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行情好在哪里 《水浒传》好在哪里?

好在哪三言两语是说不清的,说了人也不信。以下我通过
(一)从王宝强马蓉的事看水浒传的厉害
(二)宋江怎么把名誉扫地的事公关成名声鹊起的事
(三)一些有趣的小细节对比
(四)柯南看多了的杨志
有所心得感悟就不断记录过来,来论一论水浒传是否浪得虚名。
===============================

从王宝强马蓉的事看水浒传的厉害

(在此致谢 @刘真畅 。刘兄批评质疑说宋江因为“好使枪棒”才使阎婆惜出轨的,而王宝强没有这样,所以宋江类比王宝强并不合适。这之前我还真没注意到,于是搜了下搜到了“马蓉吐槽王宝强不懂浪漫 只会打拳翻跟头”。多亏了刘兄的质疑,更说明施耐庵写的太准了。)

其实,只要看看王宝强and马蓉VS宋江and阎婆惜,就知道施耐庵对人心的了解是不是到了吓人的程度,水浒传名列四大名著有没有浪得虚名。
阎婆惜,长得挺漂亮。但漂亮毕竟没想的值钱,十人中就有一个漂亮的,班花就是十足的漂亮了。所以,阎婆惜出场时啥也不是,穷困的父亲死了也买不起棺材。后来给宋江当上小妾,过上了穿金戴银吃香喝辣的日子。按说阎婆惜应该对宋江怕怕的才对啊。怎么就跟个没啥本事的张文远勾搭上,并且几乎半公开地通奸,把宋江看的鳖孙子都不如。很多人觉得这太不合理了,只是为了推动故事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
直到一千年后一位叫马蓉的”大美女”出现。
马女士,说她是校花实在是看在王宝强面子上抬举她。退一万步讲就算她是校花,王宝强只要愿意,演艺圈立马会出现几卡车比她漂亮十倍的美女排队等着。她没有亮瞎眼的学历,没经济来源,没背景,可以说没有王宝强,她啥都不是。可她为什么这么鄙视王宝强,近乎半公开地跟宋喆秀恩爱呢?
咱们从水浒上分析分析。
很多人对宋江的印象就是“黑矮”“懦弱”“无能”“迂腐”“废物”。但我们翻开水浒,扔掉有色眼镜再看看宋江:
为了收服秦明杀了几百户百姓,还把秦明全家设计杀了,然后跪在秦明面前请求原谅。全书谁有这狠劲、恶劲?见了戴宗,几句话击破戴宗的心理防线,一个囚犯收监狱长当小弟。刚被劫法场救出来,立马率人马打无为军,报仇立威。有几个有这情商,智商的?
就这样一个宋江,居然还能跟"无能""懦弱"联系在一起,只能说他平时都是摆出一副窝囊废的样子,装的太成功了。
懂得了这么凶残、狡诈的宋江为什么要摆出窝囊废的样子,差不多就能懂了为什么,真正势力极大穷凶极恶的黑老大,人精中的人精的高官基本都是一副文质彬彬诚恳和蔼的样子。
人对能稳固得到的好处都不知道珍惜,慢慢就觉得这些好处是自己应得的。宋江对阎婆惜太好了(物质上),慢慢让她觉得以她的美貌得到这些好处是天经地义的。然后看着眼前这宋江又矮又胖,又黑又丑,还不解风情,一点也配不上自己。

所以说,那些想靠付出特别多的爱感动对方的,都是被那些一切围着"爱"转的脑残狗血电视剧忽悠瘸了的。水和空气重要吗?实在太重要了。可又有谁会觉得水和空气宝贵呢,因为这东西实在太多了。付出的爱越多,就是让自己的爱越贬值,也让对方越觉得自己多高贵,更看不起你。
我们再看看王宝强是啥人。
同样,很多人把王宝强的印象等同于傻根。但要知道,王宝强一个没啥背景的农村孩子,混成今天的影帝,影视、企业双丰收。娱乐圈里牛人辈出,有长相的、有技艺的、有背景的数都数不过来,多少人红了一下后就默默无闻,更多的人打拼一辈子都红不起来。王宝强能一直备受瞩目,并且越来越红,事业越来越强。说他没好几把刷子,智商情商就一傻根,你信吗?
宋江、王宝强都是人中龙凤,外表都是一傻子。关键是,以他们女人的眼力劲,都信以为真了。宋江王宝强又都是上进心极强的男人,有空闲就磨砺自己,宋江好使枪棒,王宝强翻跟头练拳。看着窝囊废老公,再看看美若天仙的自己,那个失落啊。

