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参加军事训练 普通人如何通过训练大幅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创造多项围棋历史记录的李昌镐有过很经典的一句话:“多出妙手,不如减少失误。这是我拿到大满贯的原因。”

生活中也是如此,选择即是自我博弈,想要让自己的选择更优,需要学习如何更好的选择,也更需要学习,如何减少各种心理盲区带来的选择偏差。也只有避免了偏差做出的选择,也才会更加正确。那么,我们都有哪些心理盲区呢?我大概说一些。

1.控制感依赖

人对熟悉的东西会有更强的控制感,更强的控制感会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这样,我们做出来的选择往往会更加冒险。

心理学上有过几个关于控制感的研究:

对环境有一定控制权的囚犯——可以移动椅子,控制电视,并且开关电灯——会较少体验到压力,较少出现健康问题,并且较少有故意破坏行为;

给工人完成任务的回旋余地和让他们拥有一些决定权可以改善并且重振士气。

但是对控制感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的错误选择。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电视剧,经常是在播放较为紧张和让人恐怖的片段插播豪车和名表的广告。他们利用的就是我们的控制感,因为紧张和恐惧会让我们有较高的生理唤醒,但是拥有豪车和名表也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控制感,从而减缓这种不安和恐惧。还有,我们去赌场,赌场都是布置非常豪华,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我们对环境产生控制感,从而玩的更久。


所以,以后在做出决定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减少控制感太大影响,比如,让自己所处环境本身就有很高的控制感,这样就可以减少这个选择带来的控制感,影响自己的选择结果。

2.验证性偏差

还记得我们父母生气经常责怪我们什么吗?是不是经常听到“你总是那么不听话?”“你从来没让我安心过?”这样的绝对化词语呢?

这是因为我们会因为场景需要,大脑会选择来验证这个场景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个时候我们寻找线索的办法更多是外周途径,从我们要的点出发去寻找证据。这样就会陷入证明自己正确的陷阱,从而忽视其他不利的信息,这样的话,得出来的结论往往会让自己做出错误的选择。就拿我们的中国股市来说,一些人总是认为牛市会到来,所以他们经常性去寻找推论出牛市的证据,却一次一次被深套。还有,我们争吵时,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一次事件,就彻底否定对方。我们知道自己的这个不足之后,以后在选择说出或者要做什么的时候也会更加注意。

3.隧道效应

我们的注意力会更多的集中在特殊的部分。

心机boy布什曾经对记者说“我要杀死四千万伊拉克人和一个修单车的。”

记者就问“为什么要杀死一个修单车的?”

肯尼迪对身边的议员笑说“哈哈,我就知道没有人关心伊拉克人的死活,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其实,肯尼迪利用的就是隧道效应——我们对特殊部分的更多注意。我们不敢去演讲,就是怕别人笑话,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却集中在那几个会笑话我们的,而不是更多会认真听讲的部分。退一步说,生活中你做什么可能都会有人对你不是很满意,演讲也只是这样普通的事情之一。所以,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不要被少数的那些特殊因素而蒙蔽,看不见大体和大多数。

4.决策瘫痪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选择的实验。

一批大学生被告知参加的是一项市场调查,请他们评价几款巧克力的口味。他们可以选择拿现金或者等价的巧克力作为报酬。这些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学生评价的巧克力有6款,另一组评价的有30款。结果发现,前者比后者更满意自己的选择,而且前者选择拿巧克力作为报酬的人是后者的4倍。


(信息超载带来的决策瘫痪)

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如果花在选择的成本大于选择后带来的收益,我们往往会陷入决策瘫痪之中,也就是不知道如何更好的选择,从而选择“不选择”。同样的,在生活中,我们想要做出更好的选择,最好要让自己放弃掉一些选择,甚至只有一两个选择, 这样也不会因为选择过多导致决策成本太高,最后造成我们的不作为。比如,很多人做碎片化时间管理的时候,经常是一会看书,一会儿看,一会儿看公众号。其实,想要更高效些,可以转化为一个选择——最好是选择和我啦。

