但环保成本的上升才是撤离或搬迁至其他更低级别国家的关键。

国内的环保问题日益严重,已经不允许继续去提升中低端制造业的前进了。

第三,国内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中产阶级,所以短期内想学美国依靠内需刺激经济也明显是不现实的,至少5年内很难实现。

最后,很多人忽视了国内老龄化的问题,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未来劳动人口只会下降。如果不称现在继续提升基础设施,往后就很难再找到足够的基建工人和足够低成本的资金。

国内现在劳动力人口实在下降的,未来的劳动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因为稀缺。其实好好想想,十年前的基建工人是什么工资,现在呢?所以,称现在劳动成本还不高,赶紧把基建做好才是正是。正所谓“要致富,先修路”不是没道理的,正是有基建的支撑,经济的转型才能即平稳又快捷。

综合以上几点来说,基建投资其实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从人口红利和储蓄率的角度看,现在到2020年前,是中国最后的基建黄金期,同时也是最后的机会。

城镇化:
对于经济改革来说,依靠新兴经济明显不靠谱,任何新兴经济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去过度,所以短期来说这不现实。所以未来中国的发展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城镇化,庞大的农村人口就是未来几年中国的发展引擎,也是改革转型的重要支撑力量。

其实大家都知道,中国最有前途的一项就是内需,但是目前庞大的农村人口,那可怜的消费力要如何提振?城镇化不就是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化成城镇人口,提升其消费水平么?同时巩固目前的城市群体,形成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结构?

其实绕来绕去,基建和房地产依然是未来10年内中国的核心力量。这是改革和转型期的依靠,因为你很难再找到其他可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子。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移民,只有提升城市的基建设施和服务才能容纳更多的人口。提高内需依靠的不是当代的农村人口,而是他们的下一代。目前农民工的知识水平和生产力只能适应基建和低端制造业。而后者很难再有增长,所以基建才是更好的选择。而这也是为什么交通占7万亿这么大的比例。


关于农业转化的:
中国有18亿亩的更低,而老美有30亿亩。老美的农民大概是700万,中国按照10%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来说,也就容纳4000万农民。而现在国内农民大概还有7亿多吧?

这里面就有6亿的人需要转化,而每个人的城镇化对应的投资大概是15万左右。这大概是90万亿的规模,差不多是目前GDP的一倍了。


看到有提到PPP的:
下面贴一下国外已经实行PPP模式的一些经验:
投资于基建产品并不是因为绝对回报,而是看中它能分散风险,同时风险调整后与通胀调整后的回报很具有吸引力。澳大利亚与加拿大的养老金投资人选择基建投资是因为它能提供与养老金债务相匹配的现金流。

基建资产在海外已经成为大类资产中独立的一类资产。90年代最早吸引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养老金投资,2000年后才大受欧、亚和美国的机构投资者重视。基建投资品的特点是:1)回报对特定投资人有吸引力;2)对经济和市场不敏感;3)与其它资产的相关度很低;4)长期投资,稳定,可预测性强;5)对冲通胀;6)与长期,通胀挂钩的债务相匹配;7)一般不会违约。

从投资基建的不同阶段来说,比较均匀的分布于新建项目,己建成项目和运营阶段项目。有2/3基金只投资于经济基建产品(交通,公用,通信,可再生能源),1/3即投资于经济基建产品和社会基建产品(学校等教育设施,健康养老,军事与法律设施)。31%的基建投资基金明确投资于PPP项目,只有8%的基金明确不投资于PPP产品。

普瑞金数据显示,全球有800个基建投资人:23%是公共养老金,13%是私营企业养老金计划,8%是养老保险基金,7%的退休金计划,7%保险公司,4%主权财富基金,还有38%的其它投资人。

国内实行PPP最大的问题其实大概分2点:
1、债务融资成本能否适应资本要求,10%左右的净资产回报率就足够吸引长期资金过来了。要知道国内社保养老等资金可是没多少投资渠道的。
2、法律问题。



最后:
可能有些问题逻辑有问题或说的不对,请多多包涵。有其余问题,我会逐渐补充,谢谢。




统一答复一下评论里面的:
1、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认为城镇化是单纯的把人往城市赶?为什么有人认为城镇化是一蹶而就的事?这摆明是长期的过程,是逐步渐进式的。城市永远都是发达经济体的核心,道路基建始终都是要修的,现在劳动成本低、资金成本低、劳动力还在高峰,此时不修何时修?

垄断改革、金融改革,哪个不是一步步来,没个10年就想看到成果吗?那么问题来了,改革期间的这10年,请问要靠什么来支撑起经济的发展?

2、有说道农民有钱了就会往城市走。同样的问题来了,中国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就是这么低,你从哪来钱?开国库给你们发吗?

答案中已经强调过,依靠当代农村人口去提振内需是不现实的,目标是下一代。当代农村人口的知识技能水平对应的工资标准就是这样,如何改变?

继续的投资基建就是让农民工除了低端制造业之外还有别的务工出路,而近几年不断开发的廉价住房正是安置这些人口的措施,包括教育等的改革,相信找找新闻的都能看见吧?

3、这里讲的是政策的大方向,不要老是拿你老家啊、你谁谁的事例来说。说句不好听的,中国13亿人,有个几千万的贱人贪官很奇怪吗?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40103/165.html

更多阅读

第14节: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4万亿的大投资(2)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此外,政府主导基建的边际投资效果不理想,中国现在1个单位GDP增量要5-7个单位投资来带动,等于货币投进去了,没有产出多少实际的物质财富。你会发现,很多基础设施其实也是过剩的,公共工程的短

第13节: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4万亿的大投资(1)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4万亿的大投资  在出口不振、消费乏力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政府投资拉动经济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虽然政府支出不能代替市场需求,也不能改变经济周期下行的趋势,但是,增加

费方域:民企怎样啃四万亿大蛋糕

  □ 赢周刊记者 徐璧玉 文/图   费方域: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论文常见于《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  目前,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已超过半年,强有力地抑制了危机的

东北1.6万亿130个项目 谁为4万亿项目承保?

  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涉及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亟需工程保险提供有力保障,但亟待发育的中国工程保险市场可能并未做好准备  文/本刊记者 秦凤华  9月17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II标段(黄河北至石家庄段及天津干线)工程保险,由平

声明:《新疆 1.5万亿基础设施 怎样看待基础设施的新的一轮「十万亿投资」?》为网友夜未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