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legal high的日剧 如何评价日剧《Legal High》?

好吧,我是来搬运的。
以下内容来自于本人的另一题答案



首先我要说《李狗嗨》是一部好剧。

跌宕起伏的剧情,习惯性的末尾反转。
男主角古美门的各种夸张卖萌的表情和动作。
看似搞笑的不切实际的展开却又有合情合理的解读。
是似而非的深刻意味。
大量性格完整且富有生命力的配角设定——甜甜,服部,三木等。

上面的每一条都很好的显示出了这部剧的非凡,极大地满足了各种不同嗜好的人群——爱标新立异的人,爱看帅哥(大叔)卖萌的人,爱体会剧本内涵深究价值观的人,爱看作、爱看贱的人,爱看叛逆和反心灵鸡汤的人,爱看圣母爱看现实黑暗的人。

可见《李狗嗨》把他们融合到了一起,获得了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观众,可能很多的观众来看的原因都会不尽相同,这种多元让其不可避免的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


————————还没答题的分割线————————


废话完,来回答一下问题。
《李狗嗨》到底要表达什么社会观点(价值观)?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季第一集结尾的部分。
黛送走了无罪释放的被告,却发现被告无意识的说了杀人的话,突然就懵了。然后问古美门怎么看,觉不觉得他是杀人犯。
古美门:“无所谓,他杀人没杀人都和我无关,我也毫无兴趣。监察厅的证据不足,所以他被无罪释放了,这就是法。”
黛:“可是,那真相何在呢?”
古美门:“别太自恋,我们不是神。只是区区的律师。不可能知道真相的。”(@工藤新一)
黛:“如果这样,那我们该相信什么呢?”
停顿三秒。
古美门:“你给我自己去找!!!”

好吧,对于这个问题:《李狗嗨》到底要表达什么社会观点(价值观)?
的答案就是:自己去找(⊙o⊙)…







额。。。我想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没回答的回答就是卖萌来的。那我就再稍微解释下我为什么这么说吧。

如果看了李狗嗨且一直看到最新更新的话,你一定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写剧本的这个编剧基本上就是在耍着你玩儿。什么意思呢?经常性的一个情况是,你觉得他肯定是坏人,然后最后洗白了( ⊙ o ⊙ )。或者一开始你觉得他是坏人,然后洗白了,最后又黑了( ⊙ o ⊙ )。总之,你永远不知道编剧想表达什么,总是表达完马上就推翻,推翻了可能又要再推回来。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这个提问。

好吧,编剧其实并不是纯粹得想耍人。他只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所有的好人坏人,正义邪恶,他都没有盖棺定论,都各说一半。目的就是让观众自己去想。然后把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藏在其中。这样的好处有两个,第一是好看,且留有余味,给观众空间。第二是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嵌入矛盾之中,不说死,不给别人反驳他喷他的机会,有缘有相似价值观的人自然能够理解到,而不能理解的人也可以自己自由发挥,也许还能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不一定。

比如李安在少年派上映后接受采访,陈文茜和还有一个谁都问他,这个老虎代表了什么,然后各自说了他们的理解,问李安对不对。李安推脱几番之后说,我也不知道,让观众自己去感觉吧。然后李安可能也觉得光这么说又有点勉强,就又补充说,当然对他自己而言,老虎的确代表着什么,但是他不想把它说死,会限制了观众的理解和想象空间。可见,如果观众感觉到了他要表达的东西,那是缘分;如果感觉到了别的,有可能还是更好的不同的理解,那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答案。

所以,除了写剧本的人知道自己偷偷的想表达什么,别人都很难拍胸脯说一定是这样那样。在剧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代表性的发言,很明显是编剧在借由角色任务的嘴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上面第一集古美门的表述,比如阳光权与地产开发商之争,比如知名作曲家剽窃朋克女的曲子,比如屌丝休掉整容女,比如老人与大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比如那个知名漫画家对于天赋和天才的理解,比如民意的意义,等等等等。可是,剧中的古美门虽然现在依然是不败,但是他并不是全胜,有平局有撤诉。因为,所有的理解和表述都不是一定的,都留有了余量,给出了空间。观众要如何理解全凭自己。




