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5年底来到北京,由于只顾着工作,没有留心房地产行业的相关变化,错过了16年一线城市大涨的机会,我懊恼过,痛苦过,绝望过。最近几个月,我查遍了北京房产的所有信息,关注了无数房地产相关的大V,教授,经济学家的言论,也跟无数炒房者进行沟通交流。个人总结出了一整套买房时机的判断。
既然问题是买房的最佳时机。首先,我想先说明一下我对中国房地产的理解,其实就一句话:房地产是严肃的政治经济学。 也就是说,既要领会政治层面的信息,也要搞明白经济规律。
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寻---买房的最佳时机。
第一,看政策。
经过最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大多数老百姓都明白了政府其实是在背后操控的房价。其实我们如果把政府看成一家“公司”,我们假如是“公司”的老板,从老板的角度去看待房价的问题会更清楚的理解。对于老板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公司”持续增长,“公司”收入的增长要看主营业务。我们打开“中国”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来看。
那2015年中国GDP构成图来看,房地产+建筑=11.9%,工业中的钢铁水泥等占20%左右,也就是说房地产相关行业最少占GDP的30%。
当然,2016年,银行放贷的90%以上流入房贷市场。由此而影响的金融业比重又是多大?
如果你是老板,你就很明白这家“公司”应该做农业,服务业,零售还是地产了。简简单单的粗放卖地,就可以带动整个“公司”收入的增长。
房地产不仅能增加“公司”收入,而且通过土地出让金而带来的利润更加可观。
据统计局数据:2016年前10月土地出让金达26546亿元 占比地方政府收入88%。这个数字简直不能再直观了,这些土地出让金对“公司”来说就相当于净利润啊。每年可以坐享其成拿到这么多钱,你要是“公司”老板,你会想办法从别的地方赚钱吗? 答案:肯定不会。
有人会说,政府有可能为了改善民生,忍痛放弃房地产行业,降低房价的吧?!我就弱弱的问一句:雾霾都这样了,政府才硬着头皮去解决,还最少要20年。房地产行业不出大问题,谁会提前高瞻远瞩力排众议的去搞改革?
言归正传。假如我们相信房价一定会继续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跟着政策走?下面是北京最近几年的房地产政策:
2009年,鼓励房地产投资,政策放松,房价从1.21万涨到2万。
2010年4月北京开始限购,政策收紧,房价四个月都维持在2万2.。最后,还是没有控制住,涨到2.4万。
2011年,连续5次加息,政策收紧,房价从2.45万降至2万。
2012年, 降息,政策放松,房价从2万涨到3万6。
2013年,政策收紧,房价先降后稳,维持在3万5左右。
2014年,连续6次降息,政策放松,房价稳步上升。
2015年连续下调商贷利率,政策放松,房价开始暴涨至4万以上。
总结一下目前的房地产政策,就能够很清楚的看清楚ZF只需要出台一个红头文件,就可以控制房价的走势。坚持长期的关注政策东西,判断政策放松还是收紧,你就可以判断出该入手还是出手。这一点,其实很多人现在都明白了,跟着党走还是没错的。
具体政策与房价的关系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第二:看规划
买房分为刚需和投资,无论哪一种,这一决策都要对未来负责。提前知道未来房价的走势,就可以帮助你把握买房的最佳时机。
一般来说,买房需要了解的政府规划主要考虑:产业配套和交通。 当然,这两点可以化为一句话: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产业配套,标志着未来此处房价是否有高收入人群支撑,有产业,就会避免泡沫,就有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
举几个例子,当年规划望京,因为离CBD和机场都近,所以现在望京的房价很高。大兴的产业属于比较低端,即使位于四环,也没有五环外的通州价格高。通州规划的新市政府用地,而已临近CBD,有政府和金融两波高收入人群托底,自然不用担心房价上不去。
再看郊区河北境内,固安搞产业园,有濒临大兴新机场,价格蹭蹭蹭的涨。
廊坊也是搞空港经济区,价格也不断创新高。
所以,搞好了配套产业,有未来经济做支撑,就是在这些地方布局买房的好时机。
交通,是房价的助推器。只要能方便上班族,再远再偏再破,也能卖上高价。
北京因为修建地铁高速,而推高房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早,二环看不上三环,后来,三环看不上四环,再后来四环看不上五环,然后六环。这两年,卫星城这个概念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交通的发达能够解决空间距离的问题,空间距离问题一解决,人才就会涌入,房价就能上涨。但这一切,必须要提前布局,千万不能等全部建好,人都来住了,你再想着去买,那时候价格肯定水涨船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燕郊10年之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当初被称作“睡成”。居住在燕郊的上班族每天上下班要花费4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就在14年燕郊的房价也不过几千块钱。可是,当15年北京政府规划出平谷线交通轨道后,从燕郊到望京只需要35分钟,这一次交通连接,直接推动起了燕郊房价的上涨。再加上燕郊临近北京新政府潞城,很多人都预计燕郊的房价将直逼通州。
