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读研究生价值大吗 去美国 100 名以后的大学读研究生有价值吗?

樓上最高票數的答案,我讀起來感到很難受,於是想寫幾句,稍微抵消中和一下。
功利和精英主義,是這社會的本質之一,但並不應是我們唯一的生活哲學。

以下分四點逐層談談我的一點愚鈍的見解:


第一點,想好你人生的終極目標:
該不該出國,和該不該結婚、生孩、跳槽、創業一樣,越是重大的話題,越沒有簡單的對錯選擇。
因爲哪個選項更好,取決與各人各自不同的價值觀。對甲有很高價值的事物,對乙有可能只是個雞肋。
題主在問還值得不值得出去,那我要問,題主你想清楚自己人生中,想要追逐的主要目標是什麼了嗎?是追逐金錢財富?還是名利地位?或者是在有限的百年中,儘量走走看看多一點地方,見見這大千世界的一切?這個問題,他人無法代答,題主只能撫心自問。如果題主是說:“那如果我都想要呢?要金錢名利和周遊世界我都想要呢?” 那也還有有不同的權重之分,哪一項對自己更重要一點,依然只有每個人自己才能瞭解。
如果心里的目標是將來賺大錢,那出國就不一定是最佳選擇。如果心里最大的渴望是見見這花花大千世界,其它都不在乎。那不要說排名一百以外,就是一千以外那也是眼皮都不眨就直接去啦。
所以,想好你的人生的終極目標,以此來指引你的選擇。


第二點,避免完美主義:
或多或少,我們都有點完美主義,否則二手的電器就不會比新的便宜那么多了。
但在涉及到事物或道路的選擇時,完美主義時常是有負面作用的。
我們時常能見到的,受到完美主義負面影響的表現有兩種。
第一種,是TalBen Shahar教授的《幸福课》里所提到的:“All or Nothing”心態。
要麼拿到最好,要麼我就不要了。
這種心理模式,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就業、購物、戀愛和學習進修中都普遍存在。(但不好舉例,容易被噴)
很多時候,次好或者次次好的選項,都比完全不選來得強。
第二種,其實是前面這種的變形和強化:開始自我心理暗示 ------ 我沒選到最好的,我就不選了,然後我還告訴我自己,那東西其實很爛,俺不稀罕!
這里可以打個比方來說明,就好比,有一天我看到一個新手機五折促銷,然後說:“哇,五折吶,現在沒空,明天過來買”。等到了第二天,過來一看……變只有六折了……,然後不甘心,決定再等等看看會不會降回去,然後過兩天變七折了……然後我就開始罵了:“什麼破牌子手機,其實功能一點都不好,我才不想要那,送我我都不要……”
這例子中的的心理態度看起來很傻對吧?但其實生活中這樣的心態很常見。
回到題主的問題,如果你所追逐的事物,的確是你真正想要的,那即使是次好的,或者次次好的,哪也強過沒有。


第三點,區分開“入門票”和“亮點”
人們,以我們身上最好的優點,和最壞的缺點,來評斷我們。
回憶一下我們聽說過的總多名人,能記得的,一般都是他們最閃亮的成就,和最大的污點。其它中庸的細節,我們一般不會留意。
我們談論起身邊的親人,朋友和同事時,一般也是首先關注他們最突出的能力或成就。如果某個人是名校畢業,那這個背景的確會在人們提及他時首先被提起。但除此之外,絕大部分同事之間,沒人知道對方是什麼學校畢業的。因爲:如果不是最TOP的那幾個名校的話,那麼就沒人關心你從排名第幾的學校畢業了。
很多從普通的學校畢業的年輕人,找工作時處處碰壁,其中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爲他們從普通學校畢業,而是他們身上沒有其它“亮點”。除了一紙畢業證書外,他們的特長是什麼?他們身上有什麼可以鶴立雞羣的強項?
大部分的職位的招聘,沒有說非名校不可的。名校畢業自然是一個大大的加分項,但大多數職位,並沒有說不是名校畢業就沒有資格投遞簡歷申請了,只要你能達到最低的進入門檻即可嘗試,比如對應專業畢業,有這“入門票”即可。但,要讓面試官接受你,你身上得有其它的亮點!