————————答题完毕的分割线更新代号20131219————————


那可能有人会问,那么答主你个人理解到的是剧本中表达出来的哪些呢?
(可能也没人会问(⊙o⊙)…有人问的话请在评论区留言。谢谢两位仁兄留言。)

刚看完第二季最后一集,也算是颇有趣的一集,很好的诠释了这部剧的魅力所在——通吃。
无论你是腐女还是宅男,你是哲学(双关)控还是姿势控,你是想大笑还是想深思,你是来看卖萌表情还是来看嘴炮对白,李狗嗨都能很好的满足你。而且在每一个细节部分都处理的很认真,在每一个配角的身上也总有鲜活的人格特性。

其实这部剧真的有太多穿插的表达可以谈了,每一集都有一个或者多个价值的表达。有些藏得深有些很直接。观众们可以自由的去理解。为了避免让这个答案变得太长,我这里就只说一个我个人从李狗嗨感受到的编剧的价值表达把。(个人理解,看官自鉴,内容略黑,非喜勿看)

在最后一集中,足球场上有一段剧情,把三个角色的价值体系很好的描述了。
古美门:真相并不重要,只要能赢。
羽生(哈牛君):真相并不重要,只要大家能获得幸福。
黛(晨间女):真相最重要。
编剧:不管怎样,真相不重要,而且剧中从来就没有真相或者真相不全。

而我个人从中感觉到的意思就是:
现实中并不存在我们所期待的“真相”,我们期待真相和期待美好和期待正义一样都只是自我满足。

首先,我要说明,真相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所期待的和人类能力范围内所能获得的都只是我们所谓的“真相”。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眼中所能看到的只有两种东西,我们希望看到的和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打个比方,你看某个人很不爽,那他做很多事的时候你就会怀疑有问题,因为你希望看到他有问题,至于真相他有没有问题,你也许无法得知(参考寓言:疑鄰偷斧)。又或者,有人微博上晒幸福,那就是别人期望我们看到的,你要问他们到底感情怎么样的“真相”是什么?你无法知道,甚至他们自己也不一定知道。再比如,有些媒体爆料,放出各种夸张的标题和断章取义的“事实”,那明显就是因为我们(指媒体的用户,即大多数的围观群众)希望看到这些,而且他们希望我们看到这些。那“真相”究竟是啥?很难说。

那为什么说我们期待真相就是自我满足呢?同样用前面的例子,如果你觉得有人微博上晒幸福只是表面装的,然后有一天你无意间发现他们已经分手了,你会怎么想?估计就是“看吧,我就知道,当初我一眼就看穿了。”还恨不得当初想到的时候就留言并且和百度时间一起截图了呢。但是“真相”呢?他们当初秀恩爱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恩爱,现在分手以后是不是真的没有爱了,我们也许可以推测,但我们真的无法确切知道。也许有人反驳说,我就是知道,我的推理没错(我是滚筒洗衣机)。就像羽生反问自己错在哪里的时候古美门回答的一样“错在你深信自己没错”。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狭隘的,所以我们才要学习知识,增长见识,获得智慧,然后变得不再那么确信自己没错。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中也提到“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你懂的)。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不小心扯远了,拉回来,再举一个例子。对于很多虚构的文学创作(如小说和影视剧本),其实也都是在为了让我们“满足”。我们知道小孩子看电影读小说的时候,经常会问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之前到底是为什么?后来到底怎么样了?小孩子为什么要问这些?因为想知道“真相”。你会发现,当你读到或者看到最后,坏人被绳之于法,王子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时候,你会长舒一口气,大快人心,畅快淋漓。因为你内心对于“真相”,“美好”或者“正义”的期待,得到了满足。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样的作品不好,或者说这样的畅快不对,我只是尝试分析背后的原因,作品好坏具体要看作品,畅快也只是人性不分好坏。而且,对于这些文学作品的作者,他们有可能是内心也期望这样一种满足,就把它放进了自己的作品了,塑造了这样的“真相”,满足自己也满足读者;也有可能是作者自己也不相信,只是知道观众读者喜欢,就塑造了这样的“真相”,满足自己的钱包也满足读者。那么到底是哪一种?我们也不得而知。