截止2017年,燕郊本地的基础设施仍然饱受诟病,轨道交通也还没有见到踪影。但房价已经3万5左右。假如2015年7000元买一套燕郊的房子,两年内就可以获得5倍的收益。
所以,政府的规划完全可以左右房产市场的行情。想找到买房的最佳时机,就要时时关注政府规划。规划一出,就要毫不犹豫的抢购,千万不要等到所有的规划落地,到那时候你肯定就买不起了。
第三:看数据
很多人在买房的过程中,都想比较各个区域各个小区的价格,也会计算房贷购置税等细枝末节的数字。可见,购房者对房产这么大额的手笔,都还是很谨慎的。而且,房地产可是严肃的政治经济学,不对数字敏感,不知道怎么分析数据,就难以找到合适的时机。
在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软件:
这个软件,可以随意抓取网站的数据,生成excel表格。
比如,我输入链家二手房信息,选择获取数据,等一会该网站就利用爬虫技术,将链家所有信息抠进一张表格里了。(如下图,展示部分截图)
有了数据,稍微懂点excel的同学,就可以筛选自己心仪的小区,比如金隅万科(如下图)。
所有公开信息都了如指掌。至于你想做成柱状图,折线图什么的,就看自己的喜好了。
有了这个软件,你只需要定期比如每个月去抠一下二手房数据,挑同一区域进行比对,就大概能够把握市场的发展动向。
除了收集数据的方法,还要学会分析数据的方法。
由于房地产相关的数据太多,我认为对于买房族来说,只用掌握供求关系的关键指数即可。
比如:土地供应、库存、人口净流入。
首先来看土地供应,从2016年的土地供应数据来看。北京连榜单都挤不上,说明未来新房越来越少,二手房屋价格必然会越来越高。 榜单上的第一名重庆,被网友们称为房价最合理的城市,纵然温州、北京炒房团想去攻占此价格洼地,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为什么呢?因为供应太充足了。当然仅仅看供应的指标并不严谨。
人口净流入,这个指标就像是城市房价的定心丸。有人在的地方就有需求,有需求就不愁房子卖不出去。库存。最近几年,我们会看到两条消息很热门。第一,中国房地产行业严重过剩,各地出现鬼城。第二,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房地产行业去库存问题。这些消息,无疑会影响我们老百姓的判断力。库存都消化不完,到底买还是不买? 但当我们看到库存排行榜之后,我们发现16年涨的厉害的城市,大多数都是库存很少。真正库存严重的城市,基本涨幅都很小,甚至出现下跌。
这也就解释了16年城市房价的分化问题,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涨幅惊人,限购都控制不住。三四线城市一片哀鸣,怎么救都救不起来。
一些专家甚至喊出了,京沪永远涨这样的口号。从城市的库存指标,也是很说明该城市房价升值空间。
因为市面上有太多假消息,或者有意错误引导舆论的消息,稍不注意就会被灌输很多错误的观念。而坚持分析这些数据,其实可以帮我们理清思路,坚定判断,不做错误的决定。
第四:只选便宜的不选贵的。
弄清楚了房地产这个政治经济学逻辑,最后在决策的时机上,我认为捡便宜货十分重要。
目前来看,超高房价的小区实在太贵,上涨空间有限,而且绝大多数的买房人都需要贷款。所以,选择贵小区一定要谨慎,很有可能会被高房贷所束缚,而且等到下一波房价上涨行情,你不仅手中没有存下来太多积蓄(都还贷了),而且你的房子涨幅肯定很小。
买便宜的并不是一定要买差的,而是要找到价值洼地。因为房价上涨是一个较为漫长复杂的大规模竞价交易过程。参与者首先会抢购优质资产,什么是优质资产?这四个因素可能比较重要:1.地段、2.学区、3.小区品质4.交通便利
我们把这四个条件拆解一下,然后按照步骤拆解,随时关注城市房价波动,就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第一波涨势:四个因素都满足的房子先被抬高
第二波涨势:满足三个条件即可
第三波涨势:满足两个条件就行
第四波涨势:满足一个条件也得抢
可能在你选择房子的时候会很后悔,很犹豫,会觉得自己太慢了,没有抢到好的房子。
但是最后当你买完一个只满足单一条件的房子后,房价又涨了好多。你就不会后悔了。
所以,在选择买房时机的过程中,可以把某些区域某些小区按照条件在心中分类,如果抢的快,就找各个条件都满意的。如果抢不到,就赶紧退而求其次,照样不会失去机会。
拿北京举例子来讲,三环四环CBD五道口先涨,然后五环六环通州也开始飙升,最后大兴房山怀柔这些地方也能补涨一波。
套用第三步数据分析的软件,就能够很好的分析每个区域的波动情况,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房子。
最后总结一下,大家赚钱都不容易,多分析点房价的信息,找对买房时机,会对你未来的财富增长和现金流改善帮助很大。所以,现在多花点时间来学习,对未来肯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我的总结肯定也不够全面,希望给大家一个清晰的方法,在合适的时间点买到合适的房子。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