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行情好在哪里 《水浒传》好在哪里?

水浒的好,仅仅从写武松的拾回就惊人。

不看水浒的人说起武松,总是说两样,一样是打虎,一样是被嫂子勾引,这两样书里写得也超有意思。


武松的主篇十回,从醉酒打虎开始,到醉酒打蒋门神结束,这个结构很有意思。

而书里面西门庆在王婆协助上搭上潘金莲也令人忍俊不禁,跃然纸上,作者笔力深厚。


西门庆想潘金莲,就在隔壁王婆门前转转,一日来回四五次,第二天早上王婆一开门就发现西门庆又在那儿,王婆说,大官人,好几个月不见了,稀客啊。——看到这儿我真是喷了。王婆的揶揄和西门庆的猴急,一句话就写出来了。


这些大家自己去看,我这篇文主要想谈谈武松的几次被发配的经历,看了这个,就知道为啥我说中国现代的官场小说都low极了的缘故,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好,我们一起来从头理下武松的经历。



潘金莲是怎么跟西门庆勾搭上并毒死武大郎的?天时地利人和。那会儿武松刚出门公干去了,大概去了三个月。


那么武松为什么出去公干?是上头做官的攒了两年的很多金银要送到亲眷那去,看武松本事高,让他护送过去。这么多财物哪儿来的?肯定不是靠俸禄。虽然宋朝官员的俸禄相对各朝算高的,但是万不至于此,从书中那官员对武松没有直接说明也可以猜出。


此一个极小极微的细节都在穿针引线,为武松之后的经历埋下伏笔。


武松回来,发现哥哥死了,再找出陪武大郎捉奸的郓哥和验尸的何九叔做人证,武松先是按照流程到衙门上报,毕竟武松也在官衙里混过的,这是走的正常程序。县吏都收了西门庆好处,说是武松没有亲自捉奸到,人证是他人挑拨,不算,驳回了武松的状子。


而武松怎么样呢?他也不闹官场,为什么?细思极恐啊,多半是他早对官场这种作风心知肚明,一早我也根本没指望你们帮我伸冤,我就走个形式而已。武松自己回去了,先是把左邻右舍全部往他哥哥灵堂前抓,没人愿意来,但是迫于他的蛮力,不敢不来,然后当着左邻右舍的面,捉着潘金莲和王婆供人罪状,不供就剁死你们,当然,供了潘金莲也都给剁死了,然后写状子让围观众人画押,试问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个人敢不画押吗?武松再跑到狮子楼去找喝酒的西门庆,一刀要了他的脑袋。


这种情况,即使武松是在理的一方,也是完全不合法的,在审犯人的时候,对整个屋子里的人都是使用的屈打成招,是“专制强权”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接下来,武松押了王婆,直奔县衙,此处真是非常恐怖,以王婆穿针引线的罪过,睚眦必报的武松为什么不杀她?敢是这时候已经想到接盘侠顶罪了。


那么县衙怎么审理的这个案子。县官一念他是条好汉,二念他曾帮自己办过事,护送过金银,三也不怕得罪西门庆了,总归人死茶凉,于是伪造出“潘金莲灵堂前跟武松起争执,西门庆帮手导致武松杀人的结果”,将武松从宽处理了发配出去了……而把王婆拉到市场斩首。


潘金莲在灵堂前吓得直激灵,何曾跟武松顶过一句嘴,更不用说起争执了,而西门庆好端端的在狮子楼喝自己的酒,这些都是好多人亲眼见的事实,但是上面说是这样的,那么事情就是这样的。


这是武松第一次被发配的经历。


武松因为杀了西门庆潘金莲被发配安平寨,刚到牢里,就有犯人过来跟他说,手头有银两就给当差的,到时候打板子也打的轻些,武松宁可被打也不服软,被抓至管营相公处,刚准备打,结果被其儿子施恩拦住了,接下来好酒好吃好伺候的伺候得武松服服帖帖,却为何?原来这施恩跟蒋门神挣地盘挣输了,看武松生的高大威猛,让他去帮忙,武松收了人好处(这自然也算好处的一种),自然是醉打蒋门神,给这施恩出气。


看看这段可知,当差的找犯人要钱已是常态,所以武松才进牢房已经如此,然后,武松最后免于被打又是什么原因呢,你不肯给钱,你出力嘛,一样的,你给我把我挣钱的地盘拿回来,那不等于间接给钱吗?


武松给人一好声好气的伺候了几天,那种“我是好汉我牛逼”的优越感发作,立刻愿意去给施恩出气,其实他真搞清楚了谁对谁错哪方正义哪方不对自己真正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吗?我看未必,非但他未必,梁山很多好汉都未必搞清楚了,所以央视版那个主题曲,路见不平一声吼啊,那都是他们自己感觉的,未必是真相。施恩用囚犯去为自己私人牟利,照样不合法,也就是,武松搞了这么久官司,进了这么多衙门,他的遭遇就没合法过一次!


武松打了蒋门神,管营的上级张都监要把武松调到他身边重用,施恩只能任由他调,武松才去,就被陷害偷盗,却原来,这张都监送了蒋门神的钱财,故意整治武松,张都监又买通了知府,张知府受贿,当然逼得武松屈打成招。这个案子所有牵涉在内的人都收了钱财,都要弄死武松,只有一个姓叶的官目正直,称赞武松是条英雄,没肯落案,于是这施恩为了救武松,两条路行事,一条是送钱给牢里的看头,保证不虐待武松,另一条是贿赂这姓叶的跟前身边的人。这姓叶的一力主张轻判武松,而知府想明白了,为什么你张都监收钱,我也只是收了钱,为什么这恶人主要我来做,于是也不怎么管了,于是武松就被轻判了。


这段几乎是最恐怖的一段。


假设武松此时是正义的,当然未必真是这样,为了解救他,正义方采用的手段是什么呢?他们采用的手段其实跟敌方采取的手段一模一样,贿赂!天大地大,孔方兄最大!他们也是靠给钱才把人给买下来了。说到最后,还是钱和权的问题,钱买通官,官捞钱,还是这么个链条。


武松又被发配,发配路上,差人受命要杀他,反被他杀死,结果怎样呢,武松越想越不忿,要回去弄死张都监,血溅鸳鸯楼,杀了相关的几个人也就算了,这时候武松心里想的是,杀了一个人也得抵命,杀了一百个也只是抵命,干脆都杀了算了,于是把张都监的夫人奶娘丫鬟和孩子等十五人一起给砍了。


这一段写的相当之好,尤其是细节描写。


武松割张夫人的头,割不掉,拿到月光下一照,杀人杀到刀都缺了,这时候武松心想,可知割不下头来,于是换了把刀再杀人。


这个读来令人胆战心寒啊,这种杀人全家的事竟然是这么轻描淡写一句话。轻描淡写的程度就好像只是,某人走路走着走着,脚后跟给磨破了,把鞋脱下来一看,感叹一句说,这鞋不太好穿,换一双好了。

   4/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40103/6041.html

更多阅读

读书笔记—《水浒传》之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阅读时间:2012年11月24日阅读地点:家里阅读书目:《水浒传》之张都监血溅鸳鸯楼阅读感言: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张都监血溅鸳鸯楼,读了这个故事后,我知道了:武松因为“投错了宿”,让自己进了囚室,张都

声明:《大盘行情好在哪里 《水浒传》好在哪里?》为网友犀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