所以,我们所谓的“真相”有的时候只是一种内心的需求,也许我们获得的很多都只是“假象”。不过就算是“假象”,其实也没有关系,只要们的内心需求被满足了,对我们来说它就是我们要的所谓的“真相”。


————————以下选读的分割线代号20131219————————


好吧,既然扯到了“真相”,就不可避免要谈谈“正义”。虽然本来想就此打住算写完了,但是想想反正写了这么多黑“真相”同学的,我就顺道再黑一下它的好基友“正义”。

所谓的“真相”往往就是和所谓的“正义”一起出入的,比如常见句式就是:“我知道了黑幕背后的真相,我要替天行道,维持正义消灭罪恶”。(话说“正义”也有一个好基友叫做“道德”,但是这次不谈)

就如我前面说的我们所谓的“正义”很多时候也只是自我满足。

我这里先稍微推荐下罗辑思维视频第45期“你怎么知道他该死”(我估计看到这里的人也不多,我就不问罗要推广费了)。在这期视频里,谈到了公正的不可能,主要原因有三:成本需要的无限大,技术条件的有限强,事实情况的不可知。就是说公正本身成本不低,而且即使花费大量的无节制的成本,由于技术条件有限,也无法做完全的判断。即使技术条件都满足了,对于人心部分的动机,很难做出真实的判断。在最后部分还总结了冤案诞生的原因:“是人类过度自信自己的理性的能力,过度自信自己亲手打造的法律和诉讼程序维护正义的能力。”没错,就是古美门说的——我们不是神,不可能知道真相。

那么,既然不能知道真相,正义就无从谈起。我们只能基于所谓的“真相”,通过自己所谓“正义”,来进行自我满足。

而且,不同于所谓的“真相”,所谓的“正义”会有更加巨大的力量。因为“正义”意味着“审判”。虽然同样是自我满足,但是不同的是,“真相”满足的是人们求知(八卦)的欲望,而“正义”满足的是人们审判制裁的欲望。

之前有这么一个故事很流行:
神父很苦恼,事情的起因是由于一个男人在他面前做过一次忏悔。
“实话相告,我是个杀人犯。”
那男人坦白说。他是一起杀人案中真正的凶手,而该案的嫌疑犯已经被逮捕并判处死刑。神父本应该向警察局报告这件事的真相,可是他的教规严禁将忏悔者的秘密泄漏他人。
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如果就这样保持沉默,一个无辜的人即将冤死,这会使他良心不安。但是要打破教规,这对于发誓将一生献给上帝的他来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他陷入了进退两难之中。
最后,他决定保持沉默。于是,他来到另一个神父的面前忏悔。
“我将眼看着一个无辜的人被处死…….”
他陈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位神父朋友也为难了。想来想去,他也决定保持沉默。为了逃避良心的谴责,他又向另外一个神父忏悔…….
在刑场上,神父问死囚:“呢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没有罪,我冤枉!”死囚叫道。
“这我知道。”神父回答,“你是无辜的,全国的神父都知道。但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这个故事其实表达了好几个意思。第一,程序正义至上,第二,职业道德至上。就像古美门身为律师,神父身为神父,他们的工作不是发现真相制裁罪犯。道德经第七十四章中的“常有司杀者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甚至更深刻,比如对于死刑)。

如果你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不爽,觉得不应该错杀无辜应该制裁真凶。那就是你内心的期望“真相”期望“正义”的需求在作祟。其实大家都会有这种想法,因为人性本身就是趋向于这里。但是,实际上,这不过是我们为了一时的大快人心的自私。

假设,神父告知了警察,警察抓住了那个忏悔过的人,然后死刑了。最直接的就有两个问题,神父们会有巨大冲击,没有人会相信神父了,没有人会真心忏悔了,宗教的体系都有可能受到巨大影响。第二,司法受挫,之前的司法人员肯定要检讨,人民对于司法也会有怀疑。但是不仅仅如此,结合前面谈到的“真相”的不存在,如何可以知道忏悔的人就真的是真凶?