第四點,先入行,再晉升
相當數量的職位,根本沒有拿出來公開招聘,而是直接內部推薦了。
並不是所有的好職位,都是拿着堆得小山一樣的簡歷在刷人的。相當數量的職位,在小範圍里互相推薦一下,就選定招聘了。很多時候,只需要你具備對應的能力,並且跟你想去的職位,在同一個可以“連接”到的同事網絡內。
如果想要第一步就直接應聘上一個陌生新公司的好職位,的確你得有一個牛得不行的簡歷,閃亮的教育背景,或者光輝的工作履歷。
但,更多人,是先進入一家公司,勤勤懇懇地工作並提高自己、逐步展現自己的態度和能力。然後再通過內部的推薦,晉升到高級別的職位。
所以,有一個閃亮的教育背景名校畢業,自然是上了快車道,但並不意味着沒有它,我們的人生就可以去吃屎了。我們會走得慢一點,但依然可以一步步前進。



寫在後面的總結:
小馬過河,老牛和小松鼠的意見都沒有用,小馬得自己去試。
不同階級間的鴻溝,除了財富的差別外,還有就是Insight。
其實,很多時候,回頭去看,正確的Insight其實很簡單,但當初的我們沒接受,不是因爲沒人告訴過我們,而是因爲噪音太多。好的建議也淹沒其中,我們置若罔聞。
老牛、小松鼠,都是好心,也都是噪音。


階級差異是這世界的現實,少部分人,在幼年就可以被引領在正確的方向上,直接走上個人發展的快車道。更多人,做孩子的時候,沒得到足夠的幫助,沒得到足夠的引導和鼓勵,蹉跎過了時光……
就好像,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大家一起去春遊爬山,精英家的孩子們直接做纜車就上山頂了,開始在山頂吃早餐了。勤奮努力的孩子嚓嚓嚓也爬上去了,可以在山頂吃午餐了。而我們,還在爬着滾着,眼看着太陽下山前也到不了山頂了。而天就快黑了……
如果這是我們的人生,那該如何,就該去吃屎去死好了是嗎?
有時候打擊人的鞭策教育方式,是可以讓慵懶的人驚醒一下,但有時,我們也需要有人,舉着火把燭光,在黑暗中,領引我們,給我們一線希望。

想好你人生中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然後勇敢的往前走。
不用害怕周圍變得暗黑一片,總會有素昧平生的人,在你想象不到的時刻和地方,願意舉起火把,帶你一程。



說得太遠,是不是跑題了?
我只是讀樓上最高票數的答案讀得難受(沒有逐句讀,實在讀不下去,見諒),於是打上了這麼一篇。
這是我一點點淺薄的見解,必然有許多幼稚可笑之處,請諸君海涵。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40103/1989.html

更多阅读

电视剧《大江东去》———让历史昭示现实 大江东去电视剧

让历史昭示现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作为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把握认知与一个政权对自身合理性的抽象证明:怀古,已从文人骚客的笔锋墨间延展到可供千家万户观看评说的大众影视作品;而喻今,也从一种个体的生命体验及价值追

《读名画: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

《读名画: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文/阿麦我不言语。我站在大橡树下,看枣红马啃着鲜嫩的青草,马驹吮吸着乳汁……这一刻,世界是静谧的。我想起了母亲,那个微笑的小女人她生育了六个孩子。和她一起啃过树皮的大哥去了五姐也走了。她给毛主

转载 北师大的教育学研究生好考吗?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真题

原文地址:北师大的教育学研究生好考吗?作者:xia_da32当我考上北师大教育学研究生以后,很多学妹学弟们最爱问的和最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北师大的教育学研究生好考吗?我的答案是比较难考的,虽然难考,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是可以考上的,我叫吴蔚

声明:《女生读研究生价值大吗 去美国 100 名以后的大学读研究生有价值吗?》为网友万丈光芒小太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