5.逆反极化

有的时候,我们知道哪个选择会让我们更好,但是我们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酷”,我们故意选择跟别人不一样的。父母们用QQ,那我就用微信好了;你们都认可,那我来当坏人吧,否则谁来衬托你们的好呢;英国脱欧,电视说很多人赞同是吧,那我就投反对票,然后就真的脱欧了。这也让我想起了很多电视桥段,看到两条分岔路,选择那条感觉更加刺激的,从而开始了自己的作死之路。

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这点,尽可能减少他人选择对我们的影响,做出来的选择如果是深思熟虑后的,即是“从众”也不要太在意。

6.平衡理论

我们的认知是会自发追求心理平衡的,会喜欢我们偏好相关的事物,会讨厌我们厌恶有关的事物。最好的例子就是:智子疑邻和爱屋及乌。

(海德平衡理论图) (海德平衡理论图)

心理学上的“登门槛效应”也是利用了我们对心理平衡的追求。登门槛效应,也就是我们会因为帮助过别人而更加倾向帮助别人,即是这个忙对我们有些难度。但是我们为了证明自己曾经帮忙是正确的,往往也会选择继续帮忙,否则前后不一致会带来很大的心理不平衡。

在生活中,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个心理盲区,不能一味追求心理平衡,而让自己更多的利益受到侵蚀。

7.纯粹接触效应

纯粹接触效应讲的是,我们会更喜欢我们经常看到的。比如,我们高中大学的时候,经常会在路上看到一两个异性,我们会不自觉的产生好感。这是因为熟悉带来的安全感,人们对熟悉的事物会更加喜欢。但是,我们对对方依然一无所知,如果因为多看效应就贸然去追求,得到的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

同样的,在专业和工作选择上也是如此。我们会因为我们高中选了理科,经常接触化学物理生物,从而觉得自己喜欢这些,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发现并不是特别喜欢想转专业之类。

所以,在做出选择之前也要注意自己是否因为纯粹接触而喜欢对方,而没有考虑对方的内涵和更多实质。

参考资料:《决策与判断》、《选择的悖论》、《社会心理学》、《影响力》

—————————————

当然,我们存在的心理盲区还有很多,能够避免上面的不足,已经可以做出一个较为优化的选择了。还有更多也欢迎评论区讨论。

有收获就顺手点个赞吧,也当对个人几小时投入的一些鼓励,谢谢。

自我提升:

怎样更好的获取资源: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480103/716.html

更多阅读

军事训练动作要领 军训转身动作要领图片

军事训练动作要领 第一节队列训练队列训练包括队列动作训练和队形训练。一、军事队列动作军事队列动作是军人精神面貌与组织纪律的集中表现。进行队列动作训练可以培养良好的军姿。(一)立正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

民兵训练 可以不参加民兵训练吗

这张照片系邱仕君拍摄,反映的是1981年基干民兵训练的情景,据说这是岚皋有史以来规划最大的一次民兵军事训练,地点在六口河坝1949年11月28日,岚皋解放,在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保卫胜利果实、配合人民解放军清除国民党的残余势力、剿匪、

军事训练考核评估系统 如何对考核者进行训练?

 一个健全的考核体系,首先是要有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有一套符合实际的指标体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就是考核者的训练手册。经过资格考试才能执法    我们知道在绩效考核当中,考核员工或各级经理的应该是他的直接

参加员工座谈会说点啥 企业如何选派员工参加外界训练

如果你觉得在水中游泳或玩大块拼图游戏似乎是一种奇特的管理培训方式,那你显然是少见多怪了。至少是你没参加过由I Will Not Complain公司(我不再抱怨公司,简称IWNC)举办的此类课程。   一、应针对实际需要而派员受训──企业千万不

声明:《普通人参加军事训练 普通人如何通过训练大幅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为网友追梦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