幸好,张文远、宋喆出现了。她们又找到了爱情。
爱情这东西,基本只存在于校园中。等结婚了,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别说买车买房子了,就是谁多抱会孩子,走亲戚时买什么礼物,也比劳什子爱情重要啊。但大多数导演、编剧驾驭不了复杂的社会博弈,只能让里面的人全都围着"爱"转,为爱生为爱死,班可以不上,钱可以不赚,爱不能没有,所以出现了层出不穷的脑残狗血剧。
为啥学校里有爱情呢,因为学生拿着父母的血汗钱衣食无忧,只要脸皮厚点不怕成绩差,就可以沉浸在爱情中了。上了班就得成天考*虑柴米油盐酱醋茶了。但阎婆惜、马女士不一样,她们花着宋江、王宝强的钱,又啥都不用做,有的是时间金钱去追寻爱情。
她们对自己的情郎都是至爱。阎婆惜拿到宋江的一块金子,第一想到的就是给张文远买吃的;马女士呢,可没少拿自家的钱补贴宋喆。
花着又丑又废的老公的钱,睡着帅情郎的床,生活挺美好。可是,她们都觉得自己老公玷污了自己跟情郎的爱情,阻碍了自己跟情郎的联系,于是都对老公恨恨不已,甚至都不加掩饰的。
阎婆惜以为张文远来了:
"这短命等得我苦也!老娘先打两个耳刮子着。”飞也似跑下 楼来。就隔子眼里张时,堂前琉璃灯却明亮,照见是宋江。那婆娘复翻身再上楼 去了。依前倒在床上。
这样表现傻子也知道她有奸情了吧,可她仍给宋江脸色看。
马女士,王宝强参加军训老长时间回不了家,给她打电话时,她的厌烦之情溢于言表。
这样的女人,已经完全没了理智,忘记了她现在的财富、地位都是谁给的,一心想着拿了老公的财产去跟情郎过两厢厮守的日子。
阎婆惜,抓住了宋江通匪的证据,勒索宋江一百两黄金,结果送了命。
好在宋江走的是黑道,王宝强走的是正道,马蓉想抓把柄找不到,只能转移财产。结果让王宝强忍无可忍,化身武松搜罗证据,一举让两个狗男女身败名裂。
=================================