我想说,在人类仅有的能力下,法律是仅有的也是唯一的正义。

可能有人就要说了,那么冤案怎么办?我只能说,冤案也是人类的正义。平反冤案也是人类的正义。人类的正义,并不是绝对的,但却是能力有限的情况下的仅有的也是唯一的正义。

假设,有一个人有钱有权的贪官,然后奸淫了一个少女,少女哭诉告诉了一个大侠。然后大侠身为大侠,身为正义的伙伴,要制裁贪官。大侠就找到了贪官然后一剑封喉,大快人心,然后少女以身相许(或者少女的妹妹以身相许(⊙o⊙))。虽然真相有不可知性,但我们这里假定,那个少女没有利用你谋私,那个贪官也没有做过任何好事帮助过任何人也不用养一家老小,贪官府上的人下岗后也都找到了工作。在这些前提下,你觉得这个大侠是正义的么?那么,这个正义是谁定义的?这个死刑是谁量刑的?没错,都是大虾同学。大虾就是司法机构的全部。那么问题显而易见,如果大虾情商低智商低,会不会滥杀无辜?会不会影响社会现有的司法体系?会,因为大虾同学是私设公堂。英国思想家培根在《复仇论》里面提到,以对法律的破坏的程度的角度来看,对罪犯的报复或者对罪犯的复仇要胜过罪犯的本身。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逻辑,那就是谁定义谁遵守。个人定义的正义只能个人自己遵守,不能适用于其他人。如果你犯错了,你可以审判自己,比如你今天没运动就不准吃棒冰,但不能审判别人。而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定义的正义,就只是适用于那个国家或地区,那就是法律。那么一群人定义的正义,就只能适用于那一群人,那就是宗教。有人说,道德是用来要求自己的而不是要求别人的。说的也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当人们高举正义大旗的时候,就是问题产生的时候。有可能是当前的正义体系法律需要进一步完善,也有可能是人们想要通过私设公堂审判和制裁一个众矢之的而获取精神的满足感并一定程度的破坏当前的法律。到底是哪一种,相信不难判断。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90103/5834.html

更多阅读

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 柴静 看见

【秦春山的回答(31票)】:太过喜欢的东西总是不敢轻易评价,我只说一下我在这本书中看到的自己。如何看事情:有人和我说过换位思考,有人说穿上人家的鞋子走路,但是真正实现起来很难,因为你受过的教育,你所处的环境,你站的位置,你的性格,这些都

韩剧《2周》 韩剧两周

相关题材,有拍过电影的,不久前还有一部相类似的韩剧,大叔版的。 不过,小眼睛的李准基比较符合这个角色,演技非常不错。小女孩很萝莉很可爱,时不时在最关键的时刻,鼓励自己的爸爸坚持下去,前面8集都在逃亡,希望后半段能够来个绝地大反击。我

和危机边缘类似的美剧 危机的边缘

《红周刊》特约作者 李潼军  世界因为原油而脆弱  “这个世界一定在某个环节出了问题!”2008年6月6日,纽约商业交易所轻质原油8月合约收盘价较上一日劲升了10.75美元/桶,这是有原油交易记录以来单日涨幅最大的一天,成交量也较平时

路遥 平凡的世界 如何评价路遥《平凡的世界》?

今天(2014年12月3日)是路遥先生诞辰六十五周年,《人民观察家》网站发布了马督公的长篇文章《》。与文艺青年们不同的是,马督公此文虽然行文略文艺,但坐标轴建立在「工业化」的大道上。下面是马督公原文,因为知乎貌似限制答案长度的缘故,有

德云社长得最帅的小四 如何评价德云社的家谱?

郭德纲先生公布《德云社家谱》之际,关于郭门弟子的纷争甚嚣尘上。薄帅不才,不能评其家事。但作为一名中国相声的观察者,却有义务梳理盘点。一篇郭门志,半部相声史。今年是德云社成立二十周年,也是郭德纲正式摆知收徒后的第十个年头。十

声明:《类似legal high的日剧 如何评价日剧《Legal High》?》为网友摇风似醉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