(二)宋江怎么把名誉扫地的事公关成名声鹊起的事
第三十九回开头讲,一个女孩上来行礼卖唱,李逵上去把她打晕。
很多人觉得这不是啥事,但你想想现实生活中一个壮汉无缘无故把一个靠卖唱糊口的女孩差点打死了,让谁听了也得义愤填膺啊,搁现在很可能会爆红网络。传出去李逵的名声就会坏透了,走到哪都被指指点点,背后说坏话,那是啥感觉?并且以后要有人想整李逵,就可以往死里整了,因为这会得到吃瓜群众的支持。
可以想象当时李逵的前任大哥戴宗也傻了眼:你个二货,惹这么大事,不给你摆平吧,老子的名声也被带坏了,成了恶棍的保护伞,老子也是有头脸的人,让老子以后咋混。给你摆平吧,少不了真金白银,老子辛辛苦苦地在牢里压榨俩钱容易吗?!所以戴宗一直没表态。
站在女孩的父母角度看,这事说小吧,影响太恶劣了;说大吧,只能验出点皮外伤,告官公事公办实在赔不了几个钱。
所以,宋江询问他们的打算的时候,她母亲说:
只有这个女儿,小字玉莲。因为家窘,他爹自教得他几曲儿,胡乱叫他来这琵琶亭上卖唱养口。
先道出自己生活不容易,引发同情心。然后说:
为他性急,不看头势,不管官人说话,只顾便唱,今日这哥哥失手伤了女儿些个。
无故被打的居然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这让谁也得心怀愧疚吧,觉得这人太通情达理了,心甘情愿地多给点赔偿。
最后说:
终不成经官动词,连累官人。
这话实在是绵里藏针。说不去告官,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可以告官。要想保证我们绝对不会去告官宣传,大家都是明白人,应该知道咋办。
不像现在有些人遇到类似的事,占理了就气势汹汹的,并且满天要价,让对方上来就反感,愧疚心全无,甚至惹恼了对方,双方没法达成协议。最后一方受到官家处罚,另一方也没捞到几个钱。
再看宋江怎么说的:
“你着甚人跟我到营里,我与你二十两银子,将息女儿,日后嫁个良人,免在这里卖唱。”
没有说要赔他们。因为他们已经说原谅李逵了,若接受的是赔偿金,多少显得他们有些虚伪。给足了卖唱老夫妇面子。这一点很微妙,不注意感觉不到。但对场面、情面没有微妙的察觉力、掌控力,怎么会成为称雄一方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这是告诉李逵:兄弟,你没有做错,大哥不会怪你。以后,你想做什么事尽管去做,有大哥给你摆平。
宋江这是告诉他们,我佩服你们的宽宏大量,同时我也得替你们着想。他们最焦虑的事是什么呢?无疑是女儿的婚事,想想咱们当年父母催着相亲有多着急吧。但他们的收入仅够糊口,估计置办不起什么像样的嫁妆;还从事着卖唱这个不怎么体面的工作。
宋江敏锐地看出这就是她父母最大的心病。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住最主要矛盾,这是宋江以后跟晁盖夺权,打的晁盖几乎无招架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到宋江理解自己,又拿出超乎想象的银子给自己雪中送炭,卖唱老夫妇感激的跪谢。
但有点不敢相信,不会是逗他们的吧:
“怎敢指望许多!但得三五两也十分足矣。”
宋江打造自己品牌的时候到了:
"我说一句是一句,并不会说谎。"
你们不相信我,是因为你们不知道我宋江是个实在人,你们有困难,我宋江就要帮,这是很理所当然的事啊。
让人暖融融的,可以想象当时老夫妇对宋江多么发自内心的感激与佩服。
宋江花钱多吗?挺多,水浒传里一两银子能买二十斤牛肉,两只大鸡,一瓮酒,还能剩下许多还酒账。他们说三五两就非常够了,那给他们一二两也肯定会满意了,但宋江却冤大头似地给了十倍。但这宣传效果要比花上几百两银子到处贴小广告强多了。
柴进、晁盖比宋江还花钱如流水。为啥他们的名声远没有宋江大呢?因为宋江能在最需要花钱的时机以最合适的方式花出去。
现在大家也明白为啥比尔盖茨,巴菲特热衷做慈善,很多黑老大落网前基本上都有个身份是慈善家了吧。
有很多人不解,一个如此能打能杀的李逵怎么死心塌地地跟着一个没啥武艺的宋江。我们注意下,李逵这么好的身手遇到宋江之前混的一个惨,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两斤肉都吃不起,因为他太一根筋好惹事了。通过这件事,宋江告诉李逵:兄弟你爱惹事,以前不敢惹,以后跟着大哥,想干什么干什么,出事大哥给你摆平。就像一个老板告诉一个好酗酒闹事的员工:只要你跟我干,以后想迟到迟到,想早退早退,想旷工旷工,看谁不顺眼上去打,出啥事有我,奖金照发,工资翻倍。你说他会对这老板不言听计从吗。
很多人看到宋江那么大名声,以至于黑白两道见了都"纳头便拜"。书里也没写为啥,他是屠过龙啊,还是梁山剑道第一啊,还是他是宋健林的儿子啊,还是一人踢了五台山断魂刀整个门派啊,还是帅的惊爆了一城啊。都不是,反倒是一脸的懦弱、无能、迂腐,你施耐庵编故事也编的太假了吧?
但你想一下:卖唱的老夫妇每到一处,一有机会就本着最真挚的感激对人说"宋三郎好啊。。。。"。并且,按人之常情来说,说的时候肯定会添油加醋地说,越说越传奇。你还会认为宋江名声大噪不是必然的吗?
好,水浒、西游好在哪?就好在这。
一流二流三流不入流的小说,主角惹事了咋摆平?好说,扔几亿块钱,一人打翻几百人,凑巧发现威震全省的黑老大是自己表哥。
水浒、西游怎么摆平?靠智慧。这些智慧看似平淡无奇,却基本是解决这事的最好的法子了,关键是能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不像某相对来说已经很优秀被不少人奉为宫斗智囊的某某传里的"妙计"一样——要么有脑子的就能看穿,要么实施了第二天人就要砍死你,要么想有用还得靠逆天的好运。
一流二流三流不入流小说,主角为啥那么厉害?因为一拳能打爆个星球,因为爹是宋尔盖茨,因为虽然笨但跳悬崖捡到一个秘籍等等。
水浒、西游里面很多人为啥那么厉害?因为,他在努力地攒人脉、收小弟、扩名声,积累自己的资本。并且他的方式、方法,都实实在在地写了出来。只是太多人不屑于看而已。
见过有的大仙说四大名著能成为名著,是因为当时书不多,这是最早的几本书。还有的说,四大名著里的人物是为了情节服务的。我也不知道该说啥了。
=================================

(三)一些有趣的小细节对比

鲁智深在五台山时戒律很严,“但凡和尚破戒吃酒,决打四十竹篦,赶出寺去”,鲁智深下山想买点酒肉,有银子还吃闭门羹,”长老已有法旨,但是小人们卖酒与寺里僧人吃了,便要追了小人们本钱,又赶出屋。因此只得休怪。”
在相国寺的菜园子时,却是另一番景象“叫道人去城中买了几般果子,沽了两三担酒,杀翻一口猪,一腔羊。”
同样是和尚差别咋这么大呢?原因无他,一个是在机关大院里,一个是在山高皇帝远的小散远单位,管理的严格程度当然不一样。

杨志跟周瑾比枪时,闻达说用枪比划别伤了人,梁中书说:“言之极当。”
一会他们又比箭(对着射),杨志说射箭别伤了人,梁中书说:“武夫比试,何虑伤残。但有本事,射死勿论。”
为啥刚才还高度认同比武不能伤人,现在又说射死了活该呢。因为一开始是老兵闻达说的,当然要给面子;后来是新兵蛋子又是戴罪之身的杨志说的,想驳斥就驳斥了。领导认同不认同你的话,除了看你说的对错,也看你面子的大小。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540103/6041.html

更多阅读

读书笔记—《水浒传》之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阅读时间:2012年11月24日阅读地点:家里阅读书目:《水浒传》之张都监血溅鸳鸯楼阅读感言: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张都监血溅鸳鸯楼,读了这个故事后,我知道了:武松因为“投错了宿”,让自己进了囚室,张都

声明:《大盘行情好在哪里 《水浒传》好在哪里?》为网